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采样拭子采集患口腔炎的猫口腔黏膜、舌头、牙龈分泌物样本,分离到23株菌,经致病性试验证实有3种菌具有致病性。根据形态、生长特性和生化特性,11株被鉴定为葡萄球菌,9株被鉴定为链球菌,3株被鉴定为巴氏杆菌;从5只健康猫样本中分离到大肠杆菌5株。细菌分离结果表明,大肠杆菌为常在非致病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及巴氏杆菌为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3种致病菌对头孢噻肟高度敏感。因此临床上治疗应首选头孢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2.
为了调查内蒙古通辽市某羊场发病羊死亡的原因,对疑似致病菌进行分离、鉴定及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对病死羊进行剖检,无菌条件下采集心脏、肝脏、脾脏、肺脏等组织脏器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对分离菌进行小鼠致病性试验、细菌生化检测、16S rDNA基因扩增及同源性比对分析和药物纸片扩散法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符合肺炎克雷伯菌生化特性;16S rDNA序列与GenBank中已登录的肺炎克雷伯杆菌序列同源性为99.59%;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有较强的致死性;分离株携带多种毒力基因致病性较强。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多西环素等药物高度敏感,对复方新诺明、卡那霉素等中度敏感,对庆大霉素、头孢哌酮、头孢氨苄等耐药。结果表明,分离株为肺炎克雷伯菌,是该羊场发病羊死亡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定引起杨凌地区某肉牛场发生犊牛腹泻的病原菌种类和药物的敏感性,采集腹泻犊牛粪便数份,对其进行细菌学分离鉴定、致病性试验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到革兰氏阴性(G-)杆菌3株,其中沙门氏菌1株、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1株、铜绿假单胞菌1株;动物致病性试验表明所分离到的沙门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对小白鼠均有较强致病性,对先锋噻肟、先锋必、菌必治、阿米卡星等抗生素敏感。可见,沙门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为该牛场发生犊牛腹泻的主要致病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对该养殖场犊牛腹泻提供了诊断和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4.
《养猪》2017,(2)
从送检的流产胎儿病料中,分离培养得到2株致病菌,经生化试验、药物敏感性试验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分离菌株为致病性大肠杆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显示,该菌对红霉素、多黏菌素B和多黏菌素E敏感;对杆菌肽中度敏感;对青霉素、四环素、阿莫西林等耐药。说明此次引起该猪场流产的主要原因为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5.
从典型兔乳房脓肿病例中分离到一株致病菌,经生化试验、毒力试验、动物回归试验等鉴定为致病性兔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青霉素、克林霉素、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等高度敏感,对磺胺嘧啶、环丙沙星不敏感。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眼镜蛇腐皮病的致病菌,试验采用细菌分离培养的方法,在无菌条件下,从患腐皮病眼镜蛇皮肤溃烂处挑取少许内容物划线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兔血平板、SS琼脂平板及真菌培养基上,继而选取优势菌落进行分离、纯培养。结果表明:得到9种细菌,没有发现真菌。根据细菌形态、菌落生长特征和生化特性得出,这9种细菌分别为:黏质沙雷菌1株、奇异变形杆菌3株、铜绿假单胞菌3株、克氏耶尔森菌1株、肺炎克雷伯菌1株、雷极普鲁威登斯菌1株、嗜麦芽假单胞菌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和腐生葡萄球菌3株。经致病性试验证实,奇异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克氏耶尔森菌、雷极普鲁威登斯菌、嗜麦芽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致病性,黏质沙雷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腐生葡萄球菌无致病性。药物敏感性试验证实:在15株致病菌中,除克氏耶尔森菌外,均对妥布霉素和庆大霉素高度敏感;嗜麦芽假单胞菌对妥布霉素不敏感,对庆大霉素高度敏感;除金黄色葡萄球菌外,均对阿米卡星高度敏感;15株致病菌均对头孢类抗生素不同程度敏感;哌拉西林、氨曲南和卡那霉素对大部分菌有抑制作用。说明眼镜蛇腐皮病主要由致病性细菌引起,敏感药物治疗后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对1株分离自西藏那曲地区养殖场有出血性症状牦牛的致病性菌进行分子鉴定及药敏分析,为西藏地区牦牛出血性疾病提供治疗依据。通过对病死牦牛肺脏、肝脏进行细菌分离纯化获得疑似菌株,对所得疑似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与哥伦比亚血平板试验筛选出疑似致病菌株,再对疑似致病菌株进行生理生化鉴定试验、16S rDNA通用引物检测及测序、同源性比对,后经药敏试验得到该疑似致病菌株的敏感药物,最后通过动物回归试验验证其敏感药物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对病死牦牛肺脏、肝脏分离纯化获得6株疑似菌株,经形态学观察试验、哥伦比亚血平板试验筛选出1株具有溶血性的革兰氏阳性球菌S-4。经生理生化鉴定试验、16S rDNA测序、同源性比对,鉴定S-4菌株为表皮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S-4菌株对恩诺沙星、新霉素、多黏菌素B、卡那霉素、环丙沙星敏感,对氟苯尼考、多西环素中介敏感,对链霉素、红霉素、四环素、青霉素、头孢氨苄耐受;动物回归试验显示,该菌株具有致病性,且恩诺沙星、新霉素、卡那霉素3种药物治疗效果良好,多黏菌素B、环丙沙星治疗效果差。本试验获得1株具有致病性的牦牛源表皮葡萄球菌,该致病菌在养殖过程中可使用恩诺沙星、新霉素、卡那霉素3种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8.
从湖南长沙某猪场疑似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感染的病料中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球杆菌,经V因子依赖试验、生化试验、PCR鉴定及致病性试验等,确认该菌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并且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恩诺沙星、奈替米星、氧氟沙星等高度敏感,对阿奇霉素不敏感.  相似文献   

9.
幼鹅大肠埃希氏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重庆市4个县(市)24户的36只病死幼鹅中,分离到31株大肠埃希氏菌,经致病性试验、生化特性及药物敏感性试验,表明其中24株为致病菌,致病菌分离率为66.7%;致病菌株的生化特性符合大肠埃希氏菌的生化特性;所有菌株对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高度敏感,对氨苄青霉素、红霉素、氟哌酸、链霉素、复合磺胺、四环素、万古霉素不敏感,部分菌株对氯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中度敏感,说明大肠埃希氏菌对常用抗生素药物的抗药性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鉴定引发某养殖场水貂死亡的主要致病菌。[方法]从送检病貂获取的两株优势菌进行形态学和培养特征观察、生化试验、细菌16S-23S rRNA ISR基因的PCR鉴定、药物敏感试验、致病性试验。[结果]16S-23S rRNA ISR基因的PCR序列分析显示两分离株与已知的Kpn相应序列的同源性为99.9%。药物敏感试验表明分离菌株对阿米卡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高度敏感。致病性试验表明两菌株对小鼠均有较强的致病性,半数致死量分别为4.9×106cfu/mL、3.1×106cfu/mL。[结论]确诊分离到的两株优势菌是肺炎克雷伯菌,且该菌是导致水貂死亡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11.
鹌鹑沙门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病死鹌鹑的肝脏和心血进行了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及动物接种试验,确定为沙门菌。在水井、禽舍输水系统处采取的两处水样中,同样分离鉴定出了上述细菌。动物试验结果表明,从脏器中分离到的沙门菌比从水样中分离到的沙门菌致病力更强。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从脏器中分离的沙门菌对强力霉素、多黏菌素B敏感,水样中分离的沙门菌对卡那霉素敏感。  相似文献   

12.
对呼市地区某奶牛场的50头患子宫内膜炎奶牛及牛场环境进行采样,采集患牛子宫分泌物50份,环境样65份。并对采集的样本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从50份奶牛子宫内膜炎样中分离出7种细菌共76株,从65份环境样分离出7种细菌共42株。对主要致病菌进行27种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表明,从奶牛子宫内膜炎样和环境中分离的致病菌都对庆大霉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左氟沙星表现出高度敏感,而对青霉素G、新生霉素和氨曲南表现较强的耐药性。将从奶牛子宫内膜炎样本中分离的病原菌与相应环境中分离的细菌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为科学评价河南省仔猪黄痢大肠杆菌地方分离株的耐药性和不同给药方法对仔猪黄痢疗效的影响,本研究首先自河南省25个临床发病猪场病猪体内分离鉴定仔猪黄痢大肠杆菌;通过小白鼠致病力试验以检测大肠杆菌分离株的毒力;采用20种抗菌药物对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以筛选对仔猪黄痢大肠杆菌最敏感的药物;选取敏感药物分别采用口腔灌服、肌肉注射和腹腔注射3种给药方法对临床上仔猪黄痢发病猪进行治疗效果比较试验以确定最佳给药方法。结果自河南省25个发生仔猪黄痢的猪场的病猪体内共分离鉴定出25株大肠杆菌。25株大肠杆菌分离株对小白鼠的致病率为100%;对临床上常用的20种抗菌药物都有耐药现象,但耐药率高低不同(4%~100%);20种抗菌药物中诺氟沙星、氧氟沙星、新霉素和利福平等4种药物的敏感率较高,高敏率分别为92%、88%、88%和80%。3种不同的给药方法对仔猪黄痢病例的治疗效果不同,其中通过口腔灌服和腹腔注射的给药方法对仔猪黄痢的治愈率(分别为92.3%、95.0%)显著高于肌肉注射给药方法(58.8%);腹腔注射组治愈率稍高于口腔灌服组,但二者差异不显著。本研究为临床上仔猪黄痢的防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查明一起人工养殖穿山甲疫情的致病原因,应用病毒PCR检测和细菌分离的方法对2只前后病死穿山甲进行病原学检测。病毒PCR检测结果显示,未能从肺组织中检测到流感病毒、副黏病毒和腺病毒核酸。细菌分离结果表明,从2只病死穿山甲肺中各分离到1株优势菌株。细菌的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的序列分析表明,2株分离菌株均为摩氏摩根菌。小鼠的致病试验和分离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2株分离菌对小鼠有很强的致病作用,对新霉素、壮观霉素、阿米卡星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5.
规模化猪场仔猪黄,白痢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4  
本研究采用麦康凯、 E M B 选择性培养基对四川绵阳、乐山、南充、温江、自贡、广汉、德阳等地规模化猪场仔猪黄、白痢黄型病例进行了大肠杆菌分离培养, 对分离株进行了详细的生化鉴定, 并用小鼠作致病性试验, 获得88 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对88 株大肠杆菌中的19 株用10 种抗生素进行了药敏试验, 结果表明: 分离菌株对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较敏感, 而对多种常用抗生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四川9 个规模化猪场进行了本场菌株大肠杆菌灭活苗免疫试验, 取得良好效果。根据本研究结果提出: 采用本场菌株灭活苗免疫, 结合使用少量敏感抗生素, 并配合加强饲养管理等综合措施是防治规模化猪场仔猪黄、白痢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一规模化猪场断奶仔猪腹泻大肠杆菌毒力因子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疑似断奶仔猪腹泻的仔猪中分离、鉴定出15株病原性大肠杆菌。经O血清型鉴定,11株为0131、4株未定型,所有O131血清型菌株呈β溶血。多重PCR检测毒素基因(STa、STb、LT、SLT-2e)和大肠杆菌粘附素单抗(F4、F5、F6、F41、F18)检测菌毛,O131菌株的毒素为STa、STb、SLT-2e,表达F18粘附素,未定型菌株的毒素为STa,共表达F6和F18粘附素。对15株大肠杆菌用16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对阿米卡星、痢特灵、新霉素敏感,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运用本场大肠杆菌分离株灭活苗免疫猪群,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湛江市3个养猪场采集到40份仔猪黄痢、白痢腹泻粪便样品,共分离到40株大肠杆菌,其中7株是致病性大肠杆菌,三个猪场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率分别为15.4%、10%和43%。对7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它们均对恩诺沙星、菌必治和丁胺卡那霉素敏感,而对复方新诺明、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四环素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100%,对氯霉素、头孢氨苄和痢特灵的耐药率为85.7%,对卡那霉素和链霉素的耐药率为57.1,%对氟哌酸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14.3%。猪场选用较敏感药物来防治仔猪大肠杆菌病,使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8.
肺炎克雷伯氏菌为革兰氏阴性菌,是重要的条件性致病菌和医源性感染菌之一,也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重要病原菌。本研究对30份奶牛乳房炎乳样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并对分离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本次共分离肺炎克雷伯氏菌3株,遗传进化树关系显示分离菌株KP1、KP3与CP031810株、CP031562株、CP032185株亲缘关系较近,分离株KP2则相对较远。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3株分离株均对阿莫西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耐药,对链霉素、庆大霉素表现敏感,分离菌株KP1和KP3对青霉素表现中度敏感,菌株KP2则表现耐药。本研究为奶牛场针对该菌的防控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喻华英  贾桂珍  张玉刚 《中国家禽》2006,28(24):125-127,130
从新疆阿拉尔垦区的不同鸡场和屠宰点收集典型病变的病料100份,从中分离出大肠杆菌26株,并进行血清型鉴定,其主要血清型主要有O_(127)、O_(111)、O_(55)、O_(26)、O_(126)、O_(128)、O_(125)、O_(4),动物回归试验显示所分离的6种血清型的菌株对3~5日龄内雏鸡具有很强的致病作用,多数菌株可使接种雏鸡94.4%死亡。通过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所分离26株大肠杆菌对头孢唑林钠最敏感,为该垦区鸡的大肠杆菌病诊断和预防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