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用4头年龄3.5岁,体况良好,体重500kg的中国西门塔尔牛阉牛。采用4×4拉丁方设计,研究日粮添加丙酸镁(100g/d)、丙酸(87g/d)和氧化镁(24g/d)对尿嘌呤衍生物(PD)和微生物蛋白(MCP)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丙酸镁、丙酸和氧化镁后,丙酸镁组和丙酸组尿囊素、PD、微生物氮(MN)、MCP较对照组和氧化镁组显著提高(P<0.05),但丙酸镁组和丙酸组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添加丙酸镁、丙酸和氧化镁对尿酸(uric acid)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中添加丙酸镁和丙酸提高了尿囊素含量和PD、MN和MCP产量,但处理对尿酸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丙酸镁对西门塔尔牛豆粕营养物质瘤胃降解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4头年龄3.5岁、体况良好、体重500kg的中国西门塔尔牛阉牛。采用4×4拉丁方设计,研究日粮添加丙酸镁(100g/d)、丙酸(87g/d)和氧化镁(24g/d)对豆粕干物质(DM)、有机物质(OM)和粗蛋白质(CP)瘤胃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丙酸镁、丙酸和氧化镁后对豆粕DM、OM和CP瘤胃有效降解率(P)无显著影响(P>0.05);丙酸镁组豆粕DM和OM快速降解部分(a)较对照组和丙酸组显著提高(P<0.05),丙酸镁组豆粕CP快速降解部分(a)较对照组和氧化镁组显著提高(P<0.05);丙酸组豆粕CP慢速降解部分(b)较对照组和氧化镁组显著降低(P<0.05),氧化镁组豆粕CP慢速降解部分(b)较丙酸镁组显著提高(P<0.05);丙酸组豆粕CP的降解常数(c)较对照组和丙酸镁组显著提高(P<0.05)。丙酸镁提高了豆粕营养物质的瘤胃快速降解部分,但对有效降解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选用4头年龄3.5岁,体况良好,体重(500±20)kg的中国西门塔尔牛阉牛。采用4×4拉丁方设计,研究日粮添加丙酸镁(100 g/d)、丙酸(87 g/d)和氧化镁(24 g/d)对西门塔尔牛氮平衡和能量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丙酸镁、丙酸和氧化镁后,各组采食氮、采食总能、粪能、尿能、气体能、产热量、消化能/采食能差异均不显著(P>0.05);丙酸镁组粪氮较对照和氧化镁组显著降低(P<0.05);处理组尿氮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丙酸镁和丙酸组可消化氮和沉积氮、代谢能和沉积能较对照和氧化镁组显著提高(P<0.05),氧化镁组沉积氮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丙酸镁组消化能、沉积能/消化能和沉积能/采食能较对照和氧化镁组显著提高(P<0.05)。丙酸镁降低了粪氮和尿氮,提高了可消化氮、沉积氮、消化能、代谢能、沉积能、沉积能/消化能、沉积能/采食能,改善了氮平衡和能量平衡。  相似文献   

4.
选用4头年龄3.5岁、体况良好、体重500 kg的中国西门塔尔牛阉牛,采用4×4拉丁方设计,研究日粮添加丙酸镁(100 g/d)、丙酸(87 g/d)和氧化镁(24 g/d)对养分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丙酸镁组日粮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质(CP)、无氮浸出物(NF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磷(P)的表现消化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但与丙酸和氧化镁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粗脂肪(EE)和钙(Ca)的表现消化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选用4头年龄3.5岁,体况良好,体重(500±20)kg的中国西门塔尔牛阉牛,采用4×4拉丁方设计,研究日粮添加丙酸镁(100 g/d)、丙酸(87 g/d)和氧化镁(24 g/d)对玉米秸秆干物质(DM)、有机物质(OM)、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瘤胃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添加丙酸镁、丙酸和氧化镁对玉米秸秆DM、OM瘤胃有效降解率(P)无显著影响(P>0.05);玉米秸秆NDF瘤胃慢速降解部分(b)和降解常数(c)及ADF降解常数(c)差异不显著(P>0.05),丙酸镁组ADF瘤胃慢速降解部分(b)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NDF和ADF瘤胃快速降解部分(a)和瘤胃有效降解率(P)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日粮添加丙酸镁提高了玉米秸秆NDF和ADF瘤胃有效降解率(P)。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酵母多糖对哺乳犊牛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选用56头新生荷斯坦犊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4头(其中母犊6头、公犊8头)。试验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Ⅱ、Ⅲ、Ⅳ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2、3g/(头·d)的酵母多糖,试验期60d,分别在20和60日龄时每组各屠宰4头犊牛,采集瘤胃液测定挥发性脂肪酸(VFA)、pH、氨态氮(NH3-N)及微生物蛋白(MCP)产量。结果表明:(1)在整个生长期内,各处理组犊牛瘤胃液pH及丁酸浓度、乙酸/丙酸差异均不显著(P0.05);(2)20日龄时,试验Ⅲ组犊牛瘤胃乙酸浓度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1),试验Ⅱ组丙酸浓度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60日龄时,试验Ⅲ组犊牛瘤胃乙酸浓度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1),各组之间丙酸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Ⅲ、Ⅳ组TVFA浓度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其中试验Ⅲ组最高;(3)20日龄时,试验Ⅲ组犊牛瘤胃NH3-N浓度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Ⅱ组MCP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60日龄时各组之间NH3-N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Ⅲ组MCP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综合上述结果,在犊牛日粮中添加2g/(头·d)的酵母多糖降低了瘤胃液NH3-N浓度,提高了MCP产量及TVFA浓度,增强了瘤胃内氨和蛋白质的利用,有利于犊牛瘤胃发酵状态的稳定。本试验条件下酵母多糖在0~60日龄犊牛日粮中的适宜添加量为2g/(头·d)。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饲用甜高粱(Sorghum bicolor)青贮影响小尾寒羊瘤胃代谢的机理,本研究选取小尾寒羊母羊8只,体重26.6kg左右,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只,分别饲喂甜高粱青贮(sweet sorghum silage,HG)和玉米(Zea mays)青贮(corn silage,HY),精饲料及苜蓿(Medicago sativa)颗粒按动物体重的1%及0.5%补饲,于采样期第1(D1)、7(D7)、30天(D30)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液pH、氨态氮(ammonia nitrogen,NH3-N)浓度以及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VFA)浓度。结果表明,生长期小尾寒羊玉米青贮采食量(520g·d-1)显著高于甜高粱青贮(310g·d-1)(P0.05);在整个适应期,饲粮处理、饲喂时期及其互作对两组试羊瘤胃液pH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瘤胃液NH3-N浓度有显著影响(P0.05),D7期瘤胃液NH3-N浓度最高,D1期最低,在D30期,HG组瘤胃液NH3-N浓度显著高于HY组;饲粮处理对瘤胃液支链脂肪酸(异丁酸和异戊酸)有显著影响(P0.05),在D7、D30期,HG组支链脂肪酸显著高于HY组;饲粮处理和饲喂时期的交互作用对乙酸∶丙酸(A∶P)有显著影响(P0.05),D7期HG组A∶P高于HY组,而在D30期,则相反。综上,小尾寒羊瘤胃内环境对不同青贮型饲粮适应性存在差异,饲喂1个月后,HY组采食量及瘤胃液乙酸∶丙酸高于HG组,但瘤胃液NH3-N、支链脂肪酸浓度低于HG组。  相似文献   

8.
异丁酸对西门塔尔牛瘤胃发酵及尿嘌呤衍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旨在研究异丁酸对西门塔尔牛瘤胃pH、NH3-N、VFA和营养物质降解率及尿嘌呤衍生物浓度的影响。选用4头平均体重420 kg,年龄2.5岁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中国西门塔尔牛阉牛,采用4×4拉丁方设计,以混合精料和风干玉米秸秆为基础日粮,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异丁酸0、0.02、0.04和0.06 g/(kgW.d)。结果表明:各组瘤胃pH差异不显著(P>0.05),0.04 g/(kgW.d)组和0.06 g/(kgW.d)组NH3-N浓度极显著低于对照和0.02 g/(kgW.d)组(P<0.01);0.02 g/(kgW.d)组豆粕干物质、有机物和粗蛋白质动态降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4 g/(kgW.d)组玉米秸干物质、有机物、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降解率显著提高(P<0.05),0.04 g/(kgW.d)组瘤胃乙酸、乙酸/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和尿嘌呤衍生物显著增加(P<0.05)。根据试验结果推断日粮中异丁酸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04 g/(kgW.d)。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以青贮和大麦为基础日粮,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莫能菌素0、1000和1400mg(20%预混料),研究肉牛育肥期日粮中添加莫能菌素对瘤胃pH值、NH3-N、VFA和日粮主要成分消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组牛瘤胃液pH值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莫能菌素1000mg组NH3-N浓度显著低于添加莫能菌素1400mg组和对照组(P<0.05);添加莫能菌素1000mg显著提高了TVFA和丙酸浓度(P<0.05),降低乙酸/丙酸比值(P<0.05);添加莫能菌素1000mg显著提高日粮粗蛋白的消化率(P<0.05),但对其它主要成分消化率有降低趋势,且差异不显著(P>0.05)。根据试验结果推断肉牛育肥期日粮莫能菌素的添加水平为1000mg(20%预混料)为佳。  相似文献   

10.
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进行3期瘘管奶牛体外发酵试验,分别饲喂(基础日粮)Ⅰ组、(基础日粮+200 mg大豆黄酮/d)Ⅱ组、(基础日粮+200 mg染料木素/d)Ⅲ组,于采食后0、2、4、6、8 h采集瘤胃液进行pH、氨态氮(NH3-N)、挥发性脂肪酸(VFA)分析,旨在探讨大豆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对奶牛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为其在奶牛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及新型饲料添加剂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二者对瘤胃各时间点pH无显著影响(P>0.05);各组瘤胃液NH3-N浓度的时间动态变化趋势相似,饲喂后0、2、6、8 h NH3-N浓度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饲喂后4 h,染料木素组瘤胃液NH3-N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瘤胃液中丙酸浓度各处理组间在相同的时间点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乙酸浓度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在发酵后4~6 h染料木素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大豆黄酮对奶牛瘤胃发酵未产生影响,染料木素对瘤胃NH3-N、乙酸和TVFA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