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尼卡巴嗪作为安全高效的抗球虫药,广泛应用于家禽业,其残留会影响动物福利、人类健康和进出口贸易,因而需控制农产品中的尼卡巴嗪残留含量。尼卡巴嗪残留的检测方法有免疫学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免疫分析方法为筛选方法,包括酶联免疫检测方法、荧光免疫方法和生物传感器等方法,其特点是简便、快捷,适合于临床现场大量样品的筛选工作;仪器分析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其特点为精确、定量和确证。尼卡巴嗪的仪器分析方法多为液相色谱法,文章对上述这些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药物残留危害着消费者健康。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畜产品中药物残留问题日益受到重视。青霉素类药物残留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免疫分析法和微生物测定法,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灵敏、高效,但需要特殊的检测仪器;微生物测定法简便,但灵敏度不高;免疫分析法是将抗原抗体反应与灵敏的检测系统结合而成的一种简便、快速、敏感的分析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尼卡巴嗪是一种广谱、高效、性能稳定的饲料添加剂,用于防治鸡、火鸡等禽类球虫病,对已产生耐药性的球虫,仍有显著疗效。然而,尼卡巴嗪残留对人体存在潜在的威胁,需对其进行残留监控。综述了尼卡巴嗪残留检测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差示脉冲极谱法,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以及免疫色谱法。  相似文献   

4.
尼卡巴嗪是一种广谱、高效、性能稳定的饲料添加剂,用于防治鸡、火鸡等禽类球虫病,对已产生耐药性的球虫,仍有显著疗效。然而,尼卡巴嗪残留对人体存在潜在的威胁,需对其进行残留监控。目前,尼卡巴嗪残留检测方法很多,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差示脉冲极谱法,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以及免疫色谱法。本文对这些方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UPLC-MS/MS),建立了鸡肉中尼卡巴嗪残留标志物4,4'-二硝基均二脲(DNC)的检测方法。检测样本在乙腈水溶液提取下,经PRIME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氮吹浓缩后定容过膜上机检测。在2.0~500.0μg/L线性范围内,DNC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r=0.999 26,检出限为0.11μg/kg。阳性添加回收试验中,DNC加标浓度分别为1.0、10.0、200.0μg/kg,回收率范围为91.4%~103.0%。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简便、快捷、容易操作,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条件设置合理,灵敏度较高,相关参数优化较佳,可对样品进行准确定性和定量检测,适用于可食动物肌肉中尼卡巴嗪残留标志物DNC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本文详细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在食品Cd2+污染检测方面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主要包括紫外分光光度法、电化学分析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法、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中子活化分析法等理化分析方法和荧光偏振免疫测定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一步竞争免疫测定法、KinExA免疫测定法、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测定法和微悬臂梁免疫传感器等免疫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展望了食品Cd2+污染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饲料中添加禁用的化学物质造成的动物性产品中有害物残留超标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它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破坏生态环境 ,制约经济的发展。药残现象如此严重的原因之一是检测技术和手段不够有效和先进。目前 ,国内外检测食品中残留物的技术主要有 :(1)仪器分析法。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仪器分析领域一些新技术被应用于激素、抗生素、农药残留的检测。主要包括现代光谱技术、现代色谱分析技术 (如超临界流体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凝胶渗透色谱等 )、波谱与色谱联用技术 (如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 )…  相似文献   

8.
四环素类药物(tetracyclines, TCs)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奶牛疾病,但使用不当易导致药物残留,影响牛奶品质与食用安全。目前,快捷、高效、一次可检测多种药物是兽药残留分析技术的发展方向。笔者综述了牛奶TCs残留分析技术中常见的样品前处理、纯化和药物测定方法,包括液-液萃取(liquid-liquid extraction, LLE)和液-液微萃取(liquid-liquid micro extraction, LLME)等前处理方法,液-液分配(liquid-liquid partition, LLP)、固相萃取(solid-phase extraction, SPE)、QuEChERS等纯化方法,以及薄层色谱(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TLC)法、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ce, CL)法、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E)法、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  相似文献   

9.
克伦特罗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克伦特罗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对各种方法优缺点作了简单地说明.其中酶联免疫分析法是目前克伦特罗最佳残留筛选检测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是检测饲料及动物组织中克伦特罗残留的最终确认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全面分析和比较了目前原料乳及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色谱检测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质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光谱检测法(拉曼光谱法、近红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以及免疫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气相和液相色谱法常用于检测氟苯尼考在动物产品和环境样品中的残留水平。本文比较了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检测氟苯尼考的优缺点,同时重点对动物产品和养殖场相关环境样品中氟苯尼考的提取和净化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不同类型样品前处理方法有不同,乙腈是良好的蛋白沉淀剂,有助于动物产品的纯化;环境样品的前处理比动物产品更复杂,色谱串联质谱能够有效提高其检测效率。本文旨在归纳氟苯尼考的残留检测的色谱方法,为动物类食品安全和氟苯尼考环境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抗球虫药物在畜禽业应用广泛,可预防治疗球虫病,提高家禽饲料转化率,提升肉品质。但是,随即会出现饲料交叉污染,对非目标动物产生毒性作用,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超标等问题。因此,建立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的检测方法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抗球虫药物残留极为重要。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原理的免疫分析检测技术能够完成快速检测,高通量筛选,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成本低的优点。本文综述了不同基质中抗球虫药物残留的免疫检测技术进展,重点介绍了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免疫层析法、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检测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检测法和生物传感器检测法。并对免疫检测技术在残留检测方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抗球虫药物的残留监控提供方法学上的参考,为新方法的建立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非甾体类抗炎药是目前兽医临床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药物,但此类药物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残留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通过综述国内外非甾体类抗炎药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总结不同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多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对非甾体类药物的残留检测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旨在为今后的检测方法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畜禽饲喂方式易产生畜禽营养不均、饲料浪费等问题,且人工劳动强度较大、生产率有待提高.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以节省饲料和人工成本、促进畜禽营养均衡、保障畜产品品质及安全等为显著优势的精准饲喂管理技术应运而生,并逐渐研发应用.该文阐述了畜禽精准饲喂中饲养信息获取、饲料精准配方及智能饲喂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15.
植物提取物因具有无残留、无抗药性、无毒副作用等优点而被作为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中,为畜禽健康、安全生产以及为人类提供优质畜产品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植物提取物的主要生物学活性成分,并着重阐述了植物提取物对肉羊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瘤胃发酵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旨在为天然植物源饲料添加剂的研发并在肉羊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免疫分析法在兽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分析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技术,以抗体为核心试剂,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等特点。免疫分析在兽药残留分析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已经渗透到兽药残留分析的各个环节。文章主要从分析原理出发,对免疫亲和色谱(IAC)、酶免疫分析(EIA)、发光免疫分析(LIA)、荧光免疫分析(FIA)和生物传感器(biosensor)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其前景。  相似文献   

17.
The tissue kinetics of cyadox, an antibacterial agent used in food animals, and its major metabolites in pigs, chickens, and carp were investigated followed by a complete dietary exposure assessment to evaluate the food safety of cyadox. Cyadox and its major metabolites, bisdeoxycyadox (Cy1), 4‐desoxycyadox (Cy2), N ‐(quinoxaline‐2‐methyl)‐cyanide acetyl hydrazine (Cy4), quinoxaline‐2‐carboxylic acid (Cy6), and 2‐hydromethyl‐3‐hydroxy‐quinoxaline (Cy12), were simultaneously quantitated with a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ltraviolet (HPLC ‐UV ) method. Pigs, chickens, and carp were fed with 150 mg/kg cyadox in feed for consecutive 60, 40, and 30 days, respectively. The residue amount of cyadox and its major metabolites in liver, kidney, muscle, and fat (skin) tissues was determined. Cy2 was below the limit of quantitation even at the withdrawal time of 6 hr, cyadox, Cy4, Cy6, and Cy12 could be detected at 6–24 hr with low level less than 50 μg/kg. By contrast, Cy1 persisted for 3 days in the kidney of pigs and chickens, and in the liver of carp. Based on these residue depletion data and previous toxicology results, the global estimated chronic dietary exposure assessment of cyadox for general population was conducted, indicating a zero withdrawal time (WDT ) may be appropriate for cyadox in food animals when used in feed for prolonged administration. These results provide analytical techniques and safety standards suitable for residue monitoring of cyadox in food animals.  相似文献   

18.
屎肠球菌作为一种潜在的新型饲用抗生素替代品,具有耐热、耐胃酸、耐胆盐、粘附力强、抑菌性和抗生素耐受性等优良的生物学特性,还能提高饲料的转化效率,增强动物机体的免疫力,降低腹泻率及死亡率,从而改善动物产品品质,屎肠球菌微生态制剂在畜禽养殖业中应用已十分广泛。其中微囊化屎肠球菌活菌制剂更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其抗逆性强、稳定性高,可以作为饲用高活性微生态制剂应用于实际生产。本文主要阐述屎肠球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饲用微生态制剂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