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愈加复杂,动物疫病实验室诊断显得愈加重要,准确的检测结果对生产者采取相应防治措施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动物疫病诊断检测试剂已经形成商品化生产、经营,诊断检测试剂具有操作简单、结果产生快等特点,极大地方便了检测人员。但是,动物疫病诊断检测试剂也存在一些质量问题,致使临床兽医无法准确评判检测结果,从而容易造成误诊误判,给养殖场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现结合本人多年来在动物疫病检测工作的实践经验,将动物疫病诊断检测试剂存在的问题及对行业发展的建议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动物疫病的诊断是有效控制和消灭疫情的基础,准确的诊断检测结果是制定动物疫病防控措施的科学依据,动物疫病诊断检测技术的强弱是反映一个地区动物防疫整体水平的重要指标,而兽用诊断试剂又是动物疫病实验室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动物疫病防控的重要武器,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疫病防控成  相似文献   

3.
随着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愈加复杂,动物疫病实验室诊断显得愈加重要,准确的检测结果对生产者采取相应防治措施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动物疫病诊断检测试剂已经形成商品化生产、经营,诊断检测试剂具有操作简单、结果产生快等特点,极大地方便了检测人员。但是,动物疫病诊断检测试剂也存在一些质量问题,致使临床兽医无法准确评判检测结果,从而容易造成误诊误判,给养殖场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现结合本人多年来在动物疫病检测工作的实践经验,将动物疫病诊断检测试剂存在的问题及对行业发展的建议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防疫失控影响着畜牧业整体产业化进程,我国畜牧业其他产业链环节标准化虽都已实现,但防疫环节仍然缺乏控制标准。中国动物疫病的检测问题集中体现在:兽医诊断检测实验室建设相对滞后;诊断检测技术标准体系尚不健全;诊断检测试剂产业化程度偏低;诊断检测技术研发缺乏自主创新。以瑞普公司发展为例,其一站式养殖服务综合平台的搭建借鉴了欧美成功经验,依托高水平的兽医诊断,对高发疫病进行检测、诊断提供有效解决方案,实现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应用管理学和统计学的发展,通过构建风险评估模型进行疫情预警的案例越来越多,口蹄疫、蓝舌病[1]、牛海绵状脑病[2]等疫病的风险评估建模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本文利用管理学方法确定了猪"重点疫病"的风险因子,并建立了猪场风险评估模型,便于宏观掌握一定区域内猪重点疫病的风险水平,对规模猪场或动物疫病防控机构有效预防、控制猪重点疫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技术依据利用"德菲尔法"(Delphi method)确定  相似文献   

6.
<正>动物样品采集是动物疫病监测和实验室诊断检测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基层动物防疫机构掌握动物疫病流行状况和科学评价疫苗免疫效果的主要工作内容和任务~([1])。但是在基层实践过程中,动物疫病样品采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加强。1样品采集难的主要表现一是采集动物来源广,不仅有家养的猪、鸡、牛、羊,有时还有飞禽走兽等野生动物;二是样品种  相似文献   

7.
正在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和圆环病毒感染"阳性"猪场,通过"驯化和实现猪场微生物稳态"可实现猪场稳定生产。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和圆环病毒(PCV)在我国猪场的感染和流行呈日益扩大趋势,成了影响规模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疫病,并在一定时期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巨大损失,在对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和圆环病毒的防控上,兽医科技工作者、养猪业者均做了长期、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建立了有关疫病防控的生物安全措施、免疫技术措施规范,对疫病的爆发流行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然而,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  相似文献   

8.
综合信息     
我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有望实现信息化畜禽重大疫病监控与控制系统研究通过鉴定由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主持的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畜禽重大疫病监测与控制系统研究,日前在北京通过了专家鉴定。据介绍,该项研究的目的是将我国现有动物疫病诊断检测、疫苗等防治产品与技术进行有效组合和优化配置形成技术产品系列,应用于动物疫病的防治,从而提高防治工作的有效性。同时,利用生物信息技术,建立疫情信息库、相关信息库和空间管理系统,从宏观上研究动物疫病发生、发展、演变及流行成灾规律。该项目现已实施两年,进展良好,已形成预期的…  相似文献   

9.
柒铁平 《广西畜牧兽医》2019,35(1):30-31,44
2017年,由农业部启动的全国区域化动物疫病净化项目“贵港地区猪主要疫病净化示范区”建设拉开帷幕,为了有效推进规模猪场的净化工作,我们组织对辖区重点种猪场进行了摸底查评,共查评了21个猪场(其中15个种猪场,6个商品猪场)。在查评过程中,发现猪场的净化工作与相关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和“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场”是区域化动物疫病净化的基本单元,“两场”的建设是推动疫病净化区域化管理的基础,查找差距,及时改进,对疫病净化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在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和圆环病毒感染"阳性"猪场,通过"驯化和实现猪场微生物稳态"可实现猪场稳定生产。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和圆环病毒(PCV)在我国猪场的感染和流行呈日益扩大趋势,成了影响规模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疫病,并在一定时期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巨大损失,在对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和圆环病毒的防控上,兽医科技工作者、养猪业者均做了长期、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建立了有关疫病防控的生物安全措施、免疫技术措施规范,对疫病的爆发流行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然而,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  相似文献   

11.
为摸清我国边境地区主要跨境动物疫病流行情况,本研究建立了重大跨境动物疫病风险监测预警的新模式—动物疫病远程诊断监测预警平台。使用该平台对云南瑞丽-缅甸边境、广西龙州-越南边境等地区规模场、种畜场、屠宰场以及散养户的1 328份猪血清、821份牛血清分别进行了猪瘟病毒抗体、口蹄疫病毒3ABC抗体、布鲁菌病抗体的血清学检测。共检出猪瘟抗体阳性血清705份,阳性率为53.1%;检出牛口蹄疫病毒3ABC抗体阳性血清143份,阳性率为17.4%;检出猪口蹄疫病毒3ABC抗体阳性血清127份,阳性率为9.6%;检出牛布鲁菌病抗体阳性血清17份,阳性率为2.1%。将上述检测结果实时上传至跨境动物疫病远程诊断监测预警溯源平台,实现了边境动物疫病的现场快速诊断检测与远程监测预警的新型检测模式。本研究所使用的快速诊断检测方法与国外主流诊断试剂盒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符合率较高。成功开发建立了跨境动物疫病风险监测预警新模式—远程诊断监测预警平台,探索了我国跨境地区场动物疫情监测新模式,为我国边境地区的动物疫病防控净化机制建设提供数据支持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动物疫病防控领域实验室存在现场实时快速诊断技术落后、检测工作滞后、疫病监测数据不能实时共享分析、重大动物疫病预警不及时、应急处置协调复杂困难等问题。探索建立重大动物疫病远程实时监测预警大数据云平台等新型监测模式是当前动物疫病防控信息化的当务之急。本文介绍了目前动物疫病防控净化的新型监测模式——现场快速诊断检测与远程监测云平台的构建与实际应用情况。上述平台的构建与应用,在创新推动我国重大动物疫病净化工作的同时,重点解决了当前动物疫病防控净化过程中传统实验室检测效率较低、检测数据不能够互联互通等问题,为创新我国动物疫病防控净化新型监测模式提供了借鉴,同时也为我国动物疫病防控净化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广东饲料》2023,(8):5-7
<正>疫控防【2023】9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工作总站:为指导中小规模猪场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我中心联合湖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组织编写了《中小规模猪场非洲猪瘟防控技术指南》,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相似文献   

14.
随着规模化猪场数量和生猪饲养量不断增加,猪场的疫病种类也不断增多,严重影响养猪的经济效益。国家出台了《规模化养殖场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场管理办法》,推动了猪场疫病净化工作。本文提出当地开展此项工作过程中的常见的一些问题,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6月1 1日至2 4曰,由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承担的外交部、农业农村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LMC)基金"澜沧江-湄公河国家跨境动物疫病实验室诊断检测技术培训与示范"在云南省昆明市、西双版纳州和曲靖市成功举  相似文献   

16.
动物疫病净化是实现动物疫病从有效控制到消灭的必由之路,世界各国通过实施疫病净化逐步消灭了对养殖业危害严重的动物疫病。我国在推动动物疫病净化中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不断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我国动物疫病净化的技术体系、管理体系。本文重点介绍了相关政策要求、净化进展,以及我国规模化猪场通过开展猪伪狂犬病、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主要疫病净化工作,并在降低疫病发生、提高生产性能、减少饲养成本、提升经济和生态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探究我国西北规模猪场疫病形势与防控策略,大北农集团西北区技术发展部与集团动物医学研究中心合作,对2011年1~12月期间,西北地区部分规模猪场进行了疫病检测工作。笔者结合检测结果,阐述了西北地区规模猪场疫病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动物疫病检测和诊断类标准是检测和判断动物疫病的主要依据。本文梳理了我国动物疫病检测和诊断技术标准的建设现状,并将其与我国《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以及OIE《陆生动物疫病诊断和疫苗手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检疫疫病名录》中的陆生动物疫病目录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动物疫病检测和诊断技术标准体系对我国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的覆盖率为92.6%,其中80%的标准有PCR和(或)ELISA检测方法 ;对OIE陆生动物疫病诊断和疫苗手册名录疫病的覆盖率为88.3%,其中73%的标准有PCR和(或)ELISA检测方法 ;对我国进境动物检疫名录疫病的覆盖率为87.7%,其中73%的标准有PCR和(或)ELISA检测方法。由此提出了提高我国动物疫病检测和诊断技术标准覆盖率,强化快速诊断检测技术标准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预防和控制疫病的发生是猪场保证正常生产重要的一环。作者在分析动物疫病对中小规模化猪场的严重危害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小猪场疫病防控综合技术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我国畜牧业得到快速发展,养殖场规模化率不断提高,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作用显著,但是随着需求的增加,畜禽饲养密度的加大,动物及其产品贸易流通更加频繁,动物疫病发生和传播风险随之上升,尤其是受非洲猪瘟和人畜共患病的影响,我国动物疫病防控压力巨大.该文主要针对规模化猪场动物疫病净化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为猪场疫病防控提供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