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奶牛产气荚膜梭菌肠毒血症是由产气荚膜梭菌(魏氏梭菌)在肠道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奶牛的毒血症,多见于犊牛,成年奶牛发生此病少见。2006年黑龙江省农垦857农场发生成年奶牛产气荚膜梭菌(D型)肠毒血症,东北农业大学专家专门为  相似文献   

2.
奶牛产气荚膜梭菌肠毒血症是由产气荚膜梭菌在肠道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奶牛毒血症,多见于犊牛,成年奶牛少见。2006年857农场发生成年奶牛产气荚膜梭菌(D型)肠毒血症,后经治疗,病情得到控制,现将治疗和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D型产气荚膜梭菌常引起新生羔羊痢疾和山羊、牛等家畜的肠毒血症,致死性强,对畜牧业造成很大的危害.ε毒素是D型产气荚膜梭菌的主要致死性毒力因子和保护性抗原,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对该毒素的研究具有重要实际意义.论文主要对国内外关于D型产气荚膜梭菌ε毒素分子生物学结构与性质,ε毒素引起的家畜肠毒血症以及对其作用靶器官肾脏和脑组织破坏的致病机理进行了介绍,对国内外D型产气荚膜梭菌ε毒素预防措施进行了综述,为研究D型产气荚膜梭菌ε毒素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预防治疗动物肠毒血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肠毒血症是反刍兽的一种与D型产气荚膜杆菌肠道感染有关的急性毒血症(Nillo,1980),是澳大利亚重要的山羊病之一(Bevaridge,1983)。其致病菌可产生几种毒素(Sterne和Batty,1975),但主要的是ε毒素(Habecb,1969)。虽然死于  相似文献   

5.
<正>产气荚膜梭菌,根据产毒素能力分为A、B、C、D和E 5个血清型。一般认为C型菌株是导致2周龄内仔猪肠毒血症和坏死性肠炎的主要病原,而A型菌株则与哺乳及育肥猪肠道疾病有关[1]。因此,猪产气荚膜梭菌病主要由A型、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各种年龄阶段的猪发生一种急性、致死性肠道传染病。产气荚膜梭菌除了引起1周龄仔猪发生的高度致死性、坏死  相似文献   

6.
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是一群具有相似的生化特性和培养特性的病原菌,分A、B、C、D、E、F六个血清型,广泛分布于土壤表层、饲草、尘埃、水源及人畜的肠道内,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其不同血清型可使某种特定动物的幼畜发生肠毒血症而死亡。有关梅花鹿产气荚膜梭菌肠毒血症国内报道甚少。近年来,夏  相似文献   

7.
消化道感染和呼吸道感染是舍饲肥育绵羊死亡的主要原因。由 D 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肠毒血症占消化系统病疾死亡的40%。体液免疫对于预防肠毒血症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增加 D 型梭菌毒素的体液免疫,可以增强绵羊对肠毒血症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分离体外培养的牛源D型产气荚膜梭菌参考株菌体抗原,甲醛灭活后加弗氏佐剂免疫家兔,获得兔抗牛源D型产气荚膜梭菌多抗,并对其进行纯化,用25 nm胶体金标记多抗制备金标探针,分别以兔抗牛源D型产气荚膜梭菌IgG和羊抗兔IgG作为硝酸纤维素膜上的检测线和质控线,组装胶体金试纸条,并对试纸条的检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试纸条操作简单,肉眼于15 min内可判定结果,对D型产气荚膜梭菌抗原具有高度特异性;试纸条在4℃保存6个月,其特异性及灵敏度没有明显变化。本研究建立的牛D型产气荚膜梭菌肠毒血症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敏感、稳定、操作简单快捷等特点,适合用于牛D型产气荚膜梭菌肠毒血症的现场检测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鹿的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C.perfringens)病主要表现为肠毒血症,致死率高。本研究旨在探究C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鹿肠道的关键基因和途径。通过构建C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鹿空肠结扎环模型,HE染色检测C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后空肠的病理学变化,采用Illumina NovaSeq对C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鹿肠道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利用qPCR技术进一步验证部分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最后通过STRING网站预测多基因蛋白互作网络。结果显示:形态学分析显示,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后鹿肠道组织出现明显的坏死和出血。转录组分析显示,一共存在70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在感染组肠道中有276个上调的差异基因,有429个下调的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显示,DEGs主要富集在生物调节、对刺激的反应和免疫系统过程;KEGG富集分析显示,DEGs富集的通路主要是T细胞受体信号传导途径、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和造血细胞谱系等,造成肠道损伤和出血,促进鹿肠毒血症的进程。此外,qPCR结果证实了分析结果准确可信。DEG...  相似文献   

10.
正鸡肠毒血症又称坏死性肠炎,是由A型或C型魏氏梭菌(又称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此病多发生于2~8周龄的肉鸡,并常与艾美尔球虫混合感染引起肠毒综合症,导致鸡群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脱水和饲料报酬降低。近年来该病在养鸡生产中发生较多,给养鸡业造成了不少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正>骆驼肠毒血症是以神经系统机能紊乱和痉挛为特征一种急性毒血症。病原体为产气荚膜梭菌,对骆驼致病的主要有A、C、D 3型。本菌繁殖体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药可杀死。但芽孢抵抗力强,煮沸须经90 min方可杀死。2011年9月24日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依来克草场骆驼发病,经诊断为骆驼A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属腐生性厌氧芽孢致病菌,是引起动物出血性、坏死性肠炎与肠毒血症以及人类食物中毒和创伤性、气性坏疽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主要引起动物猝死症和肠毒血症,其致病因子主要是菌体产生的外毒素,β1和β2毒素即为其两种重要的毒力因子。试验在将含β2-β1融合基因的BL21(DE3)(pXETB281)菌株进行优化表达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备抗原,免疫ICR小白鼠,用C型产气荚膜梭菌强毒株C59—44攻毒,观察小鼠的免疫保护情况。同时,还设计了不同处理工艺基因工程菌株牛血清毒素中和试验,以判断免疫动物产生抗血清中和C型产气荚膜梭菌强毒株C59—44的能力,为进一步研制高效、安全的产气荚膜梭菌保护性抗原基因工程疫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α毒素(CPA)是产气荚膜梭菌最重要的毒素之一,而且也是A型产气荚膜梭菌最主要的毒力因子。Macfarlane首先发现α毒素的本质为酶,它具有细胞毒性、溶血活性、致死性、皮肤坏死性、血小板聚集和增加血管渗透性等特性。产气荚膜梭菌是引起各种动物坏死性肠炎、肠毒血症、人类的食物中毒和创伤性气性坏疽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该菌分为A、B、C、D、E5型,其致病因子是菌体产生的外毒素。本文主要综述了A型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的基本特征、结构、功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C型产气荚膜梭菌,是引起幼小动物的溶血性或坏死性肠炎(肠毒血症)的病原体。该菌能产生8种可溶性抗原或毒素,其中β—毒素具有型特异性,并且是引起动物死亡的主要因素。通常利用鼠或豚鼠进行毒素中和试验来检测β—毒素。为了避免在诊断中大量使用试验动物,人们正在研究一种适合该病原定型的体外方法。产气荚膜梭菌只  相似文献   

15.
1995年3月对平凉地区东五县,43个乡(镇)流行的一种不明原因,引起牛只大量急性死亡的疾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病理解剖学、细菌学检验、肠内容物毒素检验及产气荚膜梭菌A、B、C及D型多价菌苗的诊断性预防注射,初步确定该病为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出血性肠毒血症。在发病区免疫注射2700余头牛,接种3个月后,经回访调查凡接种菌苗的牛未曾发病死亡,而未注射菌苗牛只继续呈散发性发病死亡,初步试验结果表明,我们研制的产气荚膜梭菌苗对防治该病的发生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产气荚膜梭菌对中国养牛业的危害巨大,其流行型别和致病特点较以往也在发生变化,本文主要对牛产气荚膜梭菌病在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以及防制措施方面进行了综述。产气荚膜梭菌原称魏氏梭菌,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也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常在菌之一,能产生多种外毒素,对人和动物致病,是引起各种动物坏死性肠炎、肠毒血症,人类食物中毒和创伤性气性坏疽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产气荚膜梭菌病主  相似文献   

17.
民和县某养殖合作社从异地引进羊只,一周后发生死亡,经对病死羊剖检、实验室检验,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诊断为D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绵羊肠毒血症.  相似文献   

18.
<正>魏氏梭菌(Cl.welchii)又称产气荚膜杆菌(Cl.perfringens),可引起兔梭菌性下痢、羔羊痢疾、羊猝狙和羊肠毒血症、鹿肠毒血症等多种传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19.
肠毒血症,又称软肾病是由D型产气荚膜梭菌(魏氏梭菌)引起绵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以发病急、病程短、肾软化为特征。1发病原因1.1羊只采食被病菌芽孢污染的饲料与饮水,芽孢进入肠道并繁殖进而产生大量毒素,高浓度的毒素改变了肠道通透性,毒素大量进入血液,引起全身毒血症并损害与生命活动有关的神经元,发生休克而死。1.2过食,舍饲或放牧时间过长,牧草幼嫩  相似文献   

20.
羊产气荚膜梭菌病是由产气荚膜梭菌(旧名产气荚膜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产气荚膜梭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土壤、污水、粪便、饲料以及人畜的胃肠道内等都有分布,在一定的条件下该菌可引发严重疾病[1].该病在绵羊多呈急性和最急性经过,发病不分性别和年龄,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春秋季和阴雨天气发病较多.发病率高,可呈地方性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