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蚕抗菌肽enbocin基因的一种异常选择性剪接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菌肽是昆虫抵御外界微生物侵染的主要物质。研究了家蚕经大肠杆菌(JM109)、农杆菌(LBA4404)和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3种外源微生物诱导后,抗菌肽enbocin基因在蚕体血液和脂肪体中的表达。3种外源微生物诱导前、后,抗菌肽enbocin基因在蚕体血液中的表达均较弱。在蚕体脂肪体中,抗菌肽enbocin基因的表达在BmNPV诱导前、后差异不大;而JM109、LBA4404菌株诱导后则均出现特异性表达,且特异表达形式的表达量与正常表达具有补偿作用。克隆测序正常转录和诱导后特异转录的条带(GenBank:FJ373019),发现特异转录形式是由于正常表达形式的外显子/内含子的剪接位点发生变化,使2个外显子的序列均包括了中间内含子的部分序列所致,序列的改变也使得特异转录的抗菌肽enbocin基因的翻译发生提前终止,缺失了基因C末端cecropin结构序列。  相似文献   

2.
1,25-(OH)_2-D_3对抗菌肽表达调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外源途径调控机体内源性抗菌肽表达,以增强动物的防御能力和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是实现"健康养殖"的一条新型途径。生物体受病原微生物入侵后可由TLR介导内源性抗菌肽表达。结果表明:由PAMP诱发抗菌肽合成机制的模式有TLR-NF-κB和TLR-VDR 2大信号传导通路。TLR-VDR通路的基本过程是激活相应TLR→诱导Cyp27B1表达→产生1,25-(OH)2-D3→激活VDR→识别抗菌肽基因VDRE序列而调节抗菌肽表达。1,25-(OH)2-D3作为TLR-VDR通路的重要调节物质,可诱导抗菌肽在许多细胞中表达并与其他物质对抗菌肽表达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T3代抗菌肽转基因辣椒的PCR检测及青枯病抗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T3代抗菌肽转基因辣椒的11个株系进行了PCR分子生物学检测,证明T3代抗菌肽转基因辣椒仍保持外源抗菌肽基因;对T3代转基因辣椒群体进行了抗枯病测定试验。转基因辣椒群体抗病力提高,表明在转基因辣椒中蚕抗菌肽D、B基因得到了有效表达,从而缓减了青枯病症状。  相似文献   

4.
根据已发表的天蚕素B的cDNA序列化学合成4务引物,以重叠延伸PCR的方法合成了真核细胞偏爱密码子编码的抗菌肽天蚕素B基因,将其克隆于pMD18-T栽体,DNA序列分析证实合成的抗菌肽基因的碱基序列与设计的序列完全一致.利用山羊-β酪蛋白基因5'侧翼调控序列和真核基因表达栽体plRES1-neo,构建抗菌肽天蚕素B的乳腺组织特异性表达载体pbCP-cpin,将该载体溶于生理盐水,注入处于泌乳期的成年母山羊乳腺组织进行暂时表达.通过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试验确定了抗菌肽天蚕素B基因在山羊乳腺中的表达和抗菌活性.本试验建立了抗菌肽天蚕素B的乳腺瞬时表达系统,为验证各调控元件以及抗菌肽基因在转基因动物乳汁中分泌表达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提供了一个快速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5.
1应用 1.1基因工程 抗菌肽分子量较小,对多种动、植物病原菌具有广谱的抗性作用,同时,对动、植物细胞无毒副作用。因此,动、植物抗菌肽基因工程研究得到了广泛开展,期望将抗菌肽的基因转入动、植物体内并得到表达,达到抗病的目的。有人构建猪抗菌肽转基因小鼠,并成功获得该基因的表达,显著提高小鼠对链球菌感染的抵抗力。抗菌肽转基因植物方面的研究在模式植物烟草及马铃薯的研究较为成功,  相似文献   

6.
<正>可饲(食)疫苗是通过将病原体内提取的免疫原基因与适当的能促使该基因活化的启动子一同植入植物的基因组中,使重组的外源蛋白在该植物的可食用部分稳定地表达和积累,从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植物生产基因工程疫苗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转基因植物生产有用的外源蛋白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廉价生产系统,它可能替代传统的外源蛋白生产体系。通过外源基因的瞬时表达或稳定表达方式,多种基因工程疫苗已在植物中表达成功,并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本文概要介绍了国内外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疫苗的研究现状,并对转基因植物生产疫苗的潜在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关技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新型抗菌肽Hadrurin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Hadrurin是一种分离自毒蝎的高活性抗菌肽,对多种细菌有较强抑制活性.本试验构建Hadrurin全基因并在其两端加入了可切除的保护性多肽基因;再酶切Hadrurin基因产生黏性末端并连入pET-32a(+)原核表达载体;IPTG诱导表达抗菌肽蛋白,亲和层析纯化抗菌肽蛋白.结果表明,构建的Hadrurin全基因片段序列完全正确,连接进入pET-32a(+)表达载体的基因由0.1 mmol/L终浓度的IPTG诱导5 h可达到表达的高峰,重组蛋白经亲和层析可到达纯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鲁茂龙  甘人宝 《蚕业科学》1992,18(4):261-263
<正> 最近十多年来,以Chadwick、Boman和Natori为主的许多家实验室,对不同来源抗菌肽的结构、抗菌谱及其作用原理作了大量的和系统的研究。Cecropin类多肽不仅可杀死对烧伤病人来说是致命的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还能杀死病毒、寄生虫和某些动物和植物的致病菌,并证明对某些类型癌症、疱疹、感冒、痢疾、锥虫病以及布鲁氏菌均有疗效。有的实验室还计划用抗菌肽治疗AIDS和将其基因引入植物中以提高抗菌能力。目前,国内外一些实验室利用大肠杆菌、酵母等表达载体来表达cecropin类基因,但在这两种系统内表达有一定的困难。我们企图以昆虫NPV表达质粒来高效表达cecropin基因。本试验把天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已有一些企业开发出了抗菌肽饲料添加剂,例如: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与瑞鑫百奥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抗菌多肽,它是应用DNA重组技术,将蟾蜍中的四种抗菌肽、两种防御素的基因在可食用面包酵母菌中高效表达,并通过制粒、包被等后加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外源抗原蛋白的表达水平,根据已得到的HA-LTB融合基因,通过添加双增强子CaMV35S启动子、增强子Ω序列、内质网滞留信号KDEL序列及加长poly(A)序列等表达调控元件,构建HA-LTB高效融合植物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方法转化百脉根,获得转基因阳性植株21株,经PCR和RT-PCR检测表明HA-LTB融合基因已整合到百脉根基因组中。利用ELISA检测转基因植株,结果表明LTB免疫佐剂与HA抗原蛋白均具有免疫原性,LTB最高表达量达到0.086 μg/mg(蛋白粗提液),HA最高表达量达到0.25 μg/mg(蛋白粗提液)。通过植物表达载体的设计和构建,使禽流感血凝素在百脉根中的表达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为禽流感可饲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家蚕抗菌肽是蚕体内具有免疫功能的碱性多肽,具有抑制病菌生长和杀伤癌变细胞的作用。以家蚕抗菌肽moricin为研究对象,经密码子优化,设计合成了家蚕抗菌肽moricin基因多拷贝的串联体6×moricin基因,并将其克隆到大肠杆菌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转化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串联表达了融合抗菌肽6×moricin,且表达量较高。进一步通过盐酸羟胺专一性切割串联表达的融合抗菌肽6×moricin,获得相应的抗菌肽单体。体外抑菌试验验证,切割的抗菌肽moricin单体对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均有较强的抑制效果,且抑菌圈大小随抗菌肽单体浓度增加而增加。采用基因串联表达技术有望解决抗菌肽对宿主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为利用生物反应器规模化生产家蚕抗菌肽开辟了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动物研究及其在医药和畜牧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动物转基因技术一种是将外源基因转移到动物受精卵中,使其整合和表达,以产生具有新遗传特性的动物;另一种是将外源基因在特定调控元件作用下,在一定时间内表达外源蛋白。而转入的外源基因通常有4类:参与编码和调节机体组织生长发育的基因;与动物生产力密切相关的经济性状的主效基因;培育出抗某些疾病或具有广谱抗病性品系的抗性基因;治疗人类疾病所需的蛋白基因[1,2]。  相似文献   

14.
抗菌肽是生物体产生的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小分子肽,具有天然的抗菌活性.目前,基因重组的方法是获得大量抗菌肽最经济的方法.本文就抗菌肽基因表达系统作一综述,包括大肠杆菌表达系统、酵母表达系统、昆虫表达系统等.  相似文献   

15.
饲料添加剂影响内源性抗菌肽表达和免疫调节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源性抗菌肽作为先天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免疫调节和病原体防御中起关键作用。研究证实,通过外源性营养素上调机体抗菌肽的表达水平而不引起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是一种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可行的方式。因此,本文将重点讨论内源性抗菌肽在免疫调节中的多种功能,以及如何通过外源途径诱导内源性抗菌肽表达,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6.
禽痘病毒表达载体是已构建表达外源基因的病毒载体中的一种,它在表达外源基因上具有明显的优势:(1)它的基因组结构庞大,能耐受较大的外源基因(25~35kb)在其基因组的不同位点插入。(2)严格的胞浆内复制,避免了病毒基因重组入宿主细胞染色体的可能性。且禽痘病毒的宿主范围较窄,仅感染禽类,在哺乳动物体内仅产生一过性感染,安全性较高。(3)表达产物(蛋白质)在翻译后的加工修饰过程与体内极为相似,因此活性高。且保留了相应的抗原性、免疫原性。基于这些特点,使得禽痘病毒载体不仅可作为禽源疫苗,而且还可作为哺乳动物乃至人类的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抗菌肽作为昆虫的先天性免疫效应因子在昆虫物种进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测定了家蚕(Bombyx mori)和野桑蚕(Bombyxmandarina)群体的3种不同类型的抗菌肽基因DefA、CecE和MorB3的序列,通过序列核苷酸多态性分析、中性检验、溯祖模拟分析和连锁不平衡分析,发现这3种抗菌肽基因呈现不同的进化模式:DefA属于驯化过程中人工选择的靶基因;CecE是经历了驯化瓶颈效应的中性基因;MorB3的进化受遗传漂变影响。尽管进化模式不同,但家蚕的3种抗菌肽基因连锁不平衡程度均高于野桑蚕,反映家蚕经历了瓶颈效应,群体数量减小导致基因重组率降低。这些结果为理解家蚕不同抗菌肽的进化和功能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8.
不同杂交方式获得高效表达乙肝病毒基因转基因小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动物普遍存在转基因效率低、表达水平不高并且外源基因遗传不稳定等问题。根据传统育种原理,笔者在已经得到的转基因动物基础上,寻找比原代外源基因表达水平更高的后代,不仅可解决上述问题,而且可以节约成本,缩短获得高效表达转基因动物的时间。本研究是以繁殖周期短,易操作,较经济的小鼠作为试验模型,对已整合有人的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基因的小鼠进行近交和远交的方法进行选育,并对选育的后代进行外源基因的整合检测以及对小鼠血清中表达的外源基因进行定量检测,表明获得了高效表达的转基因小鼠,从而为以后的转基因动物研制提供了实践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玉米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主要编码3种结构蛋白,其中S蛋白的S1蛋白是宿主的主要保护性抗原,能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和血凝抑制抗体,并与病毒的组织嗜有关.本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离株SAIB14和SAIB4,以其S1基因克隆质粒pUCSAIB14和pUCSAIB4为模板,用具有高保真度的pfu酶分别扩增,得到含先导序列的S1基因片段.把扩增产物分别通过ClaⅠ和BamHⅠ酶切纯化,替换中间载体pUGFPocs的GFPm1基因,构建中间表达载本pUSAIB14和pUSAIB4.用KpnⅠ和HindⅢ双酶切重组质粒pUSAIB14和pUSAIB4,回收Ubi-S1-Tocs片段,定向插入到pCAMBIA 300载体的多克隆位点.经酶切和PCR鉴定,证明获得了S1基因的玉米表达载体pCUSAIB14和pCUSAIB4.外源基因导入受体植物能否有效表达,表达载体构建是关键因素,构建时选用表达载体的类型、启动子和终止子、目的基因插入位点等都有影响.本研究用BarHⅠ和ClaⅠ双酶切载体pUGFPocs,用S1基因扩增片段替换GFPm1基因,将S1基因置于Ubi启动子和T-ocs终止子的控制之下,有助于S1蛋白的高效表达,最后将Ubi-S1-Tocs单元HindⅢ和KpnⅠ双酶切下来,插入到pCAMBIA1300的多克隆位点,得到可用于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或直接转化的植物表达载体pCUSAIB4和pCUSAIB14. Ubi启动子来自玉米,属组成型启动子,内含有一个内含子和外显子,是已知的最强的单子叶植物启动子,外源基因在Ubi启动子的控制下,在转基因植物的所有部位和所有的发育阶段都会表达.pCAMBIA1300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中心构建的植物表达载体,可用于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或直接转化,载体中T-DNA左右边界内带有多克隆位点和筛选标记Hyg基因,Hyg基因是玉米和水稻转化试验中广泛使用的标记基因,编码潮霉素磷酸转移酶,适于玉米和水稻转化后用化学试剂潮霉素进行筛选转化体.多克隆位点处可插入外源基因,在农杆菌介导的转化中,由于卸甲载体的作用,植物表达载体T-DNA左右边界内的序列,包括外源基因和筛选标记基因部分,发生转移并进入植物细胞内,用筛选试剂潮霉素可有效筛选出整合有外源基因的转化体.转基因植物疫苗生产技术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把重组的疫苗基因导入植物,并使植物能够大量表达重组蛋白的一类生物技术.与常规疫苗及其它新技术疫苗相比,转基因植物疫苗具有生产简单、安全、廉价及保存和运输方便等优点,由于其应用前景可观,已引起免疫学家、分子生物学家和植物学家的极大兴趣与关注.利用该技术国外至今已获得成功的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不耐热的肠毒素B亚单位(LT-B)、诺沃克病毒外壳蛋白、流感病毒血凝素和艾滋病病毒抗原、口蹄疫病毒抗原和鼻病毒抗原、痢疾抗原等10多种疫苗,国内在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疫苗的研究方面还远远滞后于其他国家.本研究利用含先导序列的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构建了玉米表达载体系统,为进一步在玉米中表达IBV S1基因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20.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对昆虫的免疫反应起重要调节作用。根据家蚕基因组数据库序列设计引物,从家蚕幼虫血细胞中克隆了Bmserpin6的编码基因,并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了重组Bmserpin6蛋白。将纯化的重组Bmserpin6注射家蚕5龄幼虫后6 h提取家蚕血液制备血清,检测血清样品中的酚氧化酶原活性显著下降(P0.05)。体腔注射重组Bmserpin6后的家蚕5龄幼虫再通过微球菌诱导蚕体内抗菌肽gloverin2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幼虫脂肪体和血细胞中的gloverin2基因表达显著下调(P0.05)。依据上述结果推测:体外表达的重组Bmserpin6可以调节蚕体内2个重要的免疫途径,即抑制蚕体酚氧化酶原的激活和外源细菌诱导的蚕体抗菌肽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