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饲用酶制剂的应用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回顾了国际国内饲用酶制剂研究和应用的历史,对饲用酶制剂的种类和作用、应用、存在问题与展望进行了综述。添加饲用酶制剂不仅能补充内源酶的不足,还能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和有毒有害物的影响,促进饲粮养分的消化吸收,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促进节粮代粮型畜牧业的发展。另外,添加饲用酶还能减少畜禽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促进生态营养的发展。所以,饲用酶制剂的研究和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2.
饲用复合酶是一类新型的活性饲料添加剂.不但能补充了动物内源酶的不足.而且有效降低了饲料的抗营养因子,从而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在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复合酶,能促进动物对饲料中纤维素、蛋白质、淀粉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料肉比.从而降低了饲料成本。大量研究结果显示.酶制剂可以提高畜禽生产性能.提高畜禽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降低腹泻率等。该试验是在仔猪日粮中添加仔猪复合酶替代部分抗生素。观察其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证明酶制剂在仔猪日粮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甘露聚糖广泛存在于豆粕、棕榈仁粕和芝麻粕等植物性饲料中,畜禽采食后会增加消化道内食糜黏度,降低饲粮的营养物质消化利用率。β-甘露聚糖酶可水解甘露聚糖生成甘露糖单元,其在畜禽饲粮中添加可补充内源消化酶的不足,消除和降解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从而提高饲料转化利用效率,改善动物生长性能。本文就β-甘露聚糖酶的酶学特性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β-甘露聚糖酶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酶制剂在畜禽日粮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饲用酶制剂的真正发展和应用始于80年代,酶制剂的合理应用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和减轻畜禽粪便造成的环境污染.1饲用酶制剂的使用使用酶制剂的目的是:消除抗营养因子,如NSP酶和植酸酶;补充动物内源酶,如蛋白酶和淀粉酶;使某些养分容易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从而扩大可利用饲料资源、降低饲料成本和减轻畜禽粪便造成的环境污染;改善日粮风味,促进采食.几种常见饲用酶制剂见附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导致有害菌定植增加,影响畜禽的生长生产。探寻新的抗生素替代品来调节畜禽肠道微生物区系和维持肠道健康显得非常重要。纤维曾被视为畜禽饲粮中的一种抗营养因子,但适宜的饲粮纤维可有效改善畜禽肠道健康。本文从肠道营养功能、肠道屏障功能两个方面概述饲粮纤维对畜禽肠道调控的影响,以促进饲粮纤维在畜禽生产中被合理有效的利用。  相似文献   

6.
酶制剂是一种具有高度催化活性的微生态制剂,具有降解抗营养因子、补充内源酶、解离金属元素、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可以提高畜禽日增重、屠宰性能以及产奶产蛋性能,降低畜禽粪便中有机物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文章从饲用酶制剂的种类、作用机制及其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和分析,旨在为高效利用酶制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动物饲料中植酸和非淀粉多糖抗营养因子的作用是降低畜禽对饲粮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及利用,影响畜禽健康和生产性能。动物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可提高肉鸡、猪采食量、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蛋用种鸡日粮中添加ALIZYME SSF复合酶,不影响其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并能够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对饲用酶制剂生产和应用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用酶制剂产品大部分是复合酶 ,只有植酸酶是单一酶。饲用复合酶由非内源酶和内源酶两大类组成。非内源酶包括木聚糖酶、β -葡聚糖酶、纤维素酶 (反刍动物除外 )、果胶酶、甘露聚糖酶等 ;内源酶包括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饲用复合酶中各种酶的种类和比例与动物日粮有关 ,不同日粮所含抗营养因子的种类和比例不同 ,需要饲用酶制剂所含酶的种类和比例也不同。此外也与动物种类和生长阶段有关 ,不同动物种类和生长阶段 ,需要饲用酶制剂所含酶的种类和比例也有所不同。在饲料工业和养殖业中如何正确合理地应用酶制剂 ,也需要动物营养学和…  相似文献   

9.
生长肥育猪饲粮多以植物性原料配制,不用或极少使用动物性原料,然而植物性原料中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如玉米-豆粕型饲粮中含有非淀粉多糖(NSP)、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凝集素、植酸、果胶、抗原蛋白等抗营养因子).这些抗营养因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单胃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从而降低饲粮养分的消化利用率[1].国内外一些研究表明添加外源性酶制剂可以提高畜禽饲粮养分消化率,改善生产性能,减少排泄物的污染.  相似文献   

10.
日粮中的抗营养因子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导致病原菌增殖。在家禽日粮中添加饲用酶可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减少未消化日粮在家禽后肠可能导致的潜在问题,从而提高家禽的生产性能和饲料效率,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饲料抗营养因子是影响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消化利用和导致动物代谢性疾病的主要因素。为深入了解饲料抗营养因子消除方法,文章对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种类、抗营养作用机理及其消除方法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小麦营养价值很高,但由于其富含具有抗营养作用的阿拉伯木聚糖等非淀粉多糖(NSP),从而降低了小麦中营养物质在家禽中的利用率。NSP主要通过增加动物消化道食糜黏度,阻碍消化酶与营养物质的接触,降低饲料利用率,导致动物生产性能下降。在麦类饲粮中添加NSP酶,可有效消除其抗营养作用。论文主要介绍了非淀粉多糖的抗营养作用、非淀粉多糖酶的作用机理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日龄、日粮配方、添加剂和环境条件等因素对单胃动物内源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内源酶活性在各影响因素作用下的变化规律,为在饲料中合理应用酶制剂及充分发挥其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酵素又称农用酶,是酵素菌在维持生命活动过程中分泌的一些酶和活性物质。近年来,兴起了大量关于酵素的研究,在畜禽生产中,饲喂酵素可提高饲料的消化率,降低畜禽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增强畜禽免疫力,催化分解饲料,提高饲料转化率和利用率,改善肉质,提高产量等,同时,饲喂酵素还可减少畜禽体内兽药残留量,减轻畜禽粪便臭味等。研究将贵州山区常见药用植物:艾叶、鱼腥草、千里光、青蒿,分别制作单品酵素及复合酵素,按照5%的比例与水混匀后给肉鸡直接饮用103天,肉鸡重量和成活率明显提高,肉质更优。同时,由于鸡舍内刺鼻气体明显减少,呼吸道疾病发病率随之降低,有效提高了肉鸡生产性能,为早期肉鸡养殖中减少或不使用抗生素,减少兽药残留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单胃动物体外消化模拟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畜禽消化道模拟部位、消化酶的来源和分离已消化养分的方法等几方面对单胃动物体外消化模拟技术进行了归类和总结。并通过对各种体外消化模拟方法的特点、预测饲料养分体内消化率和评定饲料营养价值可靠性等方面的比较分析,总结了各种体外消化模拟技术的优缺点及所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单胃动物体外消化模拟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水果资源丰富,果渣产量巨大、种类繁多、营养丰富,是良好的饲料资源。随着对果渣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苹果渣、柑橘渣、菠萝渣、葡萄渣及沙棘果渣含有粗蛋白质(CP)、粗纤维(CF)、粗脂肪(EE)等营养成分及钙、磷、铜、锌、铁、硒、镁等矿物元素,同时还富含维生素、黄酮、多糖、多酚等活性物质,具有良好的饲用价值。然而果渣富含纤维素、木质素、果胶、单宁等抗营养物质,存在适口性差、消化率低等缺陷,影响动物消化吸收功能及对饲料的转化率。而微生物发酵可减少果渣中纤维素、木质素、植酸、果胶、单宁等抗营养成分,同时提高其粗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含量,改善果渣的营养结构和营养价值,提高其利用率。研究发现,发酵果渣作为饲料可改善动物生长性能及生产性能,提高肉品质,降低养殖成本。作者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对果渣的营养价值、微生物发酵后营养变化及其发酵饲料在畜禽养殖业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旨在阐明果渣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应用价值、经济价值及社会价值,同时也为果渣发酵料在畜禽养殖中的深度发掘及推广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氨基酸消化率是评定饲料蛋白质生物学效价的重要指标。对内源氨基酸损失进行准确测定可获得精准的氨基酸消化率,不仅可以节约日粮蛋白资源,降低饲料成本,还可减少因氮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目前,内源氨基酸损失测定的方法主要包括无氮日粮法、绝食法、差量法、酶解蛋白日粮法、回归法、高精氨酸法和同位素法等。内源氨基酸损失又与动物、饲养环境、日粮组成(日粮蛋白、纤维、抗营养因子)及测定方法等有关。本文综述了内源氨基酸损失的测定方法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复合酶制剂-秸秆分解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酶制剂作为新一代饲料添加剂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人们根据酶能促进蛋白质、脂肪、淀粉、粗纤维分解的作用,深入研究找到一种能补充瘤胃微生物消化能力的物质—外源性酶制剂,来提高饲料利用率和改善奶牛生产性能。为了验证和推广酶制剂产品,本试验研究了在秸秆中添加酶制剂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酶制剂后,改善了饲料的适口性,提高了奶牛的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和乳糖含量,并提高了干物质的消化率。尤以复合酶制剂效果显著,产奶量提高9.62%,差异显著(P〈0.05),乳脂率提高9.3%差异极显著(P〈0.01),乳蛋白提高8.82%,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9.
乳酸菌属于兼性厌氧性革兰阳性菌,可产生乳酸、酶等多种活性因子,具有维持肠道内菌群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营养物质吸收等多种功能,是当前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最受关注及应用最广泛的益生菌之一。概述了乳酸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旨在为动物营养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棉粕是一种仅次于豆粕的优质植物性蛋白原料,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种类丰富,但由于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而限制了其在饲料中的应用。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处理棉粕可以有效降低其抗营养因子含量,还能提高发酵底物中小分子肽、消化酶、有机酸、益生菌等的含量,从而提高其营养价值。发酵棉粕在动物生产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在生长育肥猪日粮中使用5%~10%的发酵棉粕替代豆粕,对猪的采食量、日增重和料肉比等指标均没有显著影响,且可降低饲料成本;在鸡日粮中添加5%~15%的发酵棉粕可以提高鸡群免疫力,降低发病率,从而节约用药成本,并可改善鸡肉、鸡蛋的品质;发酵棉粕还可作为反刍动物精料补充料中的蛋白质原料,其所含的营养物质可通过促进瘤胃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增加反刍动物对粗饲料的利用率;在水产饲料中用发酵棉粕代替鱼粉和豆粕,不仅可以降低饲料成本及饵料系数,还可以改善水质,提高水产动物体内消化酶含量,从而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作者综述了发酵棉粕的营养价值,并总结了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