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日粮添加大蒜素对生长獭兔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40~45日龄的生长獭兔8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20只。每100kg饲粮中分别添加大蒜素0.01%,0.02%,0.03%,以零添加作为对照。结果表明:添加0.02%大蒜素组平均日增重(23.89g)较对照组(20.72g)高,差异显著(P<0.05),另外试验两组也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0.02%添加组饲料利用率最佳,料肉比比对照组提高3.68%(P<0.05)。添加大蒜素组的腹泻率(7.32%,1.42%,4.02%)明显低于对照组(10.23%),而添加0.02%大蒜素组效果最好。试验表明,在生长獭兔日粮中添加大蒜素,对于促进生长、降低饲料消耗和降低腹泻率有较好效果。添加大蒜素对生长獭兔消化率均有上升趋势,粗脂肪、粗灰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粗蛋白以0.02%添加组与对照组、0.01%添加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无氮浸出物0.02%添加组的消化率与其他添加组及对照组的差异极显著(P<0.01);粗纤维消化率0.02%添加组与对照及0.01%添加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2.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基础日粮中按照质量比添加低聚木糖,添加量分别为0、0.01%、0.03%和0.05%,共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凡纳滨对虾40尾,饲养56d,研究了低聚木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和消化道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聚木糖对对虾增质量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试验组对虾末质量、增质量率和特定生长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增质量率分别提高了9.41%、8.41%和11.93%,特定生长率分别提高了2.06%、2.06%和2.65%;试验组饵料系数较对照组均下降,降低了1.83%~5.51%,其中0.03%组饵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饲料效率较对照组提高了4.88%~11.90%,其中0.03%组饲料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低聚木糖后能够一定程度地增加凡纳滨对虾消化道中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但效果不明显(P0.05),而且消化酶活性也不随低聚木糖在基础日粮中的比例的递增而增加;除0.03%低聚木糖组的肠道淀粉酶外,肝胰脏和肠道的消化酶活性都高于对照组的(P0.05).在凡纳滨对虾基础日粮中添加低聚木糖可以促进生长、降低饵料系数和提高饲料效率,对消化道主要消化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但有增加其消化酶活性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选取120尾初始体重为(30±0.52)g/尾的健康团头鲂1龄鱼种,随机分成4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余组为试验组,投喂的饲料是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1%低聚木糖、0.01%枯草芽孢杆菌、0.01%低聚木糖+0.01%枯草芽孢杆菌,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饲养60d,研究饲料中添加低聚木糖与枯草芽孢杆菌对团头鲂生长、消化、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团头鲂的增重率比对照组均有提高,其中以复配组(添加0.01%低聚木糖+0.01%枯草芽孢杆菌)增重率最高,比对照组提高了24.38百分点(P<0.05);试验组鱼肠道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以复配组最高;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鱼血清溶菌酶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血清替代补体、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丙二醛含量则有所降低.说明在饲料中添加低聚木糖与枯草芽孢杆菌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团头鲂的生长性能,提高肠道消化酶的活性,促进其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同时还可以提高团头鲂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4.
对三江白断奶仔猪作日粮添加柠檬酸试验,处理水平分别为1.5%和2%。结果表明:添加柠檬酸的各组比对照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均有提高,且差异极显著(p<0.01);腹泻率均较对照组低(p<0.01)。试验组仔猪精神状态良好、食欲旺盛、被毛整齐、光亮。  相似文献   

5.
    进行两个试验考察饲料中添加杜仲叶提取物对异育银鲫生长、血清非特异性免疫和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一:采用平均体重为(240±20)g的异育银鲫鱼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对照组)、01%、015%和02%杜仲叶提取物,饲养8周后,各组异育银鲫增重率分别为1249%、1279%、1410%、1232%,其中添加015%杜仲叶提取物较对照组显著提高鱼体增重率,降低饲料系数(P<005);对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测定表明:添加01%、015%、02%杜仲叶提取物可在不同程度上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lasc,SOD)、溶茵酶(lysozyme,LSZ)和碱性磷酸酶活性(alkaline phosphatase,AKP),其中添加015%杜仲叶提取物对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最显著;在肌肉品质方面,添加015%杜仲叶提取物可提高肌肉粗蛋白含量和肌肉耐折力(P<005),降低肌纤维直径和肌肉失水率(P<005)试验二:在基础饲料(含05%Cr2O3)中分别添加00%(对照组)、01%、015%和02%杜仲叶提取物,饲养平均体重为(553±35)g的异育银鲫,测定饲料营养物质消化率及肠道蛋白酶活性结果表明:添加015%杜仲叶提取物可显著提高异育银鲫粗蛋白消化率、干物质消化率和肠道蛋白酶活性(P<005)上述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015%杜仲叶提取物可提高异育银鲫对营养物质的消化率,促进生长,提高血清非特异性免疫力,改善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6.
选择24周龄健康无病商品代罗曼蛋鸡576只,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8只,两组基础日粮和饲养管理相同,试验组添加寡果糖0.6kg·t-1,试验期18周。试验结果表明:在蛋鸡饲料中添加寡果糖,试验组比对照组产蛋率提高11.81%(P<0.05)、饲料利用率提高8.49%、蛋壳厚度增加5.7%和经济效益提高7.46%、哈夫单位增加10.01(P<0.05),而破软蛋率和蛋比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日粮中添加稀土对肥育牛生理生化指标及日增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主要研究了日粮中添加RE(稀土元素)对肥育牛生理生化指标、日增重及消化代谢的影响。选用断奶后育肥牛20头,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头,经15天预试期后,试验组基础日粮添加0.2%RE。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RE对肥育牛的23项生理生化指标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试验组牛的血糖浓度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血清总蛋白质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牛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主要研究内蒙古特产,托县优质小茴香作饲料调味剂,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试验用46周龄的杂种母鸡300只,随机分成5组(各60只)。4个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剂量不同的小茴香粉和渣、对照组仅喂基础日粮。经60d的饲喂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小茴香粉和渣,能较好的促进食欲及增加采食量,进而提高产蛋性能。在试验条件下,添加5%、7.5%及10%小茴香粉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产蛋率4.7%(P<0.01)、0.52%(P>0.05)及9.66%(P<0.01);添加10%小茴香渣亦比对照组提高产蛋率8.90%(P<0.01)。此外,本试验还发现添加小茴香能够一定程度地改善蛋黄着色性能和提高鸡肉风味。因此,小茴香饲料调味剂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木聚糖酶添加量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生长、体成分、消化酶和体腔液酶活力的影响,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0、0.03%、0.06%、0.09%、0.12%和0.24%)的木聚糖酶制成6种等氮等能试验饲料,试验设6组,每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放体质量为(7.73±0.09)g的幼参50头,分别用6种饲料进行投喂,共进行56 d养殖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木聚糖酶显著提高了幼参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且0.09%木聚糖酶添加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添加组增重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提高(P0.05);木聚糖酶添加组幼参体壁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6%~0.24%木聚糖酶添加组幼参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6%~0.12%木聚糖酶添加组肠道蛋白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24%添加组淀粉酶活力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幼参体腔液中溶菌酶、过氧化氢酶、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均随木聚糖酶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0.06%~0.12%添加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木聚糖酶可显著提高刺参生长、体成分、消化酶和体腔液酶活力,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折线回归分析得出,对平均体质量为(7.73±0.09)g的刺参,其饲料中木聚糖酶最适添加量为900 mg/kg。  相似文献   

10.
中草药添加剂对真鲷幼鱼生长和蛋白质消化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体重为(22.18±1.44)g的真鲷Pagrosomus major幼鱼饲养于80 cm×40 cm×50 cm的水槽内(水温22±0.5 ℃),连续投喂含山楂、麦芽、当归等中草药的饲料2个月.试验中,中草药(粉剂和水煎剂)分别以1%、2%、3%(质量分数)的剂量添加到基础饲料中,试验结束时测定鱼体的增重并计算饵料系数,分3个阶段(每20 d为1个阶段)测定饲料总消化率、蛋白质消化率和幼鱼胃、肠道及肝脏中蛋白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摄食添加中草药饲料的6组鱼生长速度均快于对照组,且粉剂和水煎剂中均以2%剂量组幼鱼的生长最佳,相对增重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9.43%和47.16%,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饵料系数均低于对照组,两种剂型的2%剂量组均比对照组低0.10,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0.05);中草药添加剂对鱼胃、肠道及肝脏中的蛋白酶活性及消化吸收的影响与对生长的影响相似,两种剂型的中草药处理组均在第2、3阶段与对照组之间出现极显著的差异(P<0.01),且均以2%剂量组为最佳.  相似文献   

11.
李秋  李立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0):5715-5716,5719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分别用0、20、40、60 mg/L烯效唑浸种处理,研究其对小麦幼苗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20、40、60 mg/L烯效唑处理后,幼苗株高分别降低9.35、10.78、12.16 cm,根干重分别增加7.18%、4.39%、1.73%,根冠比分别增加30.3%、20.5%、16.4%,总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8.9%、27.1%、37.8%,丙二醛含量分别降低28.7%、16.1%、6.9%,呼吸强度分别降低61.1%、19.6%、16.9%;烯效唑浓度为20和40 mg/L时,根系活力分别增加53.8%、19.4%,而60 mg/L时根系活力比对照组降低11.3%。[结论]小麦生产过程中,烯效唑使用浓度以20 mg/L为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植物活性蛋白在大棚草莓上的应用价值。[方法]以3%的植物活性蛋白可湿性粉剂为供试材料,设置0(对照)、7500、15000、22500 mg/hm24个处理喷洒草莓,定期测定草莓株高、冠径、花蕾数等,计算小区产量及经济效益。[结果]与对照相比,施用7500、15000、22500 mg/hm2植物活性蛋白的草莓株高分别增加6.1%、10.2%、11.1%,冠径长分别增加3.5%、5.6%、6.7%,冠径宽分别增加2.1%、5.6%、5.9%,花蕾数分别增加0.35、0.56、0.68个,总产量分别增加13.6%、18.7%、19.3%,其中2月底前产量分别增加21.1%、25.2%、25.6%,经济效益分别增加19774.5、25857.0、26505.0元/hm2。[结论]施用植物活性蛋白能增加大棚草莓产量,改善品质,提高经济效益,大面积生产中以22500 mg/hm2为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13.
油菜秸秆还田及肥料运筹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油菜秸秆的不同用量与NPK肥料运筹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于2007和2008年在肥东和居巢进行试验。[结果]在肥东试验中,与未施秸秆相比,秸秆还田水稻的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分别提高0.3%、0.3%、1.9%和0.7%;秸秆还田并减少磷、钾肥施用量25%水稻的有效穗数、实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分别下降2.8%、1.4%、0.7%和3.8%;秸秆还田并增加氮肥施用量使水稻增产3.7%。在居巢试验中,与未施秸秆相比,秸秆还田水稻的有效穗数和成穗率下降0.9%~2.4%和1.1%~1.2%,实粒数和千粒重增加0.6%~2.9%和1.0%~1.7%;秸秆还田并减少磷、钾肥施用量25%的水稻有效穗数和实粒数增加2.1%~2.8%和2.5%~2.8%,千粒重减少0.7%~1.0%。[结论]适当减少磷、钾肥用量不会使油菜秸秆还田水稻显著减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查明攀枝花烟区土壤酸碱及钙、镁变化趋势,对该烟区170份耕层土壤样品进行了检测,结合2009~2010年土壤相关数据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5年前相比,攀枝花烟区土壤pH提高9.8%,其中仁和、米易、盐边分别提高10.9%、1.6%和6.7%。全市土壤交换性钙提高310.8%,年均提高62.5%,仁和、米易、盐边分别提高398.9%、227.3%、425.6%。全市土壤交换性镁提高229.9%,年均提高46.0%,仁和、米易、盐边分别提高216.0%、204.8%、412.8%。  相似文献   

15.
复合添加剂对热应激下肉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云焕  张玲  赵聘  薛帮玉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4937-4938,4940
在热应激条件下,研究2组抗热应激复合添加剂对肉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选280日龄青脚麻肉种鸡300只,随机分为II、II、II组。II、I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抗热应激添加剂I(中草药+Vc+VE)和II(碳酸氢钠+氯化铵+氯化钾+Vc+VE);III组为对照组。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I组产蛋率、蛋重、饲料报酬、蛋壳厚度分别提高了9.15%、3.54%、9.50%、7.36%;软破蛋率、死淘率分别降低了19.12%、58.63%;每月每只鸡净收入提高9.66%。II组产蛋率、蛋重、饲料报酬、蛋壳厚度分别提高了5.56%、3.99%、3.91%、4.29%;软破蛋率、死淘率分别降低了15.69%3、9.21%;每月每只鸡净收入提高4.90%。添加剂I效果优于添加剂II,与II组相比,I组产蛋率、饲料报酬、蛋壳厚度分别提高3.41%、5.81%、2.94%;软破蛋率、死淘率分别降低4.07%、31.95%;每月每只鸡净收入提高4.54%。添加剂II、I对蛋形指数、鸡蛋比重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栽培基质中添加豆粕对白背毛木耳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为白背毛木耳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白背毛木耳传统培养料中添加1.0%、3.0%及5.0%豆粕,以不添加豆粕为对照(CK),观察、测定不同培养料配方的白背毛木耳菌丝生长情况、产量及效益,分析不同处理白背毛木耳的主要营养成分和功能氨基酸含量。【结果】与CK相比,添加1.0%、3.0%和5.0%豆粕处理的毛木耳菌丝洁白、吃料快、长势强劲,单袋产量分别增加3.54%、8.45%和12.21%,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11.65%、21.68%和23.71%,粗纤维含量分别提高47.30%、59.46%和13.51%,氨基酸总量分别提高10.77%、14.63%和25.24%,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16.42%、21.89%和29.35%。其中,添加5.0%豆粕处理的毛木耳菌丝长势浓密,单袋总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蛋白质含量、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和还原糖含量最高,粗纤维含量较低,粗脂肪含量最低。添加1.0%、3.0%和5.0%豆粕处理的单袋利润均高于CK,分别提高0.04、0.08和0.10元。【结论】白背毛木耳培养料添加豆粕,可明显提高其产量、主要营养成分及功能氨基酸含量,以添加5.0%豆粕的栽培效果最佳,可在白背毛木耳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棕榈酸对牛瘤胃内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选用4头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杂交阉牛,采用4×4拉丁方设计,研究棕榈酸对瘤胃内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棕榈酸添加量分别为1.5%、3.0%及4.5%的纤毛虫活力沉淀的试验时间比对照组分别延长11.39%、26.77%及32.46%;瘤胃液的pH分别升高1.75%、2.71%及4.30%;瘤胃液Ca2+质量浓度分别下降9.51%、26.32%、28.83%(P<0.05);Mg2+质量浓度分别下降5.52%(P>0.05)、22.81%(P<0.01)、24.54%(P<0.01);NH3-N质量浓度分别下降3.28%(P<0.05)、23.03%(P<0.01)、24.02%(P<0.01);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分别下降3.28%(P<0.05)、23.03%(P<0.05)、24.02%(P<0.01).  相似文献   

18.
包膜尿素施用时期对夏玉米产量和氮素积累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随着缓/控释肥的推广和农业劳动力越来越紧缺,简化施肥技术成为未来的一种施肥趋势。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季雨热同期,基施包膜尿素容易使养分前期释放过快后期养分缺失,无法满足玉米后期生长需求。通过研究包膜尿素施用时期来探究适合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种植的施肥方式,简化施肥生产同时保证玉米产量,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方法】供试夏玉米品种选用登海605(DH605)和郑单958(ZD958),5个试验处理为不施氮处理(CK)、一次施尿素处理(JN)、拔节-大喇叭口期分次施尿素处理(SN)、基施包膜尿素处理(BR)和拔节期施包膜尿素处理(JR)。通过大田试验探讨包膜尿素肥料施用时期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转运特性及产量影响。【结果】施用氮肥可以显著提高玉米产量,ZD958和DH605各施氮处理较CK处理增产18.9%—24.7%和19.4%—28.9%。与JN处理相比,ZD958和DH605的SN处理平均增产4.15%和5.80%,其中ZD958的穗粒数显著提升。与BR处理相比,ZD958和DH605的SN处理平均增产1.44%和7.80%,JR处理平均增产2.10%和10.13%,其中ZD958的穗粒数显著提高,DH605的千粒重显著增大。两年试验都以JR处理产量最高,但JR与SN处理的产量无显著性差异。ZD958和DH605 JR处理的植株氮素总积累量比BR处理显著提高10.99%和6.78%,花后氮素积累量提高45.99%和43.87%,花后氮素吸收速率提高46.1%和43.5%。与SN处理相比,ZD958和DH605 JR处理的植株氮素总积累量提高5.15%和7.67%,花后氮素积累量提升18.78%和30.49%,花后氮素吸收速率提高18.39%和30.51%。ZD958和DH605 JR处理的氮素积累活跃期(ANAP)较BR处理增加13.74 d和25.87 d,成熟期籽粒含氮量(NAAG)提高12.78%和10.49%,花后氮素同化量(AANAA)提高50.87%和42.57%,氮素转运量(NTA)降低24.82%和25.38%,氮素转运效率(NTE)降低19.16%和12.04%,氮肥偏生产力(PFPN)提高2.07%和10.19%,氮肥农学利用率(AEN)提高11.47%和69.72%,氮肥利用率(REN)提高60.89%和25.91%,土壤氮依存率(SNDR)降低9.90%和6.36%。与SN相比,ZD958 JR处理的ANAP延长了12.77 d,NAAG、AANAA分别提高3.44%和20.17%,NTA和NTE分别降低18.93%和15.76%,PFPN、AEN和REN分别提高0.63%、3.29%和23.07%,SNDR降低4.89%。DH605 JR处理的ANAP延长了22.76 d,NAAG、AANAA分别提高10.26%和28.67%,NTA和NTE分别降低15.56%和7.80%,PFPN、AEN和REN分别提高2.15%、10.31%和29.96%,SNDR降低7.12%。【结论】黄淮海地区包膜尿素由基施改为拔节期施用,可以增加玉米籽粒含氮量、延长植株氮素积累活跃期并保持较高氮素吸收速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土壤氮依存率降低,增强了玉米对缓释肥养分的利用能力;增大了ZD958的穗粒数和DH605的千粒重,增产幅度与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分次施氮的效果相当,保证一次施肥满足夏玉米整个生长季对养分需求,利于夏玉米精简化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9.
冬小麦-夏玉米周年农田资源高效利用限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随着耕地面积的减少、人口数量的增加以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增加单位面积作物产量是提升粮食总产量、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探索农田资源高效利用途径及限制因素,为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提供指导。【方法】本研究以冬小麦、夏玉米为研究对象,在山东省4个生态区域(鲁东、鲁中、鲁西北及鲁西南),利用模拟模型等方法研究2008—2017年不同气候、栽培管理条件下作物产量,提出定量化评价指标,分析并明确影响各生态区域资源利用及产量提升的主要限制因素。【结果】(1)鲁东地区冬小麦生长季受光温资源、品种、栽培模式、水资源、氮肥资源因素影响率分别为16.96%、20.68%、1.39%、60.97%、0;鲁中地区受各因素影响率分别为37.72%、20.16%、1.57%、40.55%、0;鲁西北地区分别为17.90%、19.11%、1.20%、61.79%、0;鲁西南地区分别为33.65%、23.80%、1.65%、40.90%、0。(2)鲁东地区夏玉米生长季受光温资源、品种、栽培模式、水资源、氮肥资源因素影响率分别为49.11%、9.07%、10.64%、31.18%和0;鲁中地区受各限制因素影响率分别为56.62%、10.86%、11.65%、20.87%、0;鲁西北地区各因素影响率分别为43.01%、18.95%、11.26%、26.78%和0;鲁西南地区各因素影响率分别为64.42%、5.44%、15.84%、14.30%和0。【结论】冬小麦生长季鲁东、鲁西北地区农田资源主要受水分资源限制,其次是光温资源和品种的限制,栽培模式和氮肥资源影响不大。鲁中、鲁西南地区则主要受光温资源和水分资源的共同影响,其次受品种因素限制。夏玉米生长季4个地区均受光温资源因素影响最大,水资源次之,品种和栽培模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研究干燥方法对大豆种子含水量下降速率及在不同含水量条件下对种子活力的影响。采用CaCl2、硅胶及真空干燥法获得不同含水量的种子,经回湿后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真空干燥、CaCl2干燥及硅胶干燥3种干燥方法,种子含水量最低分别降至4.44%,5.17%,5.66%,分别较对照降低了31.90%,20.71%,13.19%,发芽率分别为93.33%,77.33%,98.67%,分别较对照增加了21.65%,0.80%,28.61%,种子活力分别为16.05,13.92,16.77,分别较对照增加了20.2%,4.3%,2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