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欧盟国家对猪胴体评定时所采用的分级设备、预测瘦肉率的方程及测量部位等内容,并对我国即将实行的猪胴体分级制度及对猪胴体进行评定时所要考虑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利用部分胴体性状估测猪瘦肉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国生  杨玉立 《养猪》1993,(4):32-34
利用192头哈白和杜哈杂种猪屠宰测定资料,应用逐步回归法,求得根据部分胴体度量性状估测瘦肉率方程4个,根据部分胴体剥离性状估测瘦肉率方程3个,可供选种和商品猪购销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3.
1选择猪种时,应注意该品种的胴体瘦肉率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讲,胴体瘦肉率遗传力很高,所以,选择胴体瘦肉率高的品种作为种猪,可以显著提高商品肉猪的胴体瘦肉率。猪的品种不同,胴体瘦肉率也不同,从整体而言,国外猪种以及我国的培育猪种的胴体瘦肉率明显高于我国地方猪种,所以选择优良的瘦肉型品种,如杜洛克、汉普夏、大白猪、长白猪等作为种用,同时加强种猪胴体瘦肉率的选育,可以明显提高肉猪的胴体瘦肉率。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过分追求胴体瘦肉率会带来一定的负效应,主要是肉的品质和猪的繁殖力会明显下降。因此,在实际生…  相似文献   

4.
洪学 《中国猪业》2009,4(11):35-35
瘦肉型猪是指屠宰后胴体膘薄、瘦肉率高的品种猪。目前,农村饲养的商品瘦肉型猪主要是含瘦肉型猪血统的二、三元杂种猪,胴体瘦肉率变化很大。一般二元杂交的胴体瘦肉率可达52%以上,三元杂交的胴体瘦肉率可达57%左右。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动物蛋白质的需求日益迫切,已由喜欢吃肥肉变为喜欢吃瘦肉了。为了满足人们对瘦肉的需要,努力提高猪胴体瘦肉率已是势在必行。目前,一些养猪先进的国家,猪胴体瘦肉率都比较高,多为55%-65%。我国猪胴体瘦肉率较低,只有40%-50%左右。  相似文献   

6.
影响猪胴体品质的一些饲料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的胴体品质大体上包括胴体瘦内率及胴体肉、脂的质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外向型养猪业的发展.市场对用作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并逐渐由原来单纯追求高瘦肉率转为瘦肉率与肉脂质量并重。胴体品质受遗传、饲料、性别、生长阶段、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其中饲料对胴体品质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介绍一些影响猪胴体品质的饲料因素。  相似文献   

7.
日粮营养水平对猪胴体品质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绍红 《饲料工业》2005,26(13):21-2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瘦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养猪生产者而言就需要提高猪的胴体瘦肉率。但如何在提高猪胴体瘦肉率的同时又保持良好的肉质是养猪生产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影响猪胴体品质的因素除遗传和环境因素外,主要受营养因素影响。日粮能量浓度、蛋白质水平是调控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肉猪的要求已从脂肪型过渡到瘦肉型.近年来由于片面追求提高胴体瘦肉率从而产生肉质变劣的问题,这使生产者和消费者越来越重视猪种的胴体品质,不仅要求瘦肉型猪种具有较高的胴体瘦肉率,而且更要有较好的胴体品质.  相似文献   

9.
一、目的提高猪的胴体瘦肉率是当前猪选育工作的主要方向。但在瘦肉率的实际测定工作中,需要进行骨、肉、脂、皮的认真剥离,每测一次要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并且破坏了胴体的完整性。因此,探讨对猪胴体瘦肉率的估测方法,改革测定瘦肉率手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 影响猪胴体瘦肉率的因素很多,其中不同品种和类型在生长速度和增长内容上均有不同;通过不同品种或品系之间的杂交,利用其杂种优势是提高胴体瘦肉率的有效措施之一;但日粮中合理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提高猪胴体瘦肉率的效果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本试验的目的就是探讨日粮中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猪胴体瘦肉率的影响。从而  相似文献   

11.
选择江苏龙山亲和农牧有限公司4头长约二元杂交猪和6头杜长约三元杂交猪进行屠宰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三元杂交猪平均膘厚比二元杂交猪显著减少,差异显著(P<0.05),后腿比例和板油比例差异极显著(P<0.01),屠宰率、眼肌面积、脂肪比例、胴体长和瘦肉率差异不显著(P>0.05)。对杜长约三元杂交猪进行瘦肉率与各胴体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后发现,瘦肉率与眼肌面积、胴体重、屠宰率呈强正相关,而与脂肪比例呈强负相关。利用眼肌面积、平均膘厚、屠宰率分别建立了对胴体瘦肉率的回归方程,其中眼肌面积、平均膘厚对瘦肉率回归方程R=0.9417;平均膘厚、屠宰率对瘦肉率回归方程R=0.8540。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养猪和猪肉消费大国 ,猪肉的生产 ,特别是瘦肉的生产在中国养猪业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鉴于此 ,本文拟就猪瘦肉率的影响因素及选择方法加以概述。猪胴体瘦肉率的概念猪的胴体瘦肉率 (leanmeatpercentageinthecar cass,CLMP)是指胴体剥离瘦肉量占胴体重的比例。对猪胴体瘦肉率 (以下简称瘦肉率 )的测定 ,目前尚无统一的国际标准。比如 ,大多数欧洲国家计算瘦肉率是指胴体完全剥离所获得的瘦肉量 (不包括头部瘦肉 )占整个胴体重的比例 ,但胴体重包括头、脚、肾和板油的重量 (扬金增 ,1 994 )。而我国…  相似文献   

13.
紫金县蓝塘猪是我省地方优良品种之一。它具有粗食快长,抗病力强,遗传性能稳定,皮薄肉嫩,味美可口等优点。但是,其体型较小,胴体瘦肉率低。目前由于人民生活和国际市场供求的需要,对瘦肉要求越来越迫切,针对这种情况,近年来我们为提高猪的胴体瘦肉率,进行了不同组合的杂交试验。据1978年蓝塘种猪繁育试验场测定,蓝塘猪胴体瘦肉率为33.3%;长白猪与蓝塘猪杂交产生的长蓝杂种猪胴体瘦肉率提高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应地增加了对猪肉的选择性。通过育种提高猪胴体的瘦肉率,并获得良好肉质的猪肉,在国内已普遍受到重视。近十年来的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证明,通过杂交的途径提高猪胴体瘦肉率和改善猪肉品质是比较快而易行的方法。我国的地方猪种和培育品种肉质较好,但瘦肉率较低,背膘较厚,选用恰当的瘦肉型品  相似文献   

15.
从营养学角度阐述了影响猪胴体瘦肉率的因素,综述了利用营养学途径提高猪胴体瘦肉率的进展,并对此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王梅 《中国猪业》2022,17(6):117-119
猪肉是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蛋白质食材之一,我国的养猪业遍布全国各地,但我国地方猪因瘦肉率偏低而影响到肉的品质,不符合人们对猪肉的需求。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影响猪胴体瘦肉率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猪胴体瘦肉率的措施。以期能够使用合理的手段提高猪的瘦肉率,提升猪肉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17.
从营养学角度阐述了影响猪胴体瘦肉率的因素,综述了利用营养学途径提高猪胴体瘦肉率的进展,并对此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8.
前言发展瘦肉型猪,提高猪的胴体瘦肉率,改变人们的肉食结构、减少因脂肪而造成的对人体的不良影响,已为国内养猪育种工作者普遍重视。为了提高瘦肉率,我们在育成黑花猪品种的基础上,开展了提高胴体瘦肉率的研究。试验证明,以国外优良品种杜洛克、长白、约克夏为父本、黑花猪为母本的杂交一代育肥猪,比纯种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对580头猪(皖北猪)进行现场测定,测量性状为背膘厚度(P1)和背膘厚度(P2)。随机挑选120头,实测胴体瘦肉率。分别用这120头商品肉猪的实测胴体瘦肉率为依变量Y(%),P1,P2两个性状的不同组合为自变量,进行一元和二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实测瘦肉率与估测瘦肉率的相关系数R=0.9336,平均胴体瘦肉率为46.60%,平均胴体重为53.24 kg;胴体瘦肉率与P1,P2和胴体重呈负相关,相关值分别为-0.9282,-0.9187,-0.4063。  相似文献   

20.
我国拥有丰富的地方猪种资源,地方猪具有分布广、产仔数多、适应性强、耐粗饲等优点,但瘦肉率低,而人们对猪肉的需求已经从脂肪型转变成瘦肉型。近年来,如何提高地方猪的胴体瘦肉率成为地方猪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市场需求的切入点,也是当今畜牧业应该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就提高地方猪胴体瘦肉率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