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商品代黑番鸭日粮适宜蛋白质水平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探讨了商品代黑番鸭日粮适宜的CP水平。试验设计1~30日龄和31~70日龄两独立阶段。1.30日龄日粮ME为11.50MJ儿g,CP水平设21%、18%、15%3种:31~70日龄日粮ME为11.91MJ/kg.CP水平设18%、15%、12%3种。结果表明: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胴体性能为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商品代黑番鸭1~30日龄日粮以ME11.50MJ/kg和CP21%为最适宜:31~70日龄日粮营养水平以ME11.91MJ/kg和CP18%为最适宜。  相似文献   

2.
广西玉林地方鸡种适宜能量和蛋白质需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林三黄鸡属广西地方优质鸡种之一 ,本试验旨在研究其母鸡全期日粮适宜能量 (ME)和粗蛋白质 (CP)的需要水平。试验设 4 (ME)× 4(CP)共 1 6个处理 ,每个处理 4 0~ 6 0只母鸡。结果表明 :以增重和经济效益为综合衡量指标 ,0~5周龄适宜ME和CP分别为 1 2 1 3兆焦 (MJ) /千克和 2 1 % ,6~ 8周龄分别为 1 2 1 3兆焦 (MJ) /千克和 1 8% ,9~ 1 1周龄分别为 1 2 1 3兆焦(MJ) /千克和 1 5%~ 1 6 % ,1 2周龄至出栏分别为1 3 39兆焦 (MJ) /千克和 1 5%。  相似文献   

3.
乌骨鸡是具有特殊种质性状、肉药兼用型的家禽,品种特点是乌肉、乌骨、乌联、且肉质细嫩,营养价值较全面而深受人们的欢迎.乌骨鸡的管理同普通家禽的饲养有所不同,笔者着重阐述乌骨鸡的育雏及饲养管理几个关键环节,供饲养者参考.1乌骨鸡营养需要1.1日粮营养水平乌骨鸡口粮营养水平可参照我国肉角仔鸡和地方品种鸡饲养标准,分。~4周龄,5~9周龄2个阶段饲养,其日报营养浓度:0~4周龄代谢能12.3MJ/kg、CP20%~21%、钙1%、磷o7%35~9周龄代谢能12.SMJ/kg、CP18%~19%、钙1%、磷0.7%.1.2合理配方根据乌骨鸡各阶段营…  相似文献   

4.
将93只初生雏鹅(公母各半)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以高、中、低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各组的饲养管理条件一致,均以全价配合饲料舍饲,自由采食。结果表明:①各生长阶段各组平均生长速度以Ⅲ组为最优,与其它组间的差异显著,G值分别为育雏期0.317、生长期0.432、肥育期0.415;②总体上各营养水平组间料重比差异不大,约3.8~4.0:1;③屠宰性能测定。屠宰性能组间及性别间差异不显著。屠宰率:85.9%,半净膛率:82.6%,全净膛率:76.0%;④中型仔鹅营养需要。1~2周龄,ME:11.6MJ/kg,CP:19%为宜;3~4周龄,ME:11MJ/kg,CP:18%为宜;5~8周龄,ME:10.7MJ/kg,CP:15%;9~10周龄,ME:11MJ/kg,CP:14%为宜。  相似文献   

5.
试验选用210只刚出壳的Hybro商品代混合健雏作为试验动物,分前(0~4周龄)后(5~8周龄)两期进行饲养试验。在饲喂相同基础饲粮(前期:2.90 Mcal/kg ME,21.0% CP,1.02%Lys;后期:3.00 Mcal/kg ME,19.6% CP,0.84%Lys)的基础上,添加不同水平的赖氨酸HCL,其添加量分别为0.0%、0.1%、0.2%和0.3%,相应命名为L0.0、L0.1、L0.2和L0.3处理组。各处理仔鸡0—3周龄群体网上平养,4~8周龄在蛋鸡笼上喂养,均自由采食,自由饮水。在网上平养阶段,施行  相似文献   

6.
选用1日龄健康的康贝尔麻鸭1 260只,根据体重随机分成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5只鸭,分别确定康贝尔麻鸭3个生长期(0~3、4~6和7~9周龄)的赖氨酸最适营养需要量.日粮赖氨酸水平0~3周龄:0.78%、0.88%、0.98%、1.08%、1.18%、1.28%,4~6周龄:0.61%、0.71%、0.81%、0.91%、1.01%、1.11%,7~9周龄:0.57%、0.67%、0.77%、0.87%、0.97%、1.07%.在本试验条件下,0~3周龄日粮赖氨酸水平0.98%时生长性能较好;4~6周龄日粮赖氨酸水平0.91%生长性能最好;7~9周龄日粮赖氨酸水平Lys 0.67%生长性能较好;康贝尔麻鸭0~3、4~6、7~9周龄日粮赖氨酸推荐总量分别为1.01%(ME 11.84 MJ/kg;CP 19.57%)、0.87%(ME 11.67 MJ/kg; CP 17.38%)、0.72%(ME 11.72 MJ/kg; CP 16.76%).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饲粮代谢能(metabolizable energy,ME)和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CP)水平对内仔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指标的影响,建立生长性能与ME、CP的回归关系模型,并运用所建模型选择具有最佳效益的ME、CP水平.采用ME和CP 3×3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将饲粮分为9个处理,3个ME水平分别为13.18、12.55、11.92MJ/kg,3个CP水平分别为21.50%、20.50%、19.50%.选取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1 080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1 ~21日龄分别饲喂对应试验饲粮,22~42日龄饲喂相同的饲粮.结果表明:1)试验饲粮ME、CP水平对1~21日龄体重和耗料量有显著影响(P<0.05),对42日龄体重也有显著影响(P<0.05).2)随着饲粮ME水平的提高,21和42日龄肌胃指数显著降低(P<0.05),42日龄腹脂率显著增加(P<0.05).3)应用二元曲线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体重、耗料量与饲粮ME、CP水平的回归关系模型.应用举例表明,建立的回归关系模型对确定肉仔鸡饲粮最佳效益的ME、CP水平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选用600羽0日龄岭南黄雏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120只,公母各半并分栏饲养,饲粮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1.88,12.19,12.92,13.22和13.60MJ/kg,粗蛋白水平为21%,其他营养成分各组基本一致,试验期21日,结果表明,黄羽肉鸡公雏饲粮代谢能水平≥12.19MG/kg的各组晶产重显著高于11.88MJ/kg水平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11.88MJ/kg水平组(P<0.05),黄羽肉鸡母雏饲粮代谢能水平≥12.02MJ/kg的各组日增重显著高于11.88,12.19MJ/kg水平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11.88MJ/kg水平组(P<0.05),黄羽肉鸡公雏13.60MJ/kg,代谢能水平组腹脂重,腹脂重占活重比例和腹脂重占净体重比例都显著高于其余4组(P<0.05),黄羽肉鸡公雏13.22和13.60MJ/kg代谢能水平组体蛋白含量极显著低于11.88,12.19MJ/kg水平组(P<0.01),黄羽肉鸡母雏11.88Mj/kg水平组体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其余四组(P<0.05),体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四组(P<0.05),灰分含量极显著高于12.92,13.22和13.60MJ/kg代谢能水平组(P<0.01)。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CP)和代谢能(ME)水平对1~3周龄四川白鹅生长性能及氮和能量平衡的影响.采用3×3双因素试验设计,设3个ME水平(12.86、12.13、11.43MJ/kg)和3个CP水平(23%、20%、17%),配制9种试验饲粮.选择540只体重相近、健康的1日龄四川白鹅,随机分成9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1)随着饲粮CP水平的升高,试验鹅的末重、平均日增重、每克增重消耗CP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升高,料重比、每克增重消耗ME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降低.饲粮CP和ME水平的互作对试验鹅每克增重消耗的CP量和每克增重消耗的ME量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2)试验鹅的氮利用率随饲粮CP水平的升高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鹅的食入总能(GE)、ME、GE代谢率随饲粮ME水平增加极显著降低(P<0.01).研究结果提示,1~3周龄四川白鹅适宜CP水平为20%,适宜ME水平为11.43 MJ/kg.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粗蛋白质(CP)和代谢能(ME)水平对4~8周龄四川白鹅屠宰性能的影响.采用3×3双因素试验设计,设3个ME水平(12.86、12.13、11.43 MJ/kg)和3个CP水平(17%、15%、13%),配制9种试验饲粮.选择540只体重相近、健康的22日龄四川白鹅,随机分成9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公母各7~8只.试验期为35 d.在试验的第36天,每组挑选8只体重接近各组平均体重的试验鹅,进行屠宰试验.结果表明:随着CP水平的升高,试验鹅腹脂率降低(P<0.05),脚率升高(P<0.05);随着ME水平的升高,试验鹅胸肌率降低(P<0.05);饲粮CP和ME水平的互作对试验鹅屠宰率、腿肌率、腹脂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研究表明,低能量、低蛋白质水平可使4~8周龄四川白鹅获得较佳的屠宰性能,建议4~8周龄四川白鹅适宜ME值和CP水平分别为11.43 MJ/kg和13%.  相似文献   

11.
试验研究不同能氮水平的营养限制与补偿对蒙古羔羊体重和血液生长相关的激素影响。选用内蒙古草原上健康的、平均体重15 kg左右的蒙古羔羊6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G)、限制1组(RG1)和限制2组(RG2)三个组,营养限制期(60 d)分别饲喂ME 10.88 MJ/kg、CP 13.0%(CG),ME10.88 MJ/kg、CP 8.9%(RG1),ME 8.62 MJ/kg、CP 5.7%(RG2)三个营养水平的日粮;营养补偿期(90 d)各组饲喂同一能氮水平饲粮(ME 9.75 MJ/kg,CP 12%)。结果表明:①随着营养水平的逐步降低,在限制末期,RG1组和RG2组羔羊的平均体重显著低于CG组(P<0.05),在补偿期,RG2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CG组(P<0.05)。②在限制末期RG2组血液中GHRH及RG1、RG2组血液中GH浓度显著高于CG组(P<0.05),而RG2组血液中SS、IGF-I浓度显著低于CG组(P<0.05)。在补偿期,RG1、RG2组血液中IGF-I浓度有升高的趋势(P>0.05)。结果提示,营养限制所导致的羔羊血液中GHRH浓度升高和SS浓度降低可能是其在限制期血液中GH浓度升高及其在补偿期快速生长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羔羊在营养限制期和补偿期背最长肌、半腱肌和股二头肌的肌纤维直径、面积和密度的变化规律.选用蒙古羔羊(羯羊)80只,随机分为4个组,即:对照组(C组)、中等受限1组(R1组)、中等受限2组(R2组)、严重受限组(R3组),进行营养限制期60 d和补偿期90 d的羔羊生长试验.限制期4个组饲粮能氮水平分别为代...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研究日粮不同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合浦鹅日粮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钙和磷等养分的消化率及生长性能的影响.将120只28日龄的合浦鹅随机分成6个组,进行2个饲养和消化试验:试验1组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5.10%,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0.03、11.00和11.85 MJ/kg的3种日粮;试验2组饲喂代谢能水平为11.50 MJ/kg,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2.50%、14.85%和17.83%的3种日粮.用4 mol/L HCI ALA方法测定日粮的养分消化率.结果表明:粗蛋白质水平为15.10%和代谢能水平为10.03 MJ/kg的日粮,具有较高的养分消化率,但不同代谢能水平对试鹅的生长性能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代谢能水平为11.50 MJ/kg和粗蛋白质水平为12.50%的日粮也具有较高的养分消化率,但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试鹅的生长性能影响差异也不显著(P>0.05).因此,28日龄以后的合浦鹅的日粮粗蛋白质和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5.10%和10.03 MJ/kg,或分别为12.50%和11.50 MJ/kg时,均具有较高的养分消化率,但对合浦鹅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前期营养水平对羔羊两阶段育肥效果的影响。选用蒙古羔羊(羯羊)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G)、中等受限组(RG1和RG2)和严重受限组(RG3)4个处理组。进行营养限制期60 d 和补偿期90 d 的羔羊生长育肥试验。限制期4个组日粮对应能量(ME)、氮(CP)水平分别为10.88、10.88、9.41、8.62 MJ/kg和15%、10%、10%、5.7%。补偿期各组饲喂同一能氮水平日粮(ME:9.75 MJ/kg;CP:12%)。研究羔羊在限制期和补偿期体重、日增重、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胴体产肉率、眼肌面积和GR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限制期结束时,CG组羔羊的体重显著高于RG1和RG2组(P<0.05),极显著高于RG3组(P<0.01),CG组羔羊的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胴体产肉率、眼肌面积和GR值明显高于受限组。补偿期结束时,RG3组羔羊日增重显著高于CG组(P<0.05),受限组羔羊体重、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和胴体产肉率有逐渐接近CG组的趋势,且4个组羔羊的眼肌面积和GR值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蒙古羔羊在限制期受到日粮中不同能氮水平限制后,经过补偿期后体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补偿效应,而且日粮中蛋白质的限制比能量的限制对补偿生长的负影响更大。在限制期蛋白质的限制影响羔羊的产肉性能较明显,补偿期能量的补充更重要。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营养限制期不同能氮水平和补偿期对羔羊肉品质的影响。选用80只蒙古羔羊,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CG)、中等限制Ⅰ组(RG1)、中等限制Ⅱ组(RG2)和严重限制组(RG3)。营养限制期(60 d)4组羔羊日粮能量(ME)和蛋白质(CP)水平分别为10.88、10.88、9.41、8.62 MJ/kg和15.0%、10.0%、10.0%、5.7%。营养补偿期(90 d)4组羔羊日粮能量水平一致(ME 9.75 MJ/kg、CP 12%)。营养限制期结束和补偿期结束时,每组分别屠宰4只羔羊,测定背最长肌pH、失水率和剪切力值及胴体营养水平。结果表明,限制期结束时,RG3组羔羊背最长肌pH1和胴体粗蛋白质、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CG组(P<0.05),背最长肌剪切力值显著低于CG组(P<0.05),胴体干物质含量极显著低于CG组(P<0.01);补偿期结束时,RG2组羔羊背最长肌pH1显著高于CG组(P<0.05);RG1和RG2组羔羊背最长肌剪切力值和胴体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CG组(P<0.05);RG3组羔羊胴体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CG组(P<0.05)。因此,背最长肌pH、嫩度及胴体化学组成均受到营养限制的影响,经补偿后除嫩度外均能恢复到对照组水平,且随着受限程度的加剧,恢复速度越慢。  相似文献   

16.
生长前期丝羽乌骨鸡饲粮适宜能量、蛋白水平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两因子设计 ,以1日龄丝羽乌骨鸡504只为材料 ,进行饲养试验结合代谢试验考察了饲粮代谢能(ME)、粗蛋白质(CP)对生长前期(0~8周)丝羽乌骨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通过饲粮营养调控可显著改善生长前期丝羽乌骨鸡的生长速度和生产性能 ,ME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各阶段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饲料转化率(FCR) ,CP显著影响3周龄前的生产性能指标(P<0.05) ,二者互作影响不显著(P>0.05) ;增加营养素摄入量有利于改善丝羽乌骨鸡对营养素的表观利用率。推荐3周龄前饲粮ME为13.40MJ/kg、CP为20 % ,整个生长前期(0~8周)推荐使用ME为12.35MJ/kg、CP为18 %饲粮以获得较好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酸化剂与益生菌混合制剂对广西三黄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2 400只84日龄的广西三黄鸡,并将其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200只鸡。A组(对照组):基础日粮;B组:基础日粮+1 g/kg混合制剂;C组:基础日粮+2 g/kg混合制剂;D组:基础日粮+0.1 g/kg恩拉霉素。结果表明:试验组平均日采食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C、D组显著高于A组(P<0.05);试验组的屠宰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C组显著高于A组(P<0.05);试验组胸肌和腿肌的滴水损失均低于对照组,其中C组显著低于A组(P<0.05);D组腿肌的剪切力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试验组胸肌和腿肌的肌内脂肪均高于对照组,其中B组胸肌的肌内脂肪显著高于A组(P<0.05)。综上所述,在日粮中添加2 g/kg酸化剂与益生菌混合制剂,有助于提高三黄鸡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并能通过降低滴水损失来改善肉质。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不同能量蛋白质水平和赖氨酸水平对5~10周龄扬州鹅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3×4二因子设计,3个能量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0.83 MJ/kg、15%,11.29 MJ/kg、16%,11.75 MJ/kg、17%,其蛋白质能量比均约为14 g/MJ,4个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65%、0.80%、0.95%和1.10%。结果表明:①日粮能量蛋白质水平对6、8、10周龄扬州鹅体重没有显著影响(P>0.05),日粮赖氨酸水平显著影响扬州鹅6、8、10周龄体重(P<0.05),但能量蛋白质水平和赖氨酸水平对其没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②日粮能量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5~10周龄扬州鹅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P<0.05),赖氨酸水平显著影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能量蛋白质水平和赖氨酸水平对其没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③中能蛋水平和最低赖氨酸水平下,5~10周龄扬州鹅可获得较佳生长性能。试验认为5~10周龄扬州鹅能量蛋白质和赖氨酸适宜需要量分别为11.29 MJ/kg、16%和0.65%。  相似文献   

19.
日粮粗蛋白质和代谢能水平及其互作对黑羽公番鸭的生长性能、养分利用率和血液生化指标有重要影响。试验选取21日龄黑羽公番鸭324羽,采用2×3因子设计,随机分为9个处理,每处理设6个重复,每重复6只鸭,分别饲喂3个粗蛋白质水平和3个代谢能水平不同的9种日粮。试验全期28d。结果显示:日粮粗蛋白质和代谢能水平、粗蛋白质与代谢能水平间的互作对21d、35d、42d和49d体重及葡萄糖、甘油三酯、胆固醇白蛋白、总蛋白、尿素氮、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对干物质和能量表观利用率影响极显著(P<0.01);粗蛋白质与代谢能水平间的互作对粗蛋白质表观利用率影响显著(P<0.05)。日粮粗蛋白质和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5.0%和11.72MJ/kg时,黑羽公番鸭生长性能、养分利用率和血液生化指标为最佳。  相似文献   

20.
能量和蛋白水平对崇仁麻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崇仁麻鸡360只(公母各半)随机分成三组,分别饲喂高、中、低三种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日粮;高ME 13.39MJ/kg(前期CP 22%,中期CP 19%,后期CP 18%)、中ME 12.55MJ/Kg(前期CP 20%,中期CP 18%,后期CP 17%)、低ME 12.13J/Kg(前期CP 18%,中期CP 17%,后期CP16%).结果表明不同营养水平对10,20,30,40,50,60日龄的崇仁麻鸡体重有显著的影响;对1~10,21~30,31~40,41~50,61~70日龄间的日增重影响差异显著;以中等营养水平组的饲料报酬最优.营养水平对20日龄的脂肪含量和30,40,50,60,70,75日龄的水分、脂肪含量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