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兴猪γ-干扰素基因克隆及其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研发猪γ-干扰素(interferon-gam-ma,IFN-γ)制剂,根据已发表的猪IFN-γ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应用RT-PCR技术从3周龄新兴猪脾细胞中扩增出约500 bp的基因片段;将其片段连接到pMD18-T载体,经PCR、酶切及序列测定表明,该基因片段由501个核苷酸组成,共编码166个氨基酸,与NCBI GenBank上登载的猪IFN-γ基因序列完全一致。新兴猪IFN-γ基因的成功克隆及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将为进一步研发猪干扰素制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猪囊尾蚴病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研制有效、安全、廉价的疫苗是当前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本试验通过PCR方法,从含猪囊尾蚴B抗原(AgB)、猪CD58和猪IFN-γ的重组克隆质粒中扩增出AgB、CD58和IFN-γ基因,然后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BudCE4.1中。重组表达质粒鉴定后,在脂质体作用下转染BHK-21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IFA)或直接免疫荧光试验分别检测AgB、CD58和IFN-γ在BHK-21中的表达。结果显示,AgB、CD58和IFN-γ在BHK-21细胞中都成功表达,这为研制抗猪囊尾蚴DNA疫苗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猪γ干扰素的体外表达及其多克隆抗血清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从健康仔猪前腔静脉无菌采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细胞总RNA,用猪γ干扰素(IFN-γ)基因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扩增猪IFN-γ的全长cDNA序列,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中,再亚克隆到pUC18和表达载体pET-30a中,经测序发现其序列与GenBank报道的IFN-γ基因序列基本一致.将重组质粒pET-30a-IFN-γ转化大肠杆菌BL21,于37℃经IPTG诱导表达,IFN-γ基因获得表达,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占菌体总蛋白的39%.经SDS-PAGE及Westernblot分析表明,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25 ku.将包涵体用8 mol/L脲变性,用ProBondTM Purification Systerm纯化,经透析复性,得到纯化的目的蛋白,含量可达0.3 mg/mL.将复性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三次,制备了高滴度的猪IFN-γ抗血清.本实验表达和纯化了猪IFN-γ,并制备兔抗猪IFN-γ的抗血清,为下一阶段关于猪γ干扰素重组蛋白其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提取经 Con A诱导培养的猪外周血白细胞总 RNA,RT- PCR扩增出猪 IFN- γ基因并克隆到 p GEM- T- easy载体 ,测序结果表明 ,扩增片段为含有信号肽的猪 IFN-γ完整基因。亚克隆猪 IFN-γ成熟蛋白编码基因 ,并对其 5′段前 2个稀有密码子进行大肠杆菌偏嗜性改造。通过引入 SD序列 ,成功构建了猪 IFN- γ原核双顺反子表达载体 p L CS-po IFN2 G,并实现了猪 IFN-γ在大肠杆菌中的高表达 ,约占菌体总蛋白的 5 6 .5 %。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用含 7mol/L 盐酸胍的变性液溶解及含 0 .5 mol/L盐酸胍复性液复性处理 ,复性后的表达产物经凝胶层析纯化后 ,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结果表明 ,重组猪 IFN-γ具有较高干扰素活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丰富广西巴马小型猪细胞因子生物学数据,本试验采取广西巴马小型猪的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提取总RNA,利用设计的引物进行RT-PCR扩增,将克隆出的与目的基因大小相符的片段回收,再与T载体连接,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中,筛选阳性克隆,将重组菌测序后提交NCBI,比较克隆序列与已知序列的同源性,并利用软件对克隆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已克隆出的巴马小型猪细胞因子IL-2、IL-12、IFN-γ、TNF-α基因序列长度分别为338、377、380、402 bp,测序结果均与目的基因预期估计值吻合。序列分析结果发现与已知的家猪或野猪的相应基因同源性较高,IL-2、IL-12、IFN-γ、TNF-α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9%、99.5%、99.2%、100%。研究巴马小型猪细胞因子基因序列不仅丰富了生物学数据,而且为细胞因子的功能研究提供了依据,也为细胞因子的定量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猪白介素-18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通过对猪PBMC刺激诱导,提取总RNA,然后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猪白介素-18(plL-18)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的plL-18基因序列与GenBank上登录的plL-18基因序列完全一致,与其他各物种的IL-18基因间具有较大的种属差异性。该基因在国内的成功克隆为IL-18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构建贵州白香猪γ-干扰素真核表达载体,试验以已构建的含有γ-干扰素基因的pMD-GZ-IFN-γ质粒为模版,利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大小为501 bp的γ-干扰素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将所得IFN-γ基因克隆至经相同双酶切处理后的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IFN-γ。测序结果表明:克隆至pcDNA3.1(+)的基因序列为γ-干扰素序列,说明γ-干扰素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8.
为了构建贵州白香猪γ-干扰素真核表达载体,试验以已构建的含有γ-干扰素基因的pMD-GZ-IFN-γ质粒为模版,利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大小为501 bp的γ-干扰素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将所得IFN-γ基因克隆至经相同双酶切处理后的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IFN-γ。测序结果表明:克隆至pcDNA3.1(+)的基因序列为γ-干扰素序列,说明γ-干扰素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9.
为了获得民猪干扰素-γ(IFN-γ)基因,并对该基因进行序列分析,试验采用RT-PCR技术,根据猪IFN-γ基因设计1对引物,从刀豆素A(ConA)活化的民猪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获得了长度为502 bp的片段,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后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民猪IFN-γcDNA长度为502 bp,IFN-γ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大小为501 bp,编码166个氨基酸,含有2个潜在N-糖基化位点;民猪IFN-γ基因与藏猪、贵州白香猪、成华猪和梅山猪等的同源性为100%。  相似文献   

10.
从GenBank/DDBJ/EMBL基因库中读取猪IFN-γ基因进行序列分析设计引物,基因组中克隆了IFN-γ基因序列并分析其基因组结构,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同源建模分析,发现该基因由氨基末端结构域和羧基末端结构域构成。  相似文献   

11.
鸡新城疫Ⅰ系疫苗诱导鸡胚IFN-y基因转录及cDNA克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鸡新城疫系Ⅰ系疫苗接种的洛阳土种鸡胚脾提取的RNA中扩增到干扰素-γ(IFN-γ)基因cDNA。结果表明,以1:50或1:100稀释度接种后第48h提取的mRNA扩增效果最佳。序列测定显示,所克隆的洛阳土种鸡IFN-γ基因cDNA与所报道的鸡IFN-γ基因cDNA同源性为99.7%,相应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100%,说明鸡IFN-γ基因编码区高度保守。  相似文献   

12.
将内江猪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在刀豆素(ConA)的刺激下培养24 h后,提取总RNA,应用一步法RT-PCR扩增γ干扰素(IFN-γ)cDNA,克隆到PMD18-T载体,命名为pMD-N-IFN-γ,测序结果证明克隆的cDNA全长603 bp,其ORF为501 bp,编码166个氨基酸,与Genbank公布的IFN-γ比对,核苷酸同源性在99.4%以上,从而证实成功地克隆了内江猪IFN-γ基因。以pMD-N-IFN-γ质粒为模板亚克隆完整ORF区,连接到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的EcoRI、XhoI两位点之间,经单双酶切鉴定,成功的构建了IFN-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N-IFN-γs。  相似文献   

13.
根据GenBank中猪IFN-γ的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技术扩增380bp的部分基因片段,并克隆到pGEM-TEasy载体中,构建成含IFN-γ部分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利用反向PCR技术构建和扩增380 bp片段共用同一对引物但缺失163 bp的竞争重组子。通过重组质粒与竞争重组子,建立猪IFN-γ的标准竞争曲线和直线回归方程,为进一步检测IFN-γ的mRNA的转录水平变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干扰素(interferon, IFN)是一类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功能的细胞因子,目前已经应用于多种人和动物病毒病的预防和治疗。不同猪干扰素亚型的抗病毒活性差异较大,为了解猪IFN-α14的抗病毒活性,将猪IFN-α14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去除信号肽、优化密码子,并采用基因合成的方法合成了猪IFN-α14亚型基因,将其克隆入pCSMH原核表达载体,优化诱导条件,利用Ni琼脂糖凝胶纯化柱进行亲和层析,获得高纯度的重组猪IFN-α14蛋白,Western blot检测证明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特异性。用不同浓度的重组猪IFN-α14处理Vero细胞后,接种1 000 TCID50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24 h收集细胞和上清,通过荧光定量检测细胞内病毒的RNA水平,同时测定细胞上清中病毒的TCID50。猪IFN-α14蛋白被成功表达并纯化,证明了10μg/L的重组猪IFN-α14干扰素能够显著抑制PEDV的复制。与本实验室前期表达纯化的猪IFN-α2、8相比,猪IFN-α14抑制P...  相似文献   

15.
猪白细胞介素-10的分子克隆与序列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LPS活化的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扩增出猪白细胞介素-10(IL-10)的编码基因,将其连接到pUC18质粒上,然后进行BamHI和HindⅢ双酶切鉴定筛选阳性克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开放阅读框由528个核苷酸组成,推测产生的编码产物由175个氨基酸组成。猪IL-10基因与人、大鼠和小鼠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4%、79%和795,与国外报道的猪IL-10基因序列完全一致,试验成功克隆到了猪IL-10基因。  相似文献   

16.
将荣昌猪IFN-ω基因亚克隆到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B后,氯化锂法转化毕赤酵母菌株X-33,通过酶切、PCR鉴定表明成功构建了表达荣昌猪IFN-ω基因的酵母基因工程菌。经甲醇诱导后,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表明荣昌猪IFN-ω基因在毕赤酵母中实现了高效表达。表达产物在MDBK细胞上抗VSV的比活性为1.21×106U/mg,表明具有抗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17.
根据现有猪α干扰素(IFN-α)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应用PCR技术直接从肝组织基因组中扩增丹系长白和法系长白、英系大白和法系大白猪IFN-α基因。将克隆得到的特异性片段克隆入pGEM-TEasy载体中,转化感受态细胞JM109,运用蓝白斑筛选、质粒PCR鉴定及酶切鉴定筛选阳性可疑菌株,并将筛选的阳性株进行测序。结果表明,得到了上述4个品系的猪IFN-α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均在97.2%以上,氨基酸同源性均在92.8%以上。  相似文献   

18.
猪干扰素-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在调节机体免疫应答及抵抗病毒感染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探索IFN-γ基因作为猪抗病育种中一种分子标记的可能性,采用PCR-SSCP及测序方法对包括军牧1号白猪、杜洛克猪、约克夏猪3个品种共481个个体的IFN-γ基因全序列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在猪IFN-γ基因的内含子1、内含子3、外显子4上各发现了一个突变位点,分别为T825C、T2730C、G5301A。除在约克夏猪中没有检测到G5301A突变外,各遗传群体内T825C、T2730C、G5301A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各个突变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均小于0.25,呈低度多态,说明猪IFN-γ基因较保守。  相似文献   

19.
干扰素(IFN)具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安全、高效和后加工过程完整的特点,在家蚕体内表达生产重组绵羊γ干扰素(Ovi IFN-γ)。依据家蚕的密码子偏好性对Ovi IFN-γ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优化和PCR,并克隆了带有His标签编码序列的Ovi IFN-γ基因序列Ovi IFN-His-Tagged-γ,构建分别插入Ovi IFN-γ和Ovi IFN-His-Tagged-γ基因的重组病毒。将2种重组病毒感染家蚕5龄幼虫,Western blot检测蚕体血淋巴中重组Ovi IFN-γ和Ovi IFN-His-Tagged-γ成功表达。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蚕体血淋巴中重组Ovi IFN-γ的效价为1.6×106U/m L,重组Ovi IFN-His-Tagged-γ的效价为2.8×105U/m L,前者的抗病毒活性强于后者,稀释至2.0×104倍时,能够完全抑制VSV-GFP病毒感染。上述结果为利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蚕体内高效、安全生产具有抗病毒活性的重组绵羊γ干扰素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从猪的肝细胞中提取总RNA,应用RT-PCR技术扩增IFN-α1和IFN-1β基因,分别克隆到PMD18-T载体上。测序结果表明,克隆的IFN-α1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上登录的猪IFN-α1核苷酸同源性为100%,与鼠、犬、人和牛IFN-α1基因同源性为71.1%~81.4%。克隆的IFN-1β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上登录的猪IFN-β1核苷酸同源性为99.6%,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9.5%;与人、牛和马IFN-β1基因同源性为76.9%~8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