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蓝莓为试材,探讨采摘成熟度、果实规格和品种的耐贮性,并比较不同成熟度果实贮藏前后内部品质变化,研究其贮藏适宜的果实特性。结果表明:果实全蓝色时采摘,果实内部品质、口感最佳,果实耐贮性最高,同时贮藏前后果实内部品质无显著性差异;M、L级果实耐贮性无显著性差异,但是显著高于XL级;初步得出,"蓝丰"品种的耐贮性显著优于"达柔"、"埃利奥特",贮藏60d好果率高出14%、20%。表明蓝莓贮藏适宜果实特性为果实全蓝色时采摘,果实横径低于18mm并采用"蓝丰"品种。  相似文献   

2.
节瓜常温贮藏品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瓜高产抗病,肉质清甜,嫩瓜和老熟瓜均可食用,老熟瓜耐贮性好,室温下即可贮藏2~3个月,与目前国内蔬菜贮藏保鲜常用的低温贮藏法相比,成本低、操作方便、保鲜期长。本试验研究了节瓜在常温贮藏过程中水分、可溶性糖、VC含量及风味品质的变化,以期找出节瓜常温贮藏的最佳贮藏期限。1材料与方法以广西主栽节瓜品种桂优1号(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提供,粉皮类型)为试材,2003年2月20日定植,7月4日采收,取花后50d(天)无虫害、无机械损伤的老熟瓜40个,自然温度下置于通风室内架贮。在贮架上铺1层纸板,把瓜平放在架上,堆放2层,贮藏期间不进行…  相似文献   

3.
科技文摘     
《中国园艺文摘》2010,26(4):179-180
无限生长型番茄果实耐贮藏性研究 以品种杭杂一号、FA189、上海919等3个无限生长型番茄品种果实为材料,研究室温下带果柄贮藏,番茄果实的贮藏期限及贮藏期间果实硬度、糖、酸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番茄果实的耐贮藏性存在明显的品种间差异,其中FA189的果实耐贮性最强;上海919最弱,杭杂一号的果实耐贮藏性介干上述2个品种之间;果实的耐贮藏性与果实硬度变化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桂橙一号、桂脐一号脐橙、纽荷尔脐橙三个柑桔品种进行常温贮藏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3个柑桔品种的耐贮性有差异,贮藏过程中,在维持果实品质上,桂橙一号耐贮性较好,桂脐一号次之,纽荷尔较差;在果实烂果率的变化上,桂脐一号的烂果率要低于桂橙一号和纽荷尔;适当的贮藏对柑桔风味的改善有积极作用;贮藏期达90 d后,3个柑桔品种的果实品质和烂果率均发生显著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钾对猕猴桃果实品质与贮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为提高猕猴桃果实品质与耐贮性,以7年生美味猕猴桃品种米良1号(Actinidiadeliciosacv.Miliang-1)为试材,进行果实生长发育期施钾处理对果实品质与贮藏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适量施钾能提高果实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与维生素C含量,降低果实含酸量,提高果实耐贮性。在0-4℃贮藏条件下,以株施纯K2O80g+叶面喷施0.3%硫酸钾处理果实贮藏效果最佳,贮藏73d时,其软果率最低(15.56%),果肉硬度最高(0.27MPa)。同时果实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趋势较为平缓,果实贮藏寿命延长。贮藏6个月时,株施纯K2O80g+叶面喷施0.3%硫酸钾处理的果实好果率(68.89%)明显高于对照果实(0)。  相似文献   

6.
以不同品种桃果实为试材,通过测定果实IAD值、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研究了采后贮藏过程中果实生理指标变化规律,评估了不同品种桃的耐贮性,以期为果实适时采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不同品种的耐贮性差异较大,在贮藏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没有表现出统一规律,各供试品种果实IAD值和硬度均呈下降趋势.综合各项指标,'中油18号'耐贮性最好.在桃果实采后贮藏过程中,果实IAD值和硬度变化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86~0.972.  相似文献   

7.
矿质元素含量与苹果风味品质及耐贮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2个苹果品种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分析表明,钙、钾含量高,锰、铜含量低的品种果实肉质好,耐贮藏,具有良好的风味品质.钙、钾具有提高果实硬脆度、降低果实贮期的软化和失重、维持良好肉质和风味的作用.钙、钾含量高的品种果实硬脆度高,比重大,果肉致密,细胞间隙率低,贮期软化进度慢,肉质好,耐贮藏.锰、铜含量低的品种果实硬脆度高,含量高的品种果实韧性较强.锌含量对果实的风味、肉质和耐贮性影响较小,优质品种含锌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8.
磁化水灌溉对冬枣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沾化冬枣1号’和‘沾化冬枣2号’为试材,利用磁化处理的淡水和地下浅表层微咸水灌溉,通过对枣吊、叶片及果实的生长和养分含量测定分析,探究磁化水灌溉对枣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磁化水灌溉处理能显著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鲜质量,果实有机酸、维生素C、花青素含量,并且大幅度提高果实的耐贮性。(2)沾化冬枣1号经磁化(进口磁化器A400p)淡水灌溉处理,相比淡水对照枣吊长度与直径提高了11.375%和15.810%,单叶面积提高了12.418%,单果质量、含水量、果实横径和纵径分别提高了23.779%、2.377%、3.650%和5.071%;沾化冬枣2号经磁化(进口磁化器A400p)淡水灌溉处理,枣吊长度与直径提高了23.602%和13.710%,单叶面积与叶片厚度提高了23.622%和13.825%,单果质量和还原糖含量提高了12.526%和12.110%。(3)利用磁化(自主研发磁化器DS-948-1)地下浅表层微咸水灌溉处理沾化冬枣2号,与微咸水对照相比,果实含水量和还原糖含量分别提高了4.386%和9.158%。(4)灌溉水经磁化处理后,冬枣叶片矿质元素N、P、Cu含量提高(P < 0.05)。磁化水灌溉处理有效促进了沾化冬枣的枝叶和果实生长发育,提高了果实的品质和耐贮性。  相似文献   

9.
以芒果品种Keitt为试验材料,从果实生育期120 d起,多次喷施浓度为1 mmol/L的4种有机酸(水杨酸、苹果酸、香草酸、柠檬酸),以清水为对照。于果实生育期200 d采集果实,研究不同有机酸处理对芒果胎萌穿根、果实品质及耐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酸处理能延缓芒果胎萌进程,抑制胎萌具有时效性,降低穿根率和抑制种子主根生长均效果显著;有机酸处理通过减轻芒果胎萌穿根影响果实品质和采后果实耐贮性,提高维生素C含量,降低维生素E、可滴定酸含量,正调控维生素C含量的积累,负调控维生素E和可滴定酸含量的积累;明显延缓芒果常温贮藏前期果实成熟进程,显著降低常温贮藏期间果实发病率。综合比较认为,在芒果果实生育期喷施浓度为1 mmol/L的柠檬酸对减轻芒果胎萌穿根危害、提升果实品质及耐贮性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套袋和不套袋对果实品质、耐贮性和农药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套袋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套袋苹果提高1%,达到显著程度;果实硬度方面,二者差异不明显;除着色面积、光洁度等外观品质套袋果优于对照外,其它风味、口感等内在品质,以及果实在贮藏期间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失重率等果实耐贮性特征方面,不套袋明显优于套袋;果实的农药残留量没有明显差别,有机磷、有机氯和菊酯类农药均未检出。套袋果实的外观品质好于不套袋;但不套袋果实的内在品质和风味,以及耐贮性等方面显著优于套袋果实;且不套袋果实的农药残留量并没有超过质检标准。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减少金瓜采后损耗,提高贮藏品质,通过科学评价金瓜耐贮特性为金瓜定向育种提供科学依据,以金瓜采后贮藏烂果率为评价基础指标,结合失重率、果实硬度、瓜皮厚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瓜丝脆度、瓜腔内瓜籽萌芽指数等主要贮藏品质及感官指标,综合比较贮藏性状并进行系统相关性分析,研究确定金瓜耐贮性评价指标,确立适宜金瓜耐贮性评价方法,并对37份金瓜种质资源评价适用性验证,进而完成了耐贮金瓜杂交组合的鉴定,最终筛选出CM30×HN02和CM28×CQ 2个耐贮型杂交组合,在生产中示范与推广,为金瓜耐贮品种选育与推广提供了理论借鉴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以“红阳”“海沃德”“黄金果”3个猕猴桃品种为试材,设置常温贮藏、常温苹果混贮、4℃冷藏3种贮藏方式,测定3个猕猴桃品种果实硬度及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含量,研究不同贮藏方式对猕猴桃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猕猴桃的贮藏、运输和货架期的调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方式对猕猴桃品质影响较大。常温贮藏、常温苹果混贮、4℃冷藏时,3个猕猴桃品种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均呈下降的趋势。3个品种在常温贮藏、常温苹果混贮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4℃冷藏时均呈上升的趋势。3种贮藏条件下,“黄金果”和“海沃德”维生素C含量均呈下降的趋势,但“红阳”先上升后下降。3个猕猴桃品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大值依次为“黄金果”>“红阳”>“海沃德”,可滴定酸含量降幅依次为“海沃德”>“红阳”>“黄金果”,可溶性糖含量最大值依次为“红阳”>“黄金果”>“海沃德”,果实软化后维生素C含量平均值依次为“黄金果”>“红阳”>“海沃德”。“海沃德”耐贮藏性最好,“红阳”次之,“黄金果”较差。  相似文献   

13.
以"无核白"、"费雷无核"、"克瑞森无核"3个无核葡萄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在保鲜剂处理后低温(-1~0℃)贮藏期间各品种果实品质及生理变化情况,以期筛选出耐贮品种。结果表明:"克瑞森无核"在整个贮藏过程中好果率下降幅度、失重率和果梗褐变指数上升幅度显著低于其它2个品种,品质生理指标和生理代谢变化小,表现出良好的耐贮性,适合长期贮藏。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以‘岳冠’苹果为试材,研究叶面喷施钙肥对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单果重、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均呈下降的变化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贮藏的中后期也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相比,钙肥处理可以降低果实失重率,减缓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降低速度,提高果实耐贮性。综合比较认为,果蔬钙处理的果实贮藏期间品质优于其他钙肥处理的。  相似文献   

15.
以烟富3号、烟富6号和烟富10号等3个苹果品种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套袋与不套袋果实外观品质、内在品质、矿质营养以及耐贮性差异。结果表明:与不套袋相比,套袋提高了果实单果重、硬度、L值和a值,但差异不显著,显著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糖心率;套袋果N、K含量以及N/Ca高于不套袋果,而Ca含量显著低于不套袋果;贮藏至翌年2月时,套袋果硬度、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下降速率较不套袋果慢,但货架期品质仍以不套袋果更佳。  相似文献   

16.
以湖北罗田县主栽板栗品种"羊毛栗"为对照,对新品种"罗田乌壳栗"果实耐贮性及其采后品质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乌壳栗"耐贮性优于羊毛栗,冷藏(0~3℃)200d时乌壳栗好果率78.89%,羊毛栗好果率35.55%;冷藏期间,2个品种果实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变化,果实含水量、淀粉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下降,还原糖含量显著上升,可溶性总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2个品种果实冷藏期间主要品质变化趋势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7.
以番茄栽培品种"圣尼斯313"和"绿宝石"(CK)为试材,在同一温室内进行固定吊蔓和移动吊蔓2种吊蔓模式的栽培试验,对番茄的生长发育指标以及产量品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移动吊蔓模式可促进番茄的生长发育,定植86d后,"圣尼斯313"的株高、茎粗和叶片数分别增加18.4%、23.2%和12.1%;移动吊蔓模式可提高番茄的产量、改善品质,"圣尼斯313"的单位面积产量增加11.1%,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18.33%、7.46%和11.22%。  相似文献   

18.
隆旺夫 《果农之友》2008,(10):52-52
柑橘后期是果实对钙需求较大的时期。果皮中钙的含量多少.在较大程度影响到果实外观品质、贮藏品质、内在品质等。当果皮钙离子含量高于1100毫克,升时,果实新鲜饱满.无浮皮,贮藏后无枯水现象发生;当果皮钙离子含量低于1000毫克/升时.果皮出现浮皮,贮藏后无枯水等生理衰老现象,且钙离子含量越低,果实衰老越重。这是因为果实钙含量与钙素运输分配有密切关系。钙在植物体内是随着蒸腾水流而输送的.柑橘果实的蒸腾强度远小于叶片.对钙的竞争也远小于叶片。有时甚至发生果实中的钙倒流入叶片,加之叶片中的钙移动性极差,难以向果实再运输,由此导致果实缺钙,引发多种生理病害,严重影响到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及耐贮性。  相似文献   

19.
为确定瓯柑合适的采收期,设置了3个采收期(花后203、213和223 d)采收果实,测定了不同采收期果实采收时的品质及常温贮藏中的腐烂率、失重率、总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花后203 d采收的果实贮藏腐烂率和失重率较低,贮藏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酸含量高;花后223 d采收的果实贮藏腐烂率高,果实容易失水干枯;花后213 d采收的果实贮藏腐烂率低,无干枯果,贮藏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酸含量较低,果实外观品质和口感好,保持了较好的品质、耐贮性以及商品价值。各采收期果实的果汁率在贮藏150 d后均有一个大幅下降的过程,且部分果实风味出现异常。综合来看,花后213 d(11月下旬)为瓯江流域瓯柑最适宜的采收期,采后常温贮藏期不宜超过150 d。  相似文献   

20.
在陕西杨凌,以关中地区主栽鲜食葡萄品种“户太八号”为试材,研究比较了温室栽培和露地栽培2种模式下葡萄果实外观品质、理化性状及感官特性的差异;同时,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下葡萄果实结构与耐贮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关中地区,温室栽培模式下“户太八号”果实品质优于露地栽培模式;从果实结构角度进行分析,“户太八号”的果实耐拉力大小与果柄粗细、果蒂大小以及果刷面积呈正相关;与露地栽培模式相比,温室栽培模式下的“户太八号”耐贮性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