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与母猪繁殖障碍相关的问题一般都比较复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充分了解一些重要的因素,将母猪繁殖效率最大化。多数大型种猪企业已经培育出自有品系,而非仅利用标准品种。品系是基于品种,但又不限于品种。比如,A系可能主要是大白品种,但育种方向是高生产力(窝均产总仔和每年分娩胎数)和带仔能力(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的母系。D系也可能是大白品种,但育种方向主要关注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和瘦肉率的父系。此父系的产生通常是以损害生产能力为代价的。因此,对商品猪生产企业,不要用来自这种公猪的后代母猪进行繁育。  相似文献   

2.
以美系(A系)和德系(G系)獭兔为基础育种群体,进行正、反交及其子代杂交。其中选择美系(A系)和德系(G系)獭兔公兔各20只,母兔各200只左右;进行正、反杂交试验,并以其杂种后代美德獭兔(AG系)和德美獭兔(GA系)继续进行杂交试验;并以公兔组建家系,对所有杂交组合的繁殖性能和后代体重生长性能进行系统测定,优化杂交组合,选择优良家系。美系与德系獭兔正反杂交组合的繁殖性能均大于德系獭兔亲本(P<0.01),在亲本中,美系獭兔繁殖性能显著优于德系獭兔(P<0.01);在所有杂交组合中,以德美獭兔♂×美德獭兔♀组合的平均产仔数(8.18只)、初生窝重(436.41 g)、断乳活仔数(7.6只)为最高,杂交优势率亦最高。美系獭兔♂×德系獭兔♀杂交组合家系间的产仔数、断乳活仔数、断乳成活率等繁殖性状总体上差异不显著(P>0.05),部分家系间初生窝重有显著差异。德系獭兔♂×美系獭兔♀杂交组合家系间仅少数家系间初生窝重有显著差异(P<0.05);德美獭兔♂×美德獭兔♀家系间的产仔数、初生窝重、断乳活仔数、断乳成活率等繁殖性状均无显著差异(P>0.05)。以德美獭兔(GA)♂×美德獭兔(AG)♀为最佳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3.
配套系育种技术是猪育种的一次技术创新,是在系统的品系选育基础上,通过大规模的配合力测定,筛选出杂交优势最高的固定组合,从而进行系间杂交商品猪生产的种猪繁育体系。随着BLUP育种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动物分子育种技术与传统的配套系育种技术的结合,已成为现代发达国家猪种改良的重要手段。配套系理论基础是杂交优势理论,但它突破了以往的以品种间杂交优势利用的局限,在其培育过程中,各系突出选择  相似文献   

4.
弗莱维赫种公牛的选育与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莱维赫牛也叫德系西门塔尔牛,俗称花斑牛,是德国宝牛育种中心(BVN)用西门塔尔牛和德国红荷斯坦进行择优杂交,再加上其他牛种的血统,形成现在的弗莱维赫品种。弗莱维赫牛是乳肉兼用品种,母牛是奶牛,产奶量比一般品种奶牛产奶量高,  相似文献   

5.
利用经过专门化品系选育的山麻鸭Ⅰ系(S1S1)、山麻鸭Ⅱ系(S2S2)、山麻鸭Ⅲ系(S3S3)、金定鸭(JJ)、莆田黑鸭(PP)和闽农白鸭(FF)为育种素材,通过杂交配合力测定,筛选产蛋量高、饲料转化率高的三系杂交的山麻鸭配套系.结果表明,筛选出3个最佳三系杂交配套组合F(PS2)、P(S1F)和F(S1P),其500日龄平均产蛋数分别为345.4个、339.2个和331.1个,平均总产蛋重分别为25.1 kg、24.3 kg和24.1 kg,料蛋比分别为2.60、2.68和2.67,较亲本山麻鸭S1S1系500日龄总产蛋数(300.2个)、总产蛋重(19.9 kg)、料蛋比(2.91)分别提高了10.3%~15.1%、21.0%~26.1%和15.1%~18.7%.三系杂交配套组合在产蛋量、饲料转化率等的杂种优势显著,主要生产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接上期) 4营养杂交技术在蜜蜂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4.1利用营养杂交技术培育优质蜂王 优质蜂王是蜂产品高产的基本保障,育种中常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品种选育,充分发挥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7.
育成南江黄羊新品种的技术和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江黄羊系用杂交繁育方法,其亲本和杂交组合的选用有独到之处,应用数量遗传和群体遗传学原理于山羊育种,收效明显,结合实际,创建育种体系及大面积示范推广,有力保证了断品种育成。  相似文献   

8.
种猪的育种体系是指对一个品种猪种群的长期繁殖与选育体系.目前,中国的种猪育种体系主要是指部分外国品种猪的育种体系,重点是在95家国家级核心种猪场.国外有效的猪育种体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大型专业化育种公司的封闭式育种体系,进行多个专门化品系选育及配套系筛选;另外一种是养猪发达国家的中小型种猪场通过专业机构进行信息联合和公猪资源共享,进行联合遗传评估开展纯种猪选育,从而形成的公众型联合育种体系.我国种猪育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是:(1)过分强调纯种繁育,缺少国外大公司内部的杂交繁育体系,这是我国和他国在育种体系上的差异;(2)在猪遗传评估中,对同一品种内的各"系"间能否"杂交"未作正确解析;(3)我国种猪遗传评估工作虽已进行了17年,每年收集约40万头猪的生长性能测定数据,但未达到预期的效果;(4)不重视对我国新培育猪种和濒危地方猪种资源的育种体系建设.由于错误的猪育种体系,我国过去几十年培育出来的许多猪品种都消亡了.任何生物品种在世代延续中都在发生变化.品种作为一个群体,有时处在同质状态,有时则处在相对异质状态,而且是同质状态与异质状态相互交替存在.在10(5~15)年时期相对较同质,其后的10(5~15)年相对较异质,再10(5~15)年同质,再10(5~15)年异质,如此反复循环,螺旋式地上升.这种将多个品种有序变化线条拼起来的模式可称为"网式育种".我国许多地方品种的形成过程中,都存在着"网式育种"现象,虽然其过程并不像上述那样典型.一个品种依照"网式育种"模式,留优去劣,不断循环,它就能不断变化,不断延续,不会消亡.  相似文献   

9.
以湖北优质地方品种江汉鸡为主要育种素材,经十年选育,采用三系配套杂交而成。  相似文献   

10.
以湖北优质地方品种江汉鸡为主要育种素材,经十年选育,采用三系配套杂交而成。  相似文献   

11.
<正> 在培育原始育种材料时抗病基因转移是有重要意义。在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育种工作中我们从具有综合免疫性的品种7中挑选出来П17品系。在多系相互杂交中这些品种的供体特性—在育种过程中其抗病基因转移的可能性已表现出来。这就可能在回交中利用它做为地方的、80和地方的重现品种的供体。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甘肃高山细毛羊育种历程进行回顾,对各阶段细毛羊品种(系)育种背景、育种过程、各品种(系)的生产性能分别进行了阐述,对甘肃高山细毛羊的繁育推广现状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德系西门塔尔牛为乳肉兼用型牛,鉴于该品种的优良特性,黑龙江垦区提高了培育"北大荒牛"的育种方案,通过建立育种组织、实施育种方案,"北大荒牛"的培育工作取得了初步进展。利用德系西门塔尔牛对黑龙江垦区的本地牛杂交,杂交后代生产性能从生长发育、育肥性能、肉质都得到了明显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1品种特性 1.1产地及环境 三黄肉鸡多为我国江苏、广东等家禽育种公司培育的三系配套杂交鸡。  相似文献   

15.
家蚕夏秋用斑纹全限性品种洞.庭×碧.波的育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杂交、回交、插入杂交和系统选育等育种方法,育成了实用夏秋蚕斑纹限性品种洞(限1B)、碧(限2A),与引进斑纹限性品种庭(秋丰B)、波(854B)组配成洞  相似文献   

16.
依据成对选育理论,采用杂交、回交、系统分离等育种方法,育成了多丝量中系家蚕品种125M和体质强健、易繁的日系家蚕品种241;选配出适合干旱、半干旱北方蚕区饲养的春用多丝量杂交组合125M.锦6B×241.绫4。经实验室、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及农村试养联合鉴定和蚕种场试繁表明,该杂交组合具有产量高(张产茧41.8 kg,比对照种提高10.2%)、茧丝质优良(解舒率80.51%,洁净94.5分)、强健好养、繁育系数高(公斤茧制种量5.45张)等特点,主要经济性状均达到国家审定标准。新品种定名为陕蚕六号。  相似文献   

17.
广西桑树品种选育研究与优良品种的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站开展桑树品种选育研究已有40年历史,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在桑树种质(品种)资源的收集、引进和创新;品种和杂交组合选育;优良桑品种和杂交组合的繁育和推广等方面先后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为我站桑树育种研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推动了广西桑树品种的不断进步。1 桑树品种资源的收集、研究与创新1.1 品种资源的考察、收集、引进和整理桑树品种资源(即遗传资源)是品种选育和品种改良的重要基础,种质(品种)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创新是育种的基础工程,品种资源材料的数量和质量则是育种能否突破的重要关键。我站对品种资源的收集和保存历来比较重…  相似文献   

18.
利用广西地方鸡品种资源优势,采用现代遗传育种技术手段,培育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和特色优质鸡品种(配套系)。通过“品种选育+技术集成+种苗销售+肉鸡养殖”、“科研院所+企业+基地+农户”模式,集成应用育种数据采集相关系统软件、配套系选择、疫病净化、种鸡繁育、肉鸡生态养殖等关键技术,形成了多项技术于一体的广西优质鸡良种繁育综合配套技术体系,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优质鸡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家蚕抗浓核病近等基因系及其RAPD分子标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一原  鲁成 《蚕业科学》1999,25(4):217-220
用抗浓核病的蚕品种东 3 4 (rr)与感病的品种菁松 (RR)杂交 ,再以菁松作轮回亲本 ,进行回交育种。由于家蚕抗浓核病基因表现隐性 ,因此 ,用测交添毒选择方法保留抗病基因 (r) ,通过回交 5代和自交一代的选择培育获得了抗浓核病的近等基因系菁东。对 2个品系及抗病亲本用 50个随机引物进行了RAPD分析。  相似文献   

20.
广东目前的黄羽鸡种通过育种专家的多年努力 ,通过引入外血或改良杂交等手段 ,在生产性能方面已得到了重大改进 ,基本形成了广东黄鸡快大型品种 (系 ) ,如岭南黄、新广黄、康达尔黄等。同时 ,饲养方式上也要求由原来的传统散养方式向集约化的饲养方式转变。因此 ,种鸡饲养管理技术也必须相应地提高 ,才能充分发挥种鸡的生产性能。1 特别注重种鸡苗的质量(1 )选择优良适销品种 目前广东快大型黄鸡有多个品种 ,所以一定要根据市场的需要选择好适销的品种 ,调整好种鸡的品种结构。(2 )选择具备所选品种特征的健壮苗 不同品种通过不同的杂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