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表型信息和谱系信息估计基因加性效应值的种畜遗传评定方法在家畜遗传改良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因其无法真正了解控制经济性状的遗传本质,影响了家畜遗传改良的进一步进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种畜遗传评定准确性,但在目前不能精确定位QTL或基因时,其效率受到很大影响。提高种畜遗传评定准确性的最有效途径应是直接利用控制经济性状的基因,后基因组时代的功能基因组研究的快速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契机。同时,多个家畜品种基因组测序完成和大量SNP多态性的发现,使得利用覆盖全基因组多态性标记信息的基因组选择方法为家畜遗传评定开拓了又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2.
1 引言数量性状基因位点的定位是各种遗传操作的基础 ,如标记辅助选择、基因克隆和转基因动物等。可以预计 ,数量性状基因位点的定位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家畜育种工作的重要内容 ,这必将提高家畜育种的效率。利用遗传标记进行数量性状基因位点定位 ,为家畜育种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合适的遗传标记 ,育种工作者只能利用血型、血蛋白及酶的多态性作为遗传标记进行研究 ,因而进展缓慢。新一代遗传标记微卫星的出现 ,使家畜数量性状基因位点定位的研究再度成为热点。本文将进一步讨论在远交群体中进行数量性状基因位点定位的统…  相似文献   

3.
美国对奶牛生产性能和体型外貌性状的遗传评定采用的是动物模型计算方法,动物模型是计算预期传递力(PTA)最先进的方法。体型外貌性状的遗传评定由美国荷斯坦奶牛协会承担,生产性能的预期传递力、体细胞评分、生产年限和净价值(NetMerit)的计算则由美国农业部家畜改良计划实验室(USDA-AIPL)进行。动物模型的评定方法是根据动物个体与其它评定的个体的亲缘关系来进行的。动物个体本身、祖先和后代的信息,与被评定个体间的所有已知亲缘关系信息综合到一起,并利用了母系信息,包括母系祖先信息和母系后裔信息。在动物模型的遗…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的奶牛育种组织和机构每年都定期公布奶牛遗传评定结果,正确地理解和利用好这些资料是牧场开展奶牛选种选配工作的首要步骤。本文将以上海奶牛遗传评定结果为例进行讨论。1育种值的定义根据数量遣传学的原理,家畜的表型值P受遗传G和环境E两方面因素影响,而遗传效应G又分为可以由亲代传递给后代的加性遗传效应A和不能由亲代传递给后代的非加性遗传效应包括显性效应我们把可以由亲代传递给后代的加性遗传效应A叫做育种值。育种值估计的目的也就是利用各种可利用的表型信息和特定的统计学方法,将加…  相似文献   

5.
数量遗传学在家蚕育种上的应用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萍 《蚕学通讯》2005,25(3):17-22
通过查阅家蚕经济性状遗传研究文献,概括叙述了数量遗传学在家蚕数量性状常规研究、品种稳定性分析、抗性遗传研究、饲料效率遗传研究及QTLs研究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及部分成果.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动物数量性状育种的理论和实践,分别从数量性状遗传改良的群体层面和分子层面对选择方法进行了探讨,重点讨论了杂种优势在动物育种中的利用以及基因组选择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7.
1遗传标记多态性的概念上期介绍了遗传标记的基本概念,利用遗传标记可构建畜禽基因图谱、进行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基因位点的定位、亲属关系鉴定、群体结构的遗传分析和标记辅助选择等。要进行这方面的分析,遗传标记除了必须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由亲代传给子代外,还必须...  相似文献   

8.
近年美国奶牛产奶量的遗传改良速度在提高。1986年出生的黑白花母牛的奶量育种值比1985年出生的约高135kg。每年有220多万头母牛的新数据加入生产性能遗传评价体系。这些评定应用动物模型,能够提供产奶量、乳脂量、乳蛋白量、乳脂率以及乳蛋白率遗传传递力的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模型包括管理组效应、永久环境效应、牛场与公牛的互作效应以及奶牛个体的遗传值。未知父母组按出生年度和性别确定,代表基础群的遗传值。体型评定资料由品种协会收集,用公畜模型评定。黑白花母牛的体型应用全部体型评分和多性状模型评定,其他品种则利用全部评分资料配合单性状重复力模型计算。难产性资料由人工授精组织和奶牛记录处理中心收集,用依阿华州立大学的阈性状公畜模型分析,得到美国国家家畜育种者协会支持。增加选留的青年公牛数,应用超数排卵和胚胎移植提高公牛母亲的选择强度,用低胎次母牛或青年母牛作公牛母亲缩短世代间隔等是提高遗传改良速度的手段。在这些方面人工授精组织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国际贸易是人工授精计划的一个重要经济来源。将来评定的性状可能还包括乳房炎抗性、长寿性和受精率等,评定的次数可能更多。模型中还可能考虑其他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在农业动植物中,许多重要的经济性状都是数量性状或具有明显的数量性状特征。因此,解析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对基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农业育种及遗传改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数量性状的遗传效应主要由单基因效应(包括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上位性、杂种优势及环境效应等共同组成。为了解析这些遗传效应的分子基础,研究人员构建了大量的遗传定位群体,并开发了相应的分析模型。特定的定位分析群体是解析数量性状遗传方式的基础,其应用推动了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本文针对数量性状遗传定位群体的发展进行综述,并讨论今后的研究重点,以期能为该领域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影响安哥拉山羊体重和产毛量的非遗传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量遗传学主要是用生物统计学方法对群体的某种数量性状进行随机抽样测量,计算平均数、方差等,并在此基础上估算遗传参数.利用这些参数分析和预测数量性状变异的遗传动态,作为动物育种的参考. 方差分析是关于观测值变异原因的数量分析,它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11.
茶树种质数量性状遗传距离分析研究唐明熙(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研所245600)本项首次针对茶树种质运用数量遗传距离方法,将变异丰富的、稳定性强的叶片数量性状以品种间遗传差异1%显著性筛选,选出突尖长、叶形指数(R值)、叶脉对数、10齿宽度、叶片厚度五个...  相似文献   

12.
1 引 言家畜大部分重要的经济性状都为数量性状,影响这些性状的基因位点就为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确定其在染色体上位置的过程就是数量性状基因位点的定位。早在1923年SAX就成功地利用了遗传标记进行数量性状基因位点定位试验,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合适的遗传标记,使这些研究没有重大的进展。自从微卫星的出现及其测定方法的不断改进,使动植物数量性状基因位点定位的研究再次成为可能。本文主要讨论在近交群体中进行数量性状基因位点定位的统计学基础和原理。2 近交群体杂交后代自交利用遗传标记进行数量性状基因位点…  相似文献   

13.
中国荷斯坦牛不同群体间遗传联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群体间的遗传联系性是影响奶牛遗传评定准确性的主要因素,采用遗传联系率(CR)和群体间直接的遗传关系量(GLT)2种方法分析北京、上海和天津3个地区中国荷斯坦牛群间的遗传联系性。结果表明:北京和天津牛群的遗传联系率为23.95%,北京和上海的为17.10%,上海和天津的为14.28%。北京和天津牛群间的遗传联系性最高,上海和天津之间的最低。2种方法的相关系数为0.808。并提出了对公牛遗传评定的建议,以便获得更大的遗传进展。  相似文献   

14.
猪的许多重要经济性状都是具有复杂遗传基础的数量性状。长期以来,遗传育种学家们一直渴求了解这些数量性状的遗传机理,识别引起性状变异的基因,从而在分子水平上对这些基因进行操作。近几十年来,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结果表明,真实的数量性状既受到数目较多的微效基因的影响,还受到一个或少数几个起主导作用的主效基因的影响。Geldermann将这些对数量性状的变异有较大影响的单个基因或紧密连锁的基因簇统称为QTLs。QTL的提出从理论上修正了数量性状微效多基因假说,为研究数量性状单基因作用及其互作效应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遗传分析模…  相似文献   

15.
鸡的大多数重要经济性状均属于数量性状,研究鸡数量性状遗传对鸡育种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数量遗传性状变异位于染色体特定位点的连锁编码基因被称为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近年来,大量研究揭示了鸡QTL的基本特征,剖析了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基础,已经精细定位和克隆了鸡特定数量性状基因,给鸡资源保护遗传改良提供了新策略。文章综述了QTL定位的理论基础及鸡QTL定位的研究进展,并对鸡QTL研究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数量性状座位及在动物群体中的定位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量性状在动物群体中与生产性能的经济价值相联系,因而倍受关注。作为研究数量性状的数量遗传学,虽然随数学方法和计算技术的进步得到很大发展,但复杂的数学方法和手段终究不能使抽象的数量基因具体化。对数量性状遗传机制的理解只建立在抽象的微效多基因假设基础上。分子生物技术的渗入和推动,使数量遗传学有了飞跃发展,促使研究数量性状遗传机制的策略发生改变。人们认识到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在基因组中并非随机分布,而是功能相关基因成簇聚集。据此,Geldermann[1]提出了控制数量性状的数量性状座位(Quantit…  相似文献   

17.
茸鹿人工选育品种品系数量性状遗传参数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对我国人工选育的梅花鹿和马鹿 6个品种品系的 2 0多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参数 ,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变异系数除鲜茸重的较高之外 ,其他很小 ;公鹿的留种率很低 ,茸重性状的选择差很大 ;遗传力和重复力均较高 ;世代间隔较短 ;鲜茸重的遗传进展和年改进量较大 ;梅花鹿种公鹿的种用年限较短 ,并明显低于马鹿的 ;梅花鹿品种品系间和马鹿亚种间杂交F1茸重性状和繁殖成活率性状的杂种优势率非常显著 (P <0 0 1 )。此项统计分析为茸鹿的优质高效育种、提高纯繁选育速度、杂种优势利用、杂交培育新品种和育种规化及模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应用常染色体上的标记基因研究能够加快数量性状的遗传进展。亲代由标记基因遗传给后代的加性遗传方差值可以用来测定标记基因这种效益。分别在个体水平上以及在复合连续平衡的分离群体水平上建立了标记基因加性遗传方差值的理论方程。这些方程包括与标记基因连锁的数量性状位点数、这些数量性状位点的效应值以及与标记基因有关的重组率。并就分离群体中标记基因加性遗传方差的期望值进行了推导。在分离群体的系谱选择方案中,常染色体上遗传方差中绝大部分与位于该染色体上的标记基因相关。对于牛的一个平均长度染色体来讲,这部分值大约是该染色体孟德尔分离方差值的40% 。标记基因的位置效应和干扰因素对这一期望值的影响是很小的,而染色体的长度对期望方差值影响很大。如果标记基因缺乏多态型以及染色体替代效应估计偏差会大大降低MAS的选择效果。常染色体上标记基因遗传方差期望值的大小表明:即使当标记基因处在一个非活动位点,在分离群体中,仍有较大的染色体替代效应存在。  相似文献   

19.
为创建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分子数量遗传学》而努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一、对数量遗传学发展的思考 吴仲贤(J.S.Wu)教授曾经指出,“数量遗传学是第三代遗传学”。孟德尔遗传学是第一代遗传学,它和数学相结合产生了第二代遗传学——群体遗传学,群体遗传学又和统计学相结合产生了第三代遗传学——数量遗传学。从这一概念出发,我们可以定义数量遗传学是:遗传学原理与统计学方法相结合,研究群体数量性状的科学。 1960年D.S.Falconer的《数量遗传学导论》第一版的问世和70年代微机的普及,数量遗传学在原理和应用两方面都有迅速发展,动物育种工作也有相应的进步,在这20年里,奶牛、肉牛、绵羊、猪、蛋鸡、肉鸡等畜禽通过育种所取得的遗传进展是很大的。到了80年代初期,由于选择而使畜禽获得遗传改进的速度放  相似文献   

20.
柞蚕品种资源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有利于柞蚕新品种选育过程的优良亲本选配及性状改良。在对辽宁蚕区保存的39份二化性柞蚕品种资源的7项数量性状连续5年进行统一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变异系数、多样性指数和聚类分析明确其遗传多样性。除实用孵化率和克卵粒数2项性状的变异系数较低外,产卵数量、产卵量、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5项性状均有较高的变异系数,其中产卵数量、产卵量和茧层量的变异系数分别达到了11.29%、13.87%和11.86%,并且各项性状的分布频率表现出一定的集中性。除实用孵化率的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较低外,产卵数量、产卵量、克卵粒数、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较高,表明这些性状蕴含丰富的遗传变异。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以最短距离法对距阵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将39份柞蚕品种资源分成6个类群,其中4个从国外引进的改良品种聚为一大类群,印证了柞蚕品种资源的亲缘关系与地理来源有关。上述结果显示供试39份二化性柞蚕品种资源7项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尤其是产卵数量、产卵量和茧层量等性状有较大的遗传潜力,可应用于品种改良;而实用孵化率的遗传潜力小,育种过程不易进行性状改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