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鸡血管瘤型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LV)引起的一种肿瘤性疾病,以体表出血、死亡为特征。我国在2006年由辛朝安等首次报道该病,目前的研究表明,本病由ALV-J或ALV-A亚群病毒引起。2008年  相似文献   

2.
<正>鸡血管瘤型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LV)引起的一种肿瘤性疾病,以体表出血、死亡为特征。我国在2006年由辛朝安等首次报道该病,目前的研究表明,本病由ALV-J或ALV-A亚群病毒引起。2008年  相似文献   

3.
<正>禽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LV)引起的禽类多种肿瘤性疾病的统称。ALV为反录病毒科甲型反录病毒属的禽C型反录病毒群,病毒的天然宿主主要是鸡[1],火鸡、鹌鹑、鸽和鹧鸪也可感染,主要侵害造血系统,导致禽类造血组织中某些细胞大量增生,表现为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成红细胞性白血病、成髓细胞性白血病、上皮肿瘤、结缔组织瘤、内皮肿瘤等。鹅感染ALV的情况也有报道[2]。1 发病情况某养鹅场饲养雏鹅3 000多只,2018年8月中旬4周龄  相似文献   

4.
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是由反转录病毒科甲型反转录病毒属禽反转录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引起的以禽类造血组织中某些细胞成分增生为主的各种可传染的肿瘤疾病.根据病毒中和试验宿主范围和囊膜糖蛋白的特性及其它一系列标准,将禽白血病/肉瘤群病毒划分为A到J 10个亚群,其中分离自鸡的有6个亚群(A、B、C、D、E、J).鸡J亚群白血病病毒(ALV-J)是1988年Payne等[1,2]首次从商品代肉用鸡中分离到并鉴定出的鸡白血病病毒的一个新亚群.  相似文献   

5.
<正>禽白血病(Avian leucosis,AL)是由反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e)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群病毒(Avian leukosis/sarcoma virus,ALV)引起的禽类多种肿瘤性疾病的总称。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是危害养禽业的主要疾病之一。ALV导致的经济损失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生肿瘤,导致鸡的死亡;二是  相似文献   

6.
鸡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引起的多种肿瘤性疾病的总称.该病原为反转录病毒,是主要以造血细胞恶性增生为特征的一类传染病.据资料显示,目前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先后发生了以鸡为主的禽淋巴性白血病,阳性感染率为21%~96%.自2002年以来,在贵州的蛋鸡、肉鸡群中也发生了以血管瘤,肝、脾肿大,肿瘤增生的疑似淋巴性白血病的临床病例.为了解和掌握该病在贵州省发生和流行的基本情况,2008~2010年间,本项目组在贵州省7个主要养殖地区的35个养鸡场中共采集1 247份血清样本,采用ELISA方法进行ALV血清学抗体检测,同时,对近年来该病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疑似病例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方面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7.
鸡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群中的病毒引起的鸡多种肿瘤性疾病的统称,有淋巴白血病、成红细胞白血病、成髓细胞白血病、骨髓细胞瘤,骨石症等,其中较常见的是淋巴细胞白血病。鸡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可诱发鸡发生良性和恶性肿瘤,且带毒的种鸡可以通过种蛋将病原传递给后代,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禽白血病是病毒引起流行较广的肿瘤性疾病,感染率很高,临诊上表现形式多样,如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成红细胞性的病等,鸡的经典白血病主要是由外源性的A和B亚群引起,少数由C和D亚群引起,E亚群为内源性病毒,由于内源性白血病病毒基因早在家鸡的祖代已整合到鸡的染色体上,并能随种系繁衍,因此内源性白血病病毒具有很弱的或无致瘤特性.所以,根除白血病,通常是指清除外源性白血病病毒感染.多年以来,利用剔除ALV感染种鸡以切断垂直传播的方法,到了八十年代中期,在世界发达国家的种鸡群中已基本消灭了这类经典的外源性ALV的感染.如海兰祖代鸡群(见海兰蛋鸡饲养手册).  相似文献   

9.
由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引起的鸡马立克氏病(MD)、由禽白血病病毒(ALV)引起的禽白血病(AL)和由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引起的禽网状内皮增生症(RE)都能引起鸡的内脏肿瘤,是常见的临床肿瘤病,且肉眼观察肿瘤形态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10.
禽白血病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禽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病毒 ( avian lekosis virus,ALV)引起的以造血细胞恶性增生为主的一类传染病 ,包括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成红细胞性白血病 ,成髓细胞白血病和髓细胞样白血病 ,对养禽业危害最大的是禽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 lymphoid leukosis,LL)。自 1 90 8年首次报道并分离到 ALV以来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该病的流行和发生 ,其垂直和水平传播引起临床和亚临床感染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1 ,2 ]。近年来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 ,在该病毒的囊膜基因、病毒受体、致病机理、内源性白血病病毒和培育 ALV抗性鸡等方面取得了不少…  相似文献   

11.
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和禽肉瘤病病毒(Avian Sarcoma Virus,RSV)引起的禽类多种肿瘤性疾病的统称.经典的禽白血病病毒根据病毒感染宿主范围、血清中和及干扰试验和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可被划分为A、B、C、D和E等5个亚群,能引起鸡许多种具有传染性的良性和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2.
<正>在感染鸡的众多病毒中,某些病毒如禽白血病毒、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等可以通过种鸡垂直传播,其中禽白血病毒还可以引起肿瘤和免疫抑制,是近年来国内外高度关注的禽类病原。在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中明确提出,2020年全国所有种鸡场的禽白血病必须达到净化标准。1禽白血病毒病原学禽白血病毒(ALV)是鸡的一种反转录病毒,类似于人的人  相似文献   

13.
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是可引起禽类(主要是鸡)各种良性和恶性肿瘤的一群病毒总称。可分为10个亚群,其中引发肿瘤、危害养鸡业的主要是A、B、J3个外源性ALV亚群。A、B亚群ALV被认为是商业产蛋鸡群中(来航  相似文献   

14.
禽白血病是由反转录病毒科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群病毒引起的禽类多种肿瘤性疾病的总称,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该病能引起鸡只的死亡、淘汰,造成多个组织的肿瘤,导致免疫抑制,降低鸡的生产性能,污染鸡胚或鸡胚来源的细胞作为原材料生产的疫苗。鉴于禽白血病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我国政府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控制该病的主要手段是对鸡进行ALV的检测,淘汰带毒的种鸡,通过不断的净化达到洁净种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正>禽白血病、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和马立克病是禽类最为常见的3种肿瘤病,可导致家禽出现严重的免疫抑制,继发感染其他疾病,对养禽业危害巨大。出现混合感染时,疾病的致病力和致肿瘤能力都远大于单一感染,导致的免疫抑制也更为严重。禽白血病由禽C型反转录病毒科的禽白血病病毒(ALV)引起,根据病毒囊膜糖蛋白gp85抗原性的差异,ALV可分为A~J 10个亚群,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J)是最近较为流行的外源性病毒,可引起鸡的骨髓细胞瘤。禽网状内皮组  相似文献   

16.
正禽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我国养鸡业的重要肿瘤性疾病。不同亚群的禽白血病病毒可以引起鸡淋巴细胞瘤、髓细胞瘤、血管瘤、成红细胞瘤等多种类型肿瘤发生,A、B亚群主要引起鸡经典的淋巴细胞瘤,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主要引起髓细胞瘤、血管瘤为主的肿瘤~([1])。过去十几年给我国养鸡业造成了巨大威胁,而其他亚群的禽白血病病毒引起病例报道较少。近年来,随着各种外在条件的变化,禽白血病病毒不同毒株和不同亚群之间交叉重组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7.
<正>禽白血病是一类禽白血病病毒相关的反转录病毒引起鸡的不同组织良性和恶性肿瘤病的总称。由禽白血病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性肿瘤病,也叫做鸡淋巴细胞白血病。以成年鸡中产生淋巴样肿瘤和产蛋量下降为特征,是严重危害养禽业的最重要的禽病之一。该病呈渐进性发生和持续的低死亡率,经卵垂直传播是禽白血病病毒(ALV)的主要传播方式,使该病难以控制,对鸡群在增重和产蛋方面受严重影响。尤其是患鸡抵抗力下降,极易够造成免疫抑  相似文献   

18.
2019年初山东某商品蛋鸡场130日龄的鸡出现零星死亡。临床症状为腿部、脚部、肛周有血泡,疑似血管瘤,但剖检无肿瘤症状。在200日龄检测11只弱鸡,无菌采集抗凝血进行病毒分离工作,培养2代,细胞上清液经ELISAP27抗原检测为60%以上阳性,该病例结合临床症状怀疑为J亚型白血病病例。禽白血病(Avianleukosisvirus,ALV)是由禽C型反录病毒群的病毒引起的禽类多种肿瘤性疾病的统称,主要是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其次是成红细胞性白血病、成髓细胞性白血病。  相似文献   

19.
广西三黄鸡禽白血病流行病学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esis Virus,ALV)和禽肉瘤病毒(Avian Sarcoma Virus,ASV)群中的病毒引起的禽类多种肿瘤性疾病的统称,是近年来日益严重危害我国养禽业重要疫病之一。它可引起病鸡严重生长发育不良、受精率和孵化率等生产性能下降,同时可引发免疫抑制,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以及疫苗免疫效果不佳甚至失败并引起肿瘤死亡,因此该病一直是种鸡和蛋鸡生产中的重要疫病。近年来,我国陆续有报道ALV感染肉鸡群,但是在地方品种中的感染问题尚未完全弄清楚。  相似文献   

20.
正禽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virus leukosis virus, ALV)引起的禽的淋巴细胞白血病、成红细胞白血病、髓性细胞白血病等多种肿瘤性疫病。宿主范围广,不同品种和品系的禽对病毒的感染差别较大。主要流行A、B、C、D、J、K和E亚群禽白血病,且外源性病毒较内源性病毒传染性和致病性强。目前我国很多地方品种鸡均有不同程度的单独或混合感染A、B、J、K亚群禽白血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