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新型猪瘟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是危害猪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具有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等特性,给世界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传统疫苗接种仍是预防猪瘟的主要手段,虽然传统疫苗(如C株)在防控猪瘟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如无法区分野毒感染和疫苗免疫动物,猪瘟免疫失败时有发生等。因此,研制新型猪瘟疫苗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与重组DNA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基因工程疫苗研究的不断深入,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活载体重组疫苗、基因缺失疫苗、全长感染性cDNA标记疫苗和合成肽疫苗6种新型猪瘟疫苗被相继开发。与传统疫苗相比,新型疫苗拥有廉价、安全、高效、易于运输与保存、能区分野毒感染和疫苗免疫等优点。作者对6种新型猪瘟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猪瘟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一种致病性强、传染性高的烈性疾病,由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引起并严重危害养猪业。已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传染病。过去数十年,防控猪瘟的方法主要是免疫猪瘟弱毒活疫苗,但由于无法区分自然感染与疫苗免疫,研发新型、安全、高效的能将感染和免疫动物区分的标记疫苗是当前及未来猪瘟防控的目标。本文在介绍猪瘟病毒分子特征的同时,总结了已有的猪瘟疫苗以及研发中的新型猪瘟标记疫苗,给猪瘟疫苗的研发和猪瘟的防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猪瘟作为一种烈性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危害世界养猪业。该病无特效治疗方法,以预防为主。一些国家已经利用我国学者研制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彻底清除了猪瘟,然而我国却经常出现免疫失败的现象。另外,常规疫苗免疫与野毒感染尚无法区分。因此,新型疫苗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基因工程疫苗成为了研究的热点领域,包括亚单位疫苗、活载体苗、基因缺失疫苗、核酸疫苗等。本文对国内外猪瘟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猪瘟疫病对我国养猪业的危害很大,防控猪瘟主要依靠疫苗免疫,目前市场猪瘟疫苗很多,一般分为弱毒活疫苗和新型猪瘟疫苗,研究者们主要关注的为新型猪瘟疫苗。文章对现市场上的猪瘟疫苗及正在研究的猪瘟疫苗进行了综述,为猪瘟疫苗的使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规模化养猪场由于猪群较大、产仔数量多,极易发生猪瘟。猪瘟是一种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的烈性接触性传染病,对中国乃至世界养猪业造成严重危害。传统疫苗无法正确区分常规疫苗免疫与野毒感染,导致免疫失败的现象常有发生。因此,新型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对猪瘟病毒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猪瘟基因工程疫苗的一些重要研究进展。以期为防控猪瘟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猪霍乱沙门菌C500(S.C500)运载猪瘟病毒(CSFV)新型基因疫苗口服免疫家兔的体内免疫应答特点,采用电转化法将CSFV新型基因疫苗转化到S.C500,构建重组工程菌,口服免疫接种家兔,检测CSFV、S.C500特异性抗体;并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及猪伤寒沙门菌野毒株依次进行攻毒试验。结果显示,成功构建CSFV新型基因疫苗重组菌S.C500/pCB-ME2-IL-15,S.C500/pCC-ME2-IL-15。口服免疫家兔可以诱导产生抗CSFV和S.C500的特异性ELISA抗体,且S.C500/pCC-ME2-IL-15略显优势。经三免后免疫家兔能够部分抵抗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与猪伤寒沙门菌野毒株的攻击。试验提示以S.C500为CSFV新型基因疫苗运载体的猪用重组活菌苗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胡峰  崔玉东  崔尚金 《猪业科学》2010,27(10):78-83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性、接触性、高度传染性疾病,可引起各种年龄猪发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猪瘟列为A类16种法定传染病之一。我国早在1955年就研制成功了猪瘟兔化弱毒疫苗(HCLV),并在预防猪瘟的发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猪瘟的流行和发病出现了新的变化,如非典型性、持续性感染以及免疫失败等。当前,猪瘟仍是世界养猪业的一大威胁,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分析国内外猪瘟的发生特点,并结合国内外公开发表和学术会议交流的学术文献,总结了猪瘟病毒的分子特征、猪瘟的最新流行特点、诊断技术以及疫苗研究进展,并总结猪瘟防控中的几项实用技术,以期为猪瘟的研究与防控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猪瘟弱毒疫苗在我国的大规模免疫应用,对预防和控制猪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使CSFV野毒感染猪和疫苗接种猪的鉴别诊断变得非常困难和必要。本文就猪瘟强毒与疫苗毒的鉴别诊断方法作一综述,以期为猪瘟的诊断与防控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猪业》2012,(2):71-72
猪瘟弱毒苗对于防控猪瘟病毒感染具有重要的作用,猪瘟弱毒苗在很多猪瘟流行地区广泛地应用。这个研究的目的是研究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是否影响兔化猪瘟疫苗(LPC)的免疫效果。实验用18只6周龄的猪,这些猪全部通过剖腹产方式产出且出生后不能吃初乳,这些猪被随机分为四组。  相似文献   

10.
逆向遗传学技术在猪瘟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猪瘟是猪的最严重疾病之一,其病原 是猪瘟病毒,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猪瘟 弱毒疫苗在猪瘟的免疫防治中发挥了巨大作 用,但由于弱毒疫苗免疫的动物不能从血清 学上与自然感染动物区分,使其应用受到很 大限制,研制标记疫苗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 要途径。由于RAN的结构不稳定成为阻碍 RNA病毒研究的主要障碍,所以病毒分子生 物学是新型猪瘟疫苗研究的必要手段。近年 来兴起的逆向遗传研究将RNA病毒的基因 组转化为cDNA,文章就猪瘟病毒逆向遗传 研究的意义、方法、概况及其在猪瘟新型疫苗 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综述。  相似文献   

11.
猪瘟分子生物学诊断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猪瘟是养猪业常见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尽管中国很早就研制成功了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但近年来猪瘟的流行和发病特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地区和猪场不断出现非典型猪瘟、温和型猪瘟,给该病的诊断带来困难。因此,尽早对猪瘟进行确诊是减少该病造成损失的有效措施。近年来,猪瘟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研究进展迅速,为猪瘟的诊断起到了重要作用。作者着重对最新的猪瘟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如RT-PCR、RT-LAMP等方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古典猪瘟病毒基因组及ORF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古典猪瘟是严重危害养猪业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对古典猪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能揭示病毒复制和致病机理,寻找免疫保护关键位点,为新型疫苗开发奠定基础。文章综述了近年对古典猪瘟病毒基因组和相关蛋白的研究成果,对以后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和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同属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猪瘟疫苗中污染BVDV可引起免疫失败。但由于两者在病毒粒子结构、基因组结构和抗原特性等方面均很接近,在血清学上存在交叉反应,因此难以检测猪瘟疫苗中污染的BVDV。文章对BVDV在猪瘟疫苗中的污染情况和检测方法进行了论述,旨在为猪瘟疫苗污染BVDV的检测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魏玲  杨国淋 《猪业科学》2021,38(3):70-72
非洲猪瘟是猪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一旦发病,致死率达100%,会给整个养猪业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目前尚没有效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因此非洲猪瘟的生物安全防控对于预防该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非洲猪瘟的病原学特点流行现状、诊断方法、疫苗研制和生物安全防控要点等几方面进行叙述,旨在为该病的生物安全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猪瘟疫苗研究进展及我国传统疫苗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传统猪瘟疫苗和新型猪瘟疫苗的研究进展,着重对我国猪瘟传统疫苗的特点、生产工艺、生产和应用中的问题进行了概述,并对猪瘟疫苗研究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为准确掌握汉中市规模猪场使用量最大的两种猪瘟疫苗在实际应用中的免疫效果,在规模猪场选择4窝体质健康、体重接近的仔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头,分别接种猪瘟脾淋苗和细胞苗,采用IHA方法检测免疫接种前后抗体效价。结果显示,用标准剂量免疫后,2种疫苗都不能对猪群产生保护作用,用2头份剂量在仔猪30日龄首免,首免后28d加强免疫,2种疫苗都能对猪群产生很好的保护作用,能满足预防猪瘟疫病的需要,同时猪瘟脾淋苗免疫后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快,可用于紧急免疫接种。广大养殖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选择使用猪瘟疫苗。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河源某猪场,对不同厂家两种猪瘟疫苗单独使用及混合使用后的的免疫效果对比,得出以下结论:首免和二免均使用猪瘟传代细胞苗免疫的效果最好;首免使用猪瘟脾淋苗,二免使用猪瘟传代细胞苗免疫的效果次之;首免和二免均使用脾淋苗免疫的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8.
猪瘟病毒(CSFV)的E2蛋白是引起猪体产生针对猪瘟保护性抗体的主要抗原,构建可稳定表达CSFV E2蛋白的细胞系,可为E2蛋白功能研究及基因工程猪瘟疫苗的研制提供物质基础。本研究将CSFV E2基因克隆至慢病毒表达载体,构建重组慢病毒表达质粒pCDH-E2。将pCDH-E2重组质粒与慢病毒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获得重组慢病毒。将该慢病毒感染BHK-21细胞,经嘌呤霉素抗性筛选结合有限稀释法筛选出可表达CSFV E2蛋白的BHK细胞系。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所构建的重组细胞系传至第10代仍能稳定表达CSFV E2蛋白。该细胞系的建立为研制猪瘟新型重组疫苗及其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猪瘟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瘟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由于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故而为清除本病作了很多工作。猪瘟疫苗的接种是控制猪瘟的重要手段。猪瘟疫苗包括灭活苗、弱毒苗及基因工程疫苗。猪瘟兔化弱毒苗因其优良的免疫原性是目前猪瘟防治应用最为广泛的疫苗之一。基因工程疫苗是目前猪瘟疫苗研究的热点领域 ,其包括亚单位疫苗、合成肽苗、活载体苗、核酸疫苗等。值得一提的是猪瘟病毒标记疫苗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 ,目前已出现商品化的亚单位标记疫苗 ,可使猪瘟疫苗接种和自然感染区别更为简单、快捷。本文就猪瘟疫苗的发展及应用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我国猪瘟流行新特点与疫苗免疫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的猪瘟流行的新特点进行了描述,详细分析了造成猪瘟疫苗免疫失败的6大原因,并且对疫苗的发展历史和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介绍,提出了猪瘟防控的两个关键环节为种猪群野毒感染的控制及有效的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