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的毛囊虫病对皮革生产带来的危害从历史上就被各国重视。这次,笔者等于北海道十胜地区一家养牛户发现群体患病例,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有所发现,特此报告。材料和方法病牛为北海道清水町的一家养牛户的荷兰种雌性育肥牛38头和奶牛56头,计94头。通过对病牛体表触诊确认有皮肤结节,记录结节数和发生部位,同时检查毛囊虫。对毛囊虫的检查是分别采取从皮肤结节挤出的脂肪样内容物和  相似文献   

2.
2004年67月份,内蒙古通辽市周围的个体小奶牛场先后发生了奶牛流产病例,以怀孕后期居多,并且发病率较历年同期明显升高。同时,病牛出现体温升高、呼吸困难、腹泻、神经症状和不同程度的黄疸症状,而且新生犊牛也出现类似症状。笔者先后对32头出现上述症状的流产奶牛中的13头(40.6%)和8头新生犊牛中的4头(50%)进行了诊治。具体诊治情况如下。1发病过程与症状多数奶牛在流产发生前无明显临床症状,仅表现为可视黏膜黄染、异嗜和喜喝水。随着病情发展黄染加重,严重者可波及到皮肤。在中国荷斯坦奶牛白花部分、乳房及阴门皮肤均可见到。病牛精神沉…  相似文献   

3.
《中国动物保健》2011,(9):88-88,90
8月初,辽宁省海城市牛庄镇南关村发生牛炭疽病,发病牛4头,其中2头死亡,病牛及死牛已全部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另外,追溯性分析疑似病牛5头。8月初,海城市和岫岩先后发生人皮肤炭疽传染病疫情,截至8月18日20时,海城市牛庄镇南关村炭疽疫情已累计发生病例35例,其中,海城市26例、岫岩县4例、东港市5例;临床诊断病例4例,疑似病例31例。  相似文献   

4.
1995年10月青海省天峻县关角乡的牦牛发生了体温升高,急性肠炎、咽喉皮下水肿的疾病,诊断为牦牛巴氏杆菌病。发庆愣况:该乡牦牛存栏6282头。发病牛共7头,年龄在2—4岁,其中死亡3头,其余4头治愈。病初体温升高达40-41C,精神不振,被毛粗乱,食欲减退到废绝,反刍停止。随后病牛腹痛下痢,开始如稀粥,后是水样,混有粘液和血块,恶臭,随Z颈部、胸前和腹部皮下出现水肿,与此同时病牛可见呼吸困难,鼻汁带血,经检查可见咽喉及舌周围组织高度水肿。最后病牛皮肤发钳,腿、面部明显肿胀,呼吸极度困难,体温下降而迅速死亡。病程2—6…  相似文献   

5.
我县是血吸虫病的重疫区,1983年全县查出病牛5209头,感染率为13.7%,经过11年的艰苦查治,到1983年病牛下降为801头,感染率下降到3.56%,平均每年减少400头,感染率每年下降0.92%。由于种种原因,从1984年起病牛逐年增加,感染率逐年上升,到1987年病牛增加到2517头,感染率上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区耕牛散发一种以皮肤出血为明显症状的疾病,群众称为“血汗症”。据调查,患血汗症的病牛多无吃蕨类植物史,发病牛较多的村。其草场较少或没有蕨类植物。相反,蕨类植物较多的村或吃蕨类植物较多的牛,患血汗症的却很少。采血(静脉血和渗出皮肤的血液)抹片送区防检站化验室镜检,未发现丝虫及虫卵。我们观察治疗89头病牛,治愈66头,8头未治自愈,死亡15头。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直接用贝氏贝诺孢子虫病牛皮肤制备诊断抗原,并用所制抗原通过微量间接血凝法(间接血凝)对吉林、内蒙、河北以及黑龙江等省(区)1086头(份)牛血清进行诊断研究的结果。 所制抗原为蛋白类抗原,其蛋白含量为1.26~1.48毫克/毫升。间接血凝试验表明,207头(份)带虫牛血清检出阳性反应牛196头(份),阳性符合率为94.68%,血凝效价达1∶40~5120;56头健康牛血清均为阴性反应;67头类症病牛血清除2头肉孢子虫牛血清血凝效价为1∶40外,其余均为阴性;3头人工感染牛(18份血清)最早于接种后10天出现阳性反应,比眼巩膜出现虫体包囊早40~50天;来自上述疫区的738头被检牛,通过临床、组织学以及眼巩膜包囊等检查,检出带虫病牛55头(7.45%),而间接血凝法检出阳性牛150头(20.33%),两者相差非常显著。血清学诊断进一步证实了上述地区发生的牛“厚皮病”就是牛贝诺孢子虫病。  相似文献   

8.
1987年3—6月间,呼伦贝尔草原暴发奶牛骨软症。病情分布三个旗、市、十八个乡、镇、苏木。流行范围达520平方公里。共发生病牛1708头。发病率8.2%,死亡病牛188头,病死率11%。病牛转归于骨骼变形,生产性能下降的356头,占病牛数20.8%。  相似文献   

9.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牛病毒性病牛72头,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每组36头,对照组病牛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试验组病牛采用中药复方治疗,对两组病牛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试验组病牛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病牛总有效率为63.89%,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中药复方治疗牛病毒性腹泻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实际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1988年8~11月间,我市滥坝区的四个乡近百头耕牛相继发生一种急性传染病,有72头耕牛死亡。该病的主要症状是:初期病牛体温升高,达41~42℃,病牛跛行不愿走,在腿上部、臀、腰、肩、颈等多肌肉部位可见肿胀,初热而痛,后变冷无痛。肿胀局部皮肤干硬呈暗红,随后出现坏死,触诊有捻发音。病牛无食欲,反刍停止,呼吸困难,脉搏快而弱,一般病程2~5天,即死亡。死牛尸体膨胀,天然孔流血水。切开肿胀部位,流出暗红色带泡沫酸臭液体。局部淋巴结肿大,触之坚  相似文献   

11.
1 发病情况2 0 0 0年 1月 4日夜 ,天长市汊涧镇长庄村焦某牛舍不慎起火 ,因家中无人 ,耕牛争脱栓绳逃出牛舍。耕牛皮肤 1/3被烧伤 ,头、颈、腹部皮肤被烧破发黑 ,并有浆液渗出。背部烧伤最严重 ,背毛已经烧光 ,皮肤表面起豌豆大至葡萄大的水泡。畜主发现后当夜就来我处就诊。2 临床症状病牛除上述皮肤烧伤起泡外 ,呼吸道症状明显 ,呼吸为40次 /min ,心跳为 95次 /min ,口内含少量白沫。呼吸急迫 ,张口时有抽吸声。采食反刍完全停止 ,全身肌肉震颤 ,病牛不时出现两后肢倒退移动 ,有不安现象。3 治疗伤面处理 :用 0 1%新洁尔灭溶液…  相似文献   

12.
2010年全国家畜血吸虫病疫情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报了2010年中国家畜血吸虫病疫情状况。在湖南省、湖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四川省、云南省7个流行省,共对715 733头牛、39 524只羊以及20 822头(匹)其他家畜用粪便毛蚴孵化法进行了检测,血吸虫阳性率分别为1.11%、1.00%和0.03%。根据各省放牧家畜数和阳性率计算,全国共有14 980头(只、匹)家畜感染血吸虫,其中84.92%为病牛(12 721头)。从病牛的地域分布看,湖南省、湖北省、江西省、安徽省4省病牛数占全国病牛数的95.81%。调查结果显示病牛依然是血吸虫病疫区的主要传染源,湖沼型流行区是当前防控血吸虫病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13.
以盱眙水牛病自然发病牛或人工感染传代病牛后期血清与病牛肝、淋巴结组织匀浆提取物进行琼脂扩散试验.结果.以病牛肝、淋巴结、脾混合提取物为抗原对该病后期血清可产生沉淀反应(10/13).取其中2头阳性病牛血清作为特异性抗体,对7头病水牛肝、脾、淋巴结混合悬液起反应;对另1头病水牛肝、淋巴结组织分别起反应;对该牛的脾组织不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是在1983年研制成功牛贝诺孢子虫抗原及初步应用于临床的基础上,进一步用-20℃条件下保存30个月的病牛皮肤制备牛贝诺孢子虫抗原,对应用微量间接血凝试验诊断牛贝诺孢子虫病进行了扩大复试。结果表明,15份健康牛血清全部为阴性;140头(份)带虫牛血清有133头(份)呈阳性反应,阳性符合率达95.0%;49头类症病牛血清,除1份肉孢子虫血清效价为1:40外,其余均为阴性;对疫区的496头被检牛,通过临床、组织学以及眼巩膜包囊等检查,检出阳性牛33头,检出率为6.65%,通过间接血凝试验检出阳性牛84头,检出率达16.94%,后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前者。由此认为,间接血凝试验对牛贝诺孢子虫病有很高的检出率和特异性,可用于临床诊断和疫区普查。  相似文献   

15.
1溃疡性乳头炎牛溃疡性乳头炎又称牛疱疹性乳头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以乳头和乳房皮肤发生溃疡为特征的皮肤病。本病的病原为牛疱疹病毒2型,以初产母牛多发。病牛和带毒牛是本病的传染源。本病主要通过吸血昆虫传播。潜伏期3~7日。病牛病初表现为乳头皮肤肿胀,而后患部皮肤表面变软、脱落,形成不规则的深层溃疡,疼痛,不久结痂,2~3星期后愈合。部分病牛可发生乳房炎和淋巴结炎。  相似文献   

16.
牛阿维菌素(精制虫克星)中毒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3月,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峡河六家子一个体养殖户,共养10头肉牛,由于全部发生了疥癣,使用阿维菌素(杀虫剂)治疗,引起10头牛全部中毒,其中1头死亡。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2003年3月,六家子一个体养殖户,共养肉牛10头,全部发生了疥癣。病牛表现症状为剧痒、精神不安,病灶部位被毛稀疏,有脱毛现象,病重时变成水泡和脓泡,破溃后形成痂皮,皮肤变粗、变厚,发硬,病牛食欲减退,消瘦无力。2 诊断与治疗 经兽医诊断为疥癣,建议使用精制敌百虫0.2%~0.5%浓度的药液进行药浴,但是,畜主自行改用牛阿维菌素(精制虫克星…  相似文献   

17.
当临床检查放线菌病病牛时发现,头和颈上部皮肤以及咽部皮下有放线菌肿。病变出现在咽旁、颜面和颌间如球形和多叶的直径1.5~11cm的肿块(放线菌);一例发现下颌右支变形(放线菌肿直径8cm)。对放线菌病病牛,我们采用具有广泛的抗微生物和杀真菌作用的碘酊...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研究中药益真灵制剂对奶牛黏液性子宫内膜炎治疗效果,将上海某奶牛场发生黏液性子宫内膜炎的10头母牛的病料经过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确定病原为大肠杆菌、化脓隐秘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3种细菌混合感染,然后对3种病菌分别进行药敏试验。试验分组:将病牛随机分成2组,每组5头,第1组应用头孢氨苄注射剂对病牛肌肉注射治疗;第2组应用中药益真灵制剂同样采用肌肉注射治疗。结果:第1组5头病牛中3头达康复标准,2头达有效标准;第2组病牛全部达康复标准。结论:中药益真灵制剂对黏液性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一个有95头母牛的牛群中发现4头患有积水性无脑和明显小脑发育不全的犊牛。临床上这些病牛和该牧场以前8头病牛的症状群相似。病牛出生后,体质虚弱,呈轻度的园顶状额,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1/3患有多种类型的乳房炎.而在通辽地区,从2004年初至2007年秋,共对45,734头产奶期奶牛进行了乳房炎的检测,共检出乳房炎病牛37,430头,感染率为81.84%,其中临床型病牛为10,963头,占总发病的29.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