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探讨了反向核移植技术应用在水牛体细胞核移植中的效果.结果显示,反向核移植可支持重构胚发育到囊胚,但其构建重构胚的效率极显著低于电融合法(54.0% vs 75.1%,P<0.01),囊胚发育率也显著低于电融合法(6.9% vs 15.9%,P<0.05).  相似文献   

2.
为了优化山羊核移植胚胎体外培养体系,提高核移植效率,本研究检测了山羊体细胞核移植(SCNT)胚胎在序贯培养液G1/G2中的发育率和囊胚细胞凋亡,以及核移植胚胎移植后的妊娠率,以传统mSOF-FBS培养液作为对照组,评估序贯培养液G1/G2支持山羊核移植胚胎的发育能力。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G1/G2组的囊胚发育率差异不显著((27.7±3.1)%vs(25.3±1.0)%,P>0.05),囊胚细胞数和囊胚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分别为(93.2±4.5)vs(109.1±6.2)和(4.9±0.2)%vs(11.3±0.1)%,P<0.05),但移植后的妊娠率显著增高(21.4%vs 8.0%,P<0.05)。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培养液mSOF-FBS相比,序贯培养液G1/G2能更好地支持山羊核移植胚胎的发育。  相似文献   

3.
以水牛耳皮成纤维细胞为供体细胞,采用电融合方法,探讨细胞松弛素B(CB)对水牛体细胞核移植效果的影响.体外成熟培养22~24 h的水牛卵母细胞去核后.将经0.1 mg/L Aphidicolin(APD)+0.5%FBS培养2~9 d的水牛耳皮成纤维细胞注射到卵周隙中再经电融合(100 V/mm,15μs,电脉冲3次)构建核移植重构胚.重构胚经化学激活后(5 μmol/L)离子霉素5 min,2 mmol/L 6-DMAP 3 h)培养,7~9 d评定其胚胎发育能力.结果显示,在含CB(3 mg/L)的融合液中进行电融合后,核移植的融合率、重组胚的存活率、卵裂率和囊胚率与对照组(不含CB)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核移植重组胚激活前用含CB(6 mg/L)的培养液培养1 h,其激活后的存活率(97.52%)和体外囊胚发育率(22.09%)均显著地高于未经CB处理的重组胚的存活率(93.87%)和囊胚率(13.25%,P<0.05);重组胚经离子霉素激活5 min后,在6-DMAP+CB中培养3 h的分裂率明显低于放在6-DMAP中培养3 h的分裂率(65.37% vs 78.92%,P<0.05),但囊胚发育率无显著差异(11.19% vs 10.96%,P>0.05).这表明水牛体细胞核移植电融合时,融合液中不添加CB,而核移植重组胚激活前经CB培养处理后,有利于胚胎的进一步发育,但激活后用CB培养处理会降低胚胎的发育率.  相似文献   

4.
免胚胎细胞核移植重组胚的发育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兔为模型 ,对影响胚胎细胞核移植重组胚发育力的电融合与激活参数、体外培养系统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 ,有利于重组胚发育力的适宜电融合与激活参数为 2 0 0 V/ m m的电场强度、10 0μs的脉冲宽度 ;在不同的体外培养系统中 ,TCM- 199培养液内于兔胎儿成纤维细胞饲养层 (REF feeder)上共同培养的重组胚获得了最高的 2~ 4-细胞发育率和桑椹胚或囊胚的发育率 ,分别为 6 5 .7%和 2 2 .9%;移植 111枚重组胚给 9只假孕母兔 ,其中 2只妊娠 ,1只完成足月妊娠产出 2只克隆仔兔 ,另 1只在妊娠 2 2 d流产 1只克隆死胎。  相似文献   

5.
用简易分割方法,分割奶牛冷冻胚胎16枚,获得半胚32枚,分割成功率为100%(16/16),可移植半胚29枚,移植于16头受体牛,到第3个情期未返情者经直肠检查有6头妊娠,妊娠率为37.5%(6/16)。其中,在分割前或者分割后经恢复培养0.5~2h再移植的10头受体牛,5头妊娠;而未经恢复培养,分割后直接移植的6头受体牛中,只有1头妊娠。移植后3个月,直肠检查确定2头流产。已有1头受体黄牛生出1头奶牛牛犊(母)和1头受体奶牛产1头奶牛牛犊。其余的2头妊娠受体牛将于9月份产犊。此外,用简易分割法分割奶牛胚胎5枚,得到半胚10枚,裸半胚直接冷冻,解冻后回收可移植半胚5枚,移植于4头受体牛,无一头妊娠。结果表明,冷冻胚胎的分割半胚优于分割后冷冻半胚移植效果;冷冻胚胎分割前或者分割后恢复培养移植优于未经恢复培养而直接移植;简易分割法可应用于冷冻胚胎的分割。  相似文献   

6.
电激活对完全体外化牛细胞核移植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牛卵母细胞在体外成熟23~24h时去核,去核卵用80V/mm40μs两次电脉冲激活(Ⅰ组)或不激活(Ⅱ组),然后将体外受精、发育的8~32细胞期胚胎的单个卵裂球注入卵周隙,用80V/mm40μs两次电脉冲诱导卵裂球与去核卵母细胞融合。Ⅰ组操作后存活率和融合率(88.4%和55.0%)显著低于Ⅱ组(95.9%和65.1%,P<0.05)。融合卵体外培养24h和5~8d后,Ⅰ组核移植胚胎的卵裂率和桑椹/囊胚发育率(63.0%和15.2%)与Ⅱ组(50.5%和7.8%)无显著差异,但Ⅰ组结果均好于Ⅱ组。将来自两组的25枚桑椹和囊胚移植到16头同期受体,在已检查过的8头受体中2头受体妊娠,其中1头于妊娠后4个多月流产,1头于妊娠期满后产出一雄性牛犊。研究结果表明:去核卵母细胞的电激活尽管对重组卵的存活与融合不利,但可改善核移植胚的卵裂和发育。本研究在我国首次获得牛细胞核移植的成功,证明用IVM卵母细胞和IVF胚胎进行完全体外化的牛细胞核移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亮甲酚蓝(brilliant cresyl blue,BCB)染色选择卵母细胞对牛核移植体系的影响,本实验以未进行染色处理的牛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作为对照组,在成熟培养前用26μmol/L亮甲酚蓝染色90 min作为处理组,将处理组依照胞质的颜色分为蓝色组(BCB+)和无色组(BCB-),分别在成熟培养后作为受体,经胞质内注射法构建牛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统计体细胞核移植的卵裂数、囊胚数和囊胚细胞数来评价其发育潜能。结果表明:BCB+组的成熟率(80.9%)与对照组(60.2%)和BCB-组(51.9%)差异显著(P<0.05);BCB+组的囊胚率(32.26%)与对照组(21.49%)和BCB-组(5.95%)差异显著(P<0.05),另外BCB+组的囊胚细胞总数(132.5)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结果显示,通过亮甲酚蓝染色法筛选出成熟的高质量牛卵母细胞用于体细胞核移植,可以获得更高的克隆囊胚率。  相似文献   

8.
在国内,1995年,西北农业大学窦忠英等用胚胎细胞核移植产生了6头猪。1996年,湖北农科院魏庆信等得到了胚胎细胞核移植猪。1997年赵浩斌等和2000年Li等分别获得猪胚细胞核移植后代1998年,东北农业大学的李光鹏等把猪胚胎的细胞核通过电融合移植到去核的体内和体外成熟卵母细胞中,出生了2头克隆猪。2003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冯秀亮等得到了人体细胞和猪卵母细胞异种核移植囊胚。  相似文献   

9.
对进口的加拿大牛冷冻胚胎进行解冻后移植效果观察.结果共解冻24枚冻胚,解冻后直接移植给24头受体牛,妊娠19头,移植妊娠率79.2%,其中荷斯坦奶牛冻胚移植21头,妊娠17头,移植妊娠率达81.0%,创造我国牛冷冻胚胎移植成功率的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水牛体细胞连续核移植的效果,以水牛胎儿成纤维细胞为核供体,进行了水牛体细胞连续核移植。结果显示,连续核移植的融合率显著高于原代核移植(87.9%vs76.2%,P<0.05),但两者之间的分裂率和囊胚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这说明水牛体细胞核移植胚胎可被再次克隆而不降低其发育能力,水牛体细胞连续核移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影响体细胞核移植效率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哺乳动物体细胞核移植 (克隆 )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 ,对濒危动物保护、优良种畜快速扩群以及核质关系的研究、药物试验等诸多领域都具有重大意义。但体细胞核移植是一项程序繁杂的工作 ,每一步操作所采用的试剂、材料和方案等都会影响到核移植效率 ,因而其影响因素十分众多。文章根据目前已有资料 ,论述了卵母细胞来源、卵母细胞与供体细胞的胞质容量、卵母细胞的去核方案、体细胞供体动物的年龄、供体细胞的组织来源与传代次数及供体细胞的冷藏、冷冻和所处的细胞周期阶段对核移植效率的影响。另外 ,对重组胚的融合 -激活方案、核移植方案及重构胚的培养方案对核移植效率的影响也作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综述了哺乳动物核移植研究的历史、现状、意义及存在问题,对其发展趋势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研究旨在探讨猪卵母细胞核因子在重编程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将体细胞引入未去核的MⅡ期卵母细胞中,构建体细胞核与卵母细胞核共存的核移植四倍体胚胎。通过分析核移植四倍体胚胎的早期发育情况探讨卵母细胞核因子对核移植四倍体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核移植四倍体胚胎、孤雌二倍体胚胎及孤雌单倍体胚胎这3组胚胎的卵裂率极显著高于核移植二倍体胚胎(P<0.01),且核移植四倍体囊胚率及总细胞数也极显著高于核移植二倍体囊胚(P<0.01)。与通过标准核移植程序构建的核移植二倍体胚胎相比,核移植四倍体胚胎具有更强的发育能力。本研究建立了一个体细胞核与完整卵母细胞核因子物质共存的四倍体胚胎模型,有助于研究供体核与卵母细胞核之间的联系,为研究核因子在重编程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14.
The study was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porcine oocyte nuclear factors during reprogramming. Somatic cell nuclei was introduced into intact MⅡ oocytes to establish tetraploid 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 (SCNT) embryos containing both somatic nuclei and oocyte nuclei. And then the influence of the oocyte nucleus on tetraploid SCNT embryo development was examined by assessing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cleavage rate and blastocyst rat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leavage rate of tetraploid SCNT embryos,diploid parthenogenetic embryos and haploid parthenogenetic embryos was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standard diploid SCNT embryos (P<0.01). The blastocyst rate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cells in tetraploid SCNT embryos were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standard diploid SCNT embryos (P<0.01).Overall,tetraploid SCNT embryos had a higher developmental competence than standard diploid SCNT embryos. In conclusion, the embryonic model was established in which a fetal fibroblast nucleus and an oocyte M Ⅱ plate coexist. Tetraploid SCNT represented a new research platform that was potentially useful for examin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donor nuclei and oocyte nuclei. This platform should facilitate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s played by nuclear factors during reprogramming.  相似文献   

15.
异种核移植是在同种核移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动物生殖技术,在生物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如研究核质相互作用。同时,异种核移植在畜牧业生产、医学临床和濒危动物拯救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意义。目前,异种核移植技术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文章介绍了哺乳动物异种核移植技术发展的历史、研究的热点、现状与取得的成果。同时,分析了影响异种核移植的因素、尚未解决的问题和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哺乳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克隆)经过多年的发展,获得了多种后代。猪的核移植研究意义重大,应用价值颇高,是当今生物技术的热点研究之一。尽管猪核移植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移植效率依然很低。本文就目前已有的资料,综述了提高猪体细胞核移植效率的各项技术环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体细胞克隆猪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体细胞核移植的方法生产的克隆猪诞生至今已近5年,虽然同胚胎细胞核移植相比,体细胞核移植技术难度大,成功率低,但近年来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猪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在体细胞核移植基本机理和关键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综述了用核移植的方法生产体细胞克隆猪的技术关键和难点及应用情况,并对提高猪体细胞核移植效率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体细胞克隆的成功为农业、医学以及生物学基础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转基因、胚胎干细胞等现代生物技术的相互渗透更是活跃。当前,尽管体细胞核移植效率仍然不甚理想,而且克隆后代成活率低、畸形率高,但人们还是对该技术的发展充满了憧憬,尤其希望借助这一手段在攻克一些长期困扰人类的疑难疾病上有所突破。作者则总结了体细胞核移植在上述各方面的应用价值,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猪卵丘细胞核移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卵丘细胞为供核体细胞,采用胞质内注射法进行猪体细胞核移植,对去核、激活和培养等关键技术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点压法、挤压法对卵母细胞去核率明显高于盲吸法(三者分别为62.5%,64.6%,50.7%,P<0.05)。盲吸法去核染色体容易发生位置偏离,影响去核效果,但对早成熟的卵母细胞(36h~44h)进行去核可明显提高去核效率(P<0.05),在成熟培养36h~38h、39h~41h、42h~44h去核率分别为60.9%、67.8%、64.3%,而45h~48h为48.4%。②体细胞预激活有助于提高核移胚卵裂率(28.0%,20.1%,P<0.05)。A23187(Ca2 ionophore,钙离子载体)单独或与6DMAP(6Dimethylaminopurine,6二甲基氨基嘌呤)联合作用能使猪体细胞核移胚激活继续发育。③核移胚以胚胎培养液NCSU23(NorthCarolinaStateUniversity23medium,北卡洲立大学培养液23)及卵丘颗粒单层共培养体系进行分别培养,核移胚卵裂率无明显差异(30.06%,31.5%,P>0.05)。但NCSU23培养4细胞后发育能力更高(13.5%,3.9%,P<0.05)。  相似文献   

20.
水牛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探讨电融合参数对水牛体细胞核移植效果的影响。体外成熟培养 22~24 h的水牛卵母细胞,在含有 5μg/mL细胞松弛素的操作液中进行去核,然后将经0 .1 mg/L Aphidicolin (APD)处理1 d, 再用0. 5% FBS培养2~9 d的水牛耳皮成纤维细胞或颗粒细胞注射到去核的卵母细胞卵周隙中,再经电融合形成重构胚。重构胚经 5μmol/L离子霉素激活处理5 min并在2 mmol/L的 6 DMAP中培养 3 h后,在含有颗粒细胞单层细胞的微滴中(30μL)培养7~9 d,观察其卵裂和胚胎发育情况。当电融合的电场强度为1 500 V·μs/mm(电压100 V/mm×脉时15μs)时,电脉冲3次,颗粒细胞核移植的融合率为 74.18%,分裂率为 71.82%,囊胚发育率为 10%,融合率显著高于2次电脉冲(52.03%,P<0. 05),卵裂率显著高于4次电脉冲(53.95%,P<0. 05);当电脉冲次数为 3 次时,电场强度为2 000 V·μs/mm的分裂率(53.54%)显著低于1 500 V·μs/mm,2 500 V·μs/mm的融合率(62.0%)和分裂率(53.23%)均显著低于1 500 V·μs/mm(P<0 .05)。采用耳皮成纤维细胞作供核的融合率(59.75%)和分裂率(57.45%)均显著低于颗粒细胞。染色体组型分析显示,66.7%的核移植胚胎具有正常的供体细胞二倍体核型。将来自1头22岁的摩拉公牛耳皮成纤维细胞的2枚冻胚移植给受体母牛,妊娠到215 d时发生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