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机制决定了病毒的趋向性和发病机理,病毒感染细胞包括吸附、穿入、脱壳、复制、组装及子代病毒颗粒的释放等步骤,对病毒入侵机制研究可以为开发有针对性的预防策略提供思路。非洲猪瘟病毒作为一种有囊膜双链DNA病毒,其入侵宿主细胞的机制与其他病毒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同样也有其特殊性。目前,人们对非洲猪瘟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特别是入侵机制的了解仍然非常有限。为此,本文就ASFV入侵细胞的有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非洲猪瘟病毒致病机制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非洲猪瘟病毒(ASFV)是非洲猪瘟(ASF)的病原,可引发家猪和野猪急性、传染性出血死亡,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ASFV是囊膜病毒,其囊膜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可能是影响病毒入侵和细胞嗜性的重要因素。病毒入胞是病毒感染细胞的第一步,通常是通过细胞表面特定的分子与病毒蛋白相结合吸附于宿主细胞表面,对ASFV入胞过程的病毒蛋白或宿主因子为靶点或可有效抑制ASFV的复制。本文从ASFV入胞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囊膜蛋白出发,对ASFV的入胞分子机制进行综述,为ASFV入胞深入研究以及治疗性药物和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病毒入侵宿主细胞是其完成自身复制周期的首要步骤。全面解析病毒入侵宿主细胞途径可深入揭示病毒感染及其致病机制,有助于制定更为有效的抗病毒策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是具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对全球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往研究报道PRRSV主要通过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途径(CME)入侵宿主细胞。近年来研究发现,除CME外,PRRSV还会采取其他途径入侵宿主细胞。本文通过总结PRRSV入侵宿主细胞途径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加深人们对PRRSV的认识,并为防控该病毒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球形病毒的管状结构在形态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在球形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中出现的管状结构粒子的形态特征,深刻地分析了两者之间存在的相关性,阐明了管状结构在病毒形态发生中的作用:“管状结构是球形病毒在组装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中间型,是一种多聚病毒,是一种在病毒增殖过程中,高效,简捷的组装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膜联蛋白A2参与流感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感病毒感染宿主细胞是一个病毒入侵、遗传物质释放、病毒基因组转录和复制、病毒组装和出芽的过程。这个过程无论对于病毒的生存还是病毒致病力都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一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宿主细胞蛋白的参与。宿主蛋白膜联蛋白A2(Annexin A2, ANXA2)是一个多功能蛋白,在内吞、胞吐等与囊膜病毒复制相关的生物膜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被证实能够参与许多病毒的感染过程。文章综述了ANXA2在流感病毒的入侵、复制、组装、出芽等致病过程中发挥的功能,以期为从分子水平上阐明流感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机制,揭示ANXA2在抗流感病毒感染中的潜在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给世界养猪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对PRRSV受体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揭示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关系,明确病毒的入侵机制及其对宿主细胞的影响,帮助人们了解病毒的侵入过程、复制动力学及其一系列在胞内发生的事件;对于揭示病毒感染过程与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阐明细胞病理和组织病理是非常有价值的,也必然会对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研发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甲型疱疹病毒亚科的疱疹病毒宿主广泛,能感染哺乳类、两栖类和禽类,主要侵害宿主的皮肤、黏膜和神经组织,病毒还会在宿主神经组织潜伏感染,一经感染,难以清除。gC是甲型疱疹病毒亚科的病毒囊膜糖蛋白之一,在病毒感染复制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gC与细胞上受体结合帮助病毒吸附至宿主细胞表面、介导低pH条件下病毒入侵上皮细胞、影响病毒基因组的复制。此外,gC帮助病毒逃避补体和抗体的中和,促进病毒的吸附入侵。本文就gC影响病毒感染复制的相关功能进行综述,旨在为研究gC和深入了解甲型疱疹病毒亚科病毒的生命周期,以及gC亚单位疫苗和mRNA疫苗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是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PED)的病原,PEDV可导致猪的急性腹泻、脱水甚至死亡。如今PEDV已成为引起猪腹泻最常见病原体之一,给我国养猪行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PEDV的四种结构蛋白在病毒结构、感染宿主、复制和组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同时在逃避宿主天然免疫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阐述了PEDV四种结构蛋白Spike(S)蛋白、Membrane(M)蛋白、Nucleocapsid(N)蛋白、Envelope(E)蛋白在病毒感染中与宿主细胞的互作机制,为PEDV防控以及疫苗研发等提供理论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
犬冠状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犬冠状病毒 ( CCV )基因组为一 2 8~3 2 kb大小的单股正链 RNA,基因在病毒自身RNA聚合酶的存在下、以先导引物转录机制进行转录 ,不同的病毒基因组和亚基因组翻译产生除病毒依赖 RNA的 RNA聚合酶以外 ,还产生其它病毒的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 ,其中有相对比较保守、参与病毒核衣壳形成、介导宿主细胞免疫的核衣壳蛋白 ( N ) ;在病毒出芽、组装和成熟中起重要作用的膜蛋白 ( M) ;能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 ,且易变异的纤突蛋白 ( S) ,另外 S蛋白还决定着病毒血清型、感染力 ,同时通过识别 ,并与病毒宿主细胞受体相互作用决定病毒感染的宿主范围 ;参与病毒组装的小膜蛋白 ( E)和其它病毒蛋白。 CCV还可识别猫氨肽酶 N( f APN)并与之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EO蛋白是猪瘟病毒(CSFV)的一种结构蛋白,由227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44~48kDa.EO蛋白对于CSFV具有结构和RNA酶双重功能,在病毒感染细胞和病毒复制过程中起调控作用.EO蛋白与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同源性以及病毒的致病力有密切关系,可导致机体免疫抑制,引起动物的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单链RNA(single-strandRNA,ssRNA)病毒是感染人和动物的主要病原体之一,部分ssRNA病毒感染宿主后会对宿主产生致命的影响,也有部分ssRNA病毒进入宿主后不会引发明显的病变和临床症状。ssRNA病毒与宿主细胞之间的感染与抗病毒所产生的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细胞溶酶体/自噬应答均是动物机体在ssRNA病毒入侵后产生的一系列抗病毒活动。大量研究解析了ssRNA病毒与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关系,但仍有许多未知领域阻碍着抗ssRNA病毒研究的前进步伐。基于已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笔者梳理并分析了ssRNA病毒与被侵染细胞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后续研究ssRNA病毒与宿主细胞应答反应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是冠状病毒科甲型冠状病毒属的一种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对全世界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PEDV与宿主之间的致病机制和免疫调节相互作用仍不清楚。有研究表明冠状病毒可以诱导细胞发生自噬,并且与病毒的复制有着密切的联系,病毒与细胞自噬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虽然病毒感染与细胞自噬之间的关系研究比较广泛,但细胞自噬在PEDV感染中的作用报道较少。研究PEDV与细胞自噬的相互作用可以加速对PEDV感染入侵机制的理解,为未来研究病毒治疗和抗病毒药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很多宿主细胞在病毒感染下通常会启动caspases通路凋亡途径导致细胞死亡,避免病毒的进一步扩增和传播.但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病毒能利用激活的caspase蛋白酶对自身(非)结构蛋白进行特异性剪切,以利于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或参与病毒或宿主其他基因的转录调控等过程.作为一个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关系的新的研究领域,论文对...  相似文献   

14.
猫白血病病毒是引起猫白血病的主要病原,根据病毒与细胞表面受体特异性,将其分为A、B、C和T 4个亚型。不同亚型病毒感染宿主细胞需要特异性受体识别。该病毒表面糖蛋白在病毒感染宿主细胞中发挥重要作用,表面糖蛋白包含3个区域,其中第一和第二受体结合区是病毒表面糖蛋白结合到宿主细胞受体的关键,后者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根据在球形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中出现的管状结构粒子的形态特征,深刻地分析了两者之间存在的相关世,阐明了管状结构在病毒形态发生中的作用:“管状结构是球形病毒在组装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中间型,是一种多聚病毒(polyviruser),是一种在病毒增殖过程中,高效、简捷的组装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猪圆环病毒2型靶细胞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是统称为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orcine circovirus-associated disease,PCVAD)的几个综合征的主要致病因子。目前,对PCV2配体表位和细胞受体在病毒入侵过程中的致病机理还不清楚,受体识别是病毒黏附到宿主细胞表面的第一步,在病毒入侵和致病机理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作者对近几年来PCV2侵染的靶细胞及其靶细胞受体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Viroporins是一类由病毒编码的小分子疏水性跨膜蛋白,具有1个~3个跨膜结构域,通过寡聚化形成离子通道,主要通过其离子通道活性来增加膜的渗透性,进而影响细胞运输、离子通量以及细胞器之间的连接和交换等基本生物学过程。病毒编码的Viroporins不仅与病毒致病性有关,还参与调节宿主细胞的电化学平衡,并影响病毒的复制,因此它们有望成为抗病毒治疗的靶点。不同病毒的Viroporins在结构上具有不同的特点以及对病毒复制的影响、诱导的宿主细胞生物学反应,包括细胞自噬、细胞凋亡、细胞焦亡等方面具有不同的作用。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Viroporins的结构和功能被研究的越来越透彻,为发现新的和更有效的病毒感染抑制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病毒受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通过与宿主易感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启动其复制过程。宿主的组织及细胞表面特定受体是决定病毒入侵途径、扩散方式及决定宿主发病特点的主要因素:因此,开展对病毒受体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受体角度阐明病毒入侵机制,是预防和治疗病毒性疾病的药物及疫苗研发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9.
某国际研究小组已证实发现了与HIV-1入侵有关的宿主细胞的一个蛋白家族,因此对该病毒的传播有了更本质的认识。对这些蛋白及其之相关蛋白的研究,将带领人类找到治疗HIV-1和有同样入侵机制的其它病毒疾病的更好方法。和其它囊膜病毒一样,HIV-1首先得侵入宿主细胞,然后将感染传播给其它细胞。HIV的箝制蛋白包含一个特殊的氨基酸序列,该蛋白能启动人肿瘤基因101(TSG101)。然后,HIV病毒利用TSGIOI完成对蛋白排列和囊泡形成机制的控制,并达到自己的入侵目的。  相似文献   

20.
猪瘟病毒(CSFV) Ems蛋白是瘟病毒属成员特有的囊膜糖蛋白,在病毒吸附和侵入靶细胞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Ems特异性抗体对CSFV石门强毒株感染的PK-15细胞进行免疫共沉淀(Co-IP),对获得的蛋白复合物进行Shotgun质谱鉴定.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相比,病毒感染细胞样品中含有199种差异蛋白,其中可能包含与Ems作用的宿主细胞蛋白.同时,实验还对Co-IP蛋白样品进行SDS-PAGE,切取差异条带进行质谱分析以进一步验证Shotgun技术的蛋白筛选结果.通过Co-IP和Shotgun质谱分析,本研究筛选出一些可能在CSFV生命周期中与Ems互作用的宿主蛋白,为进一步研究CSFV在宿主细胞中的感染和复制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