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驯鹿的皮蝇蛆线粒体CO1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内蒙古驯鹿未定种皮蝇蛆线粒体CO1基因种属特异性序列进行了研究.DNA核苷酸测序结果证实:该种皮蝇线粒体CO1种属特异性基因UEA7到UEA10特殊目标编码区域片段长度约为689 bp;种系发生进化树和同源性分析显示其与鹿皮蝇法国株同源性非常接近,因此确定内蒙古地区感染驯鹿的皮蝇蛆为鹿皮蝇(Hypo...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青海省藏羊感染皮蝇蛆状况及感染种类,本研究在3个地区调查了476只藏羊,对2株感染藏羊皮蝇蛆和4株感染牦牛皮蝇蛆的线粒体CO1基因种属特异性序列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4只羊感染了皮蝇蛆,感染率为2.9%,总瘤胞数为27个,平均感染强度为1.9个;并扩增其长度为688 bp的序列,克隆后测序,将其序列与GenBank中的牛皮蝇、纹皮蝇蛆和中华皮蝇蛆序列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青海省感染藏羊的皮蝇蛆与感染牦牛的果洛株、民和和黄南株在线粒体CO1基因片段聚类分析进化树和同源性比较中,与牛皮蝇位于同一个进化树分支上,基因片段同源性大于99%,为牛皮蝇;感染牦牛的海晏株和贵南株在线粒体CO1基因片段聚类分析进化树和同源性比较中,与中华皮蝇位于同一个进化分支上,基因片段同源性大于99%,为中华皮蝇。几个皮蝇蛆分离株种内变异率小于1%,种间变异率大于8%。  相似文献   

3.
家蚕线粒体基因组1.8kb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克隆并测定了家蚕 (Bombyxmori)线粒体基因组 1781bp的EcoRⅠ和HindⅢ双酶切片段序列 ,根据序列同源性比较 ,推测该DNA片段包括 :ND1基因、16SrRNA基因 3′端、tRNALeu(UAG)基因和一个尚待确定的tRNA基因。家蚕与果蝇ND1基因序列同源性约为 81 85 % ,16SrRNA基因 3′端序列同源性约为 74 5 %。在家蚕、果蝇、蜜蜂、蝗虫、卤虫和人 6个物种中 ,线粒体ND1编码的疏水性氨基酸比例较稳定 ,显示了ND1基因的保守性。对上述 6个物种ND1基因序列和 16SrRNA基因 3′端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 ,构建了系统进化树。  相似文献   

4.
针对带绦虫线粒体DNA的ND1基因设计引物扩增目的基因,使用基因分析软件Larsergene V7.1与GenBank已知带绦虫基因进行比对分析。实验成功扩增泡状带绦虫甘肃地区虫株X2线粒体基因组的ND1基因。分析结果显示,泡状带绦虫ND1基因种间不同虫株的基因同源性均在98.8%~99.5%之间,ND1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泡状带绦虫的蛋白同源性均在98.5%~99.2%之间,其中与四川地区的虫株同源性均达到了99.2%。推断泡状带绦虫线粒体DNA的ND1基因相对保守,与Taenia sp. AL-2012、Taenia regis和猪带绦虫差异较明显,最高只有91.3%,可以作为泡状带绦虫的初步鉴别基因。  相似文献   

5.
根据其它物种褪黑激素受体(melatonin receptor, MTNR)1A基因核酸序列的同源性设计引物,PCR扩增蓝狐和银狐MTNR1A基因的546 bp 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EU170442和EU170443。蓝狐和银狐MTNR1A基因DNA序列同源性为99.1%,编码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9.4%,与人、鼠及绵羊MTNR1A基因同源性为84%~86%,与鸡MTNR1A基因同源性为74%。  相似文献   

6.
线粒体DNA是真核生物核外遗传物质,其结构简单,发生变异的机率相对稳定,被广泛用于系统起源、进化、亲缘关系及物种鉴别的研究中。为了挖掘禽类(源性成分)鉴别的分子生物学数据,探讨线粒体不同基因发育信息及鉴别的可信度和灵敏度。本研究扩增鹧鸪线粒体基因组中COⅡ、ATPase8区域,克隆出1138 bp片段,测序结果分析表明,在所克隆的片段中,含有COⅠ基因部分序列、tRNASer基因、tRNAAsp基因、COⅡ基因、tRNALeu基因、ATPase8基因全序列和ATPase6基因部分序列。分析COⅡ、ATPase8和tRNA基因显示其与鹌鹑、鸡、火鸡、鹅、鸵鸟5种禽类的序列均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基于它们用MEGA3.1构建系统进化树,探讨了它们所含的信息量及在鹧鸪和其它禽类鉴别方面的应用潜力,发现COⅡ比AT-Pase8和tRNA基因含有更多的鉴别信息。  相似文献   

7.
核线粒体假基因(NUMT)是线粒体DNA插入到核基因组中的DNA片段。目前,已经发现越来越多的真核生物基因组存在线粒体假基因现象。猪线粒体假基因在核基因组中的分布尚未见报道。研究通过猪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与核基因组全序列进行比对,由BLAST程序鉴别出132个NUMT。结果表明:这些NUMT的大小在37~4 453bp,其中90%的NUMT长度处于40~1 000 bp的范围内,NUMT与相应的线粒体DNA片段之间的同源性数值范围为66%~100%。此外,鉴定出的NUMT序列几乎涵盖了包括线粒体DNA控制区在内的全部线粒体基因组,包括30个完整的线粒体基因,分布于猪的1、4、5、7、11、13、14、15、17号染色体上,近50%的NUMT定位在14号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8.
和田黑鸡mtDNA控制区D-Loop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试验旨在测定和田黑鸡mtDNA D-Loop序列,并分析其与其他5个品种鸡间的同源性及亲缘关系。结果发现,和田黑鸡mtDNA D-Loop序列全长为1230 bp,用DNAMAN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发现和田黑鸡与GenBank登录的5个品种鸡的同源性都在98%以上,测定样品mtDNA D-Loop核苷酸序列中富含A+T。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和田黑鸡与丝羽乌骨鸡、红原鸡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9.
克隆了二化性家蚕蛹体的线粒体DNAEcoRⅠ酶解 1 .9kb片段 ,并进行了序列测定。结果表明 :克隆片段中包含完整的线粒体赖氨酸转移RNA(tRNA Lys)基因、天冬氨酸转移RNA(tRNA Asp)基因、ATP合酶亚基Ⅷ基因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ATP合酶亚基Ⅵ基因的部分序列。并与果蝇线粒体DNA的同源性和参照果蝇线粒体DNA密码子翻译的氨基酸顺序进行了比较 ,由tRNA的一级结构推断出可能的二级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新疆石河子地区野生熊蜂进行种类鉴定,试验采用形态学鉴定及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序列扩增、测序,并与GenBank登录的熊蜂参考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等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本次采集的石河子地区熊蜂经形态学鉴定为真熊蜂亚属(Bombuss.str.),分子生物学鉴定其为明亮熊蜂,COⅠ基因DNA序列的碱基组成A+T含量(76.45%)较高;石河子地区明亮熊蜂与吉尔吉斯斯坦明亮熊蜂同源性(97.0%~97.8%)最高,与北京地区明亮熊蜂同源性(90.8%~92.4%)最低;石河子地区明亮熊蜂与吉尔吉斯斯坦明亮熊蜂聚为同一支,与德国、英国、瑞士等欧洲明亮熊蜂及蒙古国明亮熊蜂、内蒙古地区明亮熊蜂形成一个大支,与北京地区明亮熊蜂形成一个类群。  相似文献   

11.
线粒体DNA是真核生物核外遗传物质,其结构简单,发生变异的机率相对稳定,被广泛用于系统起源、进化、亲缘关系及物种鉴别的研究中。为了挖掘禽类(源性成分)鉴别的分子生物学数据,探讨线粒体不同基因发育信息及鉴别的可信度和灵敏度。本研究扩增鹧鸪线粒体基因组中COⅡ、ATPase8区域,克隆出1138 bp片段,测序结果分析表明,在所克隆的片段中,含有COⅠ基因部分序列、tRNASer基因、tRNAAsp基因、COⅡ基因、tRNA Leu基因、ATPase8基因全序列和ATPase6基因部分序列。分析COⅡ、ATPase8和tRNA基因显示其与鹌鹑、鸡、火鸡、鹅、鸵鸟5种禽类的序列均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基于它们MEGA3.1构建系统进化树,探讨了它们所含的信息量及在鹧鸪和其它禽类鉴别方面的应用潜力,发现COⅡ比ATPase8和tRNA基因含有更多的鉴别信息。  相似文献   

12.
试验根据大鼠肝脏牛磺酸生物合成关键酶——半胱亚磺酸脱羧酶(CSD)基因已知核苷酸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的寡核苷酸引物,对提取的睾丸组织总RNA进行RT-PCR扩增,扩增出468 bp的DNA片段,在国际上首次证明CSD基因在大鼠睾丸组织中存在表达,即牛磺酸可在大鼠睾丸组织中生物合成。测定了扩增的睾丸组织CSD基因核苷酸序列,并与已知肝脏CSD基因核苷酸序列及其对应的氨基酸序列作了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睾丸组织CSD基因核苷酸序列同已知肝脏CSD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9.8%,其对应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100%。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捻转血矛线虫进行分子鉴定,并且探寻其与毛圆科内不同属线虫存在差异的分子水平关联性,对采自牦牛体内的捻转血矛线虫线粒体COXⅠ基因部分序列进行扩增与进化分析,扩增出的序列登录到GenBank,登录号:KU314701。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捻转血矛线虫H-yak线粒体COXⅠ基因与毛圆科不同属线虫的线粒体COXⅠ基因同源性在85.5%~97.4%之间,其中与KJ724363.1的同源性最高,达到97.4%;其编码的蛋白氨基酸序列与血矛属线虫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同源性为100%,且与长刺属线虫的同源性极高,同为100%,但与古柏属和奥斯特属的线虫蛋白同源性均为98.7%。该研究在基因和蛋白两个层面间接印证了毛圆科内不同属线虫在形态和生活史方面有较多相似和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4.
为了从形态学和分子水平对山羊腔阔盘吸虫(Eurytrema coelomaticum)的种类鉴定提供依据,对采集自广东佛山发病山羊胰脏的阔盘吸虫在形态学观察的基础上,抽提虫体基因组DNA,通过PCR方法对虫体核糖体18SrRNA基因和线粒体cox1基因进行扩增,将产物与pMD18-T载体连接,转化到大肠埃希菌DH5α感受态细胞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获得虫体18SrRNA基因的大小为1 922bp,线粒体cox 1基因大小为444bp。序列分析显示,获得的18SrRNA基因与GenBank收录的腔阔盘吸虫(E.coelomaticum,登录号为DQ401035)同源性高达99%;线粒体cox1基因与GenBank收录的胰阔盘吸虫(E.pancreaticum,登录号为KC535544)的同源性仅为90%。研究结果从分子水平证明采集自广东佛山山羊体的阔盘吸虫为腔阔盘吸虫(E.coelomaticum),对山羊阔盘吸虫病的防控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鉴定来自斗牛犬体内的类圆线虫种类,试验提取了虫体的总DNA,对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Ⅰ亚基(cox1)部分序列进行扩增、克隆、同源性分析及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rDNA ITS序列全长为580 bp,其中ITS1序列长度为216 bp;得到的cox1序列长度为961 bp;ITS1和cox1序列均与粪类圆线虫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9.5%和99.8%;基于ITS1和cox1序列与Gen Bank中相关线虫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类圆属线虫处在一个大的进化分支上,亲缘关系最近。说明采自病犬体内的线虫为粪类圆线虫。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延边黄牛犬新孢子虫NcSAG1基因特性,试验提取延边黄牛流产胎牛脑组织中犬新孢子虫DNA,应用PCR技术扩增延边黄牛犬新孢子虫NcSAG1基因,并将此基因克隆到pMD18-TSimple载体上,筛选获得重组质粒,然后转化到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中,对PCR鉴定和酶切鉴定均为阳性的菌株进行测序,用DNASIS序列分析软件将目的基因与已发表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的基因片段长度为681 bp,编码226个氨基酸,与GenBank中发表的NcSAG1基因(AY113004)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7%。  相似文献   

17.
石河子地区宠物犬蜱的种类鉴定及其携带布鲁氏菌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新疆石河子地区宠物犬体表寄生蜱的种类及蜱携带布鲁氏菌情况,本试验在形态学分类的基础上,基于线粒体基因12S rRNA和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OⅠ)对宠物犬体表采集寄生蜱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使用DNAMAN软件比对分析序列同源性,并应用序列分析软件Mega 7.0邻接法构建蜱种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蜱种的遗传进化关系;基于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22基因对宠物犬体表寄生蜱进行布鲁氏菌PCR检测,确定宠物犬蜱布鲁氏菌携带情况。结果显示,宠物犬体表寄生的436只蜱的形态学与线粒体基因(12S rRNA和COⅠ)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一致,均为新疆优势蜱种之一——图兰扇头蜱(Rhipicephalus turanicus)。基于12S rRNA基因构建的蜱种系统发育树显示,本试验所得宠物犬体表寄生图兰扇头蜱序列与GenBank中已知图兰扇头蜱的序列聚为一大支。基于布鲁氏菌Omp22基因的巢式PCR扩增结果显示,宠物犬体表寄生图兰扇头蜱携带布鲁氏菌的阳性率为4.82%(21/436),且同源性为100%。BLAST比对显示,本试验所得宠物犬图兰扇头蜱携带的布鲁氏菌与新疆流行株YC31(GenBank登录号:MK201679.1)、QH5(GenBank登录号:MK201678.1)、EM3(GenBank登录号:MK201677.1)和ML9(GenBank登录号:MK201676.1)的同源性均为100%。本研究通过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探讨了新疆石河子地区宠物犬体表寄生蜱的种类及携带布鲁氏菌基本情况,为宠物犬体表寄生蜱的种类及蜱传疾病的监测和控制等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揭示吉林山鸡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地方鸡种的遗传关系,试验采用DNA测序技术测定吉林山鸡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结果表明:20只山鸡样本mt DNA COⅠ基因序列中,共检测到核苷酸多态位点19个,20个个体具有4种单倍型,吉林山鸡群体内平均核苷酸多样度(Pi)为0.002 88,单倍型多样性(Hd)为0.625,可以作为品种鉴定的依据。吉林山鸡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建议对吉林山鸡种群的保护制订更有效的繁殖计划,避免近亲杂交。  相似文献   

19.
利用兼并性引物克隆出蓖麻蚕线粒体cox2基因、tRNA Leu基因和cox1基因的部分片段。cox2基因编码框包含 6 85个核苷酸 ,编码 2 2 8个氨基酸的蛋白质 ;起始密码子为ATG ,终止密码子仅有 1个T组成 ;蓖麻蚕mtDNA的cox2基因中富含AT ,含量为 75 77% ,GC的含量为 2 4 2 3%。通过同源性比较 ,发现蓖麻蚕的cox2与柞蚕cox2同源性最高 ,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是 89 0 %和 96 0 %。根据cox2氨基酸序列进行了 12种昆虫的分子系统学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
老挝家蚕线粒体cox3基因序列分析及分子进化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老挝家蚕品种L11的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cox3基因(cox3)进行PCR扩增、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在测定的909bp的片段中,含有ATPase 6基因及tRNA-Gly基因的部分序列和cox3全序列。其中,cox3读码框包括789个核苷酸,编码262个氨基酸。L11 cox3和已经公布的家蚕(中国家蚕品种夏芳、日本家蚕Aojuku、韩国家蚕Backojam)mtDNAcox3基因完全一致,但与日本野桑蚕、中国野桑蚕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和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