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广谱抗菌药物,具有杀菌活性强、毒副作用小等特点,在兽医临床上应用广泛,其在畜产品中残留也日趋严重。作者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人工抗原合成、抗体制备以及近年来报道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免疫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β-内酰胺酶非法掺入生鲜乳可分解其中残留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头孢菌素),使常规检测方法无法检出有抗奶。为检测奶牛是否用过β-内酰胺类抗生素,检测部门开展了β-内酰胺酶类药物检测工作;而为了提高质检单位对乳及乳制品中β-内酰胺酶类项目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检测技术水平,农业部畜牧业司开展了对有资质的质量检测中心β-内酰胺酶类检测项目考核。本文即对历年考核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对检测中需要注意事项进行分析阐述,以期为今后质量检测单位顺利通过考核及其他性能实验室准确检测乳及乳制品中舒巴坦敏感β-内酰胺酶类药物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随着抗菌药物在畜牧业及临床上广泛及不合理的使用,耐药菌株不断出现,革兰阴性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率大幅上升。菌株的耐药种类很多,近年来最受关注的是耐β-内酰胺类药物的菌株,其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日趋复杂,其中最主要原因是菌株产生可以特异性水解抗生素的β-内酰胺酶。目前国内外有关奶牛生鲜乳中分离出的肠杆菌耐药性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论文对国内外患乳房炎奶牛的乳中产β-内酰胺酶菌的产酶类型、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型进行综述,以期为奶牛疾病治疗及生鲜乳中兽药残留安全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奶牛养殖业中的广泛应用导致了生鲜乳中抗生素的大量残留.不法人员将“解抗剂”β-内酰胺酶非法掺入生鲜乳,以掩盖残留的抗生素.而β-内酰胺酶属于违禁食品添加物,是管理机构及有关检测部门关注和打击的重点.笔者等就β-内酰胺酶的危害、现状及检测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应对非法添加β-内酰胺酶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抽取辽阳市奶牛饲养场牛奶样品共25批次,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对其进行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氨苄、青霉素、苯唑西林和氯唑西林6种β-内酰胺类药物残留的检测。每批样品做2个平行样,同时在空白牛奶中添加10 ng/g的6种β-内酰胺类药物进行回收率试验,检测结果得出空白样品的6种药物添加回收率为79%~92%,25批牛奶样品其6种β-内酰胺酶类药物残留量均符合规定。此次调查可为辽阳市的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被广泛应用在饲料中用于预防和治疗传染病,但是动物性产品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过量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文章主要就动物性产品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残留的常规检测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由于目前乳品行业出现个别掺杂使假现象,生鲜牛乳中加β-内酰胺酶类药物来分解牛乳中残留青霉素,使有抗奶无法正常检出。为了测出此种不合格牛乳,有关检测部门新开展了此类检测项目,基本上采用β-内酰胺酶的试剂盒检测法与舒巴坦敏感β-内酰胺酶类药物检验方法来确认。本文主要研究乳及乳制品中舒巴坦敏感β-内酰胺酶类药物的检验方法,探讨检测过程中的具体步骤,以及时、准确地确认乳及乳制品中是否含有β-内酰胺酶类药物,达到最佳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8.
牛奶中TEM1型β-内酰胺酶免疫胶体金试纸条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奶中存在的抗生素残留是影响牛奶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来源主要是奶牛养殖过程中使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簇药物.近来出现了一种声称能分解抗生素的"抗生素分解剂"-TEM1型β-内酰胺酶.该酶能将青霉素类药物降解,将"有抗奶"变为"无抗奶"[13].但该酶只是将青霉素类药物水解,而不能将其完全除去,水解产物仍存在于牛奶中.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动物源性食品中β-内酰胺类药物残留检测的微生物抑制方法,对敏感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ATCC10149选择性和特异性、样品提取方法、平板制备条件、方法检出限等技术参数进行研究;对肉、鱼、虾和牛乳等动物源性食品作添加试验进行方法验证.室内验证结果的重复性标准差在3.094%~11.14%,再现性标准差在3.141%~13.30%;室间验证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邻氯青霉素、双氯青霉素、苯唑青霉素和头孢噻呋7种β-内酰胺类药物残留检测,且能满足各国限量要求.  相似文献   

10.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生产的严重疾病,一直困扰乳业的健康发展.以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为代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lactam antibioctics)广泛应用于预防、治疗奶牛乳房炎等疾病[1].  相似文献   

11.
四川雅安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雅安地区的个体奶牛养殖业发展很快,但由于饲养管理水平较差,疾病的认识和防治意识薄弱,致使奶牛乳房炎经常发生.又因临床治疗中抗生素的泛滥使用,致使病原菌抗药性不断增多,给乳房炎的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为了进一步了解雅安地区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病原种类及其对常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情况,笔者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以及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12.
鸭疫里氏杆菌病药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鸭疫里氏杆菌病是养鸭业常见的严重的细菌病.药物防治是目前有效措施之一,主要药物有抗生素、合成抗菌药、抗菌肽及中草药等.兽用抗生素中尤以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类等四类抗生素对其的作用较强.其中氯霉素类药物氟苯尼考自1998年在国内上市以来,主要用于防治该病,效果良好.氟喹诺酮类药物近20多年在兽医临床应用广泛,但耐药现象日益严重.防治该病应选择或开发较新的药物,如加替沙星、奥比沙星、莫西沙星等;磺胺类药物因安全性低、药物残留严重、抗菌活性无明显优势,已逐步被其他药物所替代;抗菌肽及抗菌中药具有独特的抗菌机理且安全性高,有望成为新一代的抗菌药物应用于本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主要探讨应用ROSA法同时快速检测UHT奶中的四环素类和β-内酰胺类药物残留。评价了ROSA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验证了ROSA法的检测稳定性,10 min可出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4.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最常见的产科病之一 ,引起该病最主要的原因是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由于各奶牛场的饲养管理条件不一 ,因此国内外报道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出现频率均不一致 ,其中以链球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感染引起的报道最为常见 ,其次还有放线杆菌、变形杆菌、克雷伯氏杆菌等。由于对奶牛子宫内膜炎多数采用抗菌药物治疗 ,细菌易产生耐药性 ,耐药性的产生又需要加大药量或变换药物品种 ,这样既增加了治疗的成本 ,又使得奶产品中的药物残留问题更加突出 ,因此如何研制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物成为治疗奶牛…  相似文献   

15.
王艳 《中国乳业》2010,(5):56-57
由于目前个别不法分子掺杂使假,在生乳中加入β—内酰胺酶类药物来抑制牛乳中残留青霉素的抑菌作用,使有抗奶无法正常检出,从而得以商品化,给乳品企业和消费者造成不利的影响。为了检测出此种不合格生乳,有关检测部门新开展了此类检测项目,采用了β-内酰胺酶试剂盒检测法与舒巴坦敏感β-内酰胺酶类药物检验方法来确认。  相似文献   

16.
ROSA法快速检测鲜奶中的四环素类和β-内酰胺类药物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探讨应用ROSA法同时快速检测新鲜牛奶中的四环素类和β-内酰胺类药物残留。评价ROSA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同时验证ROSA法的检测稳定性,该法10min可出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通过验证β-内酰胺类抗生素快速检测试纸条的检测限、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等三个质量参数,证明此类试纸条的检测阈值与检测限一致,没有假阴性结果出现,假阳性率在国家规定范围内.说明该试纸条具有可靠性,并且能快速、方便地检测牛奶中的抗生素残留,验证牛奶质量,保证检测结果有效由此证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试纸条可用于牛奶中12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第一期.综述.羊干酪性淋巴结炎研究进展…………………杨雪红等(2)畜产品中β-内酰胺类药物残留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陈号等(4)动物胚胎生物技术研究进展…………………魏凤等(6)乳酸菌食品级基因表达系统的研究进展……王海英等(8)动物性食品中氟喹诺酮兽药残留分析方法的研究进  相似文献   

19.
1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系指化学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的抗生素,临床常用的主要是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青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球菌、革兰氏阳性杆菌、螺旋体和放线菌高度敏感,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易产生耐药性。临床上主要用于革兰氏阳性球菌引起的链球菌、李氏杆菌、坏疽及钩端螺旋体病以及肾盂肾炎、膀胱炎等。应用时偶有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出汗、呼吸及心跳加快、肌肉颤抖、站立不稳、浮肿及荨麻疹等,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近几年来β-内酰胺类药物在动物源食品中残留分析方法的研究,重点介绍了三种常用的检测方法:微生物测定法、仪器分析法和免疫分析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