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实验选取东北农业大学高、低脂双向选择系(NEAUHLF)第18世代的4周至7周龄肉鸡为实验材料,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鸡腹部脂肪组织中DNA甲基转移酶(DNMT1、DNMT3A和DNMT3B)的表达量;采用基因组甲基化检测试剂盒检测分析鸡腹部脂肪组织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差异。结果表明:低脂鸡腹部脂肪组织中的DNMT1和DNMT3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高脂鸡(P0.05);除5周龄鸡之外,低脂鸡脂肪组织中DNMT3B的表达量也显著高于高脂鸡(P0.05)。基因组DNA甲基化分析发现,低脂鸡腹部脂肪组织基因组DNA甲基化的总体水平高于高脂鸡(P0.05)。结果提示,DNA甲基化调控鸡脂肪组织生长发育,DNA甲基化差异可能是高、低脂鸡腹脂性状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通过制备鸡脂滴包被蛋白(Perilipin1)的抗血清,分析鸡Perilipin1的组织表达特性并推测其在脂肪组织脂类代谢过程中发挥的功能。利用RT-PCR的方法扩增鸡Perilipin1基因,并将其构建到含有His标签的表达载体pET-28a上。将阳性重组表达质粒pET-28a/Perilipin1导入大肠杆菌BL21,在IPTG诱导下产生His/Perilipin1融合蛋白,对产生的His/Perilipin1蛋白包涵体进行复性处理,复性后以其为免疫原制备鸡Perilipin1多克隆抗血清。通过ELISA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抗血清的效价及特异性,并利用此抗血清分析鸡Perilipin1在各种组织中的表达特性以及比较其在高、低脂系公鸡间的表达差异。ELISA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本试验获得了效价高、特异性强的鸡Perilipin1抗血清,同时Western blot检测Perilipin1的组织表达特性结果表明,Perilipin1仅在鸡脂肪组织中表达,而在肝脏、十二指肠、胸肌、腿肌、肌胃、心脏、脾脏、肾脏等组织中未检测到表达信号;Perilipin1在肉鸡高脂系脂肪组织中的表...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鸡KLF3(Gallus gallus Krüppel-like factor 3,gKLF3)基因的表达规律及其对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利用qRT-PCR检测了其在肉鸡脂肪组织和脂肪细胞中的表达特点,并利用基因过表达技术研究gKLF3基因对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gKLF3在2~10周龄肉鸡腹部脂肪组织中持续表达,10周龄高脂肉鸡腹部脂肪组织gKLF3表达量显著高于低脂肉鸡(P0.05);gKLF3在鸡成熟脂肪细胞的表达量低于前脂肪细胞(P0.01);体外培养的鸡前脂肪细胞经油酸诱导分化后,gKLF3基因表达量均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过表达gKLF3基因有抑制脂肪细胞分化,以及抑制C/EBPα、FAS基因表达(P0.01)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gKLF3基因在鸡腹部脂肪组织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可能是通过抑制C/EBPα、FAS基因表达进而抑制脂肪细胞分化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鸡脂肪组织miR-17-92基因簇宿主基因(MIR17HG)启动子的甲基化情况,实验以东北农业大学高、低腹脂双向选择品系肉鸡为实验材料,采用Sequenom MassARRAY法检测鸡腹部脂肪组织MIR17HG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利用CpG甲基转移酶处理MIR17HG启动子片段,采用报告基因技术检测DNA甲基化对MIR17HG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低脂鸡脂肪组织中MIR17HG启动子区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甲基化,其中2周龄低脂鸡脂肪组织MIR17HG启动子区的整体甲基化程度显著高于高脂鸡(P0.05),4个CpG位点(25、26、27、28)的甲基化在高、低脂鸡脂肪组织间差异均显著(P0.05);3周龄高、低脂鸡脂肪组织中MIR17HG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7周龄低脂鸡脂肪组织MIR17HG启动子的2个CpG位点(41和42)的甲基化程度显著低于高脂鸡(P0.05)。总体看,高、低脂鸡脂肪组织MIR17HG的启动子甲基化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体外甲基化分析发现,DNA甲基化抑制MIR17HG启动子活性。  相似文献   

5.
鸡脂肪组织TCF21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与其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研究鸡脂肪组织中TCF21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与其表达的关系。以东北农业大学高、低腹脂双向选择品系(简称高、低脂系)第24世代7周龄肉鸡为试验材料,利用RT-qPCR检测高、低脂系肉鸡腹部脂肪组织中TCF2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分析TCF21基因启动子的结构与功能;利用Sequenom MassARRAY飞行质谱检测高、低脂系肉鸡腹部脂肪组织中TCF21基因启动子区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利用CpG甲基转移酶处理TCF21启动子报告基因质粒,分析DNA甲基化对TCF21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高脂系肉鸡腹部脂肪组织中TCF2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低脂系(P<0.001);TCF21基因的启动子区存在40个CpG位点,且在启动子的近端和远端均有分布,但不存在CpG岛;将TCF21基因的启动子划分为5个功能区域,分别为R1区域(-2 000~-1 500 bp)、R2区域(-1 500~-1 000 bp)、R3区域(-1 000~-500 bp)、R4区域(-500~-200 bp)和Core区域(-200~-100 bp);高脂系R2、R3和R2+R3区域的DNA甲基化水平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低脂系(P<0.05或P<0.001);R2、R3、R2+R3区域的DNA甲基化水平与TCF21基因mRNA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2区域:r=0.438,P<0.05;R3区域:r=0.371,P<0.05;R2+R3区域:r=0.489,P<0.05);R2区域的DNA甲基化显著抑制其转录活性(P<0.05)。综上所述,TCF21基因在高、低脂系肉鸡腹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主要与其启动子R2区域的DNA甲基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BMP7基因多态性与肉鸡生长和体组成性状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鸡BMP7基因多态性对肉鸡生长和体组成性状的影响,选用东北农业大学肉鸡高、低脂双向选择品系(第6、8、10世代)、AA肉鸡随机群体为试验材料,分析了BMP7基因多态性与肉鸡生长和体组成性状的相关.结果发现在BMP7基因编码区第567 bp处存在1个C→T的变异位点.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该变异位点在第8世代高脂系群体中对跖骨长有极显著影响(P<0.01);在第10世代高脂系群体中对腺胃重、腺胃比率、胸宽、大胸肌重有显著影响(P<0.05),对股骨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因此,BMP7基因可能是影响肉鸡骨骼性状的重要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脂联素(AdipoQ)基因在藏山羊中的表达模式及相关功能,本试验利用生物信息学和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克隆得到藏山羊AdipoQ基因序列;半定量RT-PCR和qPCR方法检测AdipoQ基因在成年藏山羊11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及不同脂肪组织中AdipoQ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藏山羊AdipoQ基因编码区与牛、猪、人等哺乳动物AdipoQ基因同源性较高;AdipoQ基因在脂肪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肌肉组织和胃中表达量较低,而在其他各组织中未检测到表达;AdipoQ基因在肾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肠系膜脂肪组织和皮下脂肪组织中的表达量,但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得到藏山羊AdipoQ基因序列、组织表达模式及不同脂肪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进一步研究藏山羊AdipoQ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钙蛋白酶基因在鸡不同组织和品种中的表达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钙蛋白酶(calpain,CAPN)基因在鸡不同组织和品种中的表达差异,本研究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研究了CAPN基因在鸡不同组织和品种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CAPN基因表达于优质鸡的10个不同组织中,肝脏和胸肌中的表达量最高并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优质鸡胸肌组织中CAPN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艾维茵肉鸡和宝万斯尼拉蛋鸡品种(P<0.05),优质鸡品种之间以及肉鸡与蛋鸡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证明钙蛋白酶是一种在鸡体内普遍存在的蛋白,CAPN基因在鸡不同组织和品种中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鸭脂联素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和原核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通过克隆鸭脂联素(Adiponectin)基因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揭示该基因的序列特征、组织特异性表达规律,并对其进行原核表达。采用RT-PCR、5′-RACE和3′-RACE的方法从鸭脂肪组织总RNA中扩增脂联素基因cDNA片段;半定量RT-PCR检测组织表达特异性;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建立原核表达体系。从鸭脂肪组织中得到3个脂联素基因cDNA片段,克隆测序后,拼接获得了鸭脂联素基因1374bp全长cDNA序列,其包含一个长度为738bp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45个氨基酸;编码区与鹅、鸡脂联素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4.9%和86.0%,与人、小鼠、狗等物种脂联素基因的同源性在64.2%~67.0%之间;氨基酸序列比较可知,鸭与鹅、鸡的脂联素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达95.5%和84.0%,与人、小鼠、狗等哺乳动物的同源性在65%左右。半定量RT-PCR研究结果表明脂联素基因在所测组织中均表达,且高度表达于脂肪组织、肌胃、小肠、心和骨骼肌,中度表达于肺、腺胃、卵巢和脾组织中,而在肝、肾和间脑中低度表达。构建得到在其C端含有8个组氨酸的鸭脂联素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ET41a-duck-adp,重组表达质粒转入BL21(DE3)大肠杆菌中表达,经IPTG诱导后并SDS-PAGE检测获得了30ku的鸭脂联素原核表达蛋白。脂联素基因在动物进化中具有一定的保守性,该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达水平不同,通过原核表达可获得鸭脂联素的重组蛋白。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腹脂率(腹脂率=腹脂重/活重×100%)为标准选择两尾个体,分为高脂组(H)和低脂组(L),每组各6只,利用qRT-PCR的方法分析了与腹脂沉积相关的基因在鸡不同组织中的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LPIN1、ABHD5、ADORA1、ACBD5在肉鸡腹脂中高脂组的表达量低于低脂组,而DHCR24、SQLE在肉鸡腹脂中高脂组的表达量高于低脂组,且均差异显著,结果提示这些基因可能是影响肉鸡腹脂沉积的潜在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1.
利用半定量RT-PCR法分析比较了甘油三酯水解酶(Triacylglycerol hydrolase,TGH)和激素敏感脂酶(Hormone-sensitive lipase,HSL)基因在不同猪种、不同发育阶段及不同部位脂肪组织中转录表达的差异,探讨其在猪脂肪组织的表达规律。结果显示,脂肪型个体TGHmRNA表达丰度显著低于瘦肉型和杂交型个体,成年猪较初生仔猪低,皮下、腹膜和内脏脂肪组织中TGH表达量依次递增;其变化规律与HSL相同。此外,对分离培养的原代前体脂肪细胞通过诱导分化和油红O染色区分分化状态,分析TGHmRNA表达的时序变化,发现TGH在前脂肪细胞中不转录表达,诱导分化后开始表达,且在诱导分化第4天表达量最高,分化第10天表达量下降,达到峰值的时间较HSL早。结果表明,TGH的表达与个体肥胖程度、年龄、脂肪组织部位以及脂肪细胞分化程度相关,同时,在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TGH表达峰值早于HSL,提示TGH在脂肪细胞发育过程中可能较早承担基础脂解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1月龄和6月龄大白猪,1月龄野猪Krox20基因的表达规律进行研究,并且还检测猪脂肪细胞和不同月龄大白猪脂肪组织Krox20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Krox20基因在大白猪和野猪的心、肝、脾、肺、肾、胃等12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各组织间表达存在差异,在心、肝、脂肪组织中高表达;1月龄大白和1月龄野猪Krox20的表达模式基本相同,不存在种属特异性;Krox20基因在不同时期的脂肪组织的表达随日龄的增加而降低,9月龄表达量最低;脂肪细胞水平的研究中,在前脂肪细胞中未检测到Krox20的表达,只有在诱导之后的5h内,检测到Krox20的瞬时表达。  相似文献   

13.
文昌鸡GnRHR基因在不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文昌鸡处于性腺轴(下丘脑-垂体-性腺)的不同组织中GnRHR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GnRHR基因mRNA表达于鸡的3种组织--下丘脑、垂体和卵巢;GnRHR mRNA在3种组织中的表达量不同:下丘脑和垂体中表达量较高,卵巢中表达量较弱.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电子延伸序列,设计1对克隆引物,成功克隆了猪甲状腺激素应答spot14(thyroid hormone responsive spot14, THRSP)基因(GenBank登录号:JF_951726),并进行了序列分析,同时利用RT-PCR方法分析了THRSP基因的组织分布规律。结果发现,克隆的猪THRSP基因长为621 bp,包括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453 bp,编码150个氨基酸。克隆的猪THRSP基因与人、牛、小鼠、褐鼠、欧洲兔、鸡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3.8%、88.5%、80.9%、80.7%、85.1%、47.1%;推导的cDNA编码区(CDs)的氨基酸序列与人、牛、小鼠、褐鼠、欧洲兔、鸡的同源性分别为76.9%、80.8%、76.2%、76.2%、82.1%、32.0%,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猪与牛的亲缘关系最近。组织表达分析结果表明,THRSP基因在肝脏和脂肪组织中高表达,在脑、脾脏、胃、皮肤、盲肠、直肠中表达量相对较低,在肺脏、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微量表达,在肾脏、肌肉中无表达。THRSP基因在肝脏、脂肪等脂肪生成组织的高表达暗示了其可能作为调节脂肪合成代谢的调控因子参与脂肪合成,但其调控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通过电子延伸及RT-PCR技术克隆猪硫辛酸合成酶(lipoic acid synthase,Lias)基因,并进一步研究了该基因在猪体内组织的表达分布。基于电子延伸序列设计1对引物,成功克隆了猪Lias基因(GenBank登录号:JN797612.1),并进行了序列分析,同时利用RT-PCR方法分析了Lias基因的组织表达规律。克隆的猪Lias基因长度为1119 bp,包括1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72个氨基酸;克隆的猪Lias基因与小鼠、褐鼠、人、牛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71.5%、69.0%、77.3%、70.4%;推导的cDNA编码区(CDS)的氨基酸序列与小鼠、褐鼠、人、牛的同源性分别为91.5%、79.4%、89.4%、88.2%;构建的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猪与小鼠、褐鼠的亲缘关系最近;组织表达分布结果表明,Lias基因在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十二指肠、空肠、直肠、回肠、脂肪、皮肤和肌肉中都有表达;Gel-Pro软件分析结果表明,Lias基因在肾脏和脂肪组织中表达丰度最高,其次是直肠和回肠。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构建陆川猪G蛋白偶联受体1(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1,GPR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对其组织表达谱进行分析。采用RT-PCR技术从10周龄陆川猪皮下脂肪组织中扩增出GPR1基因CDS区后,使用常规分子克隆手段构建含GPR1基因片段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GPR1,利用双酶切和测序对重组质粒pEGFP-N1-GPR1进行鉴定,并以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转染3T3-L1细胞24 h后观察细胞荧光表达情况。收集所转染3T3-L1细胞并提取其总RNA,实时荧光定量PCR进一步检测GPR1真核表达载体表达情况;提取6头10周龄陆川猪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背最长肌、皮下脂肪总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PR1基因mRNA在陆川猪各组织中的表达量。结果表明,陆川猪GPR1基因CDS全长1 068 bp,成功将其连接至pEGFP-N1真核表达载体,重组表达载体pEGFP-N1-GPR1质粒和空载pEGFP-N1质粒所转染3T3-L1细胞均能表现出绿色荧光,且空白对照组并未表现出绿色荧光。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证实,GPR1基因在重组质粒试验组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空载质粒组(P<0.01)。GPR1基因在10周龄陆川猪肝脏中表达量最高,在心脏、脾脏、肺脏、肾脏、皮下脂肪中均有表达,在背最长肌中几乎不表达。本试验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GPR1,并获得了GPR1基因组织表达谱,为进一步研究GPR1基因对陆川猪脂肪沉积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研究牛ATGL基因的结构与功能,揭示该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规律。本研究以秦川牛的脂肪组织为材料,运用同源序列克隆技术结合RT-PCR,对牛的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基因的cDNA进行克隆,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组织表达研究。结果表明:牛ATGL基因编码区全长为1 461 bp,共编码486个氨基酸;牛ATGL基因与猪同源性最高(87.5%),其次是人(87.3%)、狗(86.8%)、小鼠(84.7%)和大鼠(82.4%);ATGL蛋白含有1个Patatin结构域;牛ATGL基因在脂肪和瘤胃中高丰度表达,在睾丸中没有检测到。ATGL基因在动物进化中比较保守,具有相似的生物学功能,该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changes of type Ⅲ fibronectin domain contains protein 5 (FNDC5) in adipose tissue of mice during aging process,healthy mice at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 were used as research objects.In this experiment,HE staining,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Real-time PCR and Western blotting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expression and localization of FNDC5 in adipose tissue during aging proces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NDC5 was expressed to varying degrees in the fats of all developmental stages in the aging process of mice and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HE staining showed that with age,the size of fat cells gradually increased and then shrank.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FNDC5 in adipose tissue of young mice was the highest,followed by that of sexual mature adipose tissue,and that of aged adipose tissue was lower than that of sexual maturation,and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FNDC5 was the lowest in mature adipose tissue of young mice.Subsequent Real-time PCR and Western blotting results were also consistent with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trends.The abov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FNDC5 gene might play a certain role in adipose tissue,which would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study of fat metabolism and obesity-related disea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