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CELO病毒(Chicken Embryo Lethal Orphan Virus,CELOV)即鸡胚致死孤儿病毒,属于腺病毒科,禽腺病毒属,鸡腺病毒Ⅰ型,归于腺病毒A群.1954年Yates等人首次报告从鸡胚中分离到一种新病毒,并于1957年命名为鸡胚致死孤儿病毒,简称CELO病毒[1].由于CELO病毒具有禽腺病毒属各种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及抗原特性,1982年国际病毒学分类委员会(ICTV)第四次报告把CELD病毒确定为禽腺病毒属的代表种.  相似文献   

2.
1954年Yates等首次报告从鸡胚中分离到一种新病毒,并于1957年命名为鸡胚致死孤儿病毒,简称CELO病毒。该病毒属于腺病毒科,禽腺病毒属,鸡腺病毒1型,归于腺病毒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不同接种途径对禽腺病毒(FAdV)在鸡胚中的增殖能力及病毒的主要分布组织,本研究将FAdV分别采用卵黄囊、尿囊膜和尿囊腔3种途径接种SPF鸡胚,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FAdV在鸡胚组织中的病毒载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FAdV在鸡胚各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增殖。FAdV经卵黄囊途径和尿囊腔途径接种SPF鸡胚,病毒主要嗜性组织为肝脏,经尿囊膜途径接种FAdV,病毒主要嗜性组织为尿囊膜。经卵黄囊途径接种,FAdV在肝脏、尿囊膜和尿囊液中的病毒载量分别为1.38×108拷贝/mg、2.78×107拷贝/mg及1.32×104拷贝/mg。经尿囊膜途径接种,FAdV在肝脏、尿囊膜和尿囊液中的病毒载量分别为1.83×104拷贝/mg、1.08×105拷贝/mg及4.53×104拷贝/mg。经尿囊腔途径接种,FAdV在肝脏、尿囊膜和尿囊液中的病毒载量分别为1.65×105拷贝/mg、7.08×104拷贝/mg及1.26×104拷贝/mg。以上结果表明,不同接种途径对FAdV在SPF鸡胚中的增殖影响较大,其中经卵黄囊途径接种SPF鸡胚,FAdV增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4.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鸡传染性贫血病毒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选取CAV病毒的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以梯度稀释的含有CAV目的扩增片段的质粒作为标准品,进行定量PCR反应以确定检测灵敏度。2.0×105~2.0×102个拷贝,4个数量级的范围内定量PCR有"S"型扩增曲线,检测灵敏度为200个拷贝。根据病毒拷贝数与定量反应Ct值的关系,绘制了标准曲线。该方法具有特异性,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禽白血病病毒和马立克病毒核酸都没有扩增反应。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试验感染鸡的肝脏、脾脏、肾脏、胸腺、法氏囊、泄殖腔棉拭子等样品,所有检测样品都有"S"型扩增曲线,且荧光信号值高。实时定量PCR检测CAV的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可以进行定量分析,在禽病的快速检测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根据Gen Bank中I群禽腺病毒(FAV-Ⅰ)代表株AAU46933(CELO株)的Hexon基因序列设计一对通用引物,摸索了合适的扩增条件,建立了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方法,并对9株鸡包涵体肝炎毒株的病毒滴度进行了测定,并与OD260法、鸡胚病变法以及细胞病变法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的检测下限为0.98×102拷贝/μL。以细胞病变法为标准测定方法,经统计学分析发现,鸡胚病变法与细胞病变法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591);荧光定量PCR法与细胞病变法测得结果之间存在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r=0.965,P0.05);OD260法与细胞病变法测得的结果间无相关性(P0.05)。以上结果说明,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结果能够间接反映病毒感染力,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操作简单、耗时短、成本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根据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 virus,CAV)基因组保守区域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CAV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同时验证其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本试验建立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灵敏度可达1.8×101拷贝/μL,远高于常规PCR方法;并与禽类其他病毒性疾病无交叉反应,具有高特异性.用分离的病毒人工感染1日龄SPF雏鸡,14日龄剖检,对感染鸡体内各器官的病毒分布及载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脑、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胸腺、法氏囊和血清中均可检测到病毒,肝脏、胸腺病毒载量明显高于其他组织.本研究建立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同时检测大量临床样品,适用于CAV的诊断与流行病学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检测鸡胚中贝氏隐孢子虫,本研究根据GenBank公布的贝氏隐孢子虫和原鸡18SrRNA基因序列设计针对贝氏隐孢子虫的特异性引物,并以贝氏隐孢子虫卵囊基因组DNA为模板,建立检测贝氏隐孢子虫SYBR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qPCR)方法,同时对贝氏隐孢子虫在鸡胚中培养7d后尿囊膜和尿囊液样品中虫体DNA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SYBRGreenreal—timeqPCR方法可特异性检测到贝氏隐孢子虫,建立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2=0.998),卵囊基因组DNA检测阈值为10个卵囊,重复检测结果显示试验重现性较好。该方法成功检测到尿囊膜和尿囊液中虫体DNA。本研究建立了快速、特异的定量检测鸡胚中贝氏隐孢子虫real—timeqPCR方法,可用于对贝氏隐孢子虫在鸡胚中繁殖规律分析和抗隐孢子虫药物筛选等研究。  相似文献   

8.
为制备合格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41株种毒,将M41株毒种接种SPF鸡胚进行传代培养,收获尿囊液、分装、冻干,并对冻干毒进行了无菌检验、支原体检验、剩余水分测定、真空度测定、外源病毒检验、病毒含量测定、特异性检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冻干毒种各项检验均符合规定,可作为研究用种毒。本研究可为其他禽源病毒种毒的制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定量检测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方法,以MG的mgpc基因序列为目的序列,在其保守区域内设计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和1条探针,通过各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检测MG的ddPCR方法,并测定了建立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以及重复性。结果显示:建立方法的最佳引物浓度为20 μmol/μL,探针浓度为10 μmol/μL,退火温度为55 ℃;该方法只检出MG,没有检出鸡滑液囊支原体、禽衣阿华支原体、禽流感病毒、鸡新城疫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禽脑脊髓炎病毒、禽偏肺炎病毒、禽呼肠孤病毒、鸡沙门氏菌和鸡大肠杆菌,且相互间没有交叉反应;本方法最低检测MG重组质粒标准品的检测限为3.9拷贝/μL。重组质粒标准品浓度在3.9~41 025拷贝/μL范围内,绘制的ddPCR绝对定量曲线与测得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 = 0.999);3次重复检测试验结果的变异系数均小于5%。对采集的60份病鸡喉拭子、气囊拭子及肺样品进行MG检测,结果ddPCR方法的阳性检出率(15.0%)高于荧光定量PCR方法(13.3%)。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ddPCR方法定量检测MG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为绝对定量检测MG提供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利用HI和AGP方法检测普通种蛋中ND和IBD的卵黄抗体水平,利用HA和EID50检测方法比较多种病毒(如NDV、IBV、IBDV及AEV)在SPF鸡胚与普通鸡胚上繁殖性能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普通种蛋中ND及IBD的卵黄抗体水平普遍较高,在SPF鸡胚上新城疫LaSota病毒繁殖量是普通鸡胚的5~20倍,尿囊液血凝效价平均高2.0~2.5滴度。MA5毒株在SPF胚病毒液EID50为普通鸡胚的10倍以上熏且每次检测的结果比较接近。IBDV、AEV等病毒在普通鸡胚上几乎不能增殖。  相似文献   

11.
利用HI和AGP方法检测普通种蛋中ND和IBD的卵黄抗体水平,利用HA和EID50检测方法比较多种病毒(如NDV、IBV、IBDV及AEV)在SPF鸡胚与普通鸡胚上繁殖性能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普通种蛋中ND及IBD的卵黄抗体水平普遍较高,在SPF鸡胚上新城疫La Sota病毒繁殖量是普通鸡胚的5~20倍,尿囊液血凝效价平均高2.0~2.5滴度。MA5毒株在SPF胚病毒液EID50为普通鸡胚的10倍以上,且每次检测的结果比较接近。IBDV、AEV等病毒在普通鸡胚上几乎不能增殖。  相似文献   

12.
禽腺病毒是腺病毒科中的一个属,其中又分三种,9个血清型。 (1)鹌鹑支气管炎病毒(QBV)引起鹌鹑支气管炎(详见下述) (2)鸡胚致死孤儿病毒(Chiken—embryo—lethal—orphan) CELO病毒,鸡胚致死性孤儿病毒,原义指从一些死在蛋壳  相似文献   

13.
鸡贫血病毒Taq 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鸡贫血病毒(CAV)基因序列,选取一段高度保守的基因序列作为目的片段设计引物与探针,将该目的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中,作为阳性标准品.通过优化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建立了CAV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的敏感性达到10个病毒拷贝/μL,与其他禽病病毒无交叉反应,批间与批内重复试验相关系数都小于5%.实验数据证明该检测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好,重复性佳.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一种快速定量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的方法,试验针对H120株5′端非编码区保守区域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构建重组质粒作为阳性标准品进行SYBR GreenⅠReal-time PCR,建立了定量检测IBV的标准曲线与直线回归方程;同时,应用该方法检测三株IBV毒株在接种SPF鸡胚后不同时间段的病毒含量。结果显示:该方法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1,线性曲线好;最低可检测病毒的浓度为10~1拷贝/μL,是常规PCR方法的100倍;与其它禽源病毒均不发生交叉反应,特异性好;批间和批内重复性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1%;病毒含量在接种后36 h达到峰值,且rH120-S/TZ株病毒复制效率高于H120株,rIBTZ株复制效率最低。结果表明,该Real-time PCR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重复性好,可应用于IBV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TaqMan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禽白血病病毒(ALV)。选取ALV病毒的LTR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以梯度稀释的含有ALV目的扩增片段的质粒作为标准品,进行定量PCR反应以确定检测灵敏度。阳性标准品在3.0×102~3.0×107个拷贝共6个数量级的范围内,定量PCR反应有"S"型扩增曲线,检测灵敏度最低为30个拷贝。根据病毒拷贝数与定量反应Ct值的关系,绘制了标准曲线。该方法具有特异性,对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染性囊病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和马立克病病毒核酸都没有扩增反应。实时定量PCR检测ALV的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可以进行定量分析,在禽病的快速检测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将病料以尿囊腔途径接种9-11日龄的SPF鸡胚,收集死亡鸡胚尿囊液。将收获的鸡胚尿囊液进行血凝价检测,当血凝滴度达1:16以上时。确定病毒分离为阳性。若初次传代获得的尿囊液未检测到血凝性,需再盲传两代.若仍未检测到血凝性则认为病毒分离阴性。将收获的鸡胚尿囊液进行血凝抑制试验,若被AIV标准阳性血清抑制,  相似文献   

17.
1 病原学检测 将病料以尿囊腔途径接种于9~11日龄的SPF鸡胚.收集死亡鸡胚尿囊液,将收获的鸡胚尿囊液进行血凝价检测,当血凝滴度达1:16以上时,确定病毒分离为阳性。若初次传代获得的尿囊液未检测到血凝性,需再盲传2代。若仍未检测到血凝性则认为病毒分离阴性。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检测鸡天然免疫相关受体(Ch-MDA5、Ch-TLR3和Ch-TLR7)及其相应配体(MAVS、TRIF和MyD88)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并评价其应用效果,设计和筛选特异性PCR引物,制备各基因的质粒标准品,绘制荧光定量PCR的标准曲线,并对方法的灵敏度、重复性和特异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检测方法敏感度高、特异性强、检测线性范围广、重复性好。应用建立的方法检测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免疫SPF鸡后上述基因表达的变化,发现免疫后6h各基因的表达水平达到峰值,表明疫苗免疫迅速有效地激活了机体的天然免疫应答。建立了与鸡抗病毒感染天然免疫相关的3种细胞受体和相应配体的定量检测方法,可应用于病毒致病机制、鸡用新型疫苗、免疫增强剂以及抗病毒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19.
鸡胚致死孤儿病毒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胚致死孤儿病毒,(Chicken Embro Lethal Orphan Virus,CELOV)属于腺病毒科,禽腺病毒属,鸡腺病毒1型,归于腺病毒A群。1954年ates等首次报告从鸡胚中分离到一种  相似文献   

20.
鸡胚中人工感染网状内皮增殖病病毒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模仿禽网状内皮增生病毒(REV)垂直感染鸡胚,在1和3日龄的发育SPF鸡胚人工接种不同剂量的REV,并继续孵化至12日龄.在将发育鸡胚制成成纤维细胞单层后,再用抗REV单克隆抗体11B118作间接荧光抗体反应检测REV.结果表明,从所有人工感染REV的鸡胚12日龄制备的成纤维细胞中均能在培养48h检测出REV.该方法可用于检测生产弱毒疫苗的SPF鸡胚及其相应细胞有无REV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