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花苜蓿种子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紫花苜蓿种子(Medicagosativa)的化学成分组成及含量做了研究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种子的粗蛋白含量为31.63%,粗脂肪含量为9.85%。脂肪油中含有多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达40.13%。此外,紫花苜蓿种子中含有18种氨基酸和23种矿质元素,必需氨基酸含量达到40.57mg/g。因此,紫花苜蓿种子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应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综合利用兰州大尾羊尾部脂肪及进行种质资源保护,试验以兰州大尾羊尾部脂肪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其理化性质,采用气相色谱技术(GC)测定了尾部脂肪中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兰州大尾羊尾部脂肪的熔点为47.0℃,碘值(I_2)为64.5 g/100 g,酸值(KOH)为0.116 mg/g,皂化值(KOH)为195.14 mg/g。尾部脂肪中共检测出37种脂肪酸,含量占脂肪酸总量的99.75%;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56.68%,其中油酸占比最大,为41.18%;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3.32%,主要含有棕榈酸、硬脂酸,含量分别为20.64%、11.37%;共轭亚油酸(CLA)含量为1.15%。说明兰州大尾羊尾部脂肪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多种分析技术,测定了一种黑水虻幼体营养成分及含量。结果表明:本试验研究的黑水虻幼体蛋白质含量为47.3%,脂肪含量为32.6%,灰分含量为7.0%,氨基酸态氮含量为280 mg/100 g,胆固醇含量为172.7 mg/100 g,维生素B1含量为0.235 mg/100 g,烟酸含量为9.395 mg/100 g,未检测到烟酰胺的存在;共检测到7种偶数碳脂肪酸组成,分别是月桂酸、油酸、棕榈酸、亚油酸、豆蔻酸、硬脂酸、葵酸,其中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之比为3∶2,必须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17%,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分别是10.7 g/100 g、8.0 g/100 g。  相似文献   

4.
以梅花鹿的腹部板油为原料,木瓜蛋白酶为水解酶,选择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相结合,优化超声波辅助水酶法的提取工艺;以37种脂肪酸甲酯混标为标准,采用气相色谱外标法对所得鹿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 g/mL,酶解温度60℃,pH 7,超声功率500 W,鹿油提取率为(73.7±0.4)%;对所得鹿油采用气相色谱分析,共检测出13种脂肪酸,其中十四烷酸(5.08%)、棕榈酸(38.49%)、棕榈油酸(6.75%)、硬脂酸(17.83%)、油酸(23.66%)和亚油酸(3.16%)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5.
红薯秸秆脂肪酸组成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红薯秸秆脂肪酸的营养价值,分别对其叶和茎的脂质及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红薯秸秆粗脂肪含量略低,但可利用脂质成分较多;红薯叶脂肪中总脂肪酸(TFA)为284.4 mg/g,饱和脂肪酸(SFA)为133.2 mg/g,不饱和脂肪酸(UFA)为151.2 mg/g,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为129.5mg/g;红薯茎脂肪中总脂肪酸(TFA)为318.0 mg/g,饱和脂肪酸(SFA)为166.0 mg/g,不饱和脂肪酸(UFA)为152.0 mg/g,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为108.5 mg/g,红薯秸秆叶与茎UFA/SUA值分别为1.13∶1和1.09∶1,接近瘤胃"理想脂肪酸组合"模式;红薯秸秆的叶和茎中含有较多的中碳链脂肪酸(MCFA),其MCFA/TFA值分别为0.18和0.35。红薯秸秆脂肪酸组成平衡且优质,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三种昆虫油脂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饲料资源相对短缺的状况日益严重。昆虫作为最大的生物类群,因其生物学特点和营养特性,作为非粮型饲料原料逐渐被人们关注。此试验对黑水虻油、黄粉虫油、蚕蛹油的碘价、酸价、过氧化值、皂化值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昆虫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均低于国标值,且黑水虻油具有最低的酸价及最高的皂化值。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黑水虻油C12:0的含量最高(24.34%);黄粉虫油C18:2n-6的含量最高(42.65%);蚕蛹油C18:3n-3的含量最高(40.38%);三种昆虫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51.53%、75.27%、67.57%。研究表明,三种昆虫油的氧化酸败程度都较低,且各以C12:0、C18:2n-6和C18:3n-3为特征性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高于50%,作为水产饲料资源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7.
试验对全舍饲条件下6月龄和12月龄云南黑山羊背最长肌的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脂肪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云南黑山羊6月龄羔羊肉的水分、粗脂肪、粗蛋白和粗灰分分别为75.07%、2.03%、21.53%和1.06%;12月龄羊肉的水分、粗脂肪、粗蛋白和粗灰分分别为75.40%、0.97%、21.03%和1.00%。(2)6月龄羔羊肉和12月龄羊肉均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胆固醇含量低。(3)6月龄羔羊肉和12月龄羊肉氨基酸种类含量丰富,17种氨基酸总含量分别为17.11 g/100 g和16.93 g/100 g,鲜味氨基酸分别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5.00%和45.30%。(4)各脂肪酸含量的总体趋势表现出6月龄高于12月龄,且多数脂肪酸含量在两个月龄间达到了显著(P0.05)或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6月龄羔羊肉和12月龄羊肉主要组成脂肪酸为棕榈酸、硬脂酸、反式油酸和亚油酸,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76.41%和73.43%;6月龄羔羊肉中富含亚油酸,含量为1 200.50 mg/kg;6月龄羔羊肉和12月龄周岁羊肉中含有3种支链脂肪酸,分别为8.66 mg/kg和6.28 mg/kg。  相似文献   

8.
大河猪与大河乌猪的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中国地方猪种大河猪和以大河猪为母本选育形成的培育品种大河乌猪为研究对象,研究了2个猪种肌肉的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情况。结果表明:以肉质性状优良闻名于世的大河猪及含有大河猪血缘的大河乌猪肌肉中有丰富的氨基酸含量。其中含量最多的是谷氨酸,2个品种的肌肉中分别达到12.12%和12.32%。含量最少的是蛋氨酸和脯氨酸,2个品种肌肉中蛋氨酸含量分别为1.75%和1.79%,脯氨酸分别为2.54%和2.57%。两品种间各种常见氨基酸的组成差异均不显著(P>0.05)。对肌肉中脂肪酸组成的分析结果表明,2个实验猪种在肌肉中脂肪酸总量、饱和脂肪酸以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等各方面指标都较高,尤其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比例较高,这说明其营养价值和食用品质高,也部分解释了中国地方猪种肉脂特性优良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评价鲜牦牛肉的氨基酸及脂肪酸组成及营养价值,采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了氨基酸并进行氨基酸评分(AAS),脂肪酸甲酯的气相色谱分析法分析了脂肪酸。结果表明:从新鲜牦牛肉中检测出十七种氨基酸和十种脂肪酸。新鲜牦牛肉的氨基酸总量为19.19g/100g,EAA/TAA为38.83%,EAA/NEAA为63.31%;脂肪含量3.99g/100g,脂肪酸含量为51.63%。鲜牦牛肉是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优质蛋白质来源,也是具有均衡脂肪酸的高营养价值的鲜肉。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乌蒙乌骨鸡的肌肉品质,试验随机选取150日龄乌蒙乌骨鸡20只(♀10只、♂10只),按照国家标准方法屠宰测定胸肌的肉质性状、营养成分、脂肪酸及氨基酸组成。结果:乌蒙乌骨鸡肌肉肉色较好,嫩度及pH值适中;胸肌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分别为23.01%、1.78%,水分、Ca、Mg的含量较高,其他营养指标都较为适中;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共占11种总脂肪酸的93.2%,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1.21%,饱和脂肪酸含量为28.79%,必需脂肪酸含量为18.91 g/100 g;总氨基酸含量为75.73 g/100 g,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0.51 g/100 g,鲜味氨基酸含量为29.24 g/100 g。结论:乌蒙乌骨鸡具有优秀的肌肉品质及脂肪酸、氨基酸组成,可作为优质肉食品加工的理想素材。  相似文献   

11.
实用饲料对养殖草鱼体组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生产一线所使用的实用饲料对养殖草鱼体组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对两种草鱼育成期商品饲料(CY1和CY2)及该饲料饲喂草鱼的肝胰脏、腹腔脂肪组织、肾脏、肠道、脾脏、肌肉、鳃、眼、脑9种组织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CY1和CY2饲料亚油酸(LA)含量分别为35.13%和35.07%,亚麻酸(LNA)含量分别为4.93%和9.01%,花生四烯酸(ARA)含量分别为1.10%和10.88%,n-3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含量分别为2.12%和0.80%。饲料与组织脂肪酸组成相关性分析显示,腹腔脂肪组织和肠道组织的脂肪酸组成与饲料脂肪酸组成相关系数最高,脑组织最低。为了判明脂肪酸的组织沉积特征,对组织重要脂肪酸含量与饲料相应脂肪酸含量的比值进行散点分析,发现脂肪酸离散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HU-FA、LA和LNA、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组织及饲料SFA、MUFA、HUFA比值大于1,LA、LNA比值小于1。不同组织器官相比较,腹腔脂肪组织的SFA、HUFA比值最低, MUFA、LA、LNA比值较高;相反,在脑组织中,HUFA比值较高,而LA、LNA比值最低。研究表明,两种商品饲料LNA的添加水平较低,LA的添加水平较高。鱼体组织的脂肪酸组成基本反映了饲料脂肪酸组成,但脂肪酸的组织沉积模式存在差异,分析可能与不同类型脂肪酸的利用与转化特点不同有关。建议生产中有针对性地选择饲料油脂,以满足草鱼生长及维护健康状态的脂肪酸需求。  相似文献   

12.
长白猪、大约克及杜洛克肌肉品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测定了大约克、杜洛克及长白猪的肉质性状及背最长肌的氨基酸、脂肪酸及肌苷酸含量.结果表明:大约克的肉色评分最好,失水率和滴水损失最低,分别为3.34、8.30%和2.43%,杜洛克的大理石纹评分和肌内脂肪含量最高,分别为3.4和2.11%,剪切力最小,肌纤维最细.每100g背最长肌中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都以长白猪最高,分别为22.97g、18.04g、9.25g,但品种间差异不明显(P>0.05),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率品种间差异显著,以长白猪最高为40.25%,分别比大约克、杜洛克提高1.77%(P<0.05)、1.54%(P<0.05).大约克、杜洛克和长白猪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品种间差异不显著,脂肪酸总量大约克稍高于杜洛克,二者差异不显著.饱和脂肪酸(SFA)含量、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SFA+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都以大约克较高,分别比杜洛克提高14.33%(P>0.05)、3.89%(P>0.05)、0.33%(P>0.05).不饱和脂肪酸(UFA)杜洛克较高,比大约克提高2.32%(P>0.05).肌苷酸(IMP)含量以长白猪最高为2.57mg/g,比大约克、杜洛克分别提高1.18%(P>0.05)和2.39%(P>0.05),三个品种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普定高脚鸡的营养价值,试验对普定高脚鸡胸肌及大腿肌混合样品进行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普定高脚鸡肌肉中粗蛋白含量为18.99%,粗脂肪含量为5.54%,17种氨基酸总量为148.30 mg/g,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的39.02%,赖氨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其氨基酸评分为52.95;脂肪酸中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70.28%,且以油酸、亚油酸最高,分别达37.333%和27.053%;微量元素锌、硒含量分别为15.9 mg/kg和0.059 mg/kg。说明普定高脚鸡肌肉具有低脂高蛋白的特点,富含各种必需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及微量元素锌、硒,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开发和利用杨梅核仁资源,对杨梅核仁油的理化特性和脂肪酸组成,以及抗氧化和降血脂等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杨梅核仁油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分别为48.18%和35.99%,占脂肪酸总量的84%以上。酸价为0.39mg KOH /g,过氧化值为0.025mmol/kg,符合优质食用油标准;杨梅核仁油的抗氧化能力随着核仁油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对DPPH自由基清除的IC50为10.089mg/mL,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杨梅核仁油以高剂量(5g/kg.bw)灌胃处理6周后小鼠的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分别为1.04 mmol/L和2.75mmol/L,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也有所下降,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升高(P<0.05),表现出较好的血脂水平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研究测定了大约克、杜洛克及长白猪的肉质性状及背最长肌的氨基酸、脂肪酸及肌苷酸含量。结果表明:大约克的肉色评分最好,失水率和滴水损失最低,分别为3.34、8.30%和2.43%,杜洛克的大理石纹评分和肌内脂肪含量最高,分别为3.4和2.11%,剪切力最小,肌纤维最细。每100g背最长肌中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都以长白猪最高,分别为22.97g、18.04g、9.25g,但品种间差异不明显(P>0.05),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率品种间差异显著,以长白猪最高为40.25%,分别比大约克、杜洛克提高1.77%(P<0.05)、1.54%(P<0.05)。大约克、杜洛克和长白猪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品种间差异不显著,脂肪酸总量大约克稍高于杜洛克,二者差异不显著。饱和脂肪酸(SFA)含量、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SFA+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都以大约克较高,分别比杜洛克提高14.33%(P>0.05)、3.89%(P>0.05)、0.33%(P>0.05)。不饱和脂肪酸(UFA)杜洛克较高,比大约克提高2.32%(P>0.05)。肌苷酸(IMP)含量以长白猪最高为2.57m...  相似文献   

16.
飞廉种子油贮存前后理化性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廉种子油脂含量高,是不可忽视的潜在能源.本试验研究了飞廉种子油贮存前后理化性质的变化,为油脂的合理贮存提供基础数据.以2009年7月收集的阿坝飞廉种子作为研究对象,于2009年10月和2010年10月进行种子脂肪油的提取,并于2010年11月进行了理化性质(包括水分及挥发物含量、酸值、碘值、皂化值)和油脂加热试验的测定.结果表明:2009年提取的种子舍油率为30.30%,种子在-30℃冰柜中贮存一年以后含油率升高为38.05%;同时,飞廉种子油脂在5℃冰箱中贮存一年后其水分及挥发物含量降低了1.5239个百分点,酸值升高了1.1018 mgKOH/g,碘值降低了20.3619gI2/100g,皂化值降低了13.9546mgKOH/g,在加热试验中,贮存一年的油脂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变质反应.故油脂在贮存过程中,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止其酸败变质.  相似文献   

17.
莲花花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枫  朱威  张颖  胡福良 《中国蜂业》2007,58(9):5-7,10
对莲花花粉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发现,莲花花粉的含水量7.88%、灰分4.09%、脂肪5.59%、蛋白质15.26%、还原糖7.05%;维生素含量较高的有:VC102mg/100g,VE1.21mg/100g,VB10.6mg/100g,其它维生素未检测到;钾和镁的含量高于大多数花粉;17种氨基酸的含量为15.81%,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44.23%,其中以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含量最高,分别为2.24%和2.15%,胱氨酸含量最低,为0.14%;脂肪酸中以棕榈酸含量最高,相对含量为42.23%,亚麻酸、油酸和亚油酸的相对含量分别为25.17%、12.83%和9.90%,PUFA/SFA比值为0.75。本文还首次测定了莲花花粉的水浸率和醇浸率,分别为49.70%和47.35%。建议结合抗氧化能力和测定主要活性成分含量,作为花粉质量控制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研究肉兔肌肉组织、皮下结缔组织和肠系膜组织中的脂肪酸组成,先用索氏提取法和氯仿-甲醇法从肉兔脂肪组织中提取油脂,继而进行酸法和碱法甲酯化,经气相色谱技术,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氯仿-甲醇法提取,碱法甲酯化法处理的效果最好。以塞北兔为研究对象,采用这种方案对油脂进行处理,利用气相色谱技术和气质联用仪对脂肪酸组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肉兔肌肉间脂肪由12种脂肪酸组成,其中4种饱和脂肪酸中C16:0含量最高,为27.30%;4种单不饱和脂肪酸中C18:1含量最高,为24.02%;4种多不饱和脂肪酸中9,12-C18:2含量最高,为26.06%;P:S值为0.88。皮下结缔组织脂肪由13种脂肪酸组成,其中4种饱和脂肪酸中C16:0含量最高,为26.75%;5种单不饱和脂肪酸中C18:1含量最高,为29.07%;4种多不饱和脂肪酸中9,12-C18:2含量最高,为21.99%;P:S值为0.75。肠系膜脂肪由21种脂肪酸组成,其中7种饱和脂肪酸中C18:0含量最高,为25.47%,7种单不饱和脂肪酸中C18:1含量最高,为26.25%,7种多不饱和脂肪酸中9,12-C18:2含量最高,为27.52;P:S值为0.99。肌肉间、皮下和肠系膜上脂肪酸组成种类和含量有差异。肠系膜内脂肪酸种类最多,肌肉间较少。P:S比值肠系膜组织最高,皮下结缔组织最低。  相似文献   

19.
不同规格管角螺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规格管角螺腹足部肌肉的营养成分含量。以体重为50、100、200、300和400 g 5种规格的管角螺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其肌肉中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矿物质、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规格管角螺肌肉中粗蛋白质、粗脂肪和水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400 g组管角螺肌肉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最高,分别为70.00%和5.63%,而50 g组最低,分别为56.21%和2.17%。对矿物质分析发现,常量元素中钾含量最高,微量元素中铁含量最高,300 g组各种矿物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谷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和精氨酸含量最高,胱氨酸含量最低;300 g组肌肉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分别达到了186.91和80.71 mg/g,200 g组呈味氨基酸的含量最高,为82.70 mg/g。脂肪酸分析结果表明,不饱和脂肪酸的总量达到了63.50%~66.13%;C20:5(EPA)和C22:6(DHA)的含量分别为5.38%~6.21%和15.03%~16.06%。  相似文献   

20.
紫穗槐作为生态树种在我国被大面积种植,每年产生大量紫穗槐籽实,但其利用程度一直不高,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紫穗槐籽实,研究对河北省承德市紫穗槐籽实营养物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紫穗槐籽实总能、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钙及磷含量分别为19.12 MJ/kg、26.76%、8.70%、16.20%、0.40%和0.31%;紫穗槐籽实中含有15种脂肪酸,总含量为90.50 mg/g,其中4种为不饱和脂肪酸,分别是棕榈油酸(0.10 mg/g)、油酸(5.80 mg/g)、亚油酸(66.10 mg/g)和α亚麻酸(3.00 mg/g);紫穗槐籽实中氨基酸总含量高达23.18%。试验数据说明,紫穗槐籽实营养丰富,可利用价值较高,是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优良植物能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