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猪源链球菌分离株的分群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广西南宁、玉林、来宾、柳州、钦州等9个市29个猪场的送检材料中,分离出95株猪链球菌.使用链球菌乳胶凝集标准诊断试剂盒(有兰氏A-G群)对其中56株典型链球菌进行了培养特性、生化试验和血清分群鉴定.结果有32株为D群链球菌,9株为C群链球菌,1株为F群链球菌,5株为G群链球菌,1株与C群和D群有交叉反应,2株与D群和G群有交叉反应,6株未能定群.小白鼠对56株分离菌的敏感性有所不同.本试验结果表明,广西地区猪链球菌病的病原已不是单一血清群,同一猪场存在着多种血清群的链球菌.这为猪链球菌病的防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羊链球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河南省滑县某羊场送检的病料中分离出了5株羊链球菌,经生化试验、兰氏分群A-G诊断试剂盒鉴定结果为:D群链球菌2株,C群链球菌2株,E群链球菌1株。药敏试验结果:分离的链球菌对氧氟沙星和头孢曲松敏感,对青霉素、土霉素等药物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猪链球菌病灭活疫苗安全性与免疫效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学者对猪链球菌致病菌的研究证实,国内猪链球菌病的病原主要是C群和D群链球菌,而国外多由R群Ⅱ型链球菌引起猪发生败血型和脑炎型链球菌病.近年来,许多猪场的猪群经猪链球菌疫苗免疫后,猪链球菌病仍时有发生,对分离的致病菌做了分群鉴定后发现,用于免疫疫苗的疫苗株的菌群与当地的流行株不符,结果造成免疫失败.因此在做好该病病原流行株调查基础上,筛选有代表性的、免疫原性好的链球菌作为制苗的疫苗株,研制适合本地区的多价灭活疫苗,已经成为控制该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猪链球菌2型的鉴定及其毒力因子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链球菌的感染不仅对养猪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对公共卫生尤其是相关从业人员的生命造成威胁,严重感染引起死亡.根据参考文献,设计了1对猪链球菌2型特异性引物.对四川分离的7株链球菌、江苏分离的1株、北京分离的6株和菌种中心保存的5株C群马链球菌兽疫亚种、1株D群链球菌、4株R型链球菌、2株S群链球菌和E、F、G、K、L、M、N、O、P群链球菌各1株进行了检测.结果7株四川分离株均为2型;1株江苏分离株为2型;6株北京分离株有3株为2型;1株R群、2株s群链球菌为2型猪链球菌.对检测出的14株猪链球菌2型的毒力因子做进一步检测.MRP基因检出率为92.9%(13/14);EF基因检出率为100%(14/14);sly基因检出率为71.4%(10/14);Cps2A基因检出率为92.9%(13/14);gapdh基因检出率为64.3%(9/14);FBPS基因检出率为92.9%(13/14);orf2基因检出率为71.4%(10/14).毒力因子全为阳性的菌株有6株,MRP-EF+菌株有2株.本研究从259份健康猪扁桃体中分离到16株2型猪链球菌,健康猪带菌率为6.2%(16/259).16株猪链球菌2型中,MRP、EF、Cps2A全为阴性,只从1株2型猪链球菌中检测到了sly基因(1/16);gapdh基因检出率为56.25%(9/16);FBPS基因检出率为75.0%(12/16);Orf2基因检出率为37.5%(6/16).  相似文献   

5.
猪源链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浙江地区98例发病样品猪猪体共分离到56(57%)株猪源链球菌,对12株典型分离株进行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及血清型的鉴定,多数具α或β溶血,其中C群链球菌8株。L群链球菌1株,2型猪链球菌2株。未定群1株。小鼠对12株分离株的敏感性有一定的差异。结果表明:浙江地区分离到的猪链球菌已不是单一的C群链球菌,且C群中也不是以往的马链球菌兽疫链球菌亚种。而是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并首次分离到猪链球菌2型。  相似文献   

6.
从河南省滑县某羊场送检的病料中分离出了5株羊链球菌,经生化试验、兰氏分群A—G诊断试剂盒鉴定结果为:D群链球菌2株,C群链球菌2株,E群链球菌1株。药敏试验结果:分离的链球菌对氧氟沙星和头孢曲松敏感,对青霉素、土霉素等药物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7.
小型猪感染兰氏R群链球菌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链球菌是人畜的重要病原菌。猪链球菌病致病菌株多属兰氏(Lancefield)C、D、E、L 和 S 等群。常见病征有关节炎、心内膜炎、脑膜脑炎、颈部脓肿和败血症。六、七十年代,我国南方各省发现以急性败血症和脑脊髓膜脑炎为特征的猪链球菌病,其病原菌属兰氏 C 群。Jones(1976)提到兰氏R链球菌可分离自猪的皮炎。Roxanna 等(1979)报道了与兰氏 R 群链球菌致病相关的猪肺炎。Parker(1977)描述了几内亚猪感染肺炎链球菌的肺外病变。梅本弘明  相似文献   

8.
猪链球菌病病原的生化分群鉴定和药敏试验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对来自淇县、焦作、鹿邑等24个地方的疑似链球菌病病料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分离的13株典型链球菌做一系列的生化分群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证明,这13株链球菌为C群的有3株,D群的有4株,L群、未知群的各1株,E群的4株.13株链球菌对所用12种药物的敏感性也不同,而且同群的药敏结果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上海地区猪源链球菌分离株的病原特性鉴定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1997-1999年从上海地区分离出15株猪源链球菌,结合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及血清定型等对其进行了鉴定。其形态、染色及培养特性基本符合链球菌的特点,大多具有α或β溶血,生化试验结果不稳定。用国际通用的链球菌A-G乳胶分型诊断液和猪链球菌1、2型标准阳性血清检测5株分离菌,4株为C群链球菌,1株为2型猪链球菌,1株为B群链球菌,1株为D群链球菌,1株与A群和C群有交叉反应,7株不在其检测范围。小鼠对15株分离菌的敏感性有所不同。本试验表明,上海地区猪链球菌病的病原已不再是单一的C群链球菌。对新出现的2型猪链球菌,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
猪链球菌2型JX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临床表现为脑膜炎、关节炎及败血症的发病猪分离到2株细菌,分别命名为JX02和JX03,经鉴定其形态、染色及培养特性均符合链球菌的特点,具α或β溶血,生化试验结果不稳定。用猪链球菌2型、1型和9型抗血清进行凝集试验,结果2株菌均能与猪链球2型抗血清凝集,其中1株菌对小鼠和家兔均有致病性,另1株菌只能致死家兔。PCR均能扩增2株菌的主要毒力因子基因。表明发病猪的病原不同于以往的C群链球菌,不是马链球菌兽疫亚种,而是属于R群的猪链球菌。  相似文献   

11.
猪链球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豫北的安阳县、滑县等地猪场采集的病料中分离出了5株猪链球菌。经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兰氏分群A-G诊断试剂鉴定,其中E群链球菌2株,C群链球菌2株,D群链球菌1株。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链球菌对氨苄西林、头孢他啶和头孢曲松高度敏感,对青霉素、复方新诺明和土霉素等药物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12.
猪链球菌病病原的分离与分群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来自焦作、鹿邑等八个地方的疑似链球菌病的病料进行链球菌分离、纯化后,做了一系列的生化分群鉴定试验。结果证明,这八个地方的猪病料中的链球菌为D群的有4株,H、B、C群的各1株,抗原群未被确定的1株。据此认为,在这八个地方D群链球菌所占的比重较大。  相似文献   

13.
我国猪链球菌病病原主要有C、D、E、L、R、S等群。陈永林等(1993)对国内126株致病性猪链球菌进行了分群鉴定,其中C群兽疫链球菌约占72.22%,D群占7.14%,S和R群只占4.76%,E、H、T仅各占0.79%,尚未鉴定出L群(曾智勇等,2005)。猪链球菌病是分布范围极广的猪传染病,世界许多国家都有  相似文献   

14.
对2012年来自辽宁省8个地区的疑似猪链球菌病的病料进行分离鉴定,共分离到10株链球菌,对这10株链球菌进行了培养特性、生化试验、血清分群鉴定、动物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10株链球菌中,6株具有α溶血,3株具有β溶血,分属于C群(4/10)、B群(1/10)、F群(2/10)、D群(2/10)和G群(1/10)链球菌;动物致病性试验表明,10株分离株中,9株对小鼠有不同程度的致病作用;9株致病性菌株对环丙沙星、头孢哌酮钠高度敏感,高敏菌株分别占88.9%和100%。  相似文献   

15.
从广西不同猪场有神经症状的病猪脑分离到12株典型链球菌.采用链球菌乳胶凝集标准诊断试剂盒和ID 32 STREP链球菌生化试剂盒对分离株进行分群、生化特性鉴定,以及小白鼠的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等研究.结果表明:分离株有1株为C群,9株为D群,1株为D群但与G群有交叉反应,1株为未知群;生化反应特性不完全一致,有5株的生化特性差异性较大;12株菌均呈现β溶血;小白鼠对大部分分离株不敏感;分离株对氟苯尼考、阿莫西林、青霉素G敏感,对庆大霉素、氟派酸、卡那霉素完全耐药.  相似文献   

16.
从虎貉分离的新群链球菌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病死的东北虎肾脏和貉心肌分别分离出β溶血性链球菌各1株,两株细菌生理特性基本一致,但与兰氏20个血清群的链球菌不同。用这两株细菌提取的c抗原与自家菌制备的兔抗血清结合呈阳性反应;与兰氏20个群的抗血清结合呈阴性反应。用虎、貉株的抗血清与20个群的抗原结合也呈阴性反应,说明这两株细菌可能是兰氏20个血清群以外的未知群别的链球菌。  相似文献   

17.
冀东地区猪链球菌病病原的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2003-2004年从河北省秦皇岛、唐山分离获得的48株猪源链球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鉴定及血清分群。其形态、染色及培养特性基本符合链球菌特征,大多具有α或β溶血。用国际通用的链球菌A-G乳胶分型诊断液检测48株分离菌.结果表明,猪源链球菌血清群以兰氏D群为主,占47.9%(23/48),其次为C群,占37.5%(18/48),A群、B群各1株,其他5株未检测出。致病性试验表明,供试菌株均能使小鼠、家兔和猪感染发病甚至死亡。试验提示,冀东地区猪链球菌病的病原以兰氏D群为主,在防治方面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猪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2007年来自山西省不同地区的疑似猪链球菌病病料进行分离鉴定,共分离到12株链球菌,对这12株链球菌进行了生化试验、兰氏分群A-G诊断试剂鉴定、动物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其形态、染色、培养特性及理化特性符合链球菌的特点,大多具有α或β溶血,生化试验结果不稳定;山西省发生的猪链球菌病主要由F群(4/12)、C群(3/12)、D群(2/12)和G群(2/12)链球菌引起,其分布无明显地域性;动物致病性试验表明,12株分离株中,10株对小鼠有不同程度的致病作用;10株致病性菌株对氨苄西林、氟哌酸、四环素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9.
引起猪链球菌病的病原多为C群的兽疫链球菌(S.zooepidemicus)和类马链球菌(S.epuisimilis),D群的猪链球菌(S.suis),以及E、L、S、R等群。猪链球菌按照荚膜多糖抗原的不同可将其分成35个荚膜血清型,即1~34和1/2型(同时含有1型和2型抗原的菌株),早期曾将猪链球菌分类到兰氏分类法R、S、和T群,实际上与兰氏R、S和T群分别对应的是荚膜2、1和15型。对人致病的大多属于A族,A族又称为化脓性链球菌,在动物中对人类造成严重威胁是猪链球菌,尤其是血清2型链球菌不仅对猪的致病性最强,而且可感染特定人群并致死,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菌。…  相似文献   

20.
1 猪链球菌病的病原学 病原学:在1956—1963年间De moor首次通过生化和血清学方法,对猪的败血性感染的新的a溶血性链球菌进行了鉴定,它属于兰氏R、S、RS和T群在英国Elliott(196)建议Demoor的S群与他的PM链球菌相似,两者都归属于兰氏D群,他命名该链球菌为荚膜Ⅰ型,在1975年Windsor和Elliott分离到其它猪源链球菌,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