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克隆鸡Doppel蛋白(ChDpl)基因(PRND)并初步分析其与正常细胞型朊蛋白(PrPC)的相互关系,为禽源Dpl结构与功能、Dpl与PrPC互作关系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分子基础;以多物种Dpl氨基酸序列为基础,通过比对找到Dpl氨基酸序列保守区,设计简并引物并依据鸡的密码子偏好性对引物进行优化,以逐步降低其简并性。用此特异性引物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鸡PRND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鉴定后将序列上传GenBank数据库。结合Dpl与PrPC相关研究初步分析两者的相互关系;多物种Dpl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第11—150位(139个氨基酸残基)为Dpl氨基酸序列保守区,以此区域设计引物并进行PCR扩增,得到约417bp的目的条带,GenBank登录号为KP140962。综合分析PrPC与Dpl相关研究发现,尽管Dpl与PrPC具有相似的翻译后修饰和空间结构,但两者多表现为拮抗作用,即PrPC能够拮抗Dpl的神经毒作用,尤其是其N-端包含八肽重复区的第23—88位残基对于保护Purkinje细胞免受Dpl诱导的神经退化作用至关重要。禽源Dpl的成功克隆不仅填补了目前研究的空白,更在分子水平为后续研究Dpl结构与功能及其与PrPC的拮抗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朊蛋白在癌症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细胞型朊蛋白(PrPC)是一种高度保守、在所有哺乳动物体内广泛表达的细胞表面糖蛋白,人类PrPC在胚胎发育早期即已表达。研究表明,PrP在多种癌症中表达,包括胃癌、胰腺癌、大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肝癌(HCC)、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等,影响这些癌症的发生与侵袭,并在多药耐性(MDR)获得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朊蛋白有望成为治疗多种癌症的新靶标。论文就PrP的结构、功能及其在细胞功能和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PrP在多种肿瘤发生发展、耐药性的作用等研究进行概述,并对PrP在癌症新型疗法未来发展中的潜在影响进行分析讨论,以期为PrP相关肿瘤病的防治方面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朊蛋白(PrP)是细胞内的一种正常的带有GPI锚的、由PRNP基因编码的糖基化蛋白[1].PrP存在于动物和人的多种组织当中,而在脑组织中的含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4.
朊蛋白基因家族包括4个基因:PRNP(PrP的编码基因),PRND(Doppel的编码基因),PRNT(Prt的编码基因)和SPRN(Shadoo的编码基因)。其中,PRNP,PRND和PRNT3个基因位于同一个55kb的区域内(PRNP-20kb-PRND-3kb-PRNT),而SPRN基因位于另一条染色体上。这4个基因被称为"朊蛋白基因复合体"(Prion gene complex),在不同种属之间相当保守。传染性海绵样脑病(TSEs)的发生不仅受到PRNP基因的调控,朊蛋白基因家族的其它3个基因在定位、结构、表达及其编码产物上与PRNP基因存在很多相似性,提示其它3个基因很可能作为TSEs研究的候选基因。文章从朊蛋白基因家族的结构特征、编码产物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朊蛋白基因家族在TSEs中发挥的作用等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TSEs致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朊病毒 (Prion)是一类能引起人和动物的亚急性海绵样脑病的病原因子 ,它的化学本质是一种蛋白质侵染颗粒 ,具有不同于病毒的生物学性质与理化性质。细胞型朊病毒蛋白 (PrPC)经过折叠可转变为致病型朊病毒蛋白 (PrPSC)。目前人和大多数动物的PrP基因序列已经被测定 ,这也为朊病毒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酵母朊病毒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朊病毒仅由蛋白质组成的假说  相似文献   

6.
PrP蛋白与Shadoo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朊蛋白(PrP蛋白)在传染性海绵状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生物学功能至今没有明确。Shadoo蛋白是一种与朊蛋白在N端结构上极为相似的新蛋白,SPRN是Shadoo蛋白的结构基因。由于Shadoo蛋白与PrP蛋白具有相同的生物学性质,且它们在脑组织中重叠表达,因此也被认为是研究朊蛋白的关键因素。文章主要探讨PrP蛋白与Shadoo蛋白在基因结构、蛋白功能、朊病毒感染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成功克隆了金黄地鼠Dpl(PrP-like protein doppel,Doppel)基因,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其组织特异性表达进行了研究.根据已发表家鼠Dpl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直接扩增金黄地鼠(Ham.ster)的Dpl基因CDs区,序列测定和分析表明金黄地鼠的Dpl基因CDs区全长537 bp,编码178个氨基酸的前体蛋白,不存在基因多态性.经基因序列对比分析,金黄地鼠与其他10种属哺乳动物Dpl基因有较高同源性,均为70.8%以上,且与鼠科Dpl序列的同源性最高(86%).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组织中,Dpl m.RNA在睾丸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脾脏、心脏、骨髓和脑,其在肝脏、肺脏、肾脏和肌肉中的表达低于检测水平;成年动物与未成年动物相比,在睾丸组织的表达量,成年鼠显著高于未成年鼠;在成年鼠脑组织检测不到Dpl m.RNA 的表达.本研究对金黄地鼠Dpl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测定,并对其在不同组织的生理表达进行了定量,以期为其功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
以睾丸总RNA为模板,运用RT-PCR方法扩增了SD大鼠和BALB/c小鼠的叠朊蛋白(PRND)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中进行测序,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这些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获得的SD大鼠和BALB/c小鼠PRND基因的完整ORF片段,基因无内含子,分别编码178和179个氨基酸的前体蛋白。与GenBank登录的其他同品种鼠相应序列进行比较,SD大鼠发生了G187C点突变,相应地引起了G63R的氨基酸改变;BALB/c小鼠发生了G12T、C13G和C528T点突变,但只发生了L5V的氨基酸改变,其余均为同义置换。氨基酸一级结构分析显示2种PRND编码的Dopple蛋白均由氨基端的信号肽、中间的成熟蛋白和羧基端的GPI锚定结合区组成。二级结构预测表明,Dopple蛋白由3个α-螺旋和2个β-折叠片层组成。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Dopple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其在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
神经元死亡是朊病毒病的主要病理学特征。朊蛋白多肽PrP106-126能够对神经细胞表现神经毒性,引起细胞凋亡。细胞表面蛋白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NTR的胞外区域可以与PrP106-126结合并产生促凋亡作用。作者以小鼠成神经瘤细胞N2a为细胞模型,应用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以及DNA Ladder和AnnexinV-FITC/PI双重染色流式细胞凋亡检测技术对p75^NTR介导的PrP106-126神经毒性分子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PrP106-126诱导的N2a细胞凋亡过程中,p75^NTR的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以p75^NTR多克隆抗体sc-6189阻断PrP 106-126与p75^NTR的相互作用后,减弱了PrP106-126诱导的N2a细胞凋亡效果。该研究揭示了PrP106-126诱导的N2a细胞毒性中p75^NTR受体的表达变化,为解释朊病毒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重要数据。  相似文献   

10.
PrP106-126诱导的神经毒性机制仍不清楚。作者以小鼠成神经瘤细胞N2a为细胞模型,应用WesternBlot方法首次发现PrP106-126导致核转录因子NF-κB的亚单位p65蛋白转移到细胞核内,激活了NF-κB细胞信号分子。转核抑制剂NF-κB SN50预处理细胞减弱了PrP106-126诱导的NF-κB激活程度;并且DNA Ladder凋亡检测及Annexin V-FITC和PI双染流式细胞凋亡检测发现,NF-κB SN50能够抑制p65蛋白转核,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PrP106-126对N2a细胞的神经毒性效果。结果表明NF-κB信号分子参与了PrP106-126的神经毒性,且NF-κB信号分子的激活对N2a细胞具有促凋亡作用。PrP106-126激活N2a细胞NF-κB信号分子以及NF-κB促凋亡功能的体外研究对于阐明朊病毒病致病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