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不同来源的脂肪酶在不同温度和p H值处理后的酶活变化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为选择更合适的饲用脂肪酶提供参考。温度处理分别设定为40、50、60、80℃,p H值处理分别设定为7.5、6.0、5.0、4.0和3.0,试验用酶分别为脂肪酶A、B和C。结果表明,三者不同来源的脂肪酶对温度和酸度的耐受性有差异,温度由40℃升高到80℃时,酶B变化比较平稳,损失率仅达18%,酶A损失率达50%,酶C损失率最高,达到80%;p H值由7.5降至3.0时,酶A和B的酶活损失率均达70%,C的酶活几乎消失。表明不同来源的脂肪酶在耐稳定性和耐酸性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试验目的是利用体外酶解法快速评定不同酶制剂在小麦型日粮中的应用效果。针对小麦的营养特性,实验选用酶制剂1#(E1)、酶制剂2#(E2)、木聚糖酶、欧蒂酶等4种不同酶制剂(均以木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为主),测定其木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的酶活,然后在体外环境下模拟猪胃肠道消化环境,并使不同酶制剂与小麦-浓缩料型日粮在其中充分反应,然后利用DNS比色法测定反应物中还原糖总量(实验以葡萄糖计)来评定酶制剂的应用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木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含量相对较高的E1反而酶解反应效果不明显,几乎检不出还原糖;相反,4种酶制剂中木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含量相对较低的欧蒂酶的应用效果则最好。结果表明,检测时酶活高的酶制剂其体外应用效果并不一定好,这可能与酶制剂的耐酸能力有关,在一定条件下能为使用者提供简便的检测依据。由于实际应用中酶制剂的影响因素很多,这次实验结果还需通过饲养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3.
饲用乳化油的原理就是根据畜禽的消化吸收机制,将油脂在体内进行的乳化、酶解、剪切和均质过程在体外先一步处理,弥补畜禽消化系统内乳化剂脂肪酶分泌的不足,提高油脂的利用率。同时,饲用乳化油将多种天然的优质植物油经科学配比精制而成,更加符合“脂肪酸平衡理论”,满足动物体对多种脂肪酸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利用脂肪酶催化油脂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从而得到脂肪酸产品是一种温和的油脂水解方法。为了提高脂肪酶酶解效率,研究了大豆油酶解时反应温度、pH值、水和大豆油摩尔比及脂肪酶用量对水解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缓冲液和大豆油摩尔比为40∶1,加入4%的脂肪酶,在40℃下水解7h,水解率可达96.02%,水解较彻底。  相似文献   

5.
利用脂肪酶催化油脂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从而得到脂肪酸产品是一种温和的油脂水解方法。为了提高脂肪酶酶解效率,研究了棕榈油酶解时反应温度、p H值、水和棕榈油摩尔比及脂肪酶用量对水解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缓冲液/棕榈油摩尔比为40︰1,加入4%的脂肪酶,在40℃下水解7h,水解率可达98.29%,水解较彻底。  相似文献   

6.
笔者以国家标准及农业行业标准方法对5种小麦型复合酶中主要酶系进行了活力测定,并采用实验室体外模拟消化法对其降解小麦麸的效果进行了评定,旨在说明酶活与实际应用效果的关系,为评价和选择酶制剂提供参考。经检测,C样品的木聚糖酶、纤维素酶和β-葡聚糖酶的酶活最高,而A样品的木聚糖酶、纤维素酶和β-葡聚糖酶的酶活最低,其他3个样品的纤维素酶活力基本一致,木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的酶活有一定的差别。将5种复合酶以相同的添加量作用于小麦麸进行体外模拟消化试验,检测反应后生成还原糖的量发现,其对麸皮的酶解能力:E>C>B>D>A。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筛选出一株高产脂肪酶的菌株并进行鉴定,同时评定所产脂肪酶的酶学性质,为饲用脂肪酶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实用参考。通过平板法筛选产酶菌株,根据菌株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试验和ITS-r DNA序列分析确定其属种,并对产酶菌株进行初步的酶学性质研究。从富含油污的土壤中筛选出一株高产脂肪酶菌株FZ-4,并鉴定为白地霉(Galactomyces geotrichum),其初步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菌株所产脂肪酶为胞外酶,在28℃、250 r/min条件下培养96 h所产脂肪酶活力达16.7 U/m L,该酶最适反应p H为7.5,最适反应温度为40℃,在p H为7.0~9.0和20~45℃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且该酶对C16脂肪酸有较强的底物专一性。分离获得的Galactomyces geotrichum FZ-4是一株高效的产脂肪酶菌株,具有潜在的研究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通过体外培养法,研究在不同精粗比饲粮中添加维生素B12对体外瘤胃发酵和微生物酶活力的影响。试验采用3×3双因子试验设计,即3个底物精粗比(玉米∶羊草=35∶65、50∶50和65∶35)和3个维生素B12添加量(0、40和90 ng/mL)。体外试验用瘤胃液取自3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湖羊。体外培养24 h后测定体外瘤胃发酵参数和微生物酶活力。结果显示:1)随着底物精粗比和维生素B12添加量的提高,体外培养24 h的产气量、潜在产气量和有机物消化率极显著地增加(P<0.01),且维生素B12添加量与上述指标存在线性剂量效应(P<0.01)。2)当底物精粗比为50∶50和65∶35时,添加维生素B12显著提高了发酵液中氨态氮、微生物蛋白、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和丙酸浓度(P<0.05),但对丁酸浓度和乙酸/丙酸无显著影响(P>0.05)。3)当底物精粗比为35∶65和50∶50时,添加40 ng/mL维生素B12使发酵液中羧甲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活力显著提高(P<0.05);当精粗比为65∶35时,添加90 ng/mL维生素B12使发酵液中羧甲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活力显著提高(P<0.05)。结果提示,底物精粗比和维生素B12添加量影响体外瘤胃发酵。添加维生素B12可增加瘤胃微生物酶的活力,从而提高有机物消化率以及微生物蛋白和总挥发性脂肪酸的产量。当底物精粗比(玉米∶羊草)较高(50∶50和65∶35)时,维生素B12的添加效果更明显,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效应。  相似文献   

9.
利用脂肪酶催化油脂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从而得到脂肪酸产品是一种温和的油脂水解方法。为了提高脂肪酶酶解效率,本试验研究了猪油酶解时反应温度、p H值、水和猪油摩尔比及脂肪酶用量对水解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缓冲液/猪油摩尔比为60∶1,加入4%的脂肪酶,在55℃下水解7h,水解率可达84.21%。  相似文献   

10.
在酶制剂生产加工和储存过程中,酶活稳定性是酶应用过程中最常遇到的实际问题。本文研究不同载体、高温高湿、金属离子、保存初始pH值、保护剂浓度和存储时间对体外α-半乳糖苷酶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无机载体碳酸钙、元明粉和滑石粉对α-半乳糖苷酶活性影响很大,收率均为0%;有机载体中玉米皮粉效果最好,收率高达90.83%;其次是淀粉,收率为61.11%;稻壳粉收率最低,仅为44.72%。②湿度为17%,温度小于85℃,酶活损失率小于10%,说明该酶有较强的耐温能力,温度为90℃,酶活损失率达到16.2%,随着温度上升,酶活损失率开始增加,不利于酶活的保存。③Cu2+对该酶有抑制作用3,7℃恒温水浴4 h后酶活存留率仅为74%,Mn2+、Zn2+、Ca2+、Na+、K+和Mg2+对α-半乳糖苷酶有几近相同的保护作用,酶活存留率均大于92%。④该酶最适保存pH值为5.3;pH值为4.4时,酶活损失率达到30.1%,不利于酶的保存;pH值为5.6时,酶活损失率为3.77%,pH值在4.7~5.6之间,酶活损失率小于10%,有利于酶的保存。总之,过酸和过碱都不利于酶的保存。⑤1%NaCl、1%甘露醇、5%和7%的山梨醇都有杂菌产生,不利于酶的保存3;%~5%的NaCl酶活损失小于10%1,%和5%~7%的甘油酶活损失率小于5%,都有利于酶活保存。  相似文献   

11.
甘油三酯是动物体内重要的能量来源。机体缺少能量时,可以通过水解脂肪组织的甘油三酯,随后经过氧化(主要是β氧化)作用,将脂肪酸释放出来,参加能量代谢提供能量。普遍认为,调控脂肪动员的关键酶是激素敏感脂肪酶,此酶可根据甘油三酯中脂肪酸长度不同选择性地将甘油三酯或甘油二酯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12.
试验首先筛选了黑曲霉来源脂肪酶体外水解猪油的适宜p H值、温度和脂肪酶添加剂量等关键参数,然后代谢试验评定体外酶解猪油代谢能值的变化,最后选取700只42日龄黄羽肉鸡开展饲养试验研究使用脂肪酶体外水解猪油或直接在肉鸡日粮中添加脂肪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1本试验条件下,脂肪酶体外水解猪油较适宜的p H值和温度、酶添加剂量参数值分别为8.0、40℃、64 U/g猪油;在此条件下酶解处理后猪油代谢能值提高了4.81%。2降低肉鸡日粮能量水平导致其日增重和饲料报酬降低,使用酶解处理油脂或直接添加脂肪酶均改善了采食低能量日粮肉鸡生长性能,其生长性能可达到甚至数值上超过采食正常能量日粮肉鸡的生长性能。3使用酶解处理油脂或直接添加脂肪酶对肉鸡屠宰性能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太行鸡生长期消化道pH及主要消化酶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选择1日龄太行鸡120只,公母各半。分别在5、9、14、21、28、35、42、49、56、63、77、91日龄测定消化道各段pH值、十二指肠和空肠内的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及盲肠内的纤维素酶活性,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段消化道的pH值随日龄的变化差异不显著。消化道内各酶先随日龄增长逐渐增加,达到峰值后趋于稳定。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酶活达到峰值的时间是:十二指肠为35、35、42日龄;空肠为49、35、35日龄;盲肠内纤维素酶为42日龄。空肠内酶活性分别比十二指肠内高:淀粉酶高9.2倍;脂肪酶高5.3倍;胰蛋白酶高2倍。  相似文献   

14.
1酶的分类及其作用 酶是一种由活细胞产生的生化反应的蛋白质催化剂,在动物体内参与消化与新陈代谢的过程,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生物体内生化代谢途径中的酶可分为氧化还原酶类、转移酶类、水解酶类、裂合酶类、异构酶类和合成酶类共6类。工业上应用的酶制剂大多数为水解酶,按作用底物的不同,又可分为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果胶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植酸酶、核糖核酸酶等。动物能分泌到消化道内的酶主要属于蛋白酶、  相似文献   

15.
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是体内饱和脂肪酸向单一不饱和脂肪酸转化的关键酶类,也是瘦素(Ob)基因通过信号传导发挥代谢生理调控作用的重要组分。其活性的高低关系到动物体脂肪酸的组成和瘦肉率的高低,进而影响产肉率和腌肉制品的产量,本文仅就日粮脂肪酸组成对该酶基因表达和酶活的调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激光共聚焦技术与体外酶解技术相结合评定饲用酶制剂在酶解原料上的效果,试验采用复合酶制剂(木聚糖酶5万U/g、纤维素酶1 000 U/g、甘露聚糖酶5万U/g、β-葡聚糖酶5万U/g)分别对原料麸皮、豆粕、玉米、菜粕、小麦进行体外酶解,对照组不进行酶解处理,通过激光共聚焦拍照观察原料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复合酶处理过的原料细胞壁均发生断裂,包裹在其中的蛋白质部分被释放出来;复合酶处理组蓝色荧光强度较未处理组极显著降低。综上可知,采用激光共聚焦技术和体外酶解相结合,通过细胞结构的变化可更加直观、有效、科学地评定酶制剂的酶解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前,外源酶制剂的评定方法主要包括酶活评定、稳定性评定、酶应用的生产性能评定、体内养分消化率评定(全收粪法和回肠末端收粪法)以及体外模拟法测定的评定。其中酶活和酶制剂的稳定性主要应用于产酶菌种筛选以及酶制剂化学性质的基础评估,酶应用生产性能的测定主要应用于大生产评估,由于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直观性,成为广大养殖户和饲料厂验证酶制剂效果的主要手段和措施。而体内养分消化率和体外模拟法的评定由于其操作复杂、工作量大,因此仍然限制于实验室的应用研究中,但相对前三种评定方法,该两种方法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和相关性。因此文章重点从基本概念、方法分类、二者相关关系以及家禽消化道对酶制剂评定的影响方面综述了该两种方法利弊,以期为外源酶制剂评定的方法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淀粉分解菌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旨在从马铃薯渣中筛选出一株酶活较高的淀粉分解菌,通过优化菌株的产酶条件来提高其淀粉酶产量,同时还测定了所产淀粉酶的酶学性质。根据菌体的形态和生化特征,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LZ-1;利用DNS法测定了淀粉酶的酶活,并优化了其产酶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培养基为:马铃薯淀粉2%、蛋白胨1%、硫酸镁0.05%、氯化钙0.05%、硫酸亚铁0.005%、氯化钠0.5%、磷酸二氢钾0.1%,pH值7.0。180 r/min,37℃摇床发酵48 h后,产酶量达到了58.63 U/ml。通过酶学性质测定,表明酶反应最适温度和pH值分别为70℃和6.0,在pH值4.0~8.0范围内稳定,当温度低于75℃时,热稳定性良好。该淀粉分解菌在设计发酵条件下能够产生较高酶活的淀粉酶,且所产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pH值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加酶饲料体外预消化工艺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饲用酶制剂作为一种新型高效饲料添加剂,已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但饲用酶制剂作为一种生物活性物质,有其最适的作用环境条件,这些条件与动物消化道中存在的环境条件差异很大;此外,高温、高压、强酸、强碱等环境条件均会使其失活或活性降低,体外测得的饲料酶活性并不能完全说明酶在动物体内的应用效果。本文结合现行的饲料加工工艺及部分试验的结果,对加酶饲料体外预消化工艺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试验选取5种不同菌种发酵生产的淀粉酶,采用体外消化法来评定不同淀粉酶对饲料的作用效果。根据试验结果,从中选取3种效果较好的单酶,设为A酶、B酶和C酶,随后对它们进行两两组合试验,每种组合设0∶100、25∶75、50∶50、75∶25和100∶0 5种配合比例,每个比例设3个重复,每种组合设定1个不添加淀粉酶的对照组。结果表明,当A酶与B酶以50∶50组合时,还原糖的产生量和基础日粮养分消化率最高。再以最优酶组合作为D酶(A酶∶B酶=50∶50)与C酶进行同样比例的两两组合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3种酶(A酶、B酶和C酶)最佳配合比例为3∶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