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籽粒苋的营养成分及其应用潜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4个籽粒苋品种(其中10个引自美国、4个为国内品种)的种子、叶、茎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种子中的蛋白质、赖氨酸及脂肪含量显著高于一般谷类作物,特别是赖氨酸含量为小麦的2倍,小米的3倍,而亮氨酸含量则低于一般谷类作物。故籽粒苋与玉米、小麦等谷类作物的种子相混合时,将在营养成分上起互补作用,使氨基酸配比  相似文献   

2.
李翔  许彦  付勋  彭彩  张艳  刘丹  聂青玉 《保鲜与加工》2020,20(4):192-196
为明确重庆市菜用黄麻营养成分及其营养价值,为其产业发展和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根据食品和蔬菜主要营养成分测定方法,分别测定菜用黄麻嫩叶和老叶中的营养成分、矿物质元素以及氨基酸成分,并通过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及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AA)对蛋白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重庆市菜用黄麻蛋白质含量较高,且富含VC、VB2和VB6,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具有高钾、低钠、高钙的特征,且铁、锌、硒含量较高;氨基酸种类齐全,含有被检测的17种氨基酸;几种氨基酸评价结果均显示菜用黄麻蛋白为高营养价值蛋白质,其中,蛋氨酸+半胱氨酸为菜用黄麻蛋白的第1限制氨基酸,苯丙氨酸+酪氨酸含量很高。说明重庆市菜用黄麻的营养价值较高,可以作为高品质蔬菜品种加以推广和开发。  相似文献   

3.
1高油玉米代表了玉米发展的大方向普通玉米含油量为4%~5%,而高油玉米为7%~10%。高油玉米是人工创制的一种高附加值玉米(VEC)新类型,是现代科技对玉米育种的重大贡献,也是杂交种问世以来,玉米遗传育种的最重要发展。它把玉米的高产与优质结合起来,在籽粒品质方面,不仅大大提高了含油量和总能量水平,也相应地提高了籽粒的蛋白质含量。而在蛋白质的组成中,高油玉米的10种限制氨基酸,如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蛋氨酸等均高于普通玉米。除此之外,高油玉米籽粒中的Va和Ve也是高的,因而是一种全方位综合优质玉米籽粒。我国从70年代引进美国高…  相似文献   

4.
蝇蛆的粗蛋白含量和鱼粉及蚕蛹粉相近或略高,营养成分较全面,其中含有动物需要的多种氨基酸,总量是鱼粉的2.3倍。蝇蛆中的蛋氨酸和赖氨酸含量分别是鱼粉的2.7和2.6倍。利用畜禽粪便养殖蝇蛆既可对畜禽粪便进行环保处理,又可生产大量的蛋白质饲料。春季蝇蛆养殖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作物茬口与施肥对连作大豆化学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薛庆喜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5):199-205
采用两因素有重复完全随机试验,研究苜蓿、玉米和大豆3种茬口与施肥对连作大豆化学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茬口主效应对连作大豆的蛋白质含量、蛋白和脂肪的总含量分别有极显著和显著的影响,对脂肪含量影响不显著;即连作2年的大豆蛋白质含量分别比苜蓿茬和玉米茬上连作1年的蛋白质含量高1.08%和1.32%,差异极显著;连作2年的大豆蛋白质和脂肪总含量比玉米茬上连作1年的二者总含量高1.45%,达显著水平。施肥主效应对连作大豆的蛋白质、脂肪含量及二者的总含量影响均不显著,脂肪含量随施肥量增加有升高的趋势。茬口主效应与施肥主效应的互作对连作大豆的蛋白、脂肪含量及二者的总含量影响均不显著,大豆茬上施大豆专用复合肥375 kg/hm2(A3B4)组合蛋白质含量及蛋白和脂肪总含量最高,分别达39.86%和58.19%。茬口、施肥主效应及二者互作效应对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质和脂肪总含量的影响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大豆品质影响因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东辉 《中国种业》2014,(11):43-43
大豆是人类植物蛋白和食用油的主要来源,也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油料作物。大豆营养全面、含量丰富,含有优质蛋白质、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多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大豆中蛋白质含量约为35%~40%,其含量是猪肉和鸡蛋的2~2.5倍。大豆中蛋白质含量不仅高,而且质量好,除蛋氨酸外,其余必需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与动物蛋白相似,且富含谷类蛋白质缺乏的赖氨酸,是与谷类蛋白互补的天然理想食品。  相似文献   

7.
许阳 《中国种业》2004,(7):13-14
大豆种子含蛋白质高达40%左右,超过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3~5倍.大豆蛋白质所含氨基酸齐全,属于平衡性良好的蛋白质,其中含有人体必需的赖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8种氨基酸,这8种氨基酸在人体内和单胃动物体内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如果在食物中缺少其中任何一种氨基酸时,则其他多种氨基酸的吸收利用率也降低.大豆蛋白质的赖氨酸含量丰富,与动物蛋白近似,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8.
1 黑玉米的应用价值 1.1 营养成分高 黑玉米子粒中除含有大量的黑色素外,其蛋白质、脂肪的含量均高于黄玉米。同一类型(硬粒性)和玉米比黄玉米子粒中蛋白质含量高1.21%,而且所含氨基酸的种类齐全,17种氨基酸含量中有13种高于董玉米。特别是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赖氨酸、精氨酸的含量分别比黄玉米的含量提高了25.0%和66.7%。……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5种玉米胚乳突变基因(o_2,su_1,sh_2,bt_2,wx)及其互作对籽粒百粒重、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质组分(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的影响,并观察了蛋白质组分在突变体籽粒发育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正常型相比,o_2,su_1,sh_2,bt_2单突变体和各种双突变体均不同程度降低百粒重和增加蛋白质含量;蛋白质组分中,醇溶蛋白含量严重降低,其它组分含量相应增加。籽粒发育过程中突变体蛋白质组分的变化是:盐溶蛋白(清蛋白和球蛋白)早期含量较高,后期持续下降;醇溶蛋白早期含量较低,后期上升缓慢;谷蛋白后期增加量较多。研究分析了各成份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绿豆种质资源的营养品质鉴定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微仙  王文真 《作物学报》1987,13(4):346-348
4年来,对700份绿豆资源营养品质的分析鉴定,证实绿豆是一种营养品质比较好的作物。绿豆籽粒蛋白质及赖氨酸含量分别为22.83%(占样品)和8.56%(占蛋白),它比一般谷类作物高1~3倍。绿豆中人类必需的氨基酸含量,除蛋氨酸含量低于联合  相似文献   

11.
苜蓿素在面包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苜蓿素是苜蓿草水提物质的总称,它包括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以及矿物营养素和其他未知生长因子,其中蛋白质含量高达55%以上,膳食纤维含量在13%左右。若以苜蓿素为原料加工食品,可以补充食物的营养成分,维持人体膳食。但苜蓿素中含有较多膳食纤维,添加过量以后,对焙烤食品的烘焙品质会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李学渊  刘纪麟 《作物学报》1993,19(3):218-226
研究了5种玉米胚乳突变基因(o2.su1,sh2,bt2,wx)及其互作对籽粒百粒重、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质组分(精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的影响,并观察了蛋白质组分在突变体籽粒发育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正常型相比,o2,su1,sh2,bt2单突变体和各种双突变体均不同程度降低百粒生和增加蛋白质含量;蛋白质组分中,醇溶蛋  相似文献   

13.
高油玉米是指籽粒含油量超过5%的玉米。它除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三大主要营养成分外,还含有较高的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蛋氨酸和维生素A、E。高油115、高油1号、高油6号、春油1号、春油3号等,是目前正在推广的高油玉米优良品种。高油玉米在栽培上有一定的特殊性,现将其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4.
对不同年代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8个代表性玉米杂交种籽粒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我国玉米籽粒中蛋白质、脂肪、淀粉、糖分、灰分及其它无法测定的成份的平均含量为101.57%、4.24%、70.52%、1.23%、1.42%和12.02%。自60年代以来,我国玉米籽粒中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都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胚乳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下降是其主导因素,而胚中蛋白质和脂肪的持续降低则进一步加强了这种趋势  相似文献   

15.
大豆DNA对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采用花粉管通道法转大豆DNA的玉米在自交选育2~3年后,玉米籽粒中的蛋白质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大豆DNA可影响玉米籽粒的蛋白质含量。3个选出的玉米材料1DA5、5DB2和26DC1的总蛋白含量均比对照提高了3个百分点以上,使玉米籽粒的总蛋白质含量分别达到13.44%、12.84%、13.83%,且材料5DB2的醇溶蛋白在其总蛋白中所占的比例较对照降低了1.7%,而材料1DA5和26DC1的醇溶蛋白在其总蛋白中所占的比例均较对照明显提高。这说明,大豆DNA的转入引起玉米发生了不同的可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16.
《作物育种信息》2005,(11):18-19
一、优质蛋白玉米这类玉米蛋白质品质好,赖氨酸含量高,营养成分易被人吸收。用它作饲料,猪日增重可提高30~50%;用它喂鸡。鸡产蛋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优质蛋白玉米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蛋白玉米 (又称为高赖氨酸玉米 )是全籽粒赖氨酸含量在 0 .40 %以上、胚乳硬质度在 2 .0级以上的高营养玉米。196 4年美国普渡大学的麦茨教授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突变基因改变了玉米胚乳蛋白组成和增加了氨基酸含量”的著名论文 ,表明利用奥帕克 - 2 (o2 )基因可使玉米胚乳的赖氨酸含量增加 6 9% ,如以全籽粒计算则增加 1倍 ;后来的研究结果证明色氨酸也增加 1倍 ,精氨酸增加30 %~ 5 0 %。这一重要发现开辟了玉米品质育种的新纪元。利用这种玉米进行的营养实验 ,表明其蛋白质品质相当于牛奶蛋白 ,接近于鸡蛋蛋白 ,其生物价为 …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施肥量对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以新牧4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Xinmu No.4)为材料,采用“3414”施肥试验方案,研究不同氮、磷、钾肥配比施肥对苜蓿的产量、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苜蓿生产中科学施肥提供参考数据。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苜蓿产量、品质影响不同。N2P2K3组合的鲜草产量最高(83.62t.hm-2),N2P2K1次之,分别比N0P0K0(65.17t.hm-2)增产28.31%、20.42%。各处理叶、茎的粗蛋白含量均是第一茬较高;各处理、各茬次中的叶蛋白含量均高于茎,而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均低于茎秆中含量;第一茬叶蛋白较高的是N2P2K0,为30.94%;三茬平均叶蛋白含量较高的是N1P2K2,为28.44%,N2P1K2次之,N2P2K2最低,为23.00%。综合分析认为,试验区2年生苜蓿的最佳施肥配比是N2P2K3组合,即120 kg.hm-2 尿素+90 kg.hm-2 过磷酸钙+90 kg.hm-2 硫酸钾。  相似文献   

19.
长期定位施肥对夏玉米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 30年的长期定位试验, 研究了长期定位施肥对夏玉米氮代谢的影响。随施肥量增加,氮代谢旺盛,吐丝后穗位叶NR活性高,其中M2N2处理NR活性平均比对照提高了4.0%,其次是M2N1、N2PK、M1N2,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7%、3.4%、3.1%。穗位叶的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也表现为与NR活性类似的趋势。M2N2处理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与对照比较差异显著。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9.6%和22.2%。其次M2N1、N2PK、M1N2处理。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7.9%、16.7%、和15.4%。蛋白质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8.5%、18.4%和17.9%。有机肥氮肥配施处理,穗位叶NR活性在籽粒形成期间维持高活性时间长,穗位叶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高。氮磷钾肥配施处理穗位叶NR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氮磷、氮钾处理。  相似文献   

20.
叶蛋白是一类从植物叶片中提取的蛋白质,一般其最终蛋白质得率占总叶蛋白的40%~60%,其脂肪含量低且不含胆固醇,是一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的蛋白质。本文概述了叶蛋白的多种来源,介绍了7种叶蛋白的提取方法,并对叶蛋白的脱毒、脱色、脱腥及营养价值进行了分析。同时还简述了叶蛋白在饲用、食用和医用方面的应用,以期为读者提供叶蛋白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