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猪源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2003~2006年间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Bb)在中国湖北等十余省市猪群中的流行病学分布和协同感染特性并对部分菌株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方法】采用病原菌的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和PCR鉴定,从2 057份有肺炎或萎缩性鼻炎症状猪的肺脏等病料组织中分离出190株Bb和不同数量的其它共感染菌。经生化鉴定,药敏试验、血凝试验及动物试验等方法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在中国湖北等十余省市的猪群中,不同省份Bb的总分离率介于7.3%~14.1%之间;不同年份Bb的总分离率介于7.3%~11.8%之间;2003~2006年间的Bb总分离率为9.2%;Bb的分离率与猪日龄有一定的关系。Bb最常见的共感染菌依次是链球菌(55.9%)、副猪嗜血杆菌(50.0%)、大肠杆菌(43.1%)、巴氏杆菌(25.5%)、绿脓杆菌(17.6%)和沙门氏菌(11.8%)。在43份有典型萎缩性鼻炎症状猪的病料中,分离出22株Bb、7株产毒素巴氏杆菌和6株绿脓杆菌;在分离出产毒素巴氏杆菌的7份病料中均同时分离出了Bb,而其中6份又同时分离出了绿脓杆菌。对2003年分离的31株Bb进行药敏试验、红细胞凝集试验和乳鼠皮肤坏死试验。结果表明:各菌株对15种药物的耐药谱不同,但对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多粘菌素B、环丙沙星和舒普深高度敏感;各菌株均可凝集猪和羊的红细胞且能不同程度导致乳鼠皮肤坏死。【结论】在中国湖北等十余省市的猪群中,Bb与其它病原菌的共感染情况非常严重,且在萎缩性鼻炎的病猪中检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广西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广西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AR)发病情况、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b)流行血清型及耐药情况,分别从广西南宁、上林、贵港、武鸣等地4个规模化猪场和1个屠宰场采集到247份猪鼻腔分泌物样品,径常规细菌分离获得57株Bb可疑菌株,以生理生化试验和PCR鉴定等方法对可疑菌株进行鉴定,并根据O、K抗血清凝集试验进行分型.结果表明,57株可疑菌株均确定为Bb,其中6株为Ⅰ相Bb、14株为Ⅱ相Bb、37株为m相Bb,且Ⅰ相Bb毒力较Ⅱ相、Ⅲ相Bb毒力强;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大多数Bb对复方新诺明、阿米卡星、新霉素、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等高度敏感,对阿莫西林、青霉素、痢特灵、氨苄青霉素、呋喃妥因、头孢氨苄、林可霉素、头孢噻吩、恩诺沙星、万古霉素和利福平等不敏感.  相似文献   

3.
我国随着集约化猪场的迅速发展,国外引种及国内种猪的频繁调动,使得猪萎缩性鼻炎在许多猪场发生。在萎缩性鼻炎症状的猪鼻腔分泌物中,61.5%的分离菌为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说明该菌是导致本病的主要病原菌(宋克磊),因此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防制和检测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ELISA试验)是一种快速、准确、简便的方法,并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特点,且能够同时检验大量血清样品(陈博文),因此间接ELISA方法是检测波氏杆菌抗体的一种优良方法。  相似文献   

4.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猪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幼龄猪只,以鼻梁变形和鼻甲骨发生萎缩为特征.病原体主要为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猪感染后生长迟缓,严重影响养猪效益。现将某猪场一病例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当前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b)地方菌株皮肤坏死毒素(DNT)基因的变异特点。【方法】利用分离培养、PCR及16SrRNA扩增片段同源性分析,对采自四川遂宁某规模化猪场有明显萎缩性鼻炎症状的鼻拭子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并对分离株的DNT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对其抗原域、氨基酸二级结构、特定区域位于蛋白质表面可能性等参数进行预测,分析其B细胞抗原表位。【结果】成功分离得到一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命名为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SC-SN株。分离株DNT基因序列全长4 357bp,与其他11株菌DNT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3.1%~100.0%,但由于其356位插入碱基A,使得该序列仅编码1 426个氨基酸,与上述11株DNT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仅为12.8%~47.0%。遗传进化树显示,SC-SN分离株与S798日本株和未知1株的亲缘关系最近。软件预测结果显示,Bb SC-SN株DNT基因编码氨基酸B细胞抗原表位发生较大变化。【结论】经鉴定,分离株确为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且SC-SN株的DNT基因序列变异较大,第356位插入的碱基A,对其氨基酸序列、ORF及B细胞抗原表位分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仔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也叫慢性萎缩性鼻炎,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为原发性感染和多杀性巴氏杆菌参与引起猪的一种慢性传染性呼吸道病。本病的特征为:鼻炎、鼻甲骨萎缩,颜面变形和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7.
从某猪场猪萎缩性鼻炎病料中分离到一株细菌 ,经形态与染色特性、培养特征、生化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溶血性试验证实为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 ;该菌对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敏感 ,对羧苄青霉素、氨苄青霉毒、痢特灵、红霉素等抗生素不敏感 ;对豚鼠有致病性 ,对小白鼠无致病性。以该菌制备的油佐剂灭活疫苗对免疫猪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猪萎缩性鼻炎的微生物学诊断与防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某猪场猪萎缩性鼻炎病料中分离到一株细菌,经形态与染色特性,培养特征,生化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溶血性试验证实为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该菌对太大霉素,链纱,卡那霉素等抗生素敏感,对羧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痢特灵,红霉素等抗生素不敏感,对豚鼠有致病性,对小白鼠无致病性,以该菌制备的油佐剂灭活疫羁对免疫猪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病原为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后可以引起猪的呼吸困难,生长发育变缓等,严重的还可见其脸部和鼻甲骨变形.通常不引起死亡,但其感染可以导致养殖场遭受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旨在通过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分析,为养殖场防控本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段书月  乔改伟  王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4):4205-4206
对豫北地区部分猪场疑似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病例中分离的14株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14株细菌中确定8株为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其中7株为I相菌,1株为Ⅱ相菌,6株为产毒性多杀性巴氏杆菌,其中5株为D型菌株,1株未定型。同时建议最好使用二联活疫苗预防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药敏试验表明,两种菌均对头孢曲松钠、链霉素敏感,可作为临床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1.
为更好地进行波氏菌病的防治,利用分离培养、生化实验、PCR鉴定和同源性分析对采自四川某规模化猪场有明显萎缩性鼻炎症状的猪鼻腔拭子进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参考经典的皮肤坏死素(DNT)粗提技术,将分离株DNT粗提原液及10和100倍稀释物分别注射于4~5、15~20和40~45d3组不同日龄的SPF鼠,进行毒力检测。结果分离到一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其DNT毒力较强,0.2mL粗提原液可造成4~5d乳鼠皮下组织发生严重急性出血性炎症而死亡;15~20d乳鼠皮下出血,毛囊损伤,表皮层细胞结构模糊、紊乱,耐过乳鼠损伤处皮肤毛发生长受损;40~45d小鼠脱毛等轻微症状。本试验分离菌株皮肤毒性较强,DNT对不同日龄鼠的皮肤致病力有差异,可引起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同时损伤。  相似文献   

12.
规模化猪场猪呼吸道疫病部分病原的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搞清宁夏及周边地区部分规模化猪场猪呼吸道疫病的致病原因,采集上述猪场中有呼吸道症状的濒死或死亡猪的脾、肝、淋巴、肺等实质脏器作病原分离鉴定,同时采集上述部分猪群血样作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引起宁夏及周边地区部分规模化猪场猪呼吸道疫病的主要病原菌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大肠杆菌、胸膜肺炎嗜血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猪圆环毒和猪肺炎支原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解四川省猪源呼吸道疾病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流行情况及菌株生物特性。【方法】采集56份病料进行支气管败血杆菌的分离纯化、药敏及相关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的筛选。【结果】分离到10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分离率为17.86%。分离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羧苄西林、林可霉素、复方新诺明和头孢氨苄的耐药率为100%,对新霉素、氯霉素、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高度敏感。共检出耐药基因9种,其中gyrA、sul1和tetC的检出率超过50%;共检出毒力基因6种,其中fla、dnt、prn和fhaB的检出率高达100%。小鼠致病试验结果显示大部分菌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结论】四川省主要流行的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多重耐药情况严重,耐药机制复杂,耐药基因和耐药表型符合率较低,毒力基因检出率较高,且对小鼠呈现较强的致病性。研究结果可为四川省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防控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兔波氏杆菌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养兔业的细菌性疾病。兔波氏杆菌病可引起家兔的传染性鼻炎,特别是在规模化养兔场,波氏杆菌与巴氏杆菌、葡萄球菌混合感染相当普遍,已成为兔病防治的一大难题。接种疫苗是目前预防这两种疾病的最有效的措施。本研究从Bb分离株中筛选得到制苗用兔波氏杆菌1株,为研制Bb灭活疫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将菌种的筛选及生物学特性的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猪感染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慢性、传染性呼吸道细菌病,又可称为"萎缩性鼻炎"或"慢性萎缩性鼻炎",该病在世界各国的养猪场都有发生,可导致猪的颜面部变形、鼻甲骨萎缩,进而导致饲料转化率降低、生长缓慢,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文拟从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6个方面展开综述,以期为临床上防控该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1.流行特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由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及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发。幼猪最易感性,多见于6~8周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1周内乳猪感染后,可引发原发性肺炎,全窝死亡。多数断奶前感染,引发鼻炎并鼻甲骨萎缩;若断奶后感染,鼻炎消退后无症状而成为带菌  相似文献   

17.
猪萎缩性鼻炎是猪的一种重要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特征是鼻甲骨萎缩、口鼻部变形和生长迟滞。该病对养猪业危害很大。在自然情况下,临床型持续性萎缩性鼻炎的发生是由于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混合感染,加上非传染性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的。  相似文献   

18.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成因为第I相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毒D型、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导致的一类慢性呼吸道传染疾病,主要发生在规模化养殖场。表现为鼻炎发生,鼻梁、面颊变歪斜,鼻甲骨缩小,大、中、小猪都易感,死亡率居高不下,使养殖户蒙受损失。此文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中流行特点、症状、病理、诊断及防制各方面展开介绍,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当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或者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感染便会引发猪出现慢呼吸道传染疾病,该疾病被定义为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从临床上来看,将鼻炎、鼻甲骨、鼻梁变形以及生长迟滞作为其主要病症。当猪患上单独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后,通常不会致其死亡,但其生长发育将会受到很大影响,进而增强了其对其他病原的易感性。基于此,综述了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临床特征和病理变化等内容,且根据其特征及原理研究了一些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它是猪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在世界各国广泛流行.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起的以鼻炎、鼻甲骨变形、萎缩的慢性接触性传染病.病猪生长迟滞,饲料转化率低,效益差,病随着养猪生产的工业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发病率有增加趋势,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对养猪的发展具有潜在性的威胁.现将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