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纤突蛋白S1基因片段插入干酪乳杆菌分泌型表达载体pPG-2中,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PG-s1,将其电转化干酪乳杆菌L.casei 393,获得了表达PEDV S1蛋白的重组乳酸茵杆菌.重组杆菌诱导后,经western blot、间接ELISA实验表明,目的蛋白获得了分泌表达.将该重组干酪乳杆菌经口服接种途径免疫BALB/c小鼠,免疫后于不同时间分别测定了粪便中特异性的sIgA和血清中IgG;用MTT法检测免疫小鼠细胞脾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表明该重组干酪乳杆茵表达系统能刺激动物黏膜免疫应答和系统免疫应答,在肠道可产生分泌型Iga抗体,并可检测到高水平血清IgG;不仅能诱导体液免疫反应,还可诱导细胞免疫应答.表明所构建的重组干酪乳杆茵表达系统作为口服疫苗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为探索新型猪流行性腹泻口服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对比分析在不同细胞部位表达猪细小病毒(PPV)主要免疫保护性抗原VP2蛋白的重组干酪乳杆菌系统作为口服疫苗的免疫效果。将构建的细胞表面表达和分泌表达猪细小病毒VP2蛋白的重组干酪乳杆菌分别经口免疫BALB/c小鼠,免疫分3次进行,时间间隔为2周,每次连续接种3d,每只小鼠每次接种100μL10^10CFU/mL的菌量,对照组小鼠接种相同剂量的PBS。初免后不同时间收集免疫小鼠粪便及肠黏液样本测定小鼠产生抗PPV的特异性sIgA抗体水平,采集小鼠血液样本测定其血清中抗PPV的特异性IgG抗体水平。间接ELISA检测结果表明,两种表达系统均能诱导小鼠产生黏膜及系统免疫应答,分泌型的重组菌系统免疫小鼠诱导机体产生的抗PPV的特异性sIgA和IgG抗体水平高于细胞表面表达型的重组菌系统的免疫效果,表明分泌型的重组乳酸菌作为活菌疫苗具有更好的免疫性。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S1蛋白重组乳酸菌对小鼠免疫应答情况,本研究将IBV CH/LN/2019毒株的S1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构建重组质粒pNZ8149-S1,电转至乳酸乳球菌NZ3900中,应用Western blot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评价重组乳酸乳球菌表达水平,免疫SPF小鼠,通过间接ELISA方法分析小鼠特异性抗体、CD4+、CD8+和细胞因子(IL-4和IFN-γ)分泌情况;结果显示,成功构建重组乳酸乳球菌pNZ8149-S1/NZ3900并表达目的蛋白;小鼠免疫试验结果显示,免疫组小鼠IgG抗体水平均高于pNZ8149/NZ3900、NZ3900和PBS组(P<0.05);特异性sIgA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此外,重组乳酸乳球菌能诱导小鼠产生较高水平的IL-4和IFN-γ(P<0.05)。结果表明,重组乳酸乳球菌pNZ8149-S1/NZ3900可以有效刺激小鼠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为IBV新型口服疫苗的研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构建能表达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E2抗原蛋白的重组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为进一步研制BVDV乳酸菌口服活载体疫苗奠定基础。将BVDV E2基因克隆后测序,根据乳酸乳球菌的密码子偏嗜性进行优化,再将优化的基因片段插入表达载体pNZ8148中,并电转化乳酸乳球菌NZ9000感受态细胞,构建重组乳酸菌pNZ8148-E2/NZ9000,经1 ng/mL乳链菌肽诱导表达后,对菌体物进行了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将重组乳酸菌pNZ8148-E2/NZ9000口服免疫6~12月龄健康犊牛,在免疫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液样品并分离血清,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抗体水平。结果显示,PCR扩增到了1 149 bp的目的片段,乳酸菌密码子偏嗜性优化后,GC含量从45.28%变为34.30%。重组质粒pNZ8148-E2经酶切鉴定插入片段与预期大小相符,在菌体裂解物中出现大小约42 ku的条带,与预期蛋白大小一致,且该蛋白可与BVDV E2抗体反应。在免疫犊牛的血清中检测到特异性抗BVDV E2蛋白的抗体。本研究结果表明,表达BVDV E2蛋白的重组乳酸菌口服免疫可诱导犊牛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反应,该重组菌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千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作为抗原传递系统来刺激机体产生黏膜免疫反应,从而研制有效的黏膜疫苗预防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的感染.用PCR方法扩增ETEC K99基因,克隆到L.casei细胞表面表达载体pLA中,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LA.K99,并将其电转化至L.casei中,在MRS培养基中培养后,经SDS-PAGE、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间接免疫荧光分析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外源蛋白展示到菌体表面.将重组菌及空质粒菌株分别口服接种SPF级BALB/c小鼠.采集血液样品测定小鼠产生抗K99的特异性IgG,收集小鼠肺部、肠道、阴道冲洗液及粪便样品测定小鼠产生的抗K99的特异性sIgA,并对小鼠进行攻毒保护性试验,免疫组保护率在83%以上,对照组则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6.
为了开发基于乳酸乳球菌载体表达的新型沙门氏菌口服疫苗,试验按照乳酸菌偏好优化密码子,将合成的截短的聚-γ-谷氨酸合成酶A(PgsA′)和截短的沙门氏菌鞭毛融合基因(Salmonella FliC)克隆到载体pUC57中,通过PCR和双酶切鉴定正确性;通过双酶切和T4连接插入目的基因到乳酸乳球菌表达载体pNZ8048中,构建重组质粒pNZ8048-PgsA′-FliC,通过PCR和双酶切鉴定正确性;提取质粒后将重组质粒利用电穿孔法转入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L.lactis)NZ9000中,挑取阳性克隆,扩增培养后提取质粒,通过PCR和双酶切鉴定正确性;通过Western-blot检测外源基因在重组菌中的表达情况;对Balb/c小鼠口服免疫重组乳酸乳球菌NZ9000/pNZ8048-PgsA′-FliC,以NZ9000/pNZ8048和PBS为对照,通过ELISA测定小肠黏液中特异性sIgA抗体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NZ8048-PgsA′-FliC与重组乳酸乳球菌NZ9000/pNZ8048-PgsA′-FliC,并成功表达PgsA′-Fli...  相似文献   

7.
将表达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蛋白的重组乳酸乳球菌pNZ8112-Sa/NZ9000经口服免疫BALB/c小鼠,在免疫后的不同时间收集免疫鼠粪便样品,断尾采血收集血液样品并分离血清,用间接ELISA技术检测血清中的IgG抗体及血清和粪便中的IgA抗体的动态产生规律;在加强免疫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外周血T细胞的变化情况及无菌收集免疫鼠的肠黏液,经中和试验检测其抗体的中和能力。结果表明重组菌株口服免疫小鼠后血清中的IgG和IgA抗体产生能力由于非特异性干扰不能确定,外周血中T细胞百分数在实验组和对照组间变化不显著;粪便中的IgA抗体水平产生效果明显;黏液的抗体具有一定的中和能力,其效价检测结果为1:36。  相似文献   

8.
选用pNZ8149-COE NZ3900重组乳酸菌作为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表达载体,制成活菌制剂,口服免疫小鼠,以GFP基因作为标记跟踪重组菌在小鼠体内的定位,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各部位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构建的重组乳酸乳球菌PEDV-COE-GFP NZ3900可较长时间定植于胃肠黏膜表面,为基因工程重组乳酸菌口服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旨在构建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PCV2)cap蛋白的重组罗伊氏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L.reuteri),并评价其在小鼠体内诱导的免疫应答效果。利用PCR扩增实验室分离保存的PCV2b型毒株的cap蛋白基因,以猪源L.reuteri为宿主菌,构建表达cap蛋白的重组菌株pPG-T7 g10-PPT-cap/L.reuteri,通过口服免疫BALB/c小鼠。采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免疫后小鼠血清中抗原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粪便、鼻腔洗液、生殖道洗液、肠黏液中抗原特异性sIgA抗体水平,小鼠血清中各细胞因子水平;MT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中CD4+T细胞、CD8+T细胞的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免疫后攻毒的小鼠体内器官的病毒载量。结果显示,口服免疫重组乳酸菌组小鼠血清IgG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小鼠粪便、鼻腔洗液、生殖道洗液、肠黏液中sIgA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和对照组相比,IFN-γ、IL-2、IL-4、IL-12水平升高,IL-10水平降低,IFN-α无显著变化;体外孵育PCV2和小鼠脾淋巴细胞结果表明,重组乳酸菌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刺激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结果显示,口服免疫重组乳酸菌组小鼠脾细胞中CD4+T细胞、CD8+T细胞含量高于对照组;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口服免疫重组乳酸菌组小鼠体内的病毒载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表达PCV2 cap蛋白的重组罗伊氏乳酸杆菌,经口服途径免疫动物,构建的重组乳酸杆菌能够刺激小鼠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且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0.
构建了含羊奇异变形杆菌外膜蛋白A(ompA)编码基因的重组载体pNZ8149-ompA,并将其电转入乳酸乳球菌NZ3900中。利用Westen blot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及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目的蛋白在乳酸乳球菌中的定位。将重组乳酸乳球菌灌胃BALB/c小鼠,分别于口服后1,2,3,4,5,6,7d取其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的肠道冲洗液,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法检测乳酸乳球菌在肠道的定植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到目的蛋白于49 000处出现特异性条带;流式细胞仪检测到重组乳酸乳球菌表面荧光强度明显强于空质粒对照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到重组乳酸乳球菌菌体表面出现绿色荧光。灌服小鼠后,重组乳酸乳球菌在小鼠各肠段的定植比例不同,定植能力于口服后6d达到高峰,7d后在重组菌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的定植率分别占第1d的15.23%,24.19%,48.57%,40.07%。本试验证明羊奇异变形杆菌ompA能够稳定表达于乳酸乳球菌表面,且重组乳酸乳球菌在小鼠肠道内具有良好的定植能力,其定植能力为回肠盲肠空肠十二指肠。这为研究乳酸乳球菌作为羊奇异变形杆菌口服疫苗抗原递送载体提供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研制预防仔猪腹泻口服基因工程疫苗,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Fae G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以ETEC C83907菌株为模板,通过PCR方法扩增出K88菌毛粘附素主要蛋白亚基Fae G的基因,将其定向克隆到乳酸乳球菌(L.lactis)分泌表达载体pNZ8112中,构建了分泌表达载体pNZ8112-fae G.并转化到L.lactis NZ9000中.重组菌株经5 ng/mL nisin诱导3 h后,仅在L.lactis菌体内检测到Fae G的表达,上清液中未检测到Fae G蛋白.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显示,表达的目的蛋白分子量大小约为27 ku,表达产物的量达到了菌体总蛋白的13.56%.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表达蛋白具有免疫反应性.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Fae G在L.lactis中分泌表达的影响因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构建L.lactis表达载体pNZ8148-fae G的基础上,将该载体转化到L.lactis NZ9000中,重组菌经5 μg/Lnisin诱导3 h,SDS-PAGE结果显示,FaeG在L.lactis中表达的目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约为27 000,表达产物的量达菌体可溶性总蛋白的10.89%.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该目的蛋白具有良好反应原性.将重组L.lactis口服免疫BALB/c小鼠,小鼠产生特异性IgG及黏膜slgA.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仔猪口服重组L.lactis疫苗,诱导其产生抗ETEC K88黏膜免疫的同时,发挥L.lactis的益生功能,预防仔猪腹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F4菌毛主要结构蛋白Fae G、STa、LTb和STb毒素融合蛋白的免疫原性,本研究采用重叠延伸PCR(SOE-PCR)扩增编码Fae G-m STa(STa突变体)-LTb-STb 4种蛋白融合基因,将其克隆于p Pro EXHTa表达载体中进行原核表达。并以表达的包涵体口服免疫BALB/c小鼠,通过检测免疫鼠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评价其免疫效果。实验结果显示,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以包涵体的形式高效表达,并可以被特异性抗体所识别,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免疫小鼠后均能够产生特异性Ig G和s Ig A,并诱导产生细胞免疫应答。免疫记忆反应试验证明,免疫鼠至少在3个月内保持对特异性抗原的免疫记忆应答。本研究结果表明,Fae G-m STa-LTb-STb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口服包涵体免疫是一种可行的免疫途径,提示所制备的融合蛋白作为口服疫苗抗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堆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 acervulina)表面抗原3-1E基因在乳酸乳球菌L.lactis NZ9000中的不同表达形式,首先通过PCR扩增3-1E目的基因片段,克隆入pTX8048载体中,构建胞内表达质粒p TX8048-3-1E;将乳球菌未知分泌蛋白(Usp45)信号肽(SP)与3-1E基因片段融合(SP-Δ3-1E),并克隆入pTX8048中,构建分泌表达质粒pTX8048-SP-Δ3-1E;将化脓性链球菌M6蛋白细胞壁锚定序列(Cell wall anchor,CWA)克隆入pTX8048-SP-Δ3-1E中的Δ3-1E下游(去除Δ3-1E终止密码子,即NAΔ3-1E),构建表面表达质粒pTX8048-SP-NAΔ3-1E-CWA;将三种表达载体电转化到乳酸乳球菌L.lactis NZ9000中,构建三种乳酸乳球菌L.lactis NZ9000/pTX8048-3-1E(胞内表达菌)、L.lactis NZ9000/pTX8048-SP-Δ3-1E(分泌表达菌)及L.lactis NZ9000/pTX8048-SP-NAΔ3-1E-CWA(表面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来检测3-1E目的蛋白在三种阳性乳酸乳球菌中的表达。结果表明,构建的三种重组乳酸乳球菌均可表达目的蛋白。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评估重组乳酸乳球菌的抗球虫免疫保护作用及后续非抗性标记乳酸菌体系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重组乳酸杆菌表达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抗原表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蛋白的抗原表位B、C片段插入到乳酸菌表面表达载体pLA上,通过多聚谷氨酸合成酶A蛋白(pgsA)锚定到细胞表面进行展示表达.经SDS-PAGE、免疫荧光技术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蛋白成功表达于菌体表面.Western-blot检测所表达的TGEV S蛋白具有与TGE病毒一样的抗原特异性.同时将重组菌株口服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分析结果表明,口服免疫能诱导机体产生明显的抗TGEV IgG和sIgA抗体,可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黏膜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且偏向Th1型细胞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6.
笔者拟构建共表达鹅细小病毒(GPV)VP3和鹅白细胞介素-2(IL-2)的分泌性重组乳酸杆菌,评价口服表达融合蛋白GPV VP3-gIL2的重组乳酸杆菌的免疫效果。通过酶切将VP3基因和IL-2基因连接,并在其5′端连入乳酸杆菌的信号肽基因SP,亚克隆到乳酸杆菌整合表达载体pMJ67,电转化入干酪乳杆菌L.CECT5276,SDS-PAGE和Western blot法鉴定重组菌GPVVP3-gIL2融合蛋白的表达活性。将重组乳酸杆菌口服免疫雏鹅后检测血清GPV抗体、小肠黏液sIgA和脾淋巴细胞增殖情况,评价其免疫效果。结果表明,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MJ-SP-GPVVP3-gIL2,PCR证实质粒pMJ-SP-GPVVP3-gIL2成功整合到乳酸杆菌基因组;Western blot表明重组乳酸杆菌分泌表达的融合蛋白GPVVP3-gIL2能与GPV阳性血清特异性结合;淋巴细胞增殖试验表明口服重组菌后能特异地刺激脾淋巴细胞增殖,且在第4、5、6周明显高于GPV VP3组和gIL2组;重组乳酸杆菌口服免疫雏鹅可以产生抗VP3蛋白抗体,且具有中和活性的抗体显著高于GPV VP3组;小肠黏液sIgA细胞生成的数量自第2周较GPV VP3组和疫苗组显著上升。动物攻毒试验结果显示GPV VP3-gIL2融合蛋白免疫组能够获得85%的保护率,表明所构建的重组乳酸杆菌口服后对GPV的攻击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作用。本试验成功构建能稳定表达GPV VP3-IL2融合蛋白的口服乳酸杆菌工程菌,为研究其作为口服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乳酸乳球菌食品级细胞内高效诱导表达载体pRNA48为基础,构建了含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融合S基因的表达质粒pRNA48-TPs和重组菌L.lactis NZ9000/pRNA48-TPs。SDS-PAGE分析nisin诱导后重组菌表达的细胞内目的蛋白,然后分别对兔子进行注射免疫和口服免疫,并用Western Blot进行免疫原性分析,结果表明,重组菌细胞内表达的TPs融合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注射免疫产生的抗体能特异性识别胞内TPs融合蛋白,同时发现口服免疫也能产生特异的抗体血清,初步证明重组蛋白具有黏膜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载体疫苗对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本实验应用无缝克隆技术将HP的两个候选抗原基因lpp20和cagA直接连接后克隆于表达载体pNZ8149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NZ8149-lpp20-cagA。将重组质粒电转化乳酸球菌(L.lactis)NZ3900,构建了不含任何抗生素筛选标记的食品级原核表达系统pNZ8149-lpp20-cagA/NZ3900,经nisin诱导表达,得到的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50.3ku。将以上得到的重组L.lactis灌胃免疫BALB/c小鼠,利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IgG、IgG1、IgG2a及细胞因子IL-4、IFN-γ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血清中IgG、IgG1、IL-4水平显著升高,表明重组蛋白Lpp20-CagA可以诱导良好的体液免疫应答;利用HP攻毒经重组菌灌胃免疫的小鼠,检测小鼠胃组织中HP的定植密度及脲酶活性,结果显示重组蛋白Lpp20-CagA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HP在小鼠胃组织中的定植。本实验构建的载体疫苗在预防HP感染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TGEV S基因重组乳酸菌小鼠免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含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基因的重组乳酸菌PNZ8149/NZ3900口服(灌胃)免疫BALB/C小鼠,第3次加强免疫后10 d捕杀小鼠,采集血液、脾脏、粪便,处理后采用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及间接ELISA方法,检查免疫小鼠对外源基因表达产物的应答情况。结果表明,含有S基因的重组乳酸菌经口服免疫小鼠后,血清中的IgG、粪便中的sIgA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果说明,含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基因的重组乳酸菌,可以诱导小鼠产生良好的针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全身体液和黏膜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20.
利用RT-PCR方法扩增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M和N结构蛋白基因,将其分别克隆入载体FastBacTM Dual,获得转移质粒pFastBacTM Dual-M和pFastBacTM Dual-N,将重组质粒转化至DH10Bac感受态细胞,获得杆状病毒重组质粒Bacmid-M和Bacmid-N;在Cellfection作用下,将杆状病毒重组质粒转染昆虫细胞sf9,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Bac-M和rBac-N。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表明,杆状病毒表达的M蛋白和N蛋白能够被特异性阳性血清识别,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将重组杆状病毒rBac-M和rBac-N口服免疫小鼠,收集小鼠粪便检测抗TGEV sIgA抗体水平,采集血液检测血清中抗TGEV IgG。结果显示,重组杆状病毒(rBac-M和rBac-N)可诱导小鼠产生粘膜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试验结果初步预示了杆状病毒经口服途径作为抗原递呈载体的可行性,也为开展TGEV口服免疫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