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文亮  李梅生 《内陆水产》2000,25(12):14-15
鳜鱼俗称桂花鱼、桂鱼,属鲈形目、科、鳜属。鳜鱼肉嫩味美,营养价值较高,是淡水名贵鱼类之一,历来深受人们喜爱。鳜鱼以活鱼为食,常被视为人工养殖的敌害,只捕不养,而天然鳜鱼数量有限,品质良莠不齐,严重制约了大规模养殖,影响了规模效益。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鳜鱼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人工养鳜已引起人们的兴趣。沅江市以解决鳜鱼种源为突破口,网箱与池塘养殖相结合,为发展鳜鱼养殖闯出了一条新路子。现将推广应用的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1把握选种关 我国有鳜鱼 10多种,常见有翘嘴鳜、大眼鳜、斑鳜等,其中以翘嘴鳜个…  相似文献   

2.
鳜鱼养殖(二)鳜鱼的人工繁殖一、亲鱼的采运和培育目前亲鱼来源有两种途径:一是在冬春季节从天然水域中捕获,二是来自池塘养殖。繁殖季节来临前,从天然水域捕获直接用于生产的,其催产成功率很低,最好在鳜鱼越冬前捕捉,延长其强化培育时间,可提高繁殖效果。从天然...  相似文献   

3.
在成鱼池中套混养鳜鱼是将鱼池中低值野杂鱼转化为质优价高的名贵鱼,是对鳜鱼规模化、产业化开发的一种新型高效模式。根据鳜鱼的生物学特征及以往养殖经验的总结,首先必须了解和掌握以下几个关系,才能获得较好的鳜鱼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4.
鳜鱼也称鳌花,是我省的“三花五罗”之一,是倍受消费者欢迎的名优鱼类。我省养殖用的鳜鱼苗种大多来自南方省份,成活率较低。近年来,我们开展了鳜鱼人工繁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鳜鱼病害防治新技术(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鳜鱼是我国优质淡水鱼消费和出口创汇的重要品种之。自鳜鱼亲鱼培育、人工孵化与苗种培育、成鱼养殖、饵料鱼配套饲养的系列养殖技术在广东省首先获得成功之后,这一优质品种已成为我国的特色养殖品种,养殖业得以在全国迅速发展,同时也带动四大家鱼鱼苗的产业发展。2004年,鳜鱼养殖总产量达14万吨,产生了显著的绎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鳜鱼人工繁殖的几个问题鳜鱼是一种深受欢迎的名特优品种,目前虽然已能成功地进行人工繁殖,但催产率、孵化率、出苗率及苗种成活率还比较低,苗种远不能满足生产所需。如何提高鳜鱼苗的产量,本人认为应注意以下五个问题。一、亲鱼培育是关健鳜亲鱼来源于冬季捕捞的体重...  相似文献   

7.
潘宪章 《内陆水产》1996,22(3):21-21
鳜鱼的人工养殖1概述鳜鱼又叫桂鱼、桂花鱼。季花鱼、花鲫鱼等,地方名称很多,学名统称鳜鱼,为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在鱼类分类学中属鲈形目、科、鳜鱼属。鳜鱼分布很广,南起广东、北至黑龙江,长江、黄河及通江河的湖泊、水库都是鳜鱼的盛产区。品种很多,现已发现的有...  相似文献   

8.
鳜鱼当年上市养殖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溶 《科学养鱼》1997,(6):33-33
鳜鱼种类较多,以长速最快的翘咀鳜为首选养殖种类。采胜鳜鱼夏花当年养成上市,必须根据鳜鱼特有的生物学特性,在养殖过程中风云港定鳜鱼快速生长的必要条件。一、池塘条件应选择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质优良、淤泥少的池塘。鳜尤喜硬质底,以新开池塘为好,面积3亩左右,水深2~2.5米,选好塘后应彻底清整,用生石灰消毒,池底有穴潭,池中有部份沉水植物,池边有清滩,以满定鳜鱼白天卧穴习性及栖息、生长需要。二、放养条件清好塘后施用腐熟基肥,加注新水0.8~1米.3~5天后即可放养饵料鱼苗,再过一周放养夏花鳜鱼。鳜鱼溶氧要求…  相似文献   

9.
《现代渔业信息》2010,25(5):27-27
4月中旬,湖北省石首市水产局举办鳜鱼养殖技术座谈会,来自全市的近300个养殖专业户参加了会议。 鳜鱼是今年石首市水产部门主推的一项新型养殖品种。该品种具有口感好、无细刺、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市场供不应求,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显著的经济效益。为抢抓机遇,让这一新型品种在石首不断兴起壮大,  相似文献   

10.
潘宪章 《内陆水产》1996,22(4):18-18
鳜鱼的人工养殖(接上期21页)3天然苗采集和人工繁殖3.1天然水域采苗:我国长江和珠江流域是天然鱼苗的主要产区,其中也有很多级鱼苗分布。在采集天然鱼苗时,就能采集到很多鳜鱼苗。鳜鱼苗身短体高,体色呈暗黑透红,能在水中翻滚游动。因鳜鱼比其它鱼类耗氧大,...  相似文献   

11.
鳜鱼,俗称桂花鱼,桂花鲈。以其肉质细嫩,味道鲜润美,极具营养价值及药用功能而闻名于世。在广东,鳜鱼被列为“西江四大名鱼”之一,深受人们喜爱,是一种名贵的淡水食用鱼,又是出口的名贵水产品。1995年广东省鳜鱼养殖面积4800公顷,产量为2.4万吨,年产值10亿元以上。近几年来由于病害流行,生产受到影响,但由于其销售量大,价格高,仍是广大养鱼专业户的首选对象。1998—2000年,笔者对鳜鱼养殖的病害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主要是通过采取生物防病、综合防治、中草药防治综合措施,使鳜鱼养殖成活率达87%以上。现就有关疾病防治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江西永修县地处鄱阳湖畔,是个渔业大县。近几年来,该县充分利用水产资源丰富这一优势,大力发展鳜鱼产业。鳜鱼的产业化经营,既优化了渔业产品结构,增加了渔(农)民收入,又加快了渔业大县向渔业强县的跨越。永修县鳜鱼养殖之所以初步取得阶段性成果,最关键的就是实施了贯穿产前、产中、产后的“政策推动、投入驱动、市场牵动、示范促动”的“四动”经营战略。一、政策推动针对养殖户在市场规律面前,体会到“一条鳜胜过一篓胖头鱼”的实惠,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鳜鱼养殖的发展,特别是应对入世后的国际竞争,永修县更是把鳜鱼发展作…  相似文献   

13.
鳜鱼疾病及防治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鳜鱼(Siniperca chuatsi Basilewsky)因其味鲜肉嫩、富有营养.市场需求量大,价格看好,被许多养殖场作为首选名优鱼类养殖品种。鳜鱼是肉食性鱼类.近年来随着鳜鱼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养殖面积和养殖密度不断增加,使水体环境日趋恶化,出现了疾病流行。病害已成为鳜鱼养殖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鳜鱼是当前我国名、特、优养殖的优良品种,全国各地鳜鱼养殖正方兴未艾。作者简析鳜鱼养殖技术和经济效益,供有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5.
根据新的市场形势和资源优势,安徽省积极调整水产养殖品种和生产方式,在继续狠抓河蟹这一拳头名优水产品的同时,十分重视鳜鱼的开发,各级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和许多养殖场在鳜鱼苗种繁育、成鱼养殖生产和品牌创建等方面作了许多努力,促进了鳜鱼的生产,养殖产量和效益稳步提高。一、鱼种培育在鱼种培育方面,我省各地作了不少试验。分别利用孵化环道、水泥池、土池、小网箱培育3厘米左右的夏花及5~10厘米的大规格鱼种。例如,滁州市利用规格为2米×2米×1米和2米×3米×1米的小网箱开展的培育鳜鱼种试验,密度大,成活率高。网目为36目/厘米2,放养…  相似文献   

16.
池塘集约化养殖鳜鱼是一项投资大、效益高,同时风险也大的生产模式。为避免经营者的盲目性,笔者根据本地实践,借鉴外地经验,将池塘主养鳜鱼的关键技术总结如下。1选择适宜池塘主养鳜鱼池塘不宜过大或过小,面积过大,饵料鱼难以满足,鳜鱼个体生长差异大;过小,水质变化快,难以控制。一般鳜鱼主养池塘面积以1000~3335米2为宜。要求选择背风向阳、沙壤土底质、淤泥较少的池塘,水深2米左右,排灌水系统完善,水源充足、清新、无污染、水质良好。池塘需经干塘曝晒,放养前10~15天进水10厘米左右,每667米2用生石灰100千克,隔日另用漂…  相似文献   

17.
《海洋与渔业》2012,(9):59-59
9月份我省气温、水温是一年中最高的时期,是养殖水生动物病害的高发期。养殖鱼类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细菌性败血症、诺卡氏菌病、弧菌病、溃疡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锚头鳋病、鳜鱼虹彩病毒病、  相似文献   

18.
潘宪章 《内陆水产》1996,21(6):27-27
鳜鱼的人工养殖6常见病害的防治以前,鳜鱼一般系大水面自然增长,天然捕捞,很少发生疾病,即使有病害发生,也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几年来,随着水产养殖技术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工养殖鳜鱼业发展很快,特别是高密度的池塘主养和网箱养殖鳜鱼的发展,伴随而来的是...  相似文献   

19.
养殖鳜鱼的捕捞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鳜鱼,又称翘嘴鳜、胖鳜、桂鱼、季花鱼、花鲫鱼等,属鲈形目、鮨科、鳜鱼属,是淡水名贵鱼类,以肉嫩、味美,蛋白质含量高,少刺而驰名中外,是喜庆宴席上的美味佳肴,近年来各地纷纷兴起养殖鳜鱼的热潮,但由于鳜鱼喜底栖生活在石头缝间、洞穴内,给捕捞带来较大的困难,造成养殖鳜鱼的回捕率不高,直接影响鳜鱼养殖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本文根据作者的经验,介绍养殖鳜鱼捕捞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网捕鳜鱼 1.拉网捕 鳜鱼养殖期间或秋天收获季节,成批起捕池塘养殖的鳜鱼,可用池塘拉网。拉网捕鳜鱼是利用长带形的网具包围池塘或一定的水域  相似文献   

20.
秋季水温适宜,是鳜鱼的生长旺季,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强化管理措施,对促进鳜鱼生长、提高鳜鱼规格、改善鳜鱼品质、增加养殖效益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 一、合理控制池塘内鱼类的密度 鳜鱼养殖池内一般放养三类鱼:鳜鱼、搭配鱼类、供鳜鱼摄食的饵料鱼类。合理控制三类鱼在池内的比例,有利于鳜鱼产量的提高。经过前一阶段的养殖,部分大规格鱼种已长成成鱼,达到上市规格,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