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鳟作为一种新兴的名贵养殖品种,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本试验采取利用地下井水,室内工厂化高密度养殖的方式进行养殖,经过近8个月的时间,在480 m2的养殖池塘中,共生产成鱼16 t,平均规格达到357.4 g/尾,成活率为90%,获取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金鳟的高密度养殖探讨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2.
2006年12月甘肃金鳟通过了全国水产原良种委员会的审定,被确定为全国水产养殖新品种。甘肃金鳟与美国金鳟、日本金鳟相比,甘肃金鳟体色鲜艳,通体金黄,眼睛血红色,具有性情温顺、生长快、抗病力强、营养价值高等优点,也可作为观赏鱼养殖。为了推广这一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金鳟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鳟 (Oncorhynchus mykiss)是日本长野县水产试验场从虹鳟鱼群体中发现的身体呈金黄色的突变品系。 1996年 12月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从日本引进同型结合纯系发眼卵 1万粒。经 3年多的试验养殖从发眼卵至亲鱼育成及人工繁殖均取得了成功。证明我国的冷水资源适于金鳟养殖,金鳟将成为我国养鳟业的重要养殖新品种。金鳟与虹鳟是同一种鱼类,引进后取名金鳟。   一、生物学特性   金鳟属鲑科鲑属鱼类。同型结合纯系金鳟发眼卵粒径 4.0~ 6.0毫米,因卵内有一直径约 1.5~ 2.5毫米的玫瑰红色油球而呈鲜艳的红色。金鳟体型与虹鳟相似,周身…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对国内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代表性养殖群体开展全基因组水平的遗传评估。利用57K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芯片,检测了来自不同地域的6个虹鳟养殖群体样本共计48尾,包括黑龙江虹鳟、黑龙江金鳟、四川虹鳟、四川金鳟、北京虹鳟和北京金鳟,共获得有效SNP位点50201个,在中国虹鳟中的多态比例达到97.7%,表明该芯片虽然基于美国和挪威虹鳟群体设计,但对中国群体同样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各群体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均值为0.240~0.267,与国外主流养殖群体相近,黑龙江虹鳟、四川虹鳟和北京虹鳟群体内遗传多样性丰富,多态位点比例为83.6%~84.9%,与国外主流养殖群体相近,而黑龙江金鳟、四川金鳟和北京金鳟,多态位点比例相对较低,在60.2%~76.9%范围内。应用6个中国虹鳟群体和2个美国虹鳟群体数据开展系统发育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群体遗传结构STRUCTURE分析,结果显示8个群体可分为3个祖源类群,其中3个金鳟群体为遗传联系较紧密的一个类群,黑龙江虹鳟和北京虹鳟为一个类群,而四川虹鳟与2个美国虹鳟群体为一个类群,部分中国养殖群体中有显著离群个体存在,表明群体遗传背景不均一。本研究表明,高密度SNP芯片在我国虹鳟养殖群体遗传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能够为种质资源评估、本土化良种培育、制种和引种工作提供基因组水平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5.
山泉水人工养殖金鳟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金鳟(Oncorhynchus mykiss Walbaum)在贵州省山泉水养殖条件下的营养特点,采用生化方法测定了山泉水养殖金鳟肌肉中营养成分。结果显示:金鳟含肉率为79.60%,肌肉中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含量分别为75.45%、20.30%、2.61%、1.08%。肌肉中所测到的18种氨基酸总量为63.76%,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占26.07%,非必需氨基酸占37.69%,鲜味氨基酸占23.39%。肌肉中含有25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占20.83%,单不饱和脂肪酸占31.25%,多不饱和脂肪酸占47.92%。矿质元素中常量元素以钾和磷较高,分别为19 030.00 mg/kg和8 913.00 mg/kg;微量元素以铁和锌含量较高,分别为35.03 mg/kg和12.31 mg/kg。结果表明:与甘肃省养殖金鳟相比,贵州省山泉水养殖金鳟肌肉中肌肉的含肉率和常规营养成分含量与其相当,必需氨基酸总量/氨基酸总量(∑EAA/∑TAA)和必需氨基酸总量/非必须氨基酸总量(∑EAA/∑NEAA)均低于甘肃省养殖金鳟,但符合WHO/FAO提出的参考蛋白模式,且贵州省山泉水养殖金鳟肌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微量元素含量均高于甘肃省养殖金鳟,说明山泉水养殖下的金鳟肌肉具有更好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6.
金鳟是日本从虹鳟的突变种选育出的金黄色品系,1996年引进我国后根据其体色特征命名为"金鳟"。金鳟属冷水性鱼类,正常生长上限水温为22℃,现已成为我国养鳟业继虹鳟后的第2个重要养殖品种。2006年,在青岛市城阳区上马街道进行了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水温7.5~10.6℃、溶氧6.24~8.69mg/L条件下,进行不同比例(4:1、2:1、1:1、1:2、1:4)的哲罗鲑Hucho taimen与日本金鳟Oncorhynchus mykiss混养试验,以优化哲罗鲑与日本金鳟的养殖模式。结果表明:哲罗鲑养殖过程中,混养适当比例的日本金鳟可以有效地提高哲罗鲑的存活率,而日本金鳟养殖中混养哲罗鲑对日本金鳟的存活有一定抑制;各混养组鱼的存活率随哲罗鲑比例的增大而降低。哲罗鲑养殖中,混养一定比例的日本金鳟有利于促进哲罗鲑稚鱼的生长,其中混养比例以200:100和150:150为最佳,存活率可达90.56%,体质量增长率分别为979.87%和1124.18%。混养时,对哲罗鲑与日本金鳟的摄食与行为有一定影响,对日本金鳟生长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试验结束时,哲罗鲑与日本金鳟稚鱼体长、体质量变异系数的变化规律一致,其中日本金鳟体长、体质量变异系数随哲罗鲑混养比例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8.
鲑鳟鱼属于冷水性鱼类,具有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刺少肉多、人工繁殖易于操作等特点,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向世界推广的四大优质淡水养殖品种之一。甘肃省的养鳟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选育出虹鳟的变异品种一甘肃金鳟,经过长达10年、3代的人工定向选育,2006年12月甘肃金鳟通过了全国水产原良种委员会的审定,被确定为全国水产养殖新品种。与美国金鳟相比,甘肃金鳟的体色鲜艳、眼睛血红色且抗病力强,在同等条件下饲养生长比虹鳟快5%~10%。  相似文献   

9.
林易  陆露 《内陆水产》2003,28(12):12-12
金鳟,是日本从虹鳟的突变种选育出的金黄色品系,1996年引进我国后根据其体色特征命名为“金鳟”。金鳟属冷水性鱼类,正常生长上限水温为22℃,接近0℃的水温仍能少量摄食,正常生存。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刺少肉多,食用价值高。金鳟既能在池塘中养殖,也能在水库、湖泊、河川中放养,池塘流水养殖一年四季均可生长,每667米2产量可达1万~2万千克,经济效益极高。现将金鳟池塘流水高效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池塘建设山涧溪流、泉水、地下水、水库底排水等,均可作为金鳟池塘流水养殖的供水水源。这类水源水温冬季在0℃以上,夏季在22℃以上,水体溶氧在…  相似文献   

10.
金鳟的生态习性及其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鳟是新型的淡水冷水性养殖品种 ,具有极高的食用与观赏价值 ,了解并掌握金鳟的生态习性与常见养殖病害防治技术 ,将对开展其大规模养殖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鲑鳟鱼属于冷水性鱼类,具有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刺少肉多、人工繁殖易于操作等特点,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向世界推广的四大优质淡水养殖品种之一.甘肃省的养鳟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选育出虹鳟的变异品种-甘肃金鳟,经过长达1 0年、3代的人工定向选育,2006年1 2月甘肃金鳟通过了全国水产原良种委员会的审定,被确定为全国水产养殖新品种.与美国金鳟相比,甘肃金鳟的体色鲜艳、眼睛血红色且抗病力强,在同等条件下饲养生长比虹鳟快5%~ 10%.国内鲑鳟鱼孵化方式主要以陆地流水孵化为主,借助水库网箱平台进行金鳟设施流水孵化还没有相关报道,为了进一步优化和调整渔业产业结构,降低养殖成本,延长鲑鳟网箱养殖产业链,笔者于2010年12月至201 1年六月期间,在甘肃刘家峡水库网箱渔场进行了水库网箱平台甘肃金鳟设施流水孵化及苗种培育试验,经过半年的努力,试验效果明显,现将该试验过程中的养殖技术要点总结如下,更好的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12.
金鳟作为一种新兴的名贵养殖品种,正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2006年,笔者改造原有的对虾育苗池,利用地下井水室内工厂化养殖金鳟,经过近8个月的时间,在总面积为480m2的养殖池中共生产成鱼16t,且成鱼平均规格达到体重357.4g/尾,养殖成活率为90%,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甘肃金鳟是甘肃省养鳟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选育出的虹鳟变异品种,经过长达10年、3代的人工定向选育,于2006年12月通过了全国水产原良种委员会的审定,甘肃金鳟被确定为全国水产养殖新品种.现将甘肃金鳟的选育方法与生长性能比较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金鳟是虹鳟品系的一种,因全身金黄所以称为金鳟,其肉质较虹鳟更为细嫩,集观赏、游钓和食用于一体,已成为我国养鳟业重要品种。2011年,笔者在山东省兖州市新兖镇前杨罗非鱼养殖场,利用罗非鱼越冬温室夏季空闲季节,进行了金鳟养殖试验,现将试验隋况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小瓜虫病是对虹鳟、金鳟稚鱼危害较大的一种体表寄生性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时常造成大批死亡。为实施无公害虹鳟、金鳟的养殖生产,我们在虹鳟、金鳟稚鱼培育期,试验总结出用辣椒 生姜和鱼虫克星(槟榔 苦楝)等中药浸洗防治小瓜虫病的有效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金鳟苗种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鳟是日本长野县水产试验场从虹鳟群体中发现的身体呈金黄色的突变品系。1996年12月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从日本引进同型结合纯系发眼卵1万粒,经三年多的试验养殖从发眼卵至亲鱼育成及人工繁殖均取得了成功。在北京和黑龙江经2年-3年的饲养成国内第1代亲鱼后进行了金鳟与虹鳟杂交育种试验,现已成为我国养鳟业的重要养殖品种。金鳟苗种培育期间病害防治是提高成活率的关键,主要养殖病害有烂鳃  相似文献   

17.
我国目前人工养殖的金鳟是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于1996年末从日本引进的发眼卵繁育的后代,经过了五年的饲育,金鳟以其特有的生长和市场优势而得到较迅速的推广。为使有意养殖金鳟的读者能尽快熟悉和掌握苗种培育技术,本文将金鳟的人工繁殖和稚鱼培育技术要点叙述如下。一、饲养环境条件金鳟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同虹鳟鱼类似。生长水温在6~20℃,最佳生长水温在14~18℃,低于6℃或高于20℃鱼摄食受到影响。饲养水质要求清澈、洁净无污染,溶解氧要在6毫克/升以上,pH6.5~7,总硬度8~12德国度。饲养池规格:稚鱼池3…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冷水性鱼类养殖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的需求,对除虹鳟以外的其它冷水性鱼类新品种的养殖需求与日俱增,金鳟作为一个冷水性鱼类养殖的新品种,不仅在鱼类育种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而且在养殖生产方面也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金鳟(Oncorhycbus mykiss)为虹鳟的变种,  相似文献   

19.
刘月 《水产科学》2005,24(5):36-37
在辽宁省凤城市四门子镇新农水产养殖场进行金鳟鱼的养殖试验。养殖用水为当地山涧冷泉水,养殖水面为100m2,共投放单重20g的鱼种12000尾。试验期间,金鳟生长良好,成活率为99%,利润为12万元。试验结果表明,金鳟作为良好水环境的指示生物,具有极高的生态附加值,可以为进一步开发辽东山区的生态资源和冷水资源提供有效途径,为促进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0.
金鳟(Bidyanus bidyanus)隶属鲑科,鳟属,又名甘脂鱼、黑珍珠石斑。金鳟是虹鳟的变种,体形与虹鳟相同,是日本长野县水产试验场从虹鳟突变种选育出的性状稳定的金黄体色新品系。金鳟全身终生呈金黄色或黄色,腹部色泽稍浅,故此得名金鳟。该鱼适应性强,耐寒、耐热性及抗病力也较一般养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