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卷棘口吸虫病是由棘口科、棘口属的卷棘口吸虫寄生于鸡、鸭、鹅等家禽以及鸭科、鸬鹚科、鹭科等多种野生鸟类的直肠和肓肠内而引起的一种吸虫  相似文献   

2.
卷棘口吸虫是棘口科的各属吸虫之通称。家禽的棘口吸虫病是由棘口科棘口属的吸虫寄生于鸡、鸭、鹅等禽鸟类的直肠和盲肠。除鸡、鸭、鹅外,猪、猫、家鼠、兔和人均可感染,对雏禽危害较大。虫体呈细长叶状,呈肉红色,体表具有小刺。体长7.6~12.6毫米,最大宽度1.26-1.6毫米。中间宿主为螺蛳、蝌蚪,鹅吞含有囊蚴的中间宿主而被感染。  相似文献   

3.
卷棘口吸虫是棘口科的各属吸虫之通称。家禽的棘口吸虫病是由棘口科棘口属的吸虫寄生于鸡、鸭、鹅等禽鸟类的直肠和盲肠,在各地普遍流行,除鸡、鸭、鹅外,猪、猫、家鼠、兔和人均可感染,对雏禽危害较大。虫体呈细长叶状,呈肉红色,体表具有小刺。体长7.6~12.6mm,最大宽度1.26~1.6mm。中间宿主为螺蛳、蝌蚪,鹅吞食含有囊蚴的中间宿主而被感染。  相似文献   

4.
华支睾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犬、猫、猪及其他野生动物的肝脏胆管和胆囊内,可使肝脏肿大并导致其他肝病变,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吸虫病.对华支睾吸虫的生活史以及该病的流行病学、致病机理及病理变化、诊断方法、防治措施进行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华支睾吸虫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卷棘口吸虫(Echinostoma revolutum)属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复殖目棘口科棘口属,体长10.3~13.3毫米,宽1.19~2.09毫米,主要寄生于禽的直肠和盲肠,在我国各地普遍流行,除鸡、鸭(包括野鸭)、鹅和若干其他鸟类外,猪、猫、家鼠、兔和人均可感染,对雏禽危害较大。其中间宿主为螺蛳、蝌蚪,禽因吞食含有囊蚴的中间宿主而被感染。  相似文献   

6.
华支睾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犬、猫、猪及其他野生动物的肝脏胆管和胆囊内,可使肝脏肿大并导致其他肝病变,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吸虫病。对华支睾吸虫的生活史以及该病的流行病学、致病机理及病理变化、诊断方法、防治措施进行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华支睾吸虫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我国蛙类寄生吸虫的种类与地理分布,作者查阅了报道我国蛙类吸虫的相关文献,依据吸虫分类系统和科属种的字母顺序整理成文。共记录在中国检出的吸虫4目13科29属88种,其中多盘目1科2属13种,棘口目1科2属12种,后睾目1科1属3种,斜睾目10科24属60种。列出了每种吸虫的中文名称、拉丁文名称、命名人与命名年、寄生宿主与部位、地理分布及文献来源等信息,为较全面掌握我国蛙类寄生吸虫的种类与分布情况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8.
1病原特点 前殖吸虫病是由前殖科前殖属的多种吸虫寄生于鸡、鸭、鹅等禽、鸟类的直肠、泄殖腔、腔上囊和输卵管内引起的,常导致母禽产蛋异常,甚至死亡。虫体呈棕红色,扁平梨形或卵圆形,体长3~6毫米,宽1~2毫米。口吸盘位于虫体前端,腹吸盘在肠管分叉,2个椭圆或卵圆形睾丸,左右并列于虫体中部两侧。  相似文献   

9.
华枝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的成虫寄生于人、猫、狗、猪、狐狸等哺乳动物肝脏、胆管内,偶见于胰管内及十二指肠。可以引起肝硬化、胆道发炎;严重感染时造成肝脏坏死;急性感染体温增高、发热,可引起华枝皋吸虫病,并可导致胆管癌。华枝睾吸虫隶属于复殖亚纲[Digenea van]后睾科[Opisthorchlldae]的支睾属[Clonorchis]。该病在我国的广东、广西、辽宁、黑龙江、吉林等18个省都有流行和报道。我们地区华枝睾吸虫存在流行情况很少报道。为了摸清本地区华枝睾吸虫流行情况,减少本病对人畜以及鱼类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鸭群暴发后睾吸虫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后睾吸虫病主要由后睾科(Opisthorchiidae)次睾属(Metorchis)的东方次睾吸虫、台湾次睾吸虫寄生于鸭肝脏、胆管内引起,对鸭鸡危害很大。我站在本县沿海地区发现一起由东方次睾吸虫引起鸭群大批发病和死亡。现报道于下: 一、病情和病理变化我县海通公社林基四队集体养鸭660只,于1979年6月23日从炕坊购回,放在用柴帘  相似文献   

11.
我们于1982年7月、10月、12月和1983年3至6月,在杭州市的西湖区、江干区、富阳、萧山、临安、建德、桐庐和余杭等县剖检鸡159只、鹅64只、鸭117只、番鸭12只。检出寄生蠕虫91种,分属于吸虫纲39种,绦虫纲30种,线虫纲22种。其中棘口科的鸡棘缘吸虫,光口科的尖吻光隙吸虫、长食道光睾吸虫、斑咀鸭光睾吸虫、大囊光睾吸虫、背孔科的复叠背孔吸虫,嗜眼科的涉禽嗜眼吸虫,前殖科的鸭前殖吸虫,膜壳科的线样膜壳绦虫、压扁膜壳绦虫、小膜壳绦虫,链带科的纤毛链带绦虫,毛细科的膨尾毛细线虫、鸡纤形线虫,是首次在省内发现。  相似文献   

12.
华支睾吸虫病又称肝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在人或多种动物胆管内所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目前,华支睾吸虫的分离鉴定主要集中在成虫或囊蚴,对虫卵的研究甚少.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成功建立了感染人粪便中华支睾吸虫虫卵DNA的提取方法及华支睾吸虫基因片段PCR检测方法,同时对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为从分子水平上检测华支睾吸虫虫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肝片(形)吸虫病又叫肝蛭病,是由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寄生在羊的肝脏胆管中引起的疾病.肝片吸虫病是牛、羊、骆驼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它的病原体属片形科片形属的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  相似文献   

14.
鸭后睾吸虫病是由后睾科的后睾属、次睾属、对体属和支囊属等多种吸虫,寄生于鸭的肝胆管及胆囊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流行和分布较广,东北、天津、江苏、安徽、上海、福建、广西和广东等省市均有报道。对鸭的危害甚为严重,常引起胆管堵塞、胆汁分泌受阻,使患鸭黄疸,贫血消瘦而死亡。  相似文献   

15.
山羊枝睾阔盘吸虫病是由歧腔科、阔盘属的枝睾阔盘吸虫寄生于羊的胰脏胰管内而引起的以营养障碍和贫血等为特征的吸虫病,严重时衰竭而死亡,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2009年6月南宁市邕宁区某个体山羊场发生了一起山羊以消瘦、水肿和贫血为特征而致羊死亡的病例,经剖解和实验室的检查确诊为山羊枝睾阔盘吸虫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双腔吸虫是由双腔科双腔属的矛形双腔吸虫和中华双腔吸虫引起的疾病。虫体寄生于动物胆管和胆囊中,该病主要危害反刍动物,严重感染的羊有时甚至死亡,尤以绵羊为甚。  相似文献   

17.
<正>卷棘口吸虫病是由棘口科棘口属的卷口吸虫寄生于家禽和一些野生禽类直肠、盲肠中引起的疾病。主要特征为下痢、消瘦、幼禽生长发育受阻。辽宁省存在本病。1基本情况2015年08月16日,普兰店市双塔镇一塔村农户江某电话求诊,饲养50只鸡,鸡群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下痢且粪便中混有粘液,贫血、消瘦现象,有2只已经死亡。2临床症状到江某家,发现鸡是散养20日龄左右雏鸡,放  相似文献   

18.
鸡暴发次睾吸虫病的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次睾吸虫为鸭的常见吸虫,鸡、鹅偶见感染。江苏省家禽寄生蠕虫调查中,鸭的次睾吸虫感染率为10.68%,鸡的感染率为1.69%,鹅的感染率为2.27%。鸡暴发次睾吸虫病引起死亡的报告国内少见,报告如下。发病情况:江都县恩思乡养鸡户李××,  相似文献   

19.
正棘口吸虫病是由棘口科的多种吸虫寄生于畜禽及人肠道中所引起的吸虫病。园圃棘口吸虫主要分布在日本、朝鲜和我国。棘口吸虫首先在日本东京犬小肠内发现,后证实在我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及天津等地区广泛流行[1],但在河北省并未见报道[2]。现将在河北省保定市发现的一例宠物犬感染园圃棘口吸虫病例报道如下。1患病犬的基本信息2016年5月10日,河北省保定市某家养宠物泰  相似文献   

20.
<正>羊肝片吸虫病又称为肝蛭病,是由于肝片吸虫寄生于动物的肝脏和胆管内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寄生虫病,该病是危害我国牛羊养殖产业的最重要的寄生虫病之一,对畜牧业可以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肝片吸虫属于吸虫纲片形科片形属,虫体外观扁平呈叶片状,新鲜的虫体呈现棕红色、透明,主要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肝脏胆管和胆囊内,在临床上可引起慢性或急性肝炎和胆管炎,同时还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