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毒支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广东、四川及北京地区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不同鸡场采集194份样本,接种FM-4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对符合鸡毒支原体培养特性培养物采用PCR加以鉴定,结果培养鉴定出69株鸡毒支原体,其分离率为35.57%(69株/194株)。  相似文献   

2.
从云南地区某疑似慢性呼吸道病(CRD)的鸡场分离到1株支原体菌株,经菌落形态观察、血清学鉴定,证明该分离株为鸡毒支原体(MG)。  相似文献   

3.
从济南地区某疑似慢性呼吸道病(CRD)的鸡场分离到1株支原体菌株,经菌落形态观察、生化试验、血清学鉴定,证明该分离株为鸡毒支原体(MG)。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贵州省开阳县1例疑似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CCPP)病原种类,实验通过病原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和PCR方法对病原进行了分离与鉴定。结果显示,所分离病原具有支原体的生长特性,菌落形态与支原体相似;支原体分离株与Mo模式株生化试验结果相同,与Mmc模式株存在差异;PCR试验进一步确定分离株为Mo模式株。试验结果表明,本次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疫情应为绵羊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6,(1):80-83
为了解山东省发生呼吸道疾病的肉鸡场鸡毒支原体的感染情况,2013年至2014年从山东地区发生呼吸道疾病的商品肉鸡场采集发病鸡,记录其临床表现(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进行鸡毒支原体分离鉴定。对符合鸡毒支原体培养特性的分离株通过PCR扩增和测序加以鉴定,共分离鉴定出36株鸡毒支原体。3~20日龄肉鸡采集23场,分离出3株鸡毒支原体,分离阳性的样品疑来自鸡毒支原体单纯感染的病例;21~40日龄肉鸡采集78场,分离出33株鸡毒支原体,分离阳性的样品均来自混合感染病例。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绵羊肺炎支原体(Mo)贵州株P30基因的进化情况,通过对Mo贵州分离株(GZQX、GZXS、GZHZ、GZKY)、Mo Y98标准株的P30基因进行体外扩增、克隆以及测序,并对所测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基因变异性、基因同源性以及基因进化树分析。结果:(1)基因同源性:4株Mo贵州分离株与Mo Y98标准株核酸序列相似性在94.9%~99.4%之间。其中GZQX株与标准株同源性最高,达到99.4%。Mo贵州分离株与绵羊肺炎支原体四川分离株(Mo SC01)、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絮状支原体(Mycoplasma flocculare)的P30基因同源性在70%~80%之间;与其他支原体同源性均在30.0%以下。(2)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4株Mo贵州分离株与Mo Y98标准株的P30基因处于同一进化分支,亲缘关系最近;与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oculi)、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亲缘关系次之;与Mo SC01、絮状支原体、猪肺炎支原体、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亲缘关系最远。结论:Mo贵州株P30基因种属特异性好,种内保守,可作为基因工程疫苗的候选靶标基因。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无菌采取内蒙古地区某发病羊场的绵羊病变肺脏组织,接种于支原体液体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后获得1株支原体,根据分离株的培养特性、形态学观察及生化试验等,初步鉴定为绵羊肺炎支原体。然后提取分离株的基因组,用通用引物体外扩增出分离株16S rRNA序列,将该序列与GenBank中已知33种支原体序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序列与绵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Y-98的16S rRNA序列的同源性为99%,鉴定该分离株为绵羊肺炎支原体。  相似文献   

8.
鸡败血支原体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山东地区疑似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鸡场采集病料,分离到4个支原体株。经菌落,菌体形态观察,生理化鉴定、血清学鉴定等一系列试验,证明分离的4株支原体为鸡败血支原体。  相似文献   

9.
我国猪呼吸道支原体血清学定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干燥圆纸片生长抑制试检,以猪喘气病病原支原体济南株及疑似猪鼻支原体L6株的抗血清,将我国六省(市、自治区)从猪呼吸道分离的21株支原体,从血清学上鉴定为二个种。其中12株猪喘气病病原支原体均属同种。获得定型菌种后,进一步证实济南株与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NCTC 10110同种,L6株与猪鼻支原体(M.byorhihis)BTS-7同种。由此证实我国广泛流行的猪喘气病的原发性病原为猪肺炎支原体,“猪喘气病”即“猪支原体性肺炎”的同义语。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广西南宁市一起疑似牛支原体病例进行病原鉴定,试验对采用细菌和支原体分离、PCR检测、动物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对病牛的鼻拭子液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得到2株细菌,但对小白鼠无致病性;用PPLO固体培养基培养2~4 d后可见针尖大小的菌落,在4×10倍视野下观察为"煎蛋样"菌落;经PCR检测,其序列与Gen Bank登录的牛支原体CQ-W70株、HB0801株和Hubei-1株的同源性为100%;分离的支原体对阿奇霉素、大观霉素、替米考星、卡那霉素、诺氟沙星、左氟沙星、氧氟沙星、新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高度敏感。说明该病例的病原为牛支原体。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从广东某鸡场送检的患有呼吸道疾病的病鸡中取病料,进行了霉形体的分离与鉴定。通过培养特性、血清学特性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分离到2株支原体,一株为鸡毒支原体,命名为GX1;另一株为滑液囊支原体,命名为GX2。为今后支原体方面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5判断对禽群有鸡毒支原体、滑液囊支原体和火鸡支原体阳性反应状态的程序(血液检测程序1~4请见本刊2019年1期)美国病理学家协会(AAAP)出版的《禽类病原体、禽类支原体病(鸡毒支原体)分离、鉴定和特性方法实验室手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2004年出版的第五版《陆生动物诊断试验和疫苗手册》,以及本标准程序记录了分离和鉴定支原体的程序。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兽医临床治疗牛支原体肺炎常用药物的有效性,采用形态观察、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共获得4株牛支原体,继而对分离菌株进行耐药性检测。结果表明,4株牛支原体均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对氟喹诺酮类及四环素类抗生素相对敏感。实验结果为兽医临床对牛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旨在制备抗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Mmm)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为牛传染性胸膜肺炎(CBPP)病原诊断的免疫学方法提供特异性抗体。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了Mmm国内分离株Ben-1不同传代株的全基因组序列,选取M0071蛋白作为研究对象。将原核表达的可溶性重组蛋白M0071(rM0071)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有限稀释法和间接ELISA方法筛选得到能稳定分泌抗rM007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进一步制备单抗腹水并纯化,利用Western blot方法对该单抗进行特异性鉴定,同时测定其抗体效价和抗体亚类。随后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评价该单抗对细胞感染Mmm的检测能力。结果表明成功获得1株单克隆细胞株3C4A1,将其分泌抗体命名为MAb 3C4A1。特异性结果表明,MAb 3C4A1能与Mmm的分离株和标准株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不与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牛鼻支原体、无乳支原体、牛支原体、leachii支原体和牛A型巴氏杆菌等发生反应。抗体亚类鉴定MAb 3C4A1属于IgG1亚类、轻链为κ链。经间接ELISA测定其抗体效价为1∶256 000。IFA试验结果表明,MAb 3C4A1仅与感染EBL细胞的Mmm发生绿色荧光反应,而与牛鼻支原体、无乳支原体、牛支原体感染的细胞不发生荧光反应,特异性良好。本研究制备的MAb 3C4A1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免疫反应性,可作为CBPP病原免疫学诊断的工具,为进一步研制CBPP病原鉴别诊断试剂盒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5.
凌晨  郝成武  何海  张飞  候凤  贺笋 《中国畜牧兽医》2019,46(5):1466-1473
为调查新疆规模化奶牛场病牛死亡原因并确定病原,本研究无菌采集7份肺炎病死牛病变肺组织样,通过牛支原体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分离到1株支原体,采用形态学观察和生化试验鉴定该分离株,采用支原体特异性引物和牛支原体16S rRNA通用引物扩增基因序列并测序,使用DNAStar软件将分离菌株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标准株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采用Mega 6.0软件中的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依据16S rRNA序列构建分离株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分离株菌落呈典型的"煎蛋样",菌落中心凹陷深入培养基,周边菲薄而透明,经Dienes染液染色后,菌落中心呈深蓝色。该分离株不分解葡萄糖、尿素、不水解精氨酸,血细胞吸附试验和溶血试验均呈阴性,氯化三苯基四氮唑还原反应呈阳性,产生膜和斑。PCR反应扩增出大小为1 911 bp的牛支原体特异性目的片段;分离株16S rRNA基因序列与牛支原体标准株PG45的序列同源性为99.8%,与牛支原体地方株(Mb NM2012、Mb HB0801、Mb Hubei-1、Mb Ningxia-1、Mb CQ-W70和Mb 08M)的同源性为99.3%~99.7%。系统进化树显示,分离株16S rRNA基因与Mb Ningxia-1株和Mb 08M株亲缘关系较近,处于同一分支。本研究结果证实了引起病牛死亡的病原为牛支原体,为新疆牛支原体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许多研究报道,在美国主要从山羊关节炎、结膜炎、角膜炎、脓肿和乳房炎的自然病例分离到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少数也看到了肺炎病例。几个洲皆做了病原的分离和鉴定,最初的一些分离物鉴定为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这是因为和Vom株比较得出不正确的鉴定结果。原来认为Vom株是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的代表株,后来确证Vom株为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已知是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最近的研究表明,有些菌株的培养特性和生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对山东泰安地区鸡毒支原体的流行菌株进行分离培养及鉴定和纯化,并针对该分离株筛选体外敏感的中药,为后续进一步研究提供材料。采用液体培养法与固体培养法从病鸡组织样品中分离、培养和纯化鸡毒支原体,并通过瑞士染色和姬姆萨染色、血清学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株进行初步鉴定,在此基础上,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8种中药对分离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从而筛选到对分离菌株敏感的中药。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在鸡毒支原体液体培养基中增殖后,培养基颜色由红变黄且呈半透明状态,在固体培养基中培养后呈典型的"煎蛋"样儿菌落,均符合鸡毒支原体培养特性;瑞士染色和姬姆萨染色结果显示,菌体形态符合鸡毒支原体的特征;血清学鉴定结果显示,分离株与鸡毒支原体阳性血清发生凝集;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显示,所扩增的核酸序列与鸡毒支原体匹配度高达99%;MIC测定结果显示,中药黄连和黄柏对分离的鸡毒支原体的抑菌活性较强,属敏感范畴,其MIC分别为≤0.98和0.39 mg/mL,而中药金荞麦和鱼腥草对鸡毒支原体中度敏感,MIC均≥125 mg/mL,板蓝根、白鲜皮、当归、艾叶对鸡毒支原体均不敏感。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分离到1株鸡毒支原体,并且筛选出4种对该菌株敏感的中药,分别为黄连、黄柏、金荞麦和鱼腥草,为后期进一步研究防治鸡毒支原体病的中药组方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调查新疆规模化奶牛场病牛死亡原因并确定病原,本研究无菌采集7份肺炎病死牛病变肺组织样,通过牛支原体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分离到1株支原体,采用形态学观察和生化试验鉴定该分离株,采用支原体特异性引物和牛支原体16S rRNA通用引物扩增基因序列并测序,使用DNAStar软件将分离菌株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标准株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采用Mega 6.0软件中的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依据16S rRNA序列构建分离株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分离株菌落呈典型的"煎蛋样",菌落中心凹陷深入培养基,周边菲薄而透明,经Dienes染液染色后,菌落中心呈深蓝色。该分离株不分解葡萄糖、尿素、不水解精氨酸,血细胞吸附试验和溶血试验均呈阴性,氯化三苯基四氮唑还原反应呈阳性,产生膜和斑。PCR反应扩增出大小为1 911 bp的牛支原体特异性目的片段;分离株16S rRNA基因序列与牛支原体标准株PG45的序列同源性为99.8%,与牛支原体地方株(Mb NM2012、Mb HB0801、Mb Hubei-1、Mb Ningxia-1、Mb CQ-W70和Mb 08M)的同源性为99.3%~99.7%。系统进化树显示,分离株16S rRNA基因与Mb Ningxia-1株和Mb 08M株亲缘关系较近,处于同一分支。本研究结果证实了引起病牛死亡的病原为牛支原体,为新疆牛支原体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用牛心消化液培养基首次从我国良种牛精液中分离别尿原体11株,分离率44%(11/25),牛生殖道支原体4株,其它支原体5株,支原体分离率为36%(9/25),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对来自武汉市郊某养鸽专业户及市场食用鸽共70只采集口腔咽部粘膜拭子及其中15只鸽子的气管、气囊和肺等材料进行了支原体的分离鉴定,其中口腔咽部拭子几乎100%能分离到支原体,但均与细菌共存而不易纯化,其他部位均未分离到支原体。对已纯化的34个分离物中的19个进行了鉴定,用鸽支原体MMP1株、鸽口支原体MMP4株及鸽鼻支原体694株作为标准抗原制备抗血清,以代谢抑制试验进行了血清学鉴定。结果表明,所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