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和畜禽的空肠弯杆菌分离培养及带菌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95例不同年龄腹泻病人的粪样及656只健康和腹泻畜禽的直肠和泄殖腔拭子进行空肠直菌培养,总检出率为26.1%(222/851)。人和畜禽的带菌率分别为:健康蛋用鸡为61.0%(61/100),腹泻后备蛋用鸡为53.3%(40/75),健康后备蛋用鸡为22.0%(11/50),腹泻仔猪为88.0%(88/100),健康羔羊为5.7%(6/106),牦牛犊为12.4%(15/12)和0(0/104  相似文献   

2.
南京地区犊牛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南京地区3个奶牛场的55头6月龄以内的犊牛为调查对象,在16头犊牛的粪便中查到隐孢子虫卵囊,平均感染率为29.1%(16/55)。A、B2个奶牛场犊牛的感染率(分别是40.0%和35.7%)高于C场犊牛的感染率(19.2%),但3个奶牛场感染率的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各奶牛场1~3月龄犊牛隐孢子虫的感染强度和感染率均比4~6月龄犊牛高(P〈0.05)。  相似文献   

3.
牛轮状病毒性腹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安徽、河南两地黄牛犊腹泻粪样中分离出了3株能在MA-104细胞上稳定繁殖、继代的轮状病毒(标号为BRV007、BRV014及HN-7)。中和试验表明,该3株黄牛分离毒与北京奶牛毒BRV6555及国外参考毒株NCDV之间抗原性无差异,同属轮状病毒血清6型(或牛轮状病毒血清1型),在亚组抗原特异性上均为第Ⅰ亚组。用BRV014高代次(50代以上)细胞培养物(TCID50=10-6.5)于孕母牛产前3个月和1个月经肌肉免疫注射2次,可明显提高母牛初乳中的轮状病毒抗体,在产后20d,抗体滴度仍能维持在1∶64;临床观察,免疫母牛所产犊牛的腹泻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83.8%。  相似文献   

4.
1994~1996年在海南州赛什塘牧场对1/2和1/4野血牦犊牛的生长发育进行了观测。结果:1/2和1/4野血牦犊牛的初生重分别比家牦犊牛提高7.65%和8.86%(P<0.01),1/2野血牦犊牛在初生时的体高、体长和胸围比家牦犊牛分别提高3.21%,5.57%,5.51%;6月龄时分别提高9.56%,11.46%,3.59%;18月龄时分别提高9.18%,17.55%,7.64%(P<0.01)。  相似文献   

5.
对深圳某猪场,通过和段进行仔猪黄痢,白痢病原调查,结果显示:除含有致病性大肠杆菌K88(34.3%)外,尚含有K99(8.6%),F41(27.3%),以及轮状病毒(40%),同时还分离出一株等孢子球虫,证实本地区仔猪黄痢,白痢病原复杂。  相似文献   

6.
犬瘟热琼脂扩散试验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犬瘟热鸡胚成纤维细胞弱毒疫苗免疫绵羊制备琼脂扩散抗体,应用犬瘟热病貉肝脏(电镜检查“++”以上)制备琼脂扩散抗原,建立了琼脂扩散试验方法,用于犬瘟热病死动物肝、脾脏器中病毒抗原成分的检出。检测送检病料10份,与电镜检查结果比较,阳性符合率为85.7%(6/7),阴性符合率为75%(3/4),总体符合率为90%(9/10)。本方法特异、敏感,操作简便,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断奶猪多系统衰弱综合征血清抗体检测   总被引:158,自引:5,他引:158  
从北京、河北、山东、天津、江西、吉林、河南7省(市)22个猪群采集各类猪血清样品559份,用猪圆环病毒Ⅱ型(PCVⅡ)克隆化特异性表达抗原包被反应板,采用ELISA检测断极猪多系统衰弱综合征(PMWS)抗体。结果,20日龄未断奶仔猪阳性率为0(0/58)、1 ̄2月龄断奶仔猪阳性率为16.5%(23/139),后备母猪阳性率为43.3%(61/141),经产母猪生率为85.6%(107/125),肥  相似文献   

8.
早期断奶仔猪腹泻是养猪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提高仔猪育成率和断奶窝威胁很大,是仔猪多活快长的大敌。哺乳仔猪有两个时期容易发生腹泻。第一次是3~5日龄;第二次是在2~3周龄。而断奶仔猪容易发生腹泻的时期为断奶后1~2周,即仔猪的5~6周龄。 1 病原微生物与仔猪腹泻的关系 仔猪腹泻的主要原因是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最主要的是病原性大肠杆菌。此外,轮状病毒亦能引起断奶后仔猪腹泻(Lecce等,1983)。 腹泻的临床表现及死亡是由于一种或多种毒素的作用,主要毒素有三个类型,即LT 1、STa、STb,它…  相似文献   

9.
乌骨鸡育成期适宜蛋白质水平及其与产蛋性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试验就乌骨鸡育成期适宜蛋白质水平与产蛋期产蛋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乌骨鸡育成期蛋白质水平较低组(4~6周龄饲粮蛋白质水平为19%,7~14周龄蛋白质水平为17%,15~25周龄蛋白质水平为13%)与育成期蛋白质水平较高组(4~6周龄饲粮蛋白质水平为21%,7~14周龄蛋白质水平为19%,15~25周龄蛋白质水平为15%)的体重、日增重、饲粮效率差异不大。从产蛋率看:27~34周龄、41~48周龄也表现出育成期低蛋白组高于育成期高蛋白组。在27~34周龄试鸡中,除31~32周龄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周龄的差异都显著(P<0.05)。41~48周龄低蛋白组高于高蛋白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两种周龄期料蛋比试验结果都是低蛋白组低。通过试验得到本试验乌骨鸡育成期的3个不同时期对蛋白质适宜需要参数:4~6周龄饲粮适宜蛋白质水平为1g%(ME:12.30MJ/kg),7~14周龄蛋白质水平为17%(ME:11.95MJ/kg)、15~25周龄蛋白质水平为13%(ME:11.59MJ/kg)。  相似文献   

10.
用绵羊肺炎支原体(MO)抗原免疫的BALB/C小鼠,取血清抗体阳性免疫鼠的脾细胞与SP2/O细胞在聚乙二醇作用下进行融合,产生杂交瘤细胞、用间接ELISA法对杂交瘤细胞生长孔上清液进行检测,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株.以有限稀释法克隆1~2次,得到6株分泌抗绵羊肺炎支原体抗原的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细胞株.选择抗体分泌较高的14A6、7A27、B38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其核内染色体数为94~96.抗体属性是:1株为IgG2a、2株为IgG1.用间接ELISA法对3株McAb作符异性分析、该McAb只特异地与绵羊肺炎支原体抗原发生反应,而不与猪肺炎支原体、山羊无乳症支原体抗原发生反应.将杂交瘤细胞注射BALB/C小鼠诱生腹水.其抗体效价提高100倍.杂交瘤细胞在液氮中保存1~2年后复苏仍能稳定地分泌抗绵羊肺炎支原体McAb。  相似文献   

11.
仔猪腹泻大肠杆菌多价灭活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广东省致仔猪腹泻的大肠杆菌血清型的调查结果,筛选出致病力强、免疫原性好的优势O抗原血清型菌株C4(O119)、D31(O60)和N6(O75)作为广东代表菌株,与产粘附因子的菌株C83901(K88)、C83914(K99)、C83915(987P)制成多价灭活菌苗。5批多价灭活菌苗对小鼠的平均保护率达92.7%(38/41)。9501批在兔体内粘附因子K88、K99、987P抗体效价可上升3log2,母猪免疫一次后血清中粘附因子抗体效价上升0.8~1log2。免疫比对照母猪所产的仔猪腹泻发病率显著降低(p<0.01);死亡率也降低。断乳均重增加0.38Kg。  相似文献   

12.
用164只1周龄AA肉用仔鸡进行的两次试验结果显示,在含铜8—14mg/kg的玉米—豆饼日粮中,添加125mg/kg铜(CuSO45H2O),提高4—7周龄平均增重7.1-10.8%(P<0.05或0.01),提高1—3周龄平均增重2.1-2.5%(P>0.05,试验Ⅱ)或6.2%(P<0.01,试验Ⅰ),降低1—3周龄饲料/增重6.3-15.3%,添加125mg/kg铜,对胸肌含水量无影响(P>0.05),明显提高了肝铜含量(P<0.05),但幅度不太大,由对照组的13.8mg/kg提高到23.8mg/kg(风干基础),而正常鸡肝含铜量低,因此对食品卫生无不利影响。大量铜由粪中排出体外,试验组粪铜浓度比对照组提高9倍。  相似文献   

13.
免疫球蛋白防治仔猪腹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免疫球蛋白(Ig)、痢菌净、氯霉素和恩诺沙星防治仔猪腹泻的治愈率分别为88.7%、62.6%、52.9%和64.8%,有效率分别为91.4%、72.5%、64.7%和76.2%,Ig组显著高于其它抗生素治疗组(P〈0.05)。  相似文献   

14.
仔猪黄痢、白痢病原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深圳某猪场,通过实验室手段进行仔猪黄痢、白痢病原调查,结果显示:除含有致病性大肠杆菌K_(88).(34.3%)外,尚含有K_(99)(8.6%)、F_(41)(27.3%).以及轮状病毒(40%),同时还分离出一株等孢子球虫,证实本地区仔猪黄痢、白痢病原复杂。  相似文献   

15.
日粮中添加高剂量铜对肉用仔鸡生长和肝,粪铜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164只1周龄AA肉用仔鸡进行的两次试验结果显示,在含铜8-14mg/kg的玉米-豆饼日粮中,添加125mg/kg铜,提高4-7周龄平均增重7.1-10.8^,提高1-3周龄平均增重2.1-2.5%或6.2%,降低1-3周龄饲料/增重6.3-15.3%,添加125mg/kg铜,对胸肌含水量无影响,明显提高了肝铜含量,但度不太大,由对照组的13.8mg/kg提高到23.8mg/kg,而正常鸡肝含铜  相似文献   

16.
仔猪黄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其发病率、死亡率都较高。2001年7月至今年7月对我县34个镇乡65个农户80头母猪所产的809头仔猪进行调查,结果全县均有此病发生。平均发病率为20.3%,病死率为27.5%。1流行情况1.l发病日龄根据809头仔猪调查统计,仔猪黄痢发生于生后一周以内,3日龄为发病的高峰期(占发病数的56.3%),平均发病率为17.5%。在同一窝仔猪中发病高的达10O%,最低的也在3O%。仔猪白痢的平均发病率23.1%,主要发生于2~3周龄的仔猪(占发病…  相似文献   

17.
从本省4个县(市)64窝具有典型大肠杆菌病症状的仔猪粪便中,分离出61株ETEC,经鉴定主要为K88(34/61),其次是K99(11/61)和K91(8/61);用含K88-LTB的双价工程菌苗免疫166头母猪所产1588头仔猪,30日龄内腹泻发病率为10.91%,对照组为55.42%;扩大试验免疫组发病率(1.72%),也大大低于对照调查组的发病率(6.8%);用该菌苗二次免疫优于一次免疫(仔猪发病率分别为:10.96%和32.51%),差异极显著(P<0.01);用微生态制剂促菌生预防该病后发病率为2.45%,对照组为11.62%,且试验组比对照组28日龄时个体增重高0.6kg;证明促菌生对防治大肠杆菌病有较大的潜力。本试验用四种药物进行了治疗对比试验,痢菌净治愈率为77.37%、链霉素为95.7%、庆大霉素复合剂为96.8%、促菌为生82.96%。用痢菌净治疗免疫母猪所产病仔猪257头,治疗235头,治疗率为91.43%。通过本试验我们认为,目前疫苗与药物结合是防治仔猪大肠杆菌的最佳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仔猪苏氨酸营养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早期断奶仔猪苏氨酸需要量,用大白仔猪进行了生长———代谢实验(体重7~20kg)和大长北仔猪饲养实验(体重6~10~20kg),其结果为:①为获得最大日增重和最好饲料报酬,7~20kg体重大白仔猪日粮总苏氨酸(TTHR)和可消化苏氨酸(DTHR)适宜含量分别为0.75%、0.61%;大长北仔猪分别为0.75%、0.64%(6~10kg体重)和0.62%、0.53%(10~20kg体重)。此TTHR水平相当于美国NRC(1988)标准相应阶段推荐量的110%。②以玉米、豆粕、花生粕为主要原料的5~20kg体重仔猪日粮,适宜的必需氨基酸比例(总氨基酸为基础)估计为:赖/含硫/苏/色=100:65:65:20。以此必需氨基酸模式配制仔猪日粮,可取得较好的饲养效果,氮沉积和血清尿素氮(SUN)浓度较低。③随着日粮苏氨酸水平由80%NRC(1988)推荐量增加到110%NRC(实验1)和120%(实验2),仔猪SUN浓度逐渐下降。SUN可以作为评价仔猪日粮氨基酸平衡和苏氨酸含量是否适宜的指标之一。④在本实验条件下,日粮不同苏氨酸浓度并未引起仔猪血清胆固醇(实验1)、白蛋白、球蛋白(实验2)含量的明显差别。在实验  相似文献   

19.
仔猪腹泻大肠杆菌多价灭活苗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广东省致仔猪腹泻的大肠杆菌血清型的调查结果,筛选出致病力强,免疫原性好的优势O抗原血清型菌株C4(O119),D31(O60)和N6(O75)作为广东代谢菌株,与产粘附因子的菌株C83901(中的C83914K99),C83915(987P)制成多介灭菌苗,5批多价灭活菌苗对小鼠的平均保护率达92.7%(38/41),9501批在兔体内粘附因子K88,K99,987P抗体效价可上升3log2,  相似文献   

20.
高铜对早期断奶约互仔猪腹泻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早期断奶约互仔猪日粮中添加 250mg/kg的铜,观察其对仔猪腹泻、增重的影响,经过30天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高铜可使仔猪腹泻率降低27.02%(P<0.01),日增重提高30%(P<0.01),试验组比对照组每头增收18.89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