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感染引发的家蚕微粒子病可以通过胚种垂直传播,如能在蚕种人工孵化处理过程中杀灭家蚕微孢子虫,阻断其胚种传播,将有效控制病害对养蚕业尤其是蚕种制造业造成的危害。对家蚕二化性四元杂交组合两广二号的带毒卵进行高温即时浸酸处理,考察浸酸温度和浸酸时间对蚕卵中Nb的灭活作用及实用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卵后20 h的带毒蚕卵用47.5℃或48℃质量浓度为1.075 g/m L的盐酸溶液分别浸渍6.0、6.5和7.0 min,对蚕卵实用孵化率无明显影响;依据蚕卵孵化后饲养至3龄眠蚕用显微镜镜检Nb的数据,测算高温即时浸酸处理对家蚕微粒子病的相对防治效果可达90%~97%。此外,采用Real-time PCR扩增方法,检测高温即时浸酸处理组蚕卵孵化蚁蚕样本中的Nb孢子目标基因的相对拷贝数,较常规浸酸处理组蚕卵孵化蚁蚕样本下降了97%~99%。上述结果表明高温即时浸酸处理对蚕卵中的Nb孢子有显著的杀灭作用,能有效阻断家蚕微粒子病的胚种垂直传播,可作为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一种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微粒子病的蚕座传染规律及淘汰迟眠蚕对防微的有效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人为混育感染的方法,研究了家蚕微粒子病的蚕座传染规律和淘汰迟眠蚕对减少该病发生的有效性。文章认为当蚁蚕受到微孢子感染后,直至母蛾中检出微孢子,这中间有三个感染阶段或三个微孢子增殖周期。第一周期为蚁蚕或1龄受感染至3龄向外排毒,第二周期为3龄蚕受感染至5龄向外排毒,第三周期为5龄受感染至母蛾带毒。文章还认为淘汰迟眠蚕对蚁蚕带毒率在1%以下的种茧育和3%以下的丝茧育可以取得最为显著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前家蚕微粒子病对蚕种生产造成很大影响,为探明母蛾带毒率及孢子密度与蚁蚕受感染的相关性,我们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感染家蚕微孢子虫的成品卵检测是业内关注的技术问题之一。用磨碎管分装1 000粒蚕卵并加海绵塞,进行一段式催青的实验室二日孵化率达98.25%或以上,对生产用不同蚕品种、越年或冷藏浸酸蚕种及不同单位生产蚕种的二日孵化率最低为94.40%。用含0.01%十二烷基磺酸钠和2.00%氢氧化钠的溶液浸泡和磨碎蚕卵样本(约1 000粒),固形物去除率为83.38%。5龄起蚕添食感染5×105颗/mL家蚕微孢子虫孢子悬浮液后获取的混合蚕卵,在催青孵化后第7天检出率明显上升。1 000粒蚕卵混入3 000颗家蚕微孢子虫孢子的检出率为100%。蚕卵磨碎液用PBS缓冲液(pH=7.2~7.6)稀释40倍或以上时,qPCR法检测可稳定检出家蚕微孢子虫,检测灵敏度为4×106颗/mL,低于光学显微镜法的1.5×103颗/mL。105个一代杂交蚕种母蛾检疫批(166 623张毛种)母蛾检测和蚕卵集团检测的检出情况类似。不论是母蛾检测还是成品卵检测都涉及家蚕微孢子虫的胚传率和流行病学风险管控的阈值确定,上述研究提供了一种成品卵集团检测的方法,但实际...  相似文献   

5.
对家蚕微粒子病胚种传染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微粒子病在胚种传染时对次代蚕的遗传毒率是一个变量而不是一个常量。母蛾的带毒程度是影响遗传毒率的主要因素,即母蛾带毒程度越高对次代蚕的遗传毒率就越大,反之就越小。另外,蚕种在催青过程中,微孢子有一个显著增殖期,因而蚁蚕的可检毒率比卵期要大得多,蚁蚕经高温高湿处理后,可检毒率增加不多而主要表现为孢子密度的增加,此外,即使是同一有毒蛾产下的蚕卵由于蚕种的保护方式不同,遗传毒率也有较大的开差,尤其即浸种和越年种之间开差较大。胚种遗传带毒蚕的死亡时期也与母蛾的带毒程度有关,即母蛾带毒程度越高,死亡时期就越早,反之就越晚。  相似文献   

6.
对家蚕微粒子病感染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裕兴 《蚕业科学》1998,24(3):156-161
本文研究了家蚕微粒子病的食下传染、胚种传染、蚕座传染的规律性。指出对丝茧育来说感染越早危害越大,对种茧育来说感染越晚危害越大;食下感染的次数具有累积效应,但以起蚕期和将眠期(5龄为将熟前)影响最大;在蚁蚕就有感染蚕存在的情况下,丝茧育有二个蚕座传染周期,种茧育有三个蚕座传染周期;淘汰措施无论对丝茧育还是种茧育均是有效的,但其有效性随着基数毒率的增大而降低,只有当丝茧育的基数毒率在3%以下,种茧育的基数毒率在1%以下时淘汰措施才能取得95%以上的有效性,而且淘汰得越早越彻底效果越好;微粒子病对次代蚕的遗传毒率是一个变量,母蛾的带毒程度是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有毒母蛾产下卵通过催青后,遗传毒率在蚁蚕期已基本达到最大值,蚁蚕经高温高湿处理后遗传毒率的增幅不大而主要是孢子密度的增加;同一有毒母蛾产下卵用不同方式保护后,越年种蚁蚕毒率显著大于即时浸酸种蚁蚕毒率,说明微孢子在蚕卵的休眠期仍在增殖中;胚种传染带毒蚕的死亡时期大部分在3龄以前,影响发病死亡早晚的主要因素是母蛾的带毒程度。  相似文献   

7.
家蚕微孢子虫原位杂交诊断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家蚕微孢子虫rRNA基因高度保守的特点,设计合成了1对PCR引物,从家蚕微孢子虫基因组DNA上扩增出1个12kb片段,用同位素标记后作为检测家蚕微孢子虫的特异性探针。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对家蚕卵及感染家蚕微孢子虫4、6、10d的幼虫进行原位杂交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从家蚕单粒卵内检测到296粒孢子,对感染家蚕微孢子虫4、6、10d的幼虫均有阳性杂交信号出现。  相似文献   

8.
在家蚕微孢子虫孢子生产检测中引用LAMP技术,比对相应蚕种批次的母蛾镜检和成品卵镜检结果,试验显示LAMP检测对家蚕蚕卵中微孢子DNA的灵敏度完全适用于生产检测的要求,同时前者工作流程耗时大大缩短,相对具有一定优势,但因成本限制,可在一定范围内适用。  相似文献   

9.
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是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胞膜上发现的能够高选择性透过水分的一类通道蛋白。通过克隆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的AQP基因,并分析其表达特征,为研究AQP在Nb孢子侵染宿主细胞时调节孢子内渗透压的作用积累基础信息。依据从Microsporidia DB和MIPModDB数据库比对获得的序列设计引物,以家蚕微孢子虫基因组DNA为模板克隆了NbAQP基因,该基因大小为750 bp,编码蛋白质分子质量为26.66 k D,具有MIP超家族水通道蛋白的保守跨膜结构域。用半定量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在Nb孢子感染宿主家蚕的7 d内,家蚕中肠组织中都能检测到NbAQP基因的表达,自感染后2 d开始,NbAQP基因的表达水平开始明显上升,直至感染后7 d达到最高水平。NbAQP基因的高水平表达时相与家蚕添食Nb孢子后中肠组织中成熟Nb孢子大量出现的时间相一致,初步推测NbAQP可能在家蚕微孢子虫成熟孢子发芽时的孢子内渗透压调节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蒋满贵 《广西蚕业》1997,34(2):58-59
家蚕微粒子病曾因给法国和意大利的蚕丝业以致命性的打击而出名。此病在今天也还是养蚕中危害严重的蚕病。其感染途径有患病雌蛾产下带毒卵,通过母蛾传染给蚕卵的胚种传染;以及病蚕排出带微粒子孢子的粪便,与蚕座内的桑叶一起被健康蚕食下,从而传播给健康蚕的食下传染两大种类。由于微粒子病毒可通过胚种传染,因而要进行母蛾检查,因此对含病毒的母蛾产下的蚕卵.按规定要进行淘汰。昭和43年以后,为了省力化.改一蛾区检查为14~30蛾一批的检查,即转变为集团母蛾检查。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如何提高有毒蚕卵的检出率,对3个品种和12个有毒母蛾所产的12圈蚕卵进行了蚕卵、蚁蚕和卵壳镜检。其结果是:蚕卵、卵壳共检5次,检出微粒子孢子的有9圈,检出率为75%;蚁蚕镜检1次,检出微粒子孢子的有12圈,检出率为100%。根据镜检蚁蚕检出率高的特点,我站1991年春的原种补正检查,采取了以改检转青卵为检蚁蚕为主的“五改”办法,避免了原种漏毒而导致胚种传染,在同往季一样进行严格消毒防病的情况下,合格蚕种率由去春的79.8%提高到了98.5%。  相似文献   

12.
不同容量母蛾样本检验微粒子灵敏度的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用不同剂量的家蚕微粒子虫孢子感染5龄期家蚕幼虫,获得微粒子病毒蛾,并将这些有病蛾混入数量不等的未感染母蛾中,进行微粒子病检出率的测试,结果表明:在样本容量为180蛾时,检出率仍可达到现行生产要求的100%。  相似文献   

13.
用铬变素2R法对家蚕微孢子虫孢子染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铬变素 2R法 (Chromotrope 2R)染色家蚕微孢子虫 (Nosemabombycis,N .b)孢子和绿僵 (Nomuraearile yi)孢子、曲霉 (Aspergillusflavus)孢子、花粉粒 (Pollengranule)等与N .b孢子形状相似物 ,结果表明 :Chromotrope 2R法特异性地将N .b孢子染成粉红色 ,绿僵孢子、曲霉孢子、花粉粒未被染成红色 ,初步认为Chromotrope 2R法可应用于母蛾镜检的N .b鉴定 ,能明显提高N .b的检出率与准确性 ;染色N .b孢子的最佳时间与温度为 4 0min ,30℃。鉴于本染色法的条件、技术操作简便 ,染色特异性强 ,因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第3章 蚕和蚕品种 第1节 概论 家蚕属节肢动物,昆虫纲,鳞翅目,蚕蛾科,蚕蛾属。如前述,家蚕是完全变态昆虫,即经过卵(胚子)—幼虫(蚕儿)—蛹—蛾(成虫)四个时期。 蚕卵由母蛾产下,卵内的胚子吸收消耗卵内的营养物质发育,孵化成蚁蚕。孵化后,幼虫从桑叶中吸收种种所需的营养物质供发育、生长。成熟即吐丝结茧。在茧内蜕皮化蛹。蛹期是幼虫期器官向成虫器官变化的时期,即是幼虫器官组织崩坏,成虫器官形成的时期。成虫是生殖期,一些必要的生殖器官充分发达,完全不吸收营养物质,生殖结束后不久即死亡。  相似文献   

15.
胚胎期感染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的家蚕个体,其携带Nb在健康家蚕群体中的传播扩散规律是流行病学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家蚕微粒子病检验技术的科学基础。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通过混育和个体育试验,研究胚胎期感染Nb的家蚕个体对健康群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胚胎期感染Nb的家蚕中,存在可以完成1个世代(即可以发育到化蛾产卵)的个体;胚胎期被感染的家蚕个体在健康家蚕群体中的感染扩散规律为"连续感染传播扩散"模式;病害在家蚕健康群体的传播扩散与胚胎期感染个体数量和感染程度有关,在幼虫期低剂量感染情况下,感病个体混入率≥5%对群体的化蛾率有明显影响,感病个体混入率≤2%对群体的化蛾率未见明显影响。上述结果可供感染Nb的家蚕子代对健康群体影响的风险阈值确定,以及家蚕微粒子病检验判别标准的评价和检验技术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孤卵孵化单体跟踪方式进行饲养和继代表明:感染微粒子病的母蛾产下的卵中,并非100%发生微粒子病胚种传染,有29.59%的卵孵化出的蚁蚕不受微粒孢子感染。在受胚种感染微粒子孢子的蚁蚕中,87.77%在小蚕期(四龄饷食前)发病致死,只有12.23%能存活至大蚕期,未能发现能存活至结茧的。采用这一方式进行饲养和继代,可有效地从受微粒子孢子感染的母蛾产下的卵中分离净化出极少数未受微粒子孢子经胚种感染的个体进行安全继代。  相似文献   

17.
家蚕微孢子虫孢壁蛋白SWP25、SWP30、SWP32的表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的孢壁蛋白对于揭示家蚕微孢子虫感染宿主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对已完成精细定位的家蚕微孢子虫孢壁蛋白SWP25、SWP30、SWP32在家蚕中肠组织中的表达谱进行了分析。RT-PCR结果表明,SWP32在感染后24 h就可以检测到其转录本,SWP25、SWP30的转录本在感染后36 h可检测到,提示SWP32可能在孢子裂殖体阶段就需要发挥作用;3种孢壁蛋白在感染3 d后其转录本均达到较高水平,并在感染过程中持续保持,在感染后第10天仍能明显检出。3种孢壁蛋白在感染3 d后转录本量明显增加的现象与家蚕微孢子虫的生活史相符合,即:孢子母细胞在此阶段迅速增加并向成熟孢子转化,成熟孢子的孢壁在这一时期形成。3种孢壁蛋白的表达能在感染早期阶段的家蚕中肠组织中被检出,为进一步探讨3种蛋白的功能提供了线索,也为开发基于这3种蛋白的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特异性的家蚕微粒子病早期诊断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裳卷蛾变形孢虫(Vairim orpha ceracessp.nov.)对家蚕为敏感性感染,感染中量(IC50)为1.2×104,可广泛寄生各种组织,其中丝腺与马氏管被严重寄生,病蛾胚传率为2.69%,孢子发育形态明显偏向二孢子母细胞(d is-porous)发育。以2×107~4×107粒孢子/mL对每尾红鲤(red carp)添食0.5 mL,饲养40 d后解剖全部鱼体,约有10%~20%的试验鱼出现了明显的组织病变,在寄生组织中观察到大量的梨形未成熟孢子和少量的成熟孢子,但未观察到八孢子囊(octosporous)形态,病变组织疑似孢子免疫荧光检测为阳性,3次独立重复试验均得到了同样的结果,表明高浓度裳卷蛾变形孢虫可能对红鲤发生了机会性感染。试验结果对探讨微孢子虫的感染与感染适应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家蚕有5种血细胞,可以通过吖啶橙(acridine orange,AO)和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染色来区分。溴化噻唑蓝四氮唑[3-(4,5-dimethyl-2-thiazolyl)-2,5-diphenyl-2H-tetrazolium bromide,MTT]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细胞增殖和活细胞鉴定的染色剂。通过对家蚕血细胞进行复染,即先用MTT染色,再用AO和PI染色,发现以下2种情况:很多颗粒细胞、浆细胞和所有的原血球细胞不能被MTT染色,但AO染色显示为活的细胞;被MTT染色的细胞表面有紫色纤维状物伸出,除了一部分具有伪足的颗粒细胞外,所有被MTT染色的血细胞也被PI染色,细胞核是红色。因此,利用这3种染料对家蚕血细胞复合染色来判断细胞的存活与死亡,需要仔细分析并分别对待。  相似文献   

20.
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引起的家蚕微粒子病是对蚕种生产危害最为严重的家蚕病害,蚕种浸酸处理是蚕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防病处理手段。为探明浸酸处理对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效果,将家蚕二化性四元杂交组合两广二号的带毒蚕卵分别进行常规即时浸酸处理和高温即时浸酸处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卵龄24~240 h蚕卵中的家蚕微孢子虫进行定量检测。结果发现,常规和高温浸酸处理后每日取样蚕卵中家蚕微孢子虫的检测值较阳性对照组均显著降低,高温浸酸组又明显低于常规浸酸组,表明2种浸酸处理对蚕卵中的家蚕微孢子虫均有灭活作用,且高温处理的灭活效果更为显著。对蚕卵孵化后饲养至3龄眠和5龄起的幼虫逐条进行显微镜镜检,结果显示高温即时浸酸处理对家蚕微粒子病的相对防治效果分别为92.30%±2.95%和81.80%±0.06%。综上表明,高温即时浸酸处理带毒蚕卵对家蚕微粒子病有显著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