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4—2005年通过测试装烟室内平面温差、垂直温差以及叶间隙风速风压的方法研究了散叶烤房的烘烤性能,结果表明:只要装烟板制作规范、装烟室地坪坡度合理、风机风压达到设计要求、装烟室单位面积风量≥1000m3/h,装烟室平面温差就能控制在1℃以内;散叶烤房的垂直温差表现为,在变黄初期最小,从变黄中期到定色结束,温差逐步扩大,干筋期又逐步缩小的规律。但和普通密集烤房相比,散叶烤房上下层温差较小。  相似文献   

2.
纳米涂料对密集烤房烘烤性能及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纳米材料涂抹密集烤房装烟室和加热室内壁对烤房烘烤性能和烟叶质量的影响,为烘烤环境的优化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密集烤房的装烟室和加热室内壁涂抹纳米涂料后,烤房内垂直和平面温差分别降低1.5℃和1.7℃,缩短烘烤时间15h,降低烘烤能耗0.32元/kg,提高烤后烟叶上、中等烟叶质量6.2%,均价提高了1.03元/kg,并且明显地改善了上部烟叶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3.
<正>北方地区秋季气候多变,昼夜温差较大,温室栽培红掌的环境控制较难,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总结了秋季温室红掌管理的几个要点。1.温度适宜红掌生长的温度白天为25~28℃,夜间为18~22℃,初秋室外温度较高,温室温度上升较快,此时温度控制以白天降温、晚上保温为主。通常早上温室内温度超过25℃时,先打开天窗、外翻窗降温;当温度超过30℃时,可利用风机、湿帘降温,为防止降温剧烈,此时风机不可全开,应根据温度只  相似文献   

4.
<正>北方地区秋季气候多变,昼夜温差较大,温室栽培红掌的环境控制较难,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总结了秋季温室红掌管理的几个要点。1.温度适宜红掌生长的温度白天为25~28℃,夜间为18~22℃,初秋室外温度较高,温室温度上升较快,此时温度控制以白天降温、晚上保温为主。通常早上温室内温度超过25℃时,先打开天窗、外翻窗降温;当温度超过30℃时,可利用风机、湿帘降温,为防止降温剧烈,此时风机不可全开,应根据温度只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纳米涂料对烤房烘烤性能和烟叶品质的影响,为烘烤环境的优化和完善提供理论基础,分析了烤房纳米材料涂层对烤房内平面温差和垂直温差的影响、对烟叶烘烤时间的影响、对燃煤成本的影响、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和对烟叶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烤房的装烟室涂抹纳米材料后,烤房内垂直和平面温差分别降低了1.2℃和1.5℃,缩短烘烤时间12 h,降低用煤成本0.48元/kg干烟,节煤率达16.77%,并明显改善了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  相似文献   

6.
太阳能-热泵除湿木材联合干燥系统中,PK1570型空气集热器的采光面积为75.53m~2,在北京地区4~11月,天气晴好、无大风时,集热器的供风温度可达到40~70℃,平均供热量14~25kw,风机的电耗为2.5kw,利用太阳能的节能率≥20%。1989年8月,仅用太阳能干燥5cm厚、15m~3的红松,在12d内,含水率由31%降到14.4%,能耗为19.6kw·h/m~3,,成本为21.9元/m~3。  相似文献   

7.
远程控制终端阀室大多位置偏僻,特别是我国西部,昼夜温差较大,经常造成RTU阀室冬季温度过低.主要原因是阀室内没有足够热量,仅靠设备运行产生的热量,不足以维持PLC控制柜的最低运行温度,因此需要使用外供热源.在PLC控制柜底部安装两片30 W加热片,RTU阀室温度明显提升,PLC控制柜内的温度由0℃左右提升至6℃.若将加热片数量增至10片,控制室的温度可以恒定在10℃,从而可以彻底消除PLC在低温下工作效率低、甚至停止工作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设施栽培番茄定植后苗期的温差控制管理,2018年和2019年连续2 a以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赵县农业科技园区(东经114°49′12″,北纬37°47′48″)种植秋冬茬番茄的1号、3号、5号温室为研究对象,利用温室微型气象站(空气温度传感器测量范围-20~70℃,测量精度±0.1℃)采集各温室番茄定植(8月17~24日)后21 d内的空气温度数据,每30 min自动采集1次。统计结果显示,番茄苗期温室内昼均温度为25.31~37.76℃,昼夜温差为0.42~15.62℃,昼夜温度波动较大,温差≤6℃的天数占统计总天数的36%。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 23软件对昼夜温差(Y)和昼均温度(X)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二者关系的一元回归方程为Y=0.902X-21.687 (R2=0.807),计算得到昼夜温差为6℃时的昼均温度为30.7℃。在当地秋茬番茄日常管理中,可依据回归方程,利用采集的温室内昼温(昼均温度)对当天的昼夜温差进行预测预警,并提出温度调控管理的指导意见,当昼均温度30.7℃时应及时开启通风降温设备。  相似文献   

9.
不同降温措施对连栋玻璃温室内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针对不同降温措施对连栋玻璃温室内温度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炎热的夏季温室密闭的前提下,采用湿帘风机、外遮阳 顶开窗、外遮阳 顶喷淋、外遮阳 湿帘风机降温时,分别比室外温度低2.5℃、0.7℃、2℃、6℃;与未采取任何降温措施前的温室内温度相比,湿帘风机降幅为16℃,外遮阳 顶喷淋为15.8℃,外遮阳 湿帘风机为15℃,顶开窗为15℃,外遮阳 顶开窗为12.5℃,顶喷淋为2℃。  相似文献   

10.
太阳能空气集放热系统在温室中的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设计一种太阳能空气集放热系统并在温室中进行实际测试,以此探究该系统的热性能表现,分析其各项性能参数,为后续改进优化太阳能空气集放热系统及其在温室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在太阳能平板集热器的基础上,通过给集热器加装用于基质升温的散热管道来进行太阳能空气集放热系统的设计,该系统以太阳能为热源,白天集热器收集太阳热能并实现对空气的加热,同时在管道风机的作用下通过空气循环将热空气输送到散热管道中释放热量,以此实现系统的集热和放热,从而提升基质温度。将日光温室用聚苯板分隔,以采用了太阳能空气集放热系统的隔间作为试验区域,以不采取任何措施的隔间作为对照区域,通过测定温室环境温度、集热器内部空气温度、散热管道温度、太阳辐射强度、空气流速和基质温度,分析空气流速、环境温度、太阳辐射强度对系统瞬时集热量和集热效率的影响,并分析集热器和散热管道从进气口到出气口各部位的温度变化,最后对该系统的整体热性能以及与温室对照区域基质的温度差异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通过实测,空气流速为2.0 m/s时,太阳能空气集放热系统的集热效率和瞬时集热量最高,分别为67.7%和494.4 W/m2,在此流速下,集热器内空气温度平均提升27 ℃,散热管道进气口到出气口平均温差为16.2 ℃;系统集热效率还受环境温度和太阳辐射强度的影响,其随着二者的增加逐渐提高;系统运行期间,系统集热量为6.0~9.3 MJ/m2,放热量为4.7~6.8 MJ/m2,能量利用效率为73%~78.2%;典型晴天条件下,温室试验区域基质温度始终高于对照区域,平均高2.7 ℃。【结论】太阳能空气集放热系统性能表现优异,具有较高的集热效率和放热性能,同时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效率,适合在温室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Caputo R 《Science (New York, N.Y.)》1978,200(4347):1222-1223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Solar models     
Opik EJ 《Science (New York, N.Y.)》1976,191(4233):1293-1293
  相似文献   

17.
Solar fuels     
  相似文献   

18.
Solar power     
  相似文献   

19.
Solar Halos     
  相似文献   

20.
Solar phys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