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检测猪瘟疫苗免疫失败母猪血液中的CD4+、CD8+T细胞及IL-4、IFN-γ细胞因子,探讨猪瘟疫苗免疫失败的机制。随机采集规模化猪场猪瘟疫苗免疫后的母猪血液样品,用ELISA检测猪瘟抗体水平,挑选出猪瘟抗体阴性的母猪,以猪瘟抗体阳性母猪作为对照,采用ELISA、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分析血液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IFN-γ和IL-4。结果表明,母猪猪瘟疫苗免疫后,该场的猪瘟抗体阳性率刚能达到标准,仍有26%的猪群免疫失败。猪瘟抗体阴性组中CD4+T细胞百分数显著低于猪瘟抗体阳性组,CD3+、CD8+细胞百分数、CD4+/CD8+以及IL-4、IFN-γ浓度在阴性和阳性组中各指标差异不显著,证实母猪CD4+细胞百分数较低可能是导致猪瘟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之一,为改善猪瘟疫苗免疫效果提供指导思路。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疫苗免疫对鸭细胞免疫应答反应的影响,本研究提取鸭脾脏组织总RNA,采用鸭IFN-γIL-2、GAPDH基因特异性引物,建立了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RT-PCR (qRT-PCR)方法.结果显示IFN-γ、IL-2、GAPDH基因扩增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高于0.99;3者扩增效率相近,均接近于100%;融解曲线呈特异性单峰;各基因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应用该方法检测不同佐剂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樱桃谷鸭后脾脏组织IFN-γ和IL-2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结合免疫后抗体水平及攻毒保护结果,比较不同佐剂对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应答的影响.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A重组蛋白(rSEA)佐剂组IFN-γ和IL-2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免疫组(P<0.05).结果表明,建立的qRT-PCR特异性、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能够快速、准确检测鸭体内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为进一步评价疫苗免疫效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免疫调节技术对肉鸭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抗体消长规律的影响,制定应用免疫调节技术后的推荐免疫程序,选取1日龄健康樱桃谷肉鸭,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记录各组生长性能,检测免疫器官指数、IFN-γ与IL-2水平,监测母源抗体并根据结果确立免疫程序。结果:应用免疫调节技术可使雏鸭死淘率降低1.24%,平均耗料量提高0.92%,出栏均重增加4.06%,料肉比降低3.11%;显著或极显著提高免疫器官指数(P0.05或P0.01);极显著提高雏鸭7和14日龄IL-2、IFN-γ水平(P0.01),促进细胞因子产生。根据抗体监测结果确立的免疫程序为:3日龄免疫鸭病毒性肝炎活疫苗,10日龄免疫鸭瘟活疫苗,18日龄免疫禽流感灭活疫苗。  相似文献   

4.
将山羊随机分为6组,即E/SA纽、E/SA+cpG组(未乳化)、E/SA+CpG组、E/SA+IL-2组、E/SA+IL-2+CpG组、对照组,每组3只,分别于免疫前、免疫后第2周、免疫后第4周、感染后第1周及感染后第2周采集山羊外周全血及涂血片,IHA法检测抗体滴度的动态变化;ELISA法检测IFN-γ、TNF—a、IL-2、IL-4的表达水平;ANAE染色法检测T淋巴细胞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免疫后各免疫组的IFN-γ、TNF-a、IL-2、IL-4及T淋巴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免疫组的抗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E/SA可引起IFN—γ、TNF—a、IL-2、IL-4、T淋巴细胞及抗体水平的升高,说明E/SA免疫后可引起山羊较强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5.
为了验证硒化党参多糖(selenizing Codonopsis pilosula polysaccharide,sCPP)和大蒜多糖(garlic polysaccharide,GP)的协同增强免疫作用及其复方硒化党参多糖-大蒜多糖(sCPP-GP)的功效,为研制新型免疫增强剂提供理论依据,比较了这3种多糖的增强免疫活性。体外试验,用MTT法和RT-PCR法测定了3种多糖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增殖及其IL-2和IFN-γmRNA转录的影响;体内试验,将3种多糖配合新城疫疫苗免疫雏鸡,测定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血清HI抗体效价、血清IL-2和IFN-γ含量的动态变化。体外试验结果显示,3种多糖在合适的浓度均能显著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及IL-2和IFN-γmRNA的转录,复方的作用显著强于两个组分药;体内试验结果显示,在免疫后4个时间点,3种多糖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提高血清HI抗体效价、提高血清IL-2和IFN-γ的含量,复方的作用显著强于两个组分药。研究结果表明,sCPP和GP能协同增强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和新城疫疫苗的免疫功效,复方sCPP-GP的作用显著强于两个组分药,可以作为新型免疫增强剂的候选方。  相似文献   

6.
为评估兔感染戊型肝炎病毒(HEV)对兔出血综合征(RHD)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将未知感染HEV的兔接种RHD疫苗,对其产生的RHD特异性抗体水平、丙氨酸转氨酶(ALT)、淋巴细胞增殖、IL-2、IFN-γ及HEV基因残留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兔产生兔出血综合征病毒(RHDV)和HEV的抗体水平较低;血清中ALT含量显著升高;淋巴细胞增殖、IL-2、IFN-γ的水平降低;接种疫苗后7,14 d检测到HEV基因,而21 d未检测到该病毒基因。结果表明,HEV在兔体内残留时间较长,对RHDV免疫水平具有一定的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猪IL-2、IL-4和IFN-γ对口蹄疫合成肽疫苗的免疫佐剂效应,将经测定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猪重组IL-2、IL-4和IFN-γ与口蹄疫合成肽疫苗配伍免疫仔猪,检测仔猪抗口蹄疫抗体水平和血清细胞因子IL-4、IL-10、IL-17和IFN-γ含量的变化,观察其免疫佐剂效应。结果表明:制备的IL-2、IL-4和IFN-γ重组蛋白质均有较好的生物学活性,其中IL-2和IFN-γ重组蛋白质均能极显著提高仔猪抗口蹄疫抗体水平(P0.01),而IL-4重组蛋白质抑制口蹄疫抗体的产生(P0.01)。血清细胞因子检测结果发现口蹄疫疫苗+IL-4组的IL-4和IL-10含量均较空白疫苗免疫猪显著升高(P0.05),口蹄疫疫苗+IL-2组及口蹄疫疫苗+IFN-γ组的IFN-γ含量较空白疫苗免疫猪极显著升高(P0.01)。结果提示,重组细胞因子IL-2和IFN-γ分别作为免疫佐剂与口蹄疫疫苗联用,能显著增强机体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8.
将重组鸡痘病毒(rFPV—IFN-γ)与IBDMB43弱毒疫苗联合接种SPF鸡,研究重组鸡IFN-γ对IBD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rFPV—IFN-γ和MB43弱毒疫苗联合免疫组(MB43+rFPV-IFN-)")及rlFN-γ和MB43弱毒疫苗联合免疫组(MB43+rIFN-γ)在免疫后第2周即可检出ELISA抗体,比MB43疫苗单独免疫组早1周。用IBDVGx株攻击后,MB43+rFPV-IFN-γ组和MB43+rIFN-γ组免疫鸡的脾只有个别淋巴细胞核浓缩、核崩解,少数滤泡萎缩变性坏死;胸腺损伤程度轻于MB43疫苗单独免疫组和非免疫对照组。免疫后1周,3个免疫组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含量均显著高于非免疫对照组,CD4^+T淋巴细胞含量变化不明显;攻毒后第2周,3个疫苗免疫组CD4^+、CD8^+T淋巴细胞含量均显著升高,各组之间CD4^+、CD8^+T淋巴细胞含量无明显差异。证实,rFPV—IFN-γ和rIFN-γ可加强疫苗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9.
为检测Asia 1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重组病毒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将构建表达Asia 1型口蹄疫病毒(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FMDV)3C基因、P1-2A基因和猪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 18,IL-18)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P1-2A-3C和rFPV-3C-P1-2A-IL-18间隔2周免疫豚鼠3次,进行特异性抗体、中和抗体、淋巴细胞增殖、淋巴细胞亚类数量、IFN-γ、攻毒保护以及体内分布研究。重组鸡痘病毒可有效刺激豚鼠产生特异性抗体、中和抗体、T淋巴细胞亚类数量、IFN-γ分泌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重组鸡痘病毒rFPV-3C-P1-2A-IL-18的T淋巴细胞亚类数量、T淋巴细胞转化和IFN-γ分泌高于重组病毒rFPV-P1-2A-3C免疫组;2个重组病毒的攻毒保护率分别为4/5、3/5。2个重组病毒在接种最早12h可检测到重组病毒的基因,最晚7d可检测到重组病毒的基因。结果表明重组鸡痘病毒rFPV-P1-2A-3C和rFPV-3C-P1-2A-IL-18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以有效抵御病毒的攻击,体内残留时间短,对免疫动物安全,为开发、应用新型FMDV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68只豚鼠随机均分为4组,13组分别免疫蜂胶、铝胶和油佐剂PPV疫苗,第4组为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免疫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清分析特异性血凝抑制抗体效价评价蜂胶佐剂对免疫豚鼠体液免疫的影响,测定淋巴细胞增殖、IL-2和IL-4含量评价蜂胶佐剂对免疫豚鼠细胞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蜂胶、油佐剂和铝胶3种佐剂均能提高豚鼠对PPV灭活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油佐剂提高血清HI抗体效果较好,其次为蜂胶佐剂,再次为铝胶佐剂。蜂胶佐剂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和提高IL-2、IL-4、IL-6和IFN-γ含量效果优于油佐剂和铝胶佐剂。结论:蜂胶能增强PPV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成功筛选出防治鸭传染性浆膜炎效果较好的中药组方P基础上,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21日龄雏鸭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IFN-γ和IL-6 mRNA的表达水平,研究该组方对鸭只免疫器官的影响。结果表明,P1组(预防组)鸭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y组(阳性对照组)与K组(健康对照组)(P0.05;P0.01),P2组(治疗组)鸭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极显著高于K组(P0.01);P1组极显著提高鸭外周血淋巴细胞IFN-γ mRNA的表达量(P0.01);P2组显著提高IFN-γ mRNA的表达量(P0.05);P1组、P2组IL-6 mRNA的表达量有升高的趋势(P0.1)。说明组方P能促进机体免疫器官的发育和分泌IFN-γ及IL-6,提高机体抗病力和免疫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鸭源沙门氏菌与鸭源大肠杆菌融合菌株SD_5的免疫原性,本研究通过制备SD5蜂胶灭活疫苗和亲本沙门氏菌S_7、大肠杆菌D_2二联蜂胶灭活疫苗,对雏鸭进行免疫接种,测定其免疫保护率、血清抗体效价、IL-4和IFN-γ水平、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白细胞吞噬活性,并对两种疫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SD_5疫苗对S_7和D_2保护率分别为70%、90%,二联苗保护率分别为80%、70%;SD_5疫苗能够诱导雏鸭产生两种抗体,其中,该组雏鸭血清IgG抗体效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D_5灭活疫苗诱导鸭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白细胞吞噬活性和细胞因子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二联苗相比无明显组间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SD5具有良好免疫原性,能促进机体免疫应答,可作为预防鸭沙门氏菌病和鸭大肠杆菌病候选疫苗菌株。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白藜芦醇的免疫增强作用。分离小鼠脾淋巴细胞,设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10、20、40和80μg/mL白藜芦醇组,采用ELISA法检测白藜芦醇对淋巴细胞分泌IL-3、IL-4、IL-12和IFN-γ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白藜芦醇能诱导脾淋巴细胞IL-3、IL-4、IL-12和IFN-γ细胞因子的分泌。表明白藜芦醇可通过促进淋巴细胞细胞因子的分泌,来提高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在成功筛选出防治鸭传染性浆膜炎效果较好的中药组方P基础上,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21日龄雏鸭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IFN-γ和IL-6 mRNA的表达水平,研究该组方对鸭只免疫器官的影响。结果表明,P1组(预防组)鸭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y组(阳性对照组)与K组(健康对照组)(P〈0.05;P〈0.01),P2组(治疗组)鸭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极显著高于K组(P〈0.01);P1组极显著提高鸭外周血淋巴细胞IFN-γ mRNA的表达量(P〈0.01);P2组显著提高IFN-γ mRNA的表达量(P〈0.05);P1组、P2组IL-6 mRNA的表达量有升高的趋势(P〈0.1)。说明组方P能促进机体免疫器官的发育和分泌IFN-γ及IL-6,提高机体抗病力和免疫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表达鸭肠炎病毒(DEV)gB/NP28双基因重组减毒沙门菌口服疫苗在鸭体内诱导免疫应答能力,本研究将构建的重组菌(pcDNA3.1-DEV-gB/NP28)/SL7207、DVE弱毒疫苗、重组质粒pcDNA3.1-DEV-gB/NP28及PBS分别免疫雏鸭,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免疫鸭脾脏、胸腺、法氏囊、哈德氏腺组织中的抗原表达;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肠道黏膜sIgA;间接ELISA方法监测血清中DEV特异性抗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及IFN-γ、IL-4细胞因子含量,对该口服疫苗进行免疫学评价。结果表明,重组菌能够诱导鸭产生良好的黏膜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攻毒试验显示,在DVE强毒攻击下重组菌免疫可提供75%以上的保护,表明重组菌免疫对DEV攻击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鱼精蛋白增强抗原诱导早期体液免疫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鱼精蛋白(PP)对抗原诱导早期体液免疫反应的增强作用,本研究采用PP与鸡卵清白蛋白(OVA)联合免疫小鼠,利用ELISA方法检测了免疫后10d内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细胞因子表达变化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PP对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亚群的影响,并进行了免疫小鼠的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PP能快速激活OVA诱导的特异性抗体(IgM、IgG)应答,促进Th2偏向的免疫反应(IgG1、IL-5、IL-10),而对Th1型免疫应答(IgG2a、IFN-γ)无显著影响。免疫后10d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PP显著提高外周血CD4~+/CD8~+值。此外,PP作为佐剂显著提高了大肠杆菌疫苗免疫小鼠3d后的攻毒存活率,增强了大肠杆菌疫苗的早期免疫保护。本研究为PP作为候选疫苗佐剂及其临床应用潜力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非洲猪瘟病毒CAS19-01/2019株(GenBank登录号:MN172368.1)结构蛋白P72的合成肽疫苗,通过免疫小鼠评估合成肽疫苗的免疫效力。【方法】利用ProtParam、SOPMA等软件分析P72蛋白的理化性质与结构信息,通过ABCpred、SVMtrip、IEDB预测P72蛋白的T细胞与B细胞抗原表位,筛选出显著的表位多肽区域,合成多肽辅以弗氏佐剂腹腔注射免疫小鼠,检测免疫组小鼠产生的特异性抗体、T淋巴细胞亚群、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IL-2、γ干扰素(IFN-γ)、免疫球蛋白(IgG),从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角度评估合成肽的免疫效力。【结果】综合分析得出P72蛋白是稳定性亲水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β-转角、延伸链、无规则卷曲分别占19.35%、5.42%、25.08%和50.15%。筛选出了P72蛋白的8个优势抗原表位,626-634、520-528、298-306、203-211位氨基酸处为T细胞抗原表位,587-606、232-251、110-129、39-58位氨基酸处为B细胞抗原表位。整合优势表位合成2个多肽P72-1与P72-2,首次免疫小鼠14 d时可检测到P72-1与P72-2的特异性抗体,首免后28 d达到最高值,其最高抗体效价分别为1∶25 600与1∶12 800;免疫后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显著上升(P<0.05);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结果显示,免疫组淋巴细胞数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细胞因子IL-4、IL-2、IFN-γ含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结论】本研究成功研制2种合成肽疫苗,在免疫效力上P72-2高于P72-1,二者都能产生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刺激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诱导产生细胞因子IL-4、IL-2、IFN-γ,本研究为非洲猪瘟合成肽疫苗研制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8.
缙云麻鸭与绍兴鸭免疫器官与细胞免疫功能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日龄健康绍兴鸭和缙云麻鸭公雏各50只,分别于10日龄和70日龄各任选8只检测胸腺、脾脏、法氏囊重量和指数、血清细胞因子(IL-2,IFN-γ)水平、外周血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与淋巴细胞转化率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①缙云麻鸭在10日龄时的免疫器官重量和指数以及10日龄和70日龄时的IFN-γ水平、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和T淋巴细胞转化率均高于绍兴鸭;②绍兴鸭在70日龄时的免疫器官重量及10日龄和70日龄时的IL-2水平均高于缙云麻鸭;③70日龄的绍兴鸭与缙云麻鸭的免疫器官指数无明显差异(P〉0.1)。缙云麻鸭和绍兴鸭的免疫系统发育与细胞免疫功能均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9.
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168株)肺内免疫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168株)的免疫机制,通过肺内接种免疫5 ~ 10日龄仔猪,并于免疫后不同时间点检测血清中IgG抗体效价、全血中淋巴细胞转化效率、呼吸道局部的IFN-γ浓度和特异性SIgA滴度,于免疫后28 d剖杀采集呼吸道上皮组织,通过扫描电镜法与原位杂交检测法观察疫苗株在呼吸道的存留以及对纤毛的影响情况.结果发现,免疫后猪血液中淋巴细胞转化增强1.52~2.01倍,支气管表面IFN-γ浓度和特异性SIgA滴度持续增加,但血清抗体一直未检测到.扫描电镜与原位杂交检测结果发现疫苗株能有效地黏附在支气管纤毛上皮细胞上,但对纤毛的影响较小.由此表明,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168株)通过肺内免疫可有效激活全身细胞免疫及呼吸道局部的黏膜免疫与细胞免疫反应,而且还可以通过黏附支气管纤毛上皮细胞产生占位效应而对上皮组织不产生损伤.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注射液作为猪瘟疫苗稀释液及黄芪多糖作为疫苗佐剂提供数据支持。用1%的黄芪多糖注射液、猪瘟疫苗专用稀释液、生理盐水3种不同猪瘟疫苗稀释液稀释兔源猪耐热保护剂活疫苗免疫兔体,比较免疫后不同时间段内血液中的淋巴细胞的活性及血清中的猪瘟抗体、白介素2(interleukin 2,IL-2)、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γ干扰素(interferon γ,IFN-γ)、新蝶呤(neopterin,Npt)水平,综合评价3种不同猪瘟疫苗稀释液对兔源猪瘟耐热保护剂活疫苗在兔体内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芪多糖能不同程度的提高抗体水平和多种细胞因子的含量。因此,黄芪多糖注射液可以作为猪瘟疫苗稀释液或改良现有猪瘟疫苗稀释液,黄芪多糖也可以作为猪瘟疫苗佐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