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探讨羊肉风味植物的营养价值和可利用性,试验测定了麻黄、甘草、柠条、沙葱等7种羊肉风味植物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所测7种羊肉风味植物中总氨基酸(TAA)、必需氨基酸(EAA)、限制性氨基酸(LAA)以及风味氨基酸(flavour amino acid)含量均以沙葱为最高,但总氨基酸/粗蛋白(TAA/CP)比例却以胡枝子为最高。7种羊肉风味植物的EAA/TAA比例均在40%左右,达到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推荐值。苜蓿及7种风味植物中风味氨基酸占总氮基酸的50%~60%。说明从氨基酸含量和比例来看,蛋白质品质最高的为沙葱,黄芪、胡枝子、麻黄、柠条次之,甘草和百里香的蛋白质品质最差。  相似文献   

2.
试验采集宁夏滩羊产区7种常见的羊肉风味植物——麻黄、甘草、柠条、沙葱、百里香、黄芪、胡枝子,并对其常规营养成分和矿物质元素进行了分析与测定.结果表明,7种羊肉风味植物含有较高的粗蛋白,矿物质含量丰富,作为粗饲料均能满足反刍动物的常规营养成分需求,是较好的饲用植物.  相似文献   

3.
羊肉风味植物以及影响羊肉风味的营养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综述了与羊肉风味有关的风味植物甘草、沙葱、百里香、黄芪、锦鸡儿等,以及影响羊肉风味物质的营养因素,为进一步研究改善羊肉风味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日粮中添加百里香对滩羊肌肉中肌苷酸和肌苷含量的影响,本试验分别在全混合日粮中添加5%百里香组、10%百里香组和对照组(不加百里香)对宁夏滩羊进行饲养,屠宰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对滩羊背最长肌肉中肌苷酸和肌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百里香可从不同程度上提高肌肉中肌苷酸的含量,影响效果与添加百里香的剂量有关;5%百里香组极显著(P0.01)提高了肌苷酸的含量,且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延缓肌苷酸降解生成肌苷,提高了IMP/(IMP+I)新鲜度值,提高羊肉鲜味物质的含量,进而提高羊肉的风味;10%百里香组对肌苷酸和肌苷的影响不大,甚至略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羊肉的风味对羊肉品质产生重要影响,也影响消费者的接受度,以往的研究主要侧重年龄、性别和羊肉的后期处理对羊肉品质的影响,但近些年有关日粮的营养成分、饲草的品种、微营养素,尤其是风味饲草对羊肉风味和品质的影响的报道越来越多。文章论述了羊肉的风味组成,日粮营养成分中脂肪及脂肪酸、蛋白质、氨基酸对羊肉风味及品质的影响,饲草当中苜蓿草、三叶草、沙葱、百里香及中药甘草和中草药方剂对羊肉风味的影响,微营养素当中的维生素E、维生素D、维生素C对羊肉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通过日粮来改善羊肉风味、提高羊肉品质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羊肉风味植物在滩羊体内的降解规律,试验采集了宁夏滩羊产区7种常见的羊肉风味植物麻黄、甘草、柠条、沙葱、百里香、黄芪、胡枝子,测定了瘤胃降解规律。结果表明:7种羊肉风味植物营养成分中干物质和粗蛋白降解率在24 h前增幅较快,24 h后趋于平缓,在6~36 h内瘤胃降解速度最快。经过72 h的瘤胃降解,羊肉风味植物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瘤胃有效降解率排在前3位的顺序一致,由高到低为沙葱胡枝子百里香。黄芪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及粗蛋白有效降解率最低。说明7种常见的羊肉风味植物在滩羊体内降解速率不同,沙葱降解速度较快,黄芪较慢。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静原鸡肌肉脂肪酸组成成分,试验以宁夏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静原鸡(第4世代)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白、麻、黑羽三个群体的胸肌、腿肌肉主要脂肪酸相对含量,并与其他五个地方品种鸡肌肉中的饱和脂肪酸(S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必需脂肪酸(EFA)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静原鸡肌肉中的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二十碳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较高,占所有脂肪酸含量的85%以上;静原鸡黑羽群体中的不饱和脂肪酸(UFA)和EFA含量高于白羽和麻羽群体,腿肌肉中的UFA和EFA含量高于胸肌;与其他五个地方品种鸡相比,静原鸡肌肉中的SFA相对含量较低,而PUFA和EFA的含量相对较高。说明静原鸡在长期的提纯复壮常规育种后其脂肪酸组成丰富,尤其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8.
乌拉特羊肉品质特性分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乌拉特羊肉品质分析是以乌拉特地区二狼山白绒山羊为采样标本,通过对乌拉特地区二狼山白绒山羊的屠宰试验,经现场和实验室对肉品质测定结果表明,乌拉特羊肉pH24值为5.4~5.5,pH1值为6.1~6.2,说明乌拉特羊肉具有良好的储藏稳定性;肉色测定结果表明乌拉特羊肉总体平均A值为21.40,乌拉特羊肉总体平均L值为31.99,趋于偏中间的水平,说明乌拉特羊肉肉色良好;嫩度测定结果表明,乌拉特羊肉嫩度适中,剪切力值不同年龄阶段剪切力值差异显著,随着年龄增加剪切力值变大.乌拉特羊肉总体熟肉率均值为70.45%,熟肉率相对较高.营养指标测定结果表明,乌拉特羊肉的肌间脂肪含量在4%~5%之间;乌拉特羊肉肉蛋白质含量总体平均达19.2%以上,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各组间差异显著,且母羔的含量最高;乌拉特羊肉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39.18%,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65.83%.鲜味氨基酸为干物质含量的28.72%,赖氨酸和组氨酸所含的比例最高,与FAO(1956)提出的理想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含量比较,赖氨酸和组氨酸超出了理想蛋白质指标.乌拉特羊肉的脂肪酸组成是以油酸、硬脂酸、棕榈酸为主,它们的总含量占测定脂肪酸的80%,在脂肪酸中油酸占的比例最大,为39%~42%.脂肪酸中决定羊肉膻味的硬脂酸含量较低;共轭性脂肪酸含量总体为(2.42±0.54)%,并随年龄增大有增大趋势,较高的共轭亚油酸含量表明了乌拉特羊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良好保健功能.乌拉特羊肉所合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三者比例适宜,且不饱和脂肪酸高于饱和脂肪酸含量,表现出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甘草茎叶对羊肉脂肪酸及矿物质的影响。通过在肉羊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3%、5%、8%的甘草茎叶,测定各试验组羊肋骨肌中脂肪、脂肪酸及矿物质等的含量。结果表明,当甘草茎叶添加比例为8%时,羊肋骨肌中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饱和脂肪酸棕榈酸和硬脂酸含量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1.5%、5.9%,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7.94%、9.09%;矿物质钙、硒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49.51%、67.16%。研究表明甘草茎叶等中草药可改善羊肉品质和风味,对人体健康有利。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用国标法(GB 5413.27)检测了新疆生产的6份驼乳粉脂肪酸含量和组成。结果表明:所检测的驼乳粉平均总脂肪酸(TFA)含量为35.2g/100g。从驼乳粉中共检出34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SFA)17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7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10种,含量分别占TFA的(63.91±4.25)%、(32.78±4.37)%和(3.31±0.78)%,不饱和脂肪酸(USFA)和SFA的比值为0.56。驼乳粉中人体必需脂肪酸亚油酸(LA)和α-亚麻酸(ALA)分别占TFA的(1.56±0.18)%和(1.22±0.59)%,婴幼儿必需脂肪酸花生四烯酸(AR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分别占TFA的(0.135±0.015)%、(0.07±0.023)%和(0.03±0.006)%。  相似文献   

11.
脂肪酸是影响家鸡肉品质的重要风味物质,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FADS2)是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研究以武定鸡和大围山微型鸡为研究对象,检测肌肉组织中脂肪酸含量及FADS2基因表达量,比较不同鸡种脂肪酸含量及FADS2基因表达差异。结果显示,整体上,武定鸡腿肌中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不饱和脂肪酸(US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必需脂肪酸(EFA)及总脂肪酸含量和FADS2 m 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大围山微型鸡,且在部位和周龄上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表明,武定鸡风味比大围山微型鸡优良,FADS2基因是影响家鸡肉品质的重要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不同鸡种和性别云南地方鸡胸肌中脂肪酸的差异,以黎明鸡(公28只、母30只)、尼西鸡(公22只、母26只)、青花鸡(公28只、母30只)、无量山乌骨鸡(公26只、母29只)的胸肌为研究对象,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胸肌粗脂肪、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胸肌中18种脂肪酸,比较同鸡种不同性别、同性别不同鸡种胸肌18种脂肪酸的差异。结果表明:四个品种鸡的母鸡粗脂肪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公鸡(P0.01),黎明鸡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尼西鸡和无量山乌骨鸡(P0.05)。四种鸡胸肌中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是C16∶0(棕榈酸)、C18∶0(硬脂酸)、C18∶1n-9c(油酸)、C18∶2n-6c(亚油酸)、C20∶4(花生四烯酸)。黎明鸡不同性别间SFA、UFA含量和18种脂肪酸总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性别对其他三种鸡饱和脂肪酸(SFA)、不饱和脂肪酸(UFA)含量和18种脂肪酸总含量均有影响。无量山乌骨鸡母鸡必需脂肪酸(EFA)含量极显著高于公鸡(P0.01),其他三种鸡EFA含量在性别间差异不显著(P0.05)。黎明鸡18种脂肪酸总含量显著高于尼西鸡、青花鸡和无量山乌骨鸡(P0.05)。  相似文献   

13.
红薯秸秆脂肪酸组成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红薯秸秆脂肪酸的营养价值,分别对其叶和茎的脂质及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红薯秸秆粗脂肪含量略低,但可利用脂质成分较多;红薯叶脂肪中总脂肪酸(TFA)为284.4 mg/g,饱和脂肪酸(SFA)为133.2 mg/g,不饱和脂肪酸(UFA)为151.2 mg/g,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为129.5mg/g;红薯茎脂肪中总脂肪酸(TFA)为318.0 mg/g,饱和脂肪酸(SFA)为166.0 mg/g,不饱和脂肪酸(UFA)为152.0 mg/g,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为108.5 mg/g,红薯秸秆叶与茎UFA/SUA值分别为1.13∶1和1.09∶1,接近瘤胃"理想脂肪酸组合"模式;红薯秸秆的叶和茎中含有较多的中碳链脂肪酸(MCFA),其MCFA/TFA值分别为0.18和0.35。红薯秸秆脂肪酸组成平衡且优质,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对比岗巴羊、山南羊和青海羊羊肉在脂肪酸、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方面的差异,发现岗巴羊羊肉中棕榈酸(C16∶0)、癸酸(C10∶0)、十七碳酸(C17∶0)、山嵛酸(C22∶0)、二十四碳酸(C24∶0)的含量要显著(P0.05)高于山南羊羊肉和青海羊羊肉;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除顺-10-十七碳-烯酸(C17∶1n7)、油酸(C18∶1n9c)外均显著(P0.05)高于其他2种羊肉含量;花生四烯酸(C20∶4n6)含量要显著(P0.05)高于其他2个品种的羊肉。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色氨酸除外),岗巴羊羊肉的含量均显著高于(P0.05)其他2个品种的羊肉。岗巴羊羊肉VA含量较高,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硒和铁。由以上结果可以得出,岗巴羊羊肉具有种类齐全、含量丰富的脂肪酸和氨基酸,富含VA和微量元素硒,体现出岗巴羊羊肉独特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5.
放牧、舍饲滩羊肌体风味物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放牧、舍饲2种饲喂方式下8月龄滩羊肉品风味前体物——还原糖、硫胺素、氨基酸和脂肪酸等的含量。结果表明:还原糖、硫胺素、EPA(C20∶5)和DHA(C22∶6)等均以放牧组较高,可增强羊肉羶味的硬脂酸(C18∶0),在皮下脂肪中含量放牧组显著高于舍饲组(P<0.05)。可见滩羊肉质品质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而放牧、舍饲2种特定喂养方式对其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评价了日粮调控([Merino×Border Leicester]×Poll Dorset)二杂去势羔羊肌肉ω-3长链脂肪酸对熟羊肉风味的影响.)与饲喂以苜蓿干草和燕麦壳的为基础的日粮相比,日粮添加鱼粉(FM,试验1)和鱼油(FO,试验2)分别使羔羊肌肉ω-3长链脂肪酸含量适度和显著增加.保护油菜籽(PCS),试验1)显著增加了Longissimus肌肉的ω-6长链脂肪酸含量.2个试验中,羔羊均在饲喂试验日粮6周后于商业屠宰场屠宰.宰杀后24 h,将半腱肌和股二头肌从动物体分离并保存在-20℃,供评味员评价风味之用.肌肉样品保存3个月(试验1)和12月(试验2)后取出,解冻并烹熟后评价风味.肉样在对流式微波炉的标准化条件下烹调,温度180℃(20~25 min),内部温度达到75℃.烹调好的样品用来测定味道,香味,嫩度和总体口感.与基础日粮相比,FM(试验1和2)和FO组(试验2)肌肉ω-3长链脂肪酸或PCS组(试验1)ω-6长链脂肪酸含量显著增加对熟羊肉的评味员风味评价或香味没有有害影响.但是,FM处理(试验1)的羊肉嫩度和FO处理(试验2)的总体口感下降.保护葵花籽粕蛋白加FO处理(试验2)显著降低了香味、嫩度和总体口感的级别.羊肉ω-3长链脂肪酸水平增加后不会熟羊肉风味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7.
成都麻羊肉脂中脂肪酸组成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质联用仪测定成都麻羊肉中脂肪酸组成与相对含量。结果共测出13种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99.31%。其中饱和脂肪酸为占63.16%,不饱和脂肪酸占36.15%;奇数碳原子脂肪酸为3.11%。主要脂肪酸组成豆蔻酸(C14:0)、软脂酸(C16:0)、硬脂酸(C18:0)、油酸(C18:1)和花生四烯酸(C20:4)含量占脂肪酸总量的86.10%;经多重比较,十五烷酸(2.13%)、油酸(29.96%)、硬脂酸(14.48%)、花生四烯酸(6.71%)相对含量在颈肩、腹、腰、后腿、肋5个部位的脂肪酸,差异显著(P<0.05)。其他脂肪酸在不同部位相对含量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试验对全舍饲条件下6月龄和12月龄云南黑山羊背最长肌的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脂肪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云南黑山羊6月龄羔羊肉的水分、粗脂肪、粗蛋白和粗灰分分别为75.07%、2.03%、21.53%和1.06%;12月龄羊肉的水分、粗脂肪、粗蛋白和粗灰分分别为75.40%、0.97%、21.03%和1.00%。(2)6月龄羔羊肉和12月龄羊肉均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胆固醇含量低。(3)6月龄羔羊肉和12月龄羊肉氨基酸种类含量丰富,17种氨基酸总含量分别为17.11 g/100 g和16.93 g/100 g,鲜味氨基酸分别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5.00%和45.30%。(4)各脂肪酸含量的总体趋势表现出6月龄高于12月龄,且多数脂肪酸含量在两个月龄间达到了显著(P0.05)或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6月龄羔羊肉和12月龄羊肉主要组成脂肪酸为棕榈酸、硬脂酸、反式油酸和亚油酸,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76.41%和73.43%;6月龄羔羊肉中富含亚油酸,含量为1 200.50 mg/kg;6月龄羔羊肉和12月龄周岁羊肉中含有3种支链脂肪酸,分别为8.66 mg/kg和6.28 mg/kg。  相似文献   

19.
黎平黄牛肉质营养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黎平黄牛肉质营养成份选用5头黎平黄牛青年公牛屠宰,对肉质常规成分、氨基酸、脂肪酸进行全面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鲜肉的蛋白质含量为23.08%,脂肪含量为4.08%;必需氨基酸与氨基酸总量(EAA/TAA)的比值为40.08%(未计色氨酸);不饱和脂肪酸(UFA)与总脂肪酸(TFA)的比例为45.78%.黎平黄牛肉富含蛋白质、风味氨基酸和脂肪酸,肉质柔软而不油腻,口感好,易消化,营养价值高,是优质的膳食肉资源.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滩羊和小尾寒羊不同部位脂肪酸组成的差异,试验对滩羊和小尾寒羊股二头肌、背最长肌和臂三头肌3个部位31种脂肪酸的停留时间和浓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1种脂肪酸在滩羊和小尾寒羊不同部位羊肉中的停留时间均为差异不显著(P>0.05),但脂肪酸停留时间随着脂肪酸中碳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脂肪酸C16:0、C18:0、C18:2n6c在滩羊和小尾寒羊不同部位羊肉中的浓度均高于其他脂肪酸,脂肪酸C17:0在滩羊和小尾寒羊不同部位羊肉中的浓度呈现极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