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提高哺乳母猪生产性能对养猪生产有重要意义,精氨酸作为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对其有一定影响。另外精氨酸可通过对母乳的影响而在哺乳仔猪营养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从精氨酸对母猪泌乳的影响及精氨酸对哺乳仔猪生长、肠道发育、免疫几方面简述精氨酸的重要作用,为认识精氨酸的重要性提供依据,也为继续深入研究精氨酸营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7~21日龄哺乳仔猪精氨酸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母猪乳汁精氨酸浓度低及仔猪小肠上皮细胞合成精氨酸/瓜氨酸减少。小肠上皮细胞线粒体N-乙酰谷氨酸水平下降是仔猪内源合成精氨酸减少的潜在机理。N-氨基甲酰谷氨酸和皮质醇可以促进仔猪内源精氨酸/瓜氨酸合成。  相似文献   

3.
仔猪内源性精氨酸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精氨酸是幼龄哺乳动物的一种重要的必需氨基酸,具有多种生理生化功能.母乳中严重缺乏精氨酸,致使哺乳仔猪经常出现精氨酸缺乏.外源性精氨酸的拮抗与毒副作用及仔猪精氨酸的内源性合成对其精氨酸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调控内源性精氨酸的合成便成了哺乳仔猪精氨酸营养研究的核心.为了便于了解内源性精氨酸合成调控技术在仔猪生产中的应...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泌乳母猪饲粮精氨酸水平对哺乳仔猪小肠黏膜发育的影响及其抗氧化作用机理.试验选择长大二元杂交经产母猪36头,随机分为0.82%精氨酸组(n=12)、1.23%精氨酸组(n=12)和1.64%精氨酸组(n=12)3个组,分别饲喂含0.82%、1.23%和1.64%精氨酸的饲粮.试验从产后第4天开始至第22天结束.结果表明:1.64%和1.23%精氨酸组哺乳仔猪十二指肠黏膜绒毛高度显著高于0.82%精氨酸组(P<0.05);1.64%精氨酸组哺乳仔猪十二指肠和回肠黏膜隐窝深度显著低于0.82%精氨酸组(P<0.05),1.64%和1.23%精氨酸组哺乳仔猪空肠黏膜隐窝深度显著低于0.82%精氨酸组(P<0.05).1.64%精氨酸组哺乳仔猪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乳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0.82%精氨酸组(P<0.05);哺乳仔猪小肠黏膜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随泌乳母猪饲粮精氨酸水平升高而升高,其中在十二指肠中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空肠和回肠中1.64%精氨酸组显著高于0.82%精氨酸组(P<0.05);1.64%精氨酸组哺乳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高于0.82%精氨酸组(P<0.05);哺乳仔猪小肠黏膜丙二醛(MDA)含量在十二指肠中1.64%和1.23%精氨酸组显著低于0.82%精氨酸组(P<0.05),在空肠中1.64%精氨酸组显著低于0.82%精氨酸组(P<0.05).结果提示,提高泌乳母猪饲粮精氨酸水平能够促进哺乳仔猪小肠黏膜发育,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母猪饲粮中补充精氨酸改善仔猪抗氧化机能有关.  相似文献   

5.
4精氨酸在新生仔猪营养中的作用 4.1精氨酸合成对维持其在哺乳仔猪体内的自动动态平衡所起的关键作用 对于幼龄仔猪来说,精氨酸是一种必需氨基酸(Southern和Baker,1983;Roth等,1995;Urschel等,2006)。虽然精氨酸可经鸟氨酸循环在肝脏中合成,但由于能够快速水解精氨酸的胞质精氨酸酶具有极高的活性(Wu和Morris,1998),使肝脏不能实现精氨酸的净合成(Urschel等,2005)。  相似文献   

6.
仔猪精氨酸营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奇  车向荣 《养猪》2008,(2):13-15
精氨酸是仔猪受伤或应激时的必需氨基酸,在动物体内具有重要的营养作用.此文对精氨酸的性质、在仔猪体内的代谢途径以及对仔猪的营养作用等3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精氨酸是仔猪体内的必需氨基酸,对仔猪有重要的营养生理功能和免疫调节作用。本文从研究精氨酸的生物学功能入手,综述了精氨酸的内源合成,仔猪对精氨酸的需要,精氨酸对仔猪的营养及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8.
精氨酸是目前发现的动物细胞内功能最多的氨基酸,几乎哺乳动物机体中所有组织均利用L-Arg合成细胞浆蛋白和核蛋白,L-Arg在细胞分裂、伤口复原、蛋白质合成和分泌激素等生理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精氨酸作为必需氨基酸,在怀孕母猪和幼龄仔猪及猪在病理状况下,内源合成不能满足其需要。根据传统的营养标准(NRC1998)配制的日粮,精氨酸不能满足猪的需求,额外添加精氨酸可提高猪的生产性能。由于精氨酸与赖氨酸、色氨酸、组氨酸的吸收存在拮抗效应及价格昂贵,限制了精氨酸的使用。精氨酸生素可激活从谷氨酰胺和脯氨酸生成精氨酸的生化过程,促进精氨酸的内源生成。日粮添加精氨酸或者精氨酸生素,均有助于提高妊娠母猪的产活仔数及出生窝重、提高哺乳仔猪的增重及减少断奶应激。文中就精氨酸的代谢、调控及精氨酸和精氨酸生素在猪营养中的应用,特别是精氨酸与胚胎发育、新生动物蛋白合成和生长、仔猪肠道健康和疾病感染调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由于精氨酸及其代谢产物具有广泛生物学作用,使得近年来研究者们在生理、生化和营养等方面对其作了大量的研究。母乳严重缺乏精氨酸,仔猪精氨酸内源合成对精氨酸的平衡起了重要作用,使得哺乳仔猪精氨酸的内源合成成为精氨酸营养的研究核心。通过对精氨酸内源合成路径和场所的了解,研究者们进一步研究了精氨酸内源合成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仔猪日龄、日粮中精氨酸的水平、乳酸盐和皮质醇的浓度等。本文就仔猪精氨酸内源合成的途径和场所、内源合成的量、影响因素以及精氨酸的需要量等进行了综述,重点阐述了精氨酸内源合成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精氨酸不仅参与机体内多种营养物质的合成和分解代谢,还作为一种营养调节剂对仔猪生长发育产生影响。本文就精氨酸的理化性质、合成和分解代谢及其对仔猪营养调节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