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研究持续不同时间的冷、热应激对猪孤雌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本研究以猪孤雌胚胎为材料,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不同时间的冷(31℃)、热应激(41℃)处理对猪孤雌胚胎发育后囊胚发育率、细胞数、细胞凋亡率、自噬相关基因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热应激12 h后囊胚发育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冷应激18 h后囊胚发育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冷应激组囊胚发育率高于热应激组。热应激12 h和冷应激18 h后均导致囊胚内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冷应激组的细胞凋亡率低于热应激组。冷、热应激组自噬相关蛋白LC3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冷、热应激中自噬相关基因Atg6和Atg8的表达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Lamp2基因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热应激组中的Atg6和Atg8基因的表达高于冷应激组。通过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发现,冷、热应激组中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k、Casp-3、Fas的表达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cl-xl基因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猪孤雌胚胎对冷应激(31℃)的耐受性比对热应激(41℃)强,且热应激可诱导体外培养的猪孤雌胚胎自噬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降低孤雌胚胎发育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细胞松弛素B(cytochalasin B,CB)对猪孤雌胚胎和克隆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在猪体外胚胎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CB以及不同孵育时间的处理,筛选出CB对猪早期胚胎发育的最适浓度和最佳孵育时间,同时通过Hoechst33342染色检测猪体外囊胚孵化期的细胞数差异,进一步研究CB对孤雌胚胎和克隆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培养基中添加CB浓度为7.5 μg/mL时孤雌胚胎和克隆胚胎的卵裂率分别为85.00%和90.23%,囊胚率为35.68%和42.58%,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 0.05);采用7.5 μg/mL CB处理电激活后的孤雌胚胎和克隆胚胎,孤雌胚胎孵育4 h组的卵裂率(83.80%)和囊胚率最高(35.39%),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 < 0.05),而克隆胚胎孵育6 h组的卵裂率(83.98%)和囊胚率最高(55.62%),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 < 0.05)。此外,Hoechst33342染色结果显示,未添加CB处理的孤雌胚胎在囊胚孵化期的细胞平均数为28个,CB处理组的孤雌胚胎和克隆胚胎细胞平均数分别为36和52个,处理组和未处理组细胞数差异显著(P < 0.05)。结果表明,猪体外孤雌胚胎用7.5 μg/mL CB 处理4 h可获得较高的卵裂率和囊胚率;体外克隆胚胎用7.5 μg/mL CB 处理6 h卵裂率及囊胚率最高,且囊胚期内细胞团细胞总数最多。CB处理有利于体外胚胎早期发育,提高克隆胚胎移植受孕率。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猪孤雌囊胚贴壁率,试验从饲养层及培养液两方面研究猪孤雌囊胚贴壁能力;用小鼠、猪和牛的胎儿成纤维细胞制作饲养层,分别添加DMEM、NCSU-23、DMEM/NCSU-23培养液,探讨猪孤雌囊胚在3种饲养层上的发育效果。结果表明,BEF饲养层能更好地促进猪孤雌囊胚贴壁生长,其囊胚贴壁率为33.67%,与MEF饲养层组的囊胚贴壁率(19.08%)之间差异显著(P0.05),与PEF饲养层组之间囊胚贴壁率差异不显著(P0.05),MEF饲养层组和PEF饲养层组之间囊胚贴壁率差异不显著(P0.05);在BEF牛胎儿成纤维细胞饲养层组,用猪胚胎培养液NCSU-23培养猪孤雌囊胚后,囊胚贴壁率(22.53%)显著高于DMEM培养液组(10.41%)和DMEM/NCSU-23培养液半量混合组(12.05%)(P0.05),DMEM培养液组和DMEM/NCSU-23培养液半量混合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牛胎儿成纤维细胞饲养层和猪胚胎培养液NCSU-23能更好地促进猪孤雌囊胚后期贴壁。  相似文献   

4.
小鼠孤雌胚的体内体外发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鼠孤雌激活卵登攀上培养于CZB溶液中可发育至孵出囊胚阶段,而且孤雌胚移植后可在受体子宫内附植发育。单倍体、二倍体孤雌胚发育至桑椹胚的能力相似,但发育于囊胚的能力,后得高于前者。孤雌囊胚体外发育至孵出的比率仅为20%,但在卵巢切除的受体子宫内期发育至孵出囊胚的比率提高到73.3%。与受精扩张囊胚相比,孤雌扩张囊肿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上很难贴壁生长,但延迟孤雌囊胚的内细胞团(ICM)呆在细胞饲养层上增殖  相似文献   

5.
试验研究了不同培养体系对猪体外成熟卵母细胞电激活后的体外发育的影响。试验1比较了猪孤雌发育胚胎在NCSU 23、G 2.2添加氨基酸(G 2.2-aa)和G 2.2培养体系中的体外发育效率,结果表明,3个组卵裂率差异不显著(P>0.05),NCSU 23体系的囊胚率显著高于其他2组(14.37±3.77 vs.2.67±2.68和3.13±0.45,P<0.01),但3组间囊胚细胞数差异不显著(21.29±5.27 vs.19.33±2.54和20.27±4.72,P>0.05)。试验2探讨了胚胎培养72h后更换培养液对孤雌发育胚胎的影响,结果显示,培养液更换对卵裂率和囊胚细胞数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但更换组囊胚率显著下降(12.50±1.49 vs.5.56±1.89、6.25±1.13、4.64±1.56,P<0.05)。试验3研究了在G 2.2-aa添加胰岛素、亚牛磺酸和半胱氨酸对孤雌激活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以上添加剂对卵裂率和囊胚细胞数无显著影响(P>0.05);在G 2.2-aa添加胰岛素、亚牛磺酸和半胱氨酸能明显提高囊胚发育率(6.38±1.00、6.20±2.08、8.73±1.03 vs.2.99±2.21,P<0.05),但以上各组的囊胚率明显低于NCSU 23体系(P<0.05)。结论:NCSU 23是猪孤雌激活发育胚胎较为理想的培养液。  相似文献   

6.
为优化颗粒细胞单层共培养体系,实验研究了颗粒细胞单层体外培养时间、颗粒细胞单层的种属及更换培养单层时间对黄牛孤雌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将培养0、2d和4d后的颗粒细胞单层用于胚胎的体外共培养,3组的卵裂率和囊胚率分别为84.47%/40.23%、78.49%/36.99%和71.55%/25.30%;来自黄牛、小鼠和猪的颗粒细胞单层在支持黄牛孤雌胚胎体外发育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第4天更换培养单层的囊胚率最高(55.17%),与不更换单层的对照组(41.25%)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采用NCSU-37为体外成熟、受精、培养体系,比较不同成熟时间46h、58h和70h的猪卵母细胞对体外受精的影响和孤雌发育。结果显示,猪卵母细胞在体外成熟培养46h、58h和70h后,46h培养组的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的卵裂率明显低于58h和70h培养组(P<0.05),但囊胚发育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46h组的孤雌发育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囊胚发育率三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表明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时间延长,体外受精后的囊胚发育率降低,孤雌发育率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8.
经体外成熟、孤雌激活和培养获得猪胚胎,研究了不同培养体系、共培养体细胞和序贯培养对猪孤雌激活胚胎发育的影响。试验表明:孤雌激活卵母细胞在SOF 10?S培养体系中分裂效果最好,添加胎牛血清的NCSU-23和颗粒细胞对胚胎发育有促进作用,培养6d后发育到桑囊胚的比率增加(P<0.05)。在序贯培养的前3d,SOF培养基(不含葡萄糖)和颗粒细胞对胚胎的发育有促进作用,分裂率(P<0.05)和突破4细胞阻滞的数目显著增加,在培养的后3d,添加胎牛血清的NCSU-23和输卵管上皮细胞能支持较多胚胎发育到桑囊胚,桑囊胚的发育率为(59.5±3.2)%(P<0.05)。结果表明,SOF培养基和颗粒细胞 添加胎牛血清的NCSU-23和输卵管上皮细胞的序贯培养系统能较好的促进胚胎的发育。  相似文献   

9.
旨在探讨初次卵裂时间对猪孤雌胚胎发育潜能及其基因相对表达水平的影响。本试验从健康母猪卵巢上抽取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成熟培养,将猪孤雌激活胚胎分为早期卵裂组(16~22 h)与晚期卵裂组(26~32 h)统计比较卵裂率和囊胚率,并对囊胚的多能性相关基因Oct4、Sox2、Klf4等和凋亡相关基因Bcl-xlBaxCaspase-3的相对表达水平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猪孤雌激活胚胎在16~22 h发生卵裂的为50%~60%,而26 h之后发生卵裂的不到20%,在18 h前完成第一次卵裂的胚胎囊胚发育率为79%,42 h后发生初次卵裂的胚胎无法发育至囊胚期。猪孤雌激活胚胎早期卵裂组的囊胚发育率显著高于晚期卵裂组(P<0.05)。早期卵裂组囊胚的Oct4、NanogSox2、Klf4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晚期卵裂组(P<0.05),Oct4、Sox2、Klf4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晚期卵裂组(P<0.01),BaxCaspase-3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极显著低于晚期卵裂组(P<0.01),而Bcl-xl作为保护因子其表达量相对于晚期卵裂胚胎(26~32 h)显著上调(P<0.05)。结果显示,初次卵裂时间较早的猪孤雌激活胚胎发育潜能显著高于较晚卵裂胚胎,其囊胚多能性相关基因表达上调,凋亡相关基因表达下调,卵裂时间可作为鉴定猪孤雌激活胚胎发育潜力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0.
表皮生长因子对水牛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核质成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水牛卵泡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核质成熟的影响,在以TCM199为基础的成熟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EGF(0、10、25、50、100 ng/ml),体外成熟培养24~26 h,观察第一极体(PB1)的排放;随后进行孤雌激活检测其分裂率、囊胚发育率、囊胚孵化率,并用Hoechst33342染色后计算囊胚的细胞数。结果发现添加EGF各组的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放率显著提高(P<0.05);成熟液中添加25 ng/ml EGF时,卵裂率及囊胚发育率(分别为80.0%、44.8%)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9.3%、31.9%,P<0.05),但对囊胚的细胞数影响不大。EGF不仅促进水牛卵母细胞体外培养的核成熟,而且有利于卵母细胞的胞质成熟,其中EGF的最佳浓度为25 ng/ml。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曲古抑菌素A(TSA)和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对猪孤雌胚胎发育及胚胎质量的影响,试验采用猪卵母细胞孤雌激活的方法,孤雌激活后在胚胎培养液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TSA和5-Aza-CdR,比较其对猪孤雌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40 nmol/L TSA处理24 h能显著提高孤雌胚胎的囊胚率及囊胚细胞个数(P<0.05),卵裂率无明显变化(P>0.05);30 nmol/L5-Aza-CdR处理48 h能显著提高孤雌胚胎的囊胚率(P<0.05),卵裂率与囊胚细胞个数均无明显变化(P>0.05)。说明在一定浓度条件下,TSA和5-Aza-CdR对猪孤雌胚胎发育的囊胚率有显著促进作用,5-Aza-CdR处理对卵裂率、囊胚细胞个数的影响不大,但TSA处理可以明显提高囊胚细胞个数,从而提高胚胎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α-硫辛酸(ALA)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孤雌胚胎发育的影响,本实验将不同浓度的ALA(0、10、25、50μmol/L)添加至体外成熟培养液(IVM)和胚胎发育培养基(PZM-3)中培养,体外成熟培养42 h后检测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出率,统计卵母细胞孤雌激活胚胎48 h和168 h卵裂率和囊胚率,筛选出ALA最佳添加浓度,并通过检测成熟卵母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谷胱甘肽(GSH)含量、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内的促凋亡基因Bax的mRNA以及抗氧化基因SOD1、CAT的mRNA表达量,分析ALA在卵母细胞成熟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5μmol/L ALA组提高了猪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出率(P<0.05),随着ALA浓度增加,卵母细胞的第一极体排出率呈下降趋势,50μmol/L ALA组降低了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出率(P<0.05);孤雌胚胎发育能力检测显示,25μmol/L ALA组卵母细胞的卵裂率和囊胚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25μmol/L ALA孵育组卵母细胞内ROS水平降低(P<0.05),细胞内GSH含量提高(P<...  相似文献   

13.
山羊孤雌胚胎的体外培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系统地研究了培养液微滴的大小、培养液体系及血清浓度对山羊孤雌胚胎早期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液微滴以较大体积(200~500μL)的培养效果较好;在3种培养液中,添加10%的NGS对山羊孤雌胚胎的体外发育效果较好,囊胚率分别可达62.79%(81/129)、53.52%(38/71)、13.64%(12/88);mCRlaa组囊胚发育率和囊胚细胞数显著低于SOFaa组和CRlaa组,SOFaa组优于CRlaa组,尽管SOFaa组和CRlaa组间无显著差异。在本试验条件下,以SOFaa培养液,山羊孤雌胚胎体外培养72h时加入10%的NGs,500μL微滴培养,其发育效果较好,囊胚率可达62.79%。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细胞松弛素B(cytochalasin B,CB)对猪孤雌胚胎和克隆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在猪体外胚胎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CB以及不同孵育时间的处理,筛选出CB对猪早期胚胎发育的最适浓度和最佳孵育时间,同时通过Hoechst33342染色检测猪体外囊胚孵化期的细胞数差异,进一步研究CB对孤雌胚胎和克隆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培养基中添加CB浓度为7.5μg/mL时孤雌胚胎和克隆胚胎的卵裂率分别为85.00%和90.23%,囊胚率为35.68%和42.58%,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采用7.5μg/mL CB处理电激活后的孤雌胚胎和克隆胚胎,孤雌胚胎孵育4 h组的卵裂率(83.80%)和囊胚率最高(35.39%),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而克隆胚胎孵育6 h组的卵裂率(83.98%)和囊胚率最高(55.62%),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此外,Hoechst33342染色结果显示,未添加CB处理的孤雌胚胎在囊胚孵化期的细胞平均数为28个,CB处理组的孤雌胚胎和克隆胚胎细胞平均数分别为36和52个,处理组和未处理组细胞数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猪体外孤雌胚胎用7.5μg/mL CB处理4 h可获得较高的卵裂率和囊胚率;体外克隆胚胎用7.5μg/mL CB处理6 h卵裂率及囊胚率最高,且囊胚期内细胞团细胞总数最多。CB处理有利于体外胚胎早期发育,提高克隆胚胎移植受孕率。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胰岛素(Insulin)和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 factor,LIF)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和猪孤雌激活胚胎(PAEs)的影响,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或者胚胎培养基中添加Insulin和LIF,研究卵裂率和囊胚率的变化。结果:添加了5μg/mL Insulin后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效果显著提高,但成熟后孤雌激活发育能力与非添加组相近;而胚胎培养基中添加Insulin对孤雌胚的卵裂和囊胚的形成也没有明显促进作用;添加1 000 U/mL的LIF后,卵母细胞核成熟率没有明显提高,反而孤雌激活后囊胚率急剧下降,但对卵裂率以及囊胚总细胞数影响不大;在胚胎培养基中添加LIF后,孤雌胚的卵裂和囊胚形成并没有明显的提高。表明:Insulin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有益,但是对孤雌胚胎的最佳处理程序还需要摸索;本文所采用的LIF处理对猪卵体外成熟以及孤雌胚胎体外发育没有帮助,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其他浓度和处理程序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孤雌激活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在猪孤雌胚体外发育的第3、4、5、6天分别添加胎牛血清(FCS)对孤雌胚发育能力的影响.结果,在体外培养的第5,6天添加10%FCS组得到的囊胚率和囊胚孵化率最高,第5天添加FCS组的囊胚细胞数最多.结果表明,FCS可以促进猪孤雌胚胎的早期体外发育.  相似文献   

17.
研究培养液中血清的添加时间和添加浓度及不同培养体系对牛孤雌胚胎体外发育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牛成熟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后的第3天添加10%的FBS对孤雌胚的体外发育效果;良好。4种培养体系在孤雌激活后的第3天添加10%的FBS,平均囊胚率分别可达46.25%(SOFaar)、43.58%(CRlaa)、40.25%(KSOMaa)、17.98%(TCM199);TCM199组的囊胚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SOFaa优于CRlaa和KSOMaa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的添加浓度及脱卵丘细胞时间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孤雌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试验通过在体外成熟液中添加不同浓度(0、10、15、20、30、40 ng/mL)的EGF来研究其对培养44 h的卵母细胞成熟率以及孤雌胚胎发育的影响;在培养开始后的不同时间(18、24、38、44 h)进行脱卵丘细胞处理来研究不同时间脱卵丘处理对培养44 h的卵母细胞成熟率以及孤雌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培养基中添加10 ng/mL EGF能显著提高卵母细胞的卵裂率和囊胚率(P <0.05).共培组和独培组卵母细胞培养18 h后脱卵丘细胞成熟率均低于44 h,但差异不显著(P >0.05);共培组卵母细胞培养18 h后脱卵丘细胞的卵裂率和囊胚率显著高于培养44 h(P <0.05);独培组卵母细胞培养18 h后脱卵丘细胞的卵裂率与44 h无显著差异(P >0.05),但囊胚率显著高于培养44 h后脱卵丘细胞(P <0.05).添加10 ng/mL EGF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孤雌胚胎体外发育较好;卵母细胞培养18 h后脱卵丘细胞可提高孤雌胚胎早期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雌二醇(17β-estrodiol,E2)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孤雌激活后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雌二醇,研究卵裂率和囊胚率的变化。以未添加雌二醇的基础液为对照组,比较分析各组卵母细胞核成熟效率、孤雌激活后胚胎的卵裂率、囊胚发育率。结果表明,成熟液中添加1μg/mL雌二醇(E2)对猪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添加100μg/mL雌二醇(E2)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研究旨在探讨单宁酸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质量及其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在猪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0、1、10、100 μg/mL)单宁酸培养42 h后,检测COCs的扩散程度和卵丘细胞扩散指数,统计COCs的体外成熟率,检测成熟卵母细胞内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生长分化因子9(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9,GDF9)的水平,并统计孤雌激活及体外受精胚胎48和168 h的卵裂率、囊胚率及囊胚总细胞数。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0 μg/mL单宁酸组卵丘细胞扩散指数显著提高(P<0.05),100 μg/mL单宁酸组显著降低(P<0.05);1和10 μg/mL单宁酸组卵母细胞成熟率差异不显著(P>0.05),100 μg/mL单宁酸组卵母细胞成熟率显著降低(P<0.05);1和10 μg/mL单宁酸组GSH和GDF9水平显著提高(P<0.05),ROS水平显著降低(P<0.05)。孤雌胚胎和体外受精胚胎发育能力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单宁酸组卵裂率差异不显著(P>0.05),10 μg/mL单宁酸组孤雌胚胎囊胚率及体外受精胚胎囊胚率显著提高(P<0.05),100 μg/mL单宁酸组孤雌胚胎囊胚细胞数及体外受精胚胎囊胚细胞数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10 μg/mL单宁酸可通过提高卵丘细胞扩散能力及GSH和GDF9水平、降低卵母细胞内ROS水平,改善猪卵母细胞成熟质量,提高孤雌胚胎及体外受精胚胎的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