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饲料中的粗纤维可在动物的盲肠、结肠以及反刍动物瘤胃中经微生物发酵产生挥发性脂肪酸供作能源,但其利用率常受到木质素的影响。通常认为粗纤维是供反刍动物利用的,不应在家禽饲粮中占主要部分,饲粮中纤维含量越少,其饲喂快速生长畜禽的潜力就越大。实际上,在家禽日粮中适当加入粗纤维,有助于保持家禽胃肠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1家禽对饲料纤维的消化能力家禽消化纤维的能力有限,据估计,饲料通过家禽消化道的时间只有4h,在体积小的盲肠中,微生物作用的机会很小,一般对纤维的消化率在0.9%~42.44%,平均16.02±…  相似文献   

2.
纤维曾被视为家禽饲粮所含的一种抗营养因子,但适量的饲粮纤维可有效改善家禽的营养与健康。饲粮纤维成分复杂,不同纤维源的营养功能与作用机制不尽相同。本文介绍饲粮纤维的概念与性质,探讨其对家禽消化生理、肠道健康及生产的影响,阐释其调控家禽营养的机制,为其在家禽生产中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日粮纤维是家禽饲粮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适量的日粮纤维能够提高家禽的生产性能,对维持家禽肠道的正常功能及形态、调节肠道菌群和肠道健康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日粮纤维对家禽生产性能的影响与其来源、使用量、加工处理方式等密切相关。文章主要介绍日粮纤维的概念和理化性质,综述其对家禽生产性能、蛋品质、肠道健康等方面的影响,为日粮纤维在家禽生产中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饲粮纤维对家禽生产性能、消化器官发育、消化道微生物区系、消化液的分泌与内源酶活性、其他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及日常行为的影响进行综述;同时对家禽利用饲粮纤维的效率、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杜懿婷 《饲料广角》2013,(15):43-46
为了改善家禽生长性能,外源添加酶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家禽饲粮中。但是,使用植酸酶来改善家禽生长性能,同时减少磷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并没有预想的有效,这一部分是因为非靶物质饲粮纤维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另一部分则是我们仍然不确定磷的准确需要量及在配方中过量地引入了磷。现已证实,非淀粉多糖(NSP)酶对小麦、大麦、黑麦中NSP十分有效,但对于玉米-豆粕型饲粮无明显效果,这主要是因为NSP成分的差异。整粒亚麻籽在家禽饲粮中使用量越来越大,这也意味着需要新的酶制剂来解决该NSP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本文旨在对酶制剂发展过程中的挑战及其结果作以综述。为了改善家禽生长性能,外源添加酶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家禽饲粮中。但是,使用植酸酶来改善家禽生长性能,同时减少磷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并没有预想的有效,这一部分是因为非靶物质饲粮纤维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另一部分则是我们仍然不确定磷的准确需要量及在配方中过量地引入了磷。现已证实,非淀粉多糖(NSP)酶对小麦、大麦、黑麦中NSP十分有效,但对于玉米-豆粕型饲粮无明显效果,这主要是因为NSP成分的差异。整粒亚麻籽在家禽饲粮中使用量越来越大,这也意味着需要新的酶制剂来解决该NSP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本文旨在对酶制剂发展过程中的挑战及其结果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奶牛主要以粗纤维含量较高的植物茎叶等粗饲料为主要饲料.通过瘤胃微生物发酵产生的纤维素酶将纤维素降解为易吸收的低分子糖,但是由于瘤胃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是有限的,外源补充可提高瘤胃中纤维素酶含量,达到提高降解纤维素的目的.有试验证明,在奶牛饲粮中添加酶制剂尤其是纤维素酶可明显提高饲粮中粗纤维的利用率。在奶牛饲粮中添加真菌纤维素酶,可使泌乳量提高17.5%,饲料利用率提高14.5%。日粮中粗纤维水平与瘤胃液中乙酸和丙酸的比例呈线性相关。高纤维日粮促进乙酸的生成.而低纤维日粮则促进丙酸的生成。因此乳脂含量高的牛乳,对应的奶牛日粮中纤维索的含量也高。在奶牛等反刍动物营养上,传统的观念认为。饲料中不必添加纤维素酶和其他饲用酶制剂。这种观点认为.反刍动物瘤胃内和肠道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足以完全降解饲料中的纤维素。但最新的研究结果以及在实际生产中Ⅲ现的问题对这一观点提卅了异议。研究发现,在日粮中添加纤维素酶能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这表明,目前高产奶牛胃肠道中微生物可能不足以降解高纤维日粮中的纤维素,从而使得奶牛不能达到最佳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在临床上的滥用,使得抗菌药物的抗菌效果大大降低,抗生素滥用还会导致有害菌定殖增加,影响人和动物的健康。因此,很多国家开始禁止用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且在饲料中添加低剂量的抗生素作为肠道微生态调节剂已不再受欢迎,而探寻新的抗生素替代品来调节畜禽肠道微生物区系和维持肠道健康显得非常重要。人们一直误认为饲粮纤维是一种抗营养因子,指出纤维能稀释饲粮能量水平,影响家禽的生产性能。但最新研究表明,在家禽饲粮中添加适量纤维是改善家禽肠道健康、减少家禽肠道紊乱的一种有效的营养调控措施。本文从家禽肠道发育、肠道黏膜形态及上皮组织健康、肠道消化生理、肠道微生物区系等方面综述饲粮纤维对家禽肠道健康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纤维对家禽肠道健康的调控机制提供参考,也为今后在家禽饲粮中添加纤维性物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当今,环境污染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问题,而家畜粪便污染是环境污染的来源之一。低蛋白饲粮可有效降低家禽粪尿中的氮排放量,缓解粪便引起的氮化物污染。科学提供低蛋白饲粮不仅可确保为动物提供充足的蛋白质营养,还可提高单位蛋白质的利用效率,对家禽生产有积极影响。本文就低蛋白饲粮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系统综述。 [关键词] 低蛋白饲粮|家禽生产|氮排放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碳水化合物的研究逐渐成为营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碳水化合物是由许多单体和聚合体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是反刍动物饲粮最重要的组成成分。通常占饲粮比例的60%-70%,主要为瘤胃微生物和宿主动物提供能量。很早人们就认识到,植物性饲料碳水化合物中包括易消化的无氮浸出物和不易消化的粗纤维两类。从理论上讲,反刍动物饲粮中含有适宜的易消化和不易消化碳水化合物是非常重要的。为对二者的关系定量,研究者们曾提出饲粮精粗比、  相似文献   

10.
<正>充足的纤维是反刍动物唾液分泌、反刍、瘤胃缓冲和瘤胃壁健康所需要的。为了维持正常的瘤胃发酵功能,在反刍动物的饲粮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纤维物质。当饲粮中纤维含量过低时,就会引起低乳脂率、蹄病或低饲料转化率等问题。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是饲  相似文献   

11.
饲料是家禽所需能量和蛋白质的物质基础,饲粮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在体内经生物氧化供能,而家禽所需的蛋白质实际上是饲料中的各种氨基酸。准确测定家禽饲料原料有效能和可利用氨基酸是确定家禽营养需要量及优化饲粮配方的关键。在家禽营养研究中,科学合理的评定体系及方法对准确测定饲料原料有效能和可利用氨基酸至关重要。然而,家禽饲料原料营养价值评定受诸多因素影响,如动物因素、评定体系及方法、饲料及原料因素、饲料加工工艺和饲料添加剂等。为此,本文就家禽饲料原料有效能和氨基酸消化率评定体系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且就近3年来本课题组开展的有关肉仔鸡饲料原料营养价值评价工作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家禽自身不能分泌降解非淀粉多糖的酶,消除非淀粉多糖抗营养作用最有效的方法是在饲粮中添加酶制剂。综述了非淀粉多糖酶的作用机理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日粮中的抗营养因子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导致病原菌增殖。在家禽日粮中添加饲用酶可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减少未消化日粮在家禽后肠可能导致的潜在问题,从而提高家禽的生产性能和饲料效率,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幼龄反刍动物饲粮的纤维性碳水化合物(FC)来源与组成对调控其生长发育和瘤胃功能建立有重要作用,其来源各异,粒度不同,对正处于生长期的幼龄反刍动物的采食和消化、瘤胃液p H及瘤胃发育等生理参数的影响存在差异。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幼龄反刍动物饲粮中性洗涤纤维(NDF)来源和粒度的研究,分别从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和瘤胃发育3个方面总结了二者对幼龄反刍动物的影响,并对相关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β-葡聚糖与家禽营养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陈正玲王康宁小麦、大麦、燕麦等麦类作物是畜禽饲粮的重要能量饲料之一。小麦的营养价值近似于玉米,而其余几种因含有抗营养因子有效能值偏低。禽类饲粮中大量使用大麦、燕麦或黑麦,粘性高脂肪粪便的排泄量增加,给卫生...  相似文献   

16.
家禽饲粮中替代饲料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iva.  G  刘荣宗 《饲料广角》1989,(3):25-27
蛋白质饲料可提出很多能用来代替鸡饲粮中玉米和大豆饼粉的饲料来。饲料加工者在配制家禽饲粮时,选择替代饲料的范围很广,但选择时须考虑到各种替代饲料的不同特性,可能存在的抗营养因子及营养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维生素 E(VE)是一种脂溶性的天然抗氧化剂,是体内抗氧化防御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具有抗氧化或抗自由基、抗应激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能。由于家禽本身不能合成这种维生素,且现代家禽生产性能的遗传潜力较高,饲料消耗较少,以及现代高产品系家禽免疫力低;此外,在工厂化生产条件下,饲料中“天然 VE”较少,再加上饲料品质及存放等条件的改变,往往造成饲粮中 VE 缺乏。所以,在现代家禽生产中,向饲粮  相似文献   

18.
家禽生产过程中,饲料原料成本控制对生产效益非常重要,同时日粮的营养成分、组成结构、颗粒大小以及日粮形态会影响肉鸡饲料摄入量和生产力,也会影响蛋鸡的产蛋率和产蛋大小。本文论述了饲料原料质量控制措施,大豆磷脂、酸化皂脚、粗纤维等在家禽日粮中的应用,以探讨家禽饲养的多样化,增加饲料配方的灵活性,从而降低饲养成本。  相似文献   

19.
吴秋珏  徐廷生 《饲料工业》2006,27(17):41-42
碳水化合物是反刍动物饲粮中最重要的组成成分。文中主要对配制饲粮时所用的指标如精粗比、结构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比例等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反刍动物的合理饲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反刍动物与猪、家禽等单胃动物不同,其具有复杂的复胃系统,有利于消化吸收粗饲料。反刍动物采食的饲粮进入瘤胃后,经过瘤胃微生物厌氧发酵,不可避免地产生甲烷,这将直接造成饲粮能量的损耗。另外,甲烷属于温室气体并且其增温潜势远高于二氧化碳,也将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反刍动物甲烷的减排研究已成为当下研究热点之一,甲烷检测方法是必备工具,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将综述反刍动物甲烷排放量的间接测定方法的应用现状,为合理选用测定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