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PPV)引起的繁殖障碍病,该病主要表现为胚胎和胎儿的感染及死亡,特别是初产母猪发生死胎、畸形胎和木乃伊胎,而其他年龄的猪感染后一般不见明显的临床症状. 1流行特点 猪是唯一的已知宿主,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家猪、野猪都可感染,但发病常见于初产母猪.一般呈地方流行性或散发.一旦猪场发生本病后,可持续多年.感染本病的母猪、公猪及污染的精液等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一旦病毒传入阴性猪场,于3个月内几乎100%猪只都会感染.感染后3~7天开始从口、鼻和肛门排出病毒,以后可不规则地排毒.本病可经胎盘垂直感染和交配感染,公猪、育肥猪、母猪主要通过被污染的食物、环境,经呼吸道、消化道感染.被污染的工作服、工具、车辆也是传播本病的原因.本病的发生与季节关系密切,多发生于每年4~10月份或母猪产仔和交配后的一段时间.母猪早期怀孕感染时,其胚胎、胚猪死亡率可高达80%~ 100%.本病的感染率与动物年龄呈正相关,5~6月龄阳性率为8% ~29%,11~16月龄阳性率可高达80%~100%,在阳性猪群中约有30%~50%的猪带毒.  相似文献   

2.
《养猪》2014,(4)
<正>(内容接上期)1.2.1.4猪细小病毒病猪细小病毒病(PPI),是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的繁殖障碍病。以怀孕母猪发生流产、死产、产木乃伊为特征。猪细小病毒为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成员,病毒对热和酸碱有较强的抵抗力。传染源主要来自感染细小病毒的母猪和带毒的公猪,后备母猪比经产母猪易感染,仔猪、胚胎、胎猪通过感染母猪发生垂直感染;公猪、肥育猪和母猪主要是由污染的饲料、环境经呼吸道、生殖道或消化道感染;初产母猪的感染多数是经与带毒公猪配种时发生的;鼠类也能传播本病。1.2.1.5猪乙型脑炎又称流行性乙型脑炎、日本脑炎,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  相似文献   

3.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PPV)感染而引起的胚胎感染及死亡,而母猪不表现明显症状的繁殖障碍性疾病.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猪细小病毒病(PPV)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疫病之一.以胚胎和胎儿感染及死亡为特征,怀孕母猪主要表现为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等,以产木乃伊胎最为严重.通常母猪本身无明显症状,多发生在头胎母猪[1].本病病原体猪细小病毒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本病于1967年由英国首次报道,其后多个国家陆续有本病报道.  相似文献   

5.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PPV)感染引起的猪的重要传染病之一。该病主要感染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及血清学阴性经产母猪,导致母猪流产、产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及病弱仔猪等,而感染母猪本身无明显症状。该病呈地方性流行,严重地影响着养猪业的发展。由于猪细小病毒常与其他病毒如猪圆环病毒2型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混合感染,导致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临诊上本病与猪伪狂犬病、猪乙型脑炎和猪布鲁氏菌病的症状极为相似,故仅靠临诊确诊较为困难。目前对本病的诊断方法主要有临床诊断、病原学诊断、血清学诊断以及分子生物学诊断等。特别是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以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而被人们所重视。主要针对该病近年来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从而为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细小病毒科猪细小病毒引起的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本病于1967年在英国报道,其后欧、美、亚洲以及大洋洲很多国家均有本病的报道。上海、北京和江苏等地也相继分离到猪细小病毒。现将该病情况简介如下:1流行病学猪是已知的唯一易感动物,不同年龄、性别的家猪和野猪都可感染。  相似文献   

7.
尹广东 《养猪》2006,(5):68-69
十一猪细小病毒感染的免疫防制猪细小病毒感染是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的母猪繁殖障碍病。本病特征是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死产、胚胎死亡和胎儿木乃伊化,而母猪本身并不表现临床症状;其它猪感染后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本病一般呈地方性流行,有时呈现暴发,多见畜群初次感染,特别是初产母猪症状明显。自1966年发现第一例猪细小病毒病以来,截至1995年底,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47个国家相继报道本病,遍布五大洲,由此可以推测猪细小病毒病可能世界性存在,只是发现的迟早问题。在我国养猪密集的地区几乎都有本病的发生,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流…  相似文献   

8.
<正>猪细小病毒感染,又称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的繁殖障碍病。猪在感染细小病毒后一般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主要为繁殖母猪胚胎早期死亡,后期出现流产、死产或木乃伊胎和发育不良胎儿。本病广泛存在于各地猪群,除猪以外,其他动物均未发生感染。养猪密集地区多呈地方性流行,在怀孕前没有获得免疫的后备母猪感染后多数造  相似文献   

9.
1流行病学 猪细小病毒病(PPV)是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的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特征为感染母猪,尤其是初产母猪产出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病弱仔猪,偶有流产,母猪本身无明显临诊特征。猪是本病唯一的易感动物,不同年龄、性别的家猪和野猪都可感染,尤其是初产母猪感染性极强。母猪一旦感染PPV,病毒即在体内增殖,并发生病毒血症,PPV通过血液到达胎盘,经胎盘传染给胚胎和胎儿,在分娩时经口、鼻感染仔猪。感染的公猪通过交配感染母猪。猪接触被PPV污染的饲料、用具、猪舍环境等,使病毒通过猪的口、鼻侵入消化道和呼吸道。国外有报道认为鼠可能是传播PPV的媒介之一。本病的流行不受季节限制,主要发生在母猪产仔季节或配种后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0.
猪细小毒病又称猪繁殖障碍病,其特征是受感染的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产出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及病弱仔猪,偶有流产,母猪本身无明显症状. 1 病原 猪细小毒病毒是单股DNA病毒.本病毒对热具有很强的抵抗力,56%存活48小时、70%存活2小时,但80%经5分钟则丧失感染性和血凝活性,对乙醚、氯价等具有抵抗力,0.5%漂白粉或氢氧化钠5分钟可杀死病毒.  相似文献   

11.
一、引起种猪繁殖障碍的原因 (一)病毒感染 1.猪细小病毒病:感染本病的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表现出产死胎、木乃伊胎、畸形胎、弱仔猪,而母猪本身通常无明显症状,但可出现发情期延长或不发情,多次配种不孕等症状.本病只发生于猪,各种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和野猪均易感.初产母猪较为严重,常引起流产,死产等.本病感染性很高,易感的健康猪群一旦病毒有传入,3个月内几乎猪群100%感染.  相似文献   

12.
猪细小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感染引起以母猪繁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母猪妊娠前期感染该病毒后,经胎盘使胚胎或胎儿受到侵袭,引起母猪流产、胚胎死亡、胎儿畸形、胎儿木乃伊化及不孕等[1].  相似文献   

13.
正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细小病毒科猪细小病毒(PPV)感染猪引起的胚胎感染及死亡,而母猪并不表现明显症状的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妊娠前期的母猪易感染,主要引起母猪流产、胎儿死亡、胎儿畸形、木乃伊胎、弱胎及不孕等,同时还可引起仔猪发生皮炎和腹泻,与猪圆环病毒协同感染是导致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目前已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并呈现出与猪蓝耳病毒、圆环病毒感染、猪伪狂犬病毒以及猪瘟  相似文献   

14.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于猪受到细小病毒的感染后引发猪的一类疾病,本病主要侵害母猪,以损害母猪的生殖系统、导致母猪不孕和死胎等为主要特征。本文针对猪细小病毒病的发病特点及防治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为猪场在预防和控制该病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 猪细小病毒可引起猪的繁殖障碍,其特征是受感染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产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及病弱仔猪,偶有流产,而母猪本身通常不表现临床症状。有时也可导致公、母猪的不育。现已成为危害我国养猪业的主要疫病之一。病原体猪细小病毒(PPV)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无囊膜,核酸为单股 DNA。培养病毒常用猪源性细胞,病毒在细胞中可产生核内包涵体。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很强,0.5%漂白粉液、2%NaOH 液5min可杀死病毒。PPV 具有血凝活性,能凝集猴、豚鼠、猫、鸡、大鼠和小鼠等多种动物以及人的红细胞。但反应的温度、pH、红细胞种类以及在使用鸡红细胞的情况下,供血鸡的遗传特性和年龄等对血凝反应都有一定影响。一般认为在 pH 接近中性,并使用豚鼠红细胞时可获得较好的结果。诊断要点1.流行特点本病常见于初产母猪。一般呈地方流行性或散发。多发生在每年4-10月份或母猪产仔和交配后的一段时间。一旦发生本病后,可持续多年,病毒主要侵害新生仔猪、胚胎、胚猪。母猪早期怀孕感染时,其胚胎,胚猪死亡率可高达80%—100%。本病的感染率与动物年龄呈正相关,在阳性猪群中的约有30%~50%的猪带毒,猪在感染细小病毒后3至7日开始经粪便排出病毒,污染环境。1周以后可测出血凝抑制抗体。21日内抗体滴定可选1:15000,且能持续数年。传染来源:感染本病的母猪、公猪及污染的精液等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本病感染的母猪所产的死胎、活胎、仔猪及子宫内分泌物均含有高滴度的病毒。垂直感染的仔猪至少可带毒9周以上。某  相似文献   

16.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PPV)引起猪的一种繁殖障碍性传染病。本病以胚胎和胎儿感染及死亡为特征,引起死胎、木乃伊胎、流产、死产和初生仔猪死亡。通常母猪本身并无明显症状。目前本病在世界各地猪群中普遍存在,在大多数猪场呈地方性流行。我国80年代中后期频繁从国外引种,使该病在我国迅速传播。近几年对我国规模猪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猪博卡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博卡病毒(Por cine Bocavirus,PBoV)是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亚科博卡病毒属成员,是2009年从瑞典表现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发病猪群中分离到的新病毒,目前世界上部分国家均报道了本病的发生.文章重点对猪博卡病毒在猪群中的感染状况进行了综述,表明无论临床表现正常的猪群或表现呼吸道病症的猪群均呈现较高的阳性率,说明该病毒在猪群中感染的普遍性,但其在猪呼吸道疾患中的致病作用、流行病学特征、传播机制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猪细小病毒病是猪感染细小病毒后引起的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常发于初产母猪,感染后的母猪生殖系统功能遭到破坏,根据妊娠时间不同,常导致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和弱仔等。其对外界抵抗力强,临床需要重点加强引种管理来控制本病的引入。病毒的分离培养鉴定和血清型诊断是实验室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临床还需要结合发病特征进行确诊。疫苗免疫是预防本病的最有效途径,病猪无特效治疗方法,感染后只能淘汰处理。  相似文献   

19.
<正>猪细小病毒(PPV)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的成员。猪细小病毒病是由PPV引起的以胚胎和胎儿感染及死亡而母体本身无明显症状的一种母猪繁殖障碍性传染病。1967年,Carteright等对猪的不孕、流产、死产等进行病原学研究时首次报道了本病,并从猪的流产胎儿中分离到PPV。目前,此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是造成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因之一。探究猪细小病毒的基因组特性对临床上防治该病毒的感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最近30多年来,猪群中一直使  相似文献   

20.
猪细小病毒病(PPI)是由猪细小病毒(PPV)引起的一种猪的繁殖障碍病.以怀孕母猪发生流产、死产、产木乃伊胎为特征.近些年,猪细小病毒感染呈扩大趋势,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笔者对猪细小病毒病进行了综合介绍,旨在为临床诊断与防治本病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