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副猪嗜血杆菌是正常猪群上呼吸道的一种常在菌,但其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侵入机体并引起严重的全身性疾病.由于同一猪场甚至同一头猪内可能存在多种不同的菌株,因此确定可能导致临床发病的特定菌株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就副猪嗜血杆菌的分型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副猪嗜血杆菌ERIC-PCR指纹图谱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副猪嗜血杆菌ERIC-PCR分型技术,并应用于临床分离菌株的流行病学调查。试验结果表明,47株副猪嗜血杆菌产生28种不同的指纹图谱,分离自同一猪场和相同血清型的菌株表现出不同的指纹图谱,不能进行血清分型的副猪嗜血杆菌应用该方法可得到充分区分,证实副猪嗜血杆菌ERIC指纹图谱存在丰富的多样性,ERIC-PCR方法是副猪嗜血杆菌流行病学规律分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副猪嗜血杆菌抗原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副猪嗜血杆菌是猪格拉瑟氏病的病原,主要引起SPF猪和断奶前后仔猪的纤维素性多发性浆膜炎、多发性关节炎和脑膜炎等。其抗原主要有荚膜、脂多糖和外膜蛋白等,不是所有的菌株都存在荚膜抗原,外膜蛋白抗原是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的主要抗原,菌株抗原性的高低与毒力的强弱呈正相关,副猪嗜血杆菌的毒力因子至今仍不清楚,推测其荚膜、外膜蛋白、菌体细胞膜表面的自动传输三聚体蛋白等与副猪嗜血杆菌的毒力有关。至今已经定型的副猪嗜血杆菌有15个血清型,还有约30%为未定型的菌株,其中血清5型副猪嗜血杆菌为强毒力代表菌株,常作为研究副猪嗜血杆菌抗原性的代表菌株。副猪嗜血杆菌抗原性的深入研究必将为新型、高效疫苗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副猪嗜血杆菌:诊断、流行病学和防制的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副猪嗜血杆菌是常规猪上呼吸道的一种共栖菌,它可在特定条件下侵入机体而引起严重的全身性疾病,以纤维素性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为特征。副猪嗜血杆菌侵入全身的有关因素仍然很不清楚。然而,我们已知的副猪嗜血杆菌主要研究进展包括:(1)建立了具有种特异性的PCR诊断方法用于检测临床样品中的副猪嗜血杆菌;(2)利用rep-PCR技术进行猪场内和猪场间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3)提出了另一种血清分型技术;(4)提出并测试了一种新的活体动物模型用于致病性和毒力研究,以及(5)使用低剂量的有毒力副猪嗜血杆菌活菌在控制下感染青年猪的方法来降低发病猪场保育猪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6,(8):1-7
为了掌握浙江省近几年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的血清型流行情况,通过PCR扩增的方法来鉴定浙江省2010—2015年从113个猪场中分离鉴定的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同时检测6个可能与副猪嗜血杆菌毒力相关的基因(B14、D45、nha C、fhu A、hhd A、hhd B),并分析其与血清型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浙江省副猪嗜血杆菌近几年的优势血清型为5/12型、4型、13型和14型,未检测到3型、9型、11型和15型;2010—2015年副猪嗜血杆菌的主要血清型流行趋势并未发生明显改变,部分猪场存在2种血清型菌株共感染现象;对潜在毒力基因的检测结果表明,D45基因在毒力菌株中出现的比例(82.4%~87.5%)高于其在无毒力菌株中的检测比例(50%);fhu A基因在强毒力菌株中的检测比例(55%)却低于其在中等毒力和无毒力菌株中的检测比例(70.6%~90%);其他4个毒力基因(B14、nha C、hhd A、hhd B)在所有菌株中均有较高的比例。提示:副猪嗜血杆菌潜在的毒力基因与血清型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副猪嗜血杆菌毒力因子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近年来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发展的新发细菌性传染病,我们对其毒力因子的了解却很少。为了更加全面地认识该病原体,作者对副猪嗜血杆菌各种因素与菌株毒力的关系做了简要的介绍。其中重点介绍了血清型与毒力的关系,较为全面地概述了巴氏杆菌科毒力相关因子荚膜、菌毛、脂多糖、外膜蛋白以及酶类与副猪嗜血杆菌毒力的关系,并认为神经氨酸酶是副猪嗜血杆菌重要毒力因子。副猪嗜血杆菌的毒力因子的研究是副猪嗜血杆菌病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5,(6):36-40
在对15种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参考株鉴定获得15种不同ERIC-PCR指纹的基础上,对2012~2014年分离自江西地区41株副猪嗜血杆菌临床分离菌株进行指纹鉴定。结果表明,41株副猪嗜血杆菌产生20种不同的指纹图谱,相同血清型的菌株表现出不同的指纹图谱,无法进行血清分型的副猪嗜血杆菌应用该方法可得到充分区分。该方法证实副猪嗜血杆菌ERIC-PCR指纹图谱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可适用于副猪嗜血杆菌的快速基因分型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8.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是引起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原,该病又称格拉泽氏病,是严重危害全球养猪业发展的一种疾病。本文针对近年来该病在诊断方法和菌株分型上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副猪嗜血杆菌病作为世界范围发生的疾病,严重危害着养猪业的发展,对其进行防治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副猪嗜血杆菌菌株中1、5、10、12、13和14型菌株毒力较强,2,4、15型菌株毒力中等,8型菌株毒力较弱。4、5、13型菌株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流行。由于在实际生产上常发生灭活疫苗免疫失败。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结合国内外文...  相似文献   

10.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 Hps)是猪Glasser’s病的病原体,是猪上呼吸道的一种共栖菌,它可在特定条件下侵入机体而引起以纤维素性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目前,我国很多省市患病猪群中均可分离获得副猪嗜血杆菌,该菌已成为危害养猪业的主要细菌病之一,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由于其不同血清型及同一血清型的不同菌株之间抗原性差异较大,交叉保护性差;同时该菌的毒力因子和保护性抗原尚不清楚,因此,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