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多枝赖草的C-分带与核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多枝赖草的根尖染色体进行常规制片分析和利用BSG方法对其染色体进行C-分带研究,确定多枝赖草的染色体核型组成为2n=4x=28=18m 10sm,确认多枝赖草的标准C-分带带型为2n=28=5CT 2CTI^ 2CT 1CTI 1CTI 1C 1T 1TI。  相似文献   

2.
普那菊苣的核型分析和C-分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根尖染色体常规制片分析,确定普那菊苣的染色体核型组成为:2n=2x=18=18m。利用BSG方法对其染色体进行C-分带研究,确认普那菊苣的标准C-分带为2n=18=2CT+4CTI++1CT++ICTI++ICT+I+;同时证实利用C-分带方法验证核型分析中染色体的配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纤毛鹅观草与多枝赖草属间杂种的细胞遗传学分析(简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海琴  凡星  王益  周永红 《草业学报》2008,17(3):162-165
将纤毛鹅观草与2种不同形态的多枝赖草进行属间远缘杂交,获得杂种F1植株。分析杂种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行为显示,纤毛鹅观草与多枝赖草的杂种染色体配对频率很低,平均每细胞仅形成1.04和2.09个二价体,平均每细胞染色体交叉数为1.50和4.50,C-值为0.05和0.16。表明鹅观草属的StY基因组与赖草属的NsXm基因组之间的同源程度很低,它们之间亲缘关系甚远。  相似文献   

4.
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Galega orientalis cv.Xinyin No.1)为试验材料,根尖染色体进行常规制片分析和利用HBSG流程对其染色体进行C-分带研究,结果表明,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体细胞染色体为16条,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6=16m,都为中部着丝粒或近中部着丝粒,确认新引1号的标准C-分带带型为2n=16=10C+4CI++2T。根据Stebbins分类原则属于较为对称性核型(1B)。  相似文献   

5.
利用Giemsa—C带技术对植物染色体进行带型分析是研究植物染色体组进化和分类的有效手段之一。我们应用C带技术对大赖草组型进行了研究(大赖草2n=28,染色体组代号JJNN),并且同赖草属的羊草的Giemsa—C带组型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结果为赖草属JN染色体组的特征带型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同时对赖草属JN染色体组的来源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6.
用羊草(Leymus chinensis,2n=28)与灰色赖草(Leymuskarelinii,2n=28)进行种间杂交,获得了杂交种子及F1植株;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PMCsMI)染色体构型为2.54Ⅰ+12.73Ⅱ.研究结果表明,羊草与灰色赖草的两个染色体组之间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远缘杂交可以动摇羊草固有的遗传特性,可做为今后改良羊草结实性研究的新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白草染色体核型与C-显带。核型K_(2n)=2x=18=16m(2STA)+2st,第5对染色体短臂带随体。未经分带处理时,前中期和中期染色体显示末端和着丝点带,晚中期染色体不明显分带。C-带处理后,原不明显分带的染色体显示出明显的末端带。由于白草染色体的这种特殊分带现象,为研究染色体分带机理提供了一种好材料。本文最后对分带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8个大赖草材料的C-分带和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利用C-分带和RAPD对小麦族赖草属的8个材料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大部分染色体都显示较强的末端带,着丝粒带和中间带则不丰富,除02I-191号材料外,其他几种材料之间变异不大。RAPD结果表明,45条随机引物中的35条(占77.8%)扩增出131条具有多态性的条带,其中22条为特异性条带,可以分别追踪8个大赖草材料。另外,OPC05还可以特异性追踪大赖草添加系中的第7和第14号染色体。  相似文献   

9.
采用常规及分带技术,对Wistar系大鼠染色体研究的结果如下:2n=42;1;X号染色体为亚端着丝点染色体;2~10;Y号为端部着丝点染色体;11~13号为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14~20号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染色体G-带与天津Ⅰ系大鼠G-带基本一致.染色体Ag—NORs定位于11,12,13以及X号染色体上,分布范围为1~7个,众数为6个.染色体C-带明显者为4~8,10~12,14~19,X号染色体,C-带不明显者为1~3,9,13,20,Y号染色体.  相似文献   

10.
热研4号王草和桂闽引象草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热研4号王草(Pennisetum purpureum×P.americanum cv.Reyan No.4)和桂闽引象草(P.purpureumcv.Guiminyin)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分析,以期为狼尾草属种质资源多样性保护利用和遗传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两者染色体基数均为x=7。其中,热研4号王草为三倍体,有21条染色体,核型公式2n=3x=21=21m(3SAT),染色体相对组成I.R.L=9S+3M1+3M2+6L,3条染色体含有随体;桂闽引象草为四倍体,有28条染色体,核型公式2n=4x=28=18m(2SAT)+10sm(2SAT),染色体相对组成I.R.L=10S+6M1+4M2+8L,4条染色体含有随体。热研4号王草和桂闽引象草核型不对称系数分别为60.15%和62.19%,属于1B型和1C型,其核型都属于比较原始的类型。  相似文献   

11.
为比较确定偃麦草属植物种质材料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程度,以3份不同来源的中间偃麦草(Elytrigia in-termedia(Host)Nevski)种质材料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染色体核型及C-带带型的分析。结果表明:3份中间偃麦草种质材料均为四倍体,其中EI015的细胞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4x=28=2M+10m+16sm,但不显带;EI021的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4x=28=4M+22m(SAT)+2sm,而带型公式为2n=4x=28=5C+2CT++2CT++4T++2T++1CS++12;EI038的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4x=28=4M+12m+12sm(SAT),带型公式为2n=4x=28=2S++4T++1CT++1T++20,3份种质材料染色体不对称性均属2A型。综合比较染色体核型及带型变化,EI021染色体核型特征与EI015、EI038相差明显,EI015与EI038染色体核型比较相近,但EI015与EI038在带型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说明各种质材料间亲缘关系较远,并且染色体带型分析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染色体变化。  相似文献   

12.
松辽黑猪染色体组型及显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方法以及C-显带和G-显带技术,对松辽黑猪进行了染色体组型分析及显带研究,并分析了各号染色体的相对长度、着丝点指数及臂比。结果表明,松辽黑猪的染色体数目为2n=38,公猪为3:8,XY;母猪为3:8,XX。松辽黑猪的C-带具有多态性,G-带带型与其他家猪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分带技术分析了徐淮白山羊的染色体核型、C-带。结果表明,徐淮白山羊二倍体染色体数为2N=60,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均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X染色体的大小介于1号和2号染色体之间,Y染色体最小.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公羊核型为60.XY.母羊为60.XX。大部分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着丝粒部位显示阳性C带。  相似文献   

14.
加州野大麦染色体C-分带、荧光原位杂交及其核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二倍体加州野大麦(Hordeum californicum)及普通小麦中国春(Chinese spring,CS)-加州野大麦的双二倍体为材料,进行依次染色体C-分带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结果表明:小麦背景中的加州野大麦染色体都显示较强的末端带,7对染色体之间带的数目和强弱均存在明显差异,可以和普通小麦染色体相互区分开来;以45s rDNA为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发现,二倍体和双二倍体中加州野大麦的NOR位点均位于第7对染色体短臂上;基于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C-分带和原位杂交结果,利用Motic images plus 2.0 ML软件"数码显微图像处理系统"进行核型分析,确定加州野大麦的核型为2n=2x=10 m(2SAT) 4 sm,属于较为对称性核型(Ⅱ A);加州野大麦染色体核型的建立,为利用远缘杂交和染色体工程转移加州野大麦的有利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草原红牛染色体核型与C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短期培养及常规染色体标本制备技术,研究了草原红牛染色体核型及C显带,并着重分析了Y染色体的形态。结果表明:草原红牛二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60,公牛为XY,母牛为XX,常染色体为端着丝粒染色体,X染色体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Y染色体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草原红牛C带带型特征与已报道的普通牛C带特征相一致:所有常染色体着丝粒区深染,常染色体臂和整个X染色体为浅染,Y染色体为半深染。  相似文献   

16.
试验采用根尖压片法分别对燕麦的3个种Avena nudibreri,A.hispanica和A.sativa的燕麦材料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vena nudibreri的染色体数目为2n=14,其核型公式为2n=2x=14=10m+4sm(2SAT),具2对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五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其中第5对染色体短臂末端带有随体,核型属2A型;Avena hispanica的染色体数目为2n=28,核型公式为2n=4x=28=20m+8sm(2SAT),着丝点的位置有近中部着丝点和中部着丝点区,其中第10对染色体短臂末端带有随体,核型属2A型;Avena sativa的染色体数目为2n=42,核型公式为2n=6x=42=26m+16sm(4SAT),具8对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第12对和第17对染色体短臂末端带有随体,其余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染色体组型属2B型。  相似文献   

17.
多枝赖草高分子量核DNA的有效制备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多枝赖草Leymus multicaulis黄化苗幼嫩叶片为材料,在液氮中研磨成粉末,加入冰冷的细胞核抽提缓冲液,经一系列钢制细胞筛过滤,离心分离细胞核,相差显微镜镜检后,用低熔点琼脂糖包埋,蛋白酶K原位裂解,经脉冲场电泳分离,用1%低熔点琼脂糖回收获得了较纯净的分子量大于2 Mb的核DNA,Southern杂交显示没有叶绿体和线粒体DNA的污染.利用该方法制备的高分子量核DNA,可用于后续可转化人工染色体(TAC)文库的构建和基因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