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南美白对虾是目前江苏、福建地区具有抗病、生长速度快、效益高等优点的一种优良的淡水养殖虾,很受市场欢迎。但是作为南美白对虾多发的桃拉病毒病每年造成南美白对虾大量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因此,掌握好南美白对虾桃拉病毒病的应对措施,有效降低经济损失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南美白对虾20世纪90年代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引种并在我国南方地区开始养殖,到目前为止已成为我国虾蟹养殖业的重要品种.伴随着南美白对虾人工养殖业的发展,出现了工厂化养殖、大棚养殖、循环水设备养殖等高效养殖.但是病害的发生成为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主要制约因素,其中以病毒病最为严重,主要是白斑综合征、桃拉综合征和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病.本文将对南美白对虾人工养殖中几种常见病害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防治对策,希望为南美白对虾养殖户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在我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大以及南美白对虾种质的急剧下降,病害也越来越严重,不但常见的病毒病如白斑综合征、桃拉病毒病和传染性及皮下造血组织坏死病毒病对南美白对虾的养殖造成了严重影响,就连被我国列为二类传染性水生动物疾病的对虾杆状病毒病也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4.
<正>南美白对虾又称白对虾、白肢虾、白虾,过去国内曾译为凡纳对虾,原产于南美太平洋沿岸的水域,是当今世界养殖虾类产量最高的三大种类之一,近几年,南美白对虾病害严重,如桃拉病毒病、白斑综合症病毒病、红腿病(弧菌病)、黑鳃病(烂鳃病)等,养殖效益不稳定,探索和掌握科学的  相似文献   

5.
一、桃拉病毒病的发生及流行 桃拉病毒病(TSV)是南美白对虾特有 的病毒性疾病。其病原系随着我国从国外引进南美白对虾亲虾而传播到我国的大陆及台湾地区,该病始于1999年在我国台湾大规模爆发,导致台湾地区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刚刚起步发展就遭到严重的挫折,至今仍无法恢复。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大陆南方各省规模养殖南美白对虾,自去年下半年起,该病在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沿海海水养殖南美白对虾密集区中均有发现。2001年南方各省掀起了更大规模的南美白对虾养殖热潮,该病目前已在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沿海海水养殖…  相似文献   

6.
南美白对虾海水养殖高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美白对虾生长快 ,抗病力强 ,是当前我国普遍养殖的虾类之一。然而在养殖过程中也受到白斑症病毒病、桃拉病毒病等疾病的困扰和危害。从这几年的养殖实践看 ,南美白对虾在低盐度环境中养殖的成功率较高 ,而在纯海水中养殖的成功率却较低。舟山市 2 0 0 2年海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约 1万余亩 ,而盈利的却不到 1 0 %。原因主要是大多数养殖场养殖模式陈旧落后 ,养殖方法仍然沿用东方对虾养殖的旧观念 ,从而导致病毒病等病害普遍发生。 2 0 0 2年舟山市水产养殖病害防治院监测点的一个养殖场 ,通过采取综合的病害预防措施和生态管理技术 ,使 1 0 0…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南美白对虾病害日趋严重,养殖效益不稳定,以桃拉病毒病、红体病和白斑病等为主的对虾流行病的爆发和流行已经成为发展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制约因素。南美白对虾病害的防控是近年来国家虾产业体系的焦点之一。如今。南美白对虾生物防控技术在国家虾产业技术体系连云港对虾综合试验站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下取得了初步成效。经江苏省连云港市养殖试验,对虾养殖成功率超过90%,养殖产量提高15%。  相似文献   

8.
陈剑锋  谭振福 《齐鲁渔业》2006,23(10):26-27
近年来,我国的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模迅速扩大,养殖技术逐渐提高成熟。但对虾病毒病的暴发和流行仍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根本解决,造成的影响大、损失重。影响严重的常见对虾病毒主要有白斑病毒、桃拉病毒、肝胰腺细小病毒等。由于感染的病毒寄生于体细胞内,治疗比较困难,为了有效地防治南美白对虾的病毒病,科研及养殖人员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大量的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9.
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中常见的病害有白斑综合症、桃拉病毒综合症(TSV)。当前,频繁暴发的南美白对虾病毒病给虾农带来巨大的损失,严重阻碍了养虾业的发展,因此,做好南美白对虾病毒病的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我县与上海奉贤区水产站合作试验养殖南美白对虾,由于经验不足,养殖后期对虾发生桃拉综合症,对虾大批死亡,造成经济损失。本文将对南美白对虾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做简单介绍,供养殖者参考。南美白对虾的病害按病原种类划分,主要有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疾病等  相似文献   

11.
南美白对虾桃拉综合症在我国的流行状况及其趋势(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拉综合症(TauraSyndrome,TS)是由Taura病毒(TSV)引起的,主要危害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amei)的一种严重传染性病毒病。TSV除了主要感染南美白对虾之外,还可危害红额角对虾(P.stylirostris)和白对虾(P.sc鄄tiferus)等对虾品种,是对虾养殖中危害特别严重的三大病毒病之一。由于我国对虾产量的50%以上都来自于南美白对虾,该病在我国的流行状况及流行趋势是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一、南美白对虾桃拉综合症起源、流行状况及其危害南美白对虾Taura病因1992年在厄瓜多尔的Guayquil湾的Taura河河口附近首先发现而得名,中文名称为桃拉病(桃…  相似文献   

12.
浅谈南美白对虾桃拉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美白对虾桃拉病毒病是因我国从国外引进南美白对虾亲本而传播到我国大陆及台湾地区。1 999年该病在台湾地区大面积暴发 ,使台湾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生产遭到严重挫折。 2 0 0 0年以来 ,该病在广东、广西、海南等省沿海海水养殖密集区均有发生 ,并逐步漫延。今年 7月初以来 ,上海市崇明县养殖南美白对虾部分区域也相继暴发桃拉病毒病 ,使该区域对虾的养殖成活率大大降低 ,部分池塘几乎绝产。与此同时 ,笔者对该区域内其中 3口虾池进行了防治试验 ,效果较为显著。1 基本概况试验池位于崇明东旺沙养殖基地 ,3口虾池总面积为 8亩 ,池深 1 .5 m…  相似文献   

13.
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太平洋西海岸至墨西哥湾中部。自1988年引进我国以来,人工繁育和种苗批量生产相继获得成功。1998年起在我国南方各省进行规模养殖,不久上海地区也开始试养,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南美白对虾桃拉病毒病是因从国外引进南美白对虾亲本而传播到我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的,1999年该病在台湾地区大面积暴发,使台湾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生产遭到严重挫折。2000年以来,该病在广东、广西、海南等省沿海海水养殖密集区均有发生,并逐步蔓延。今年7月以来,上海市崇明县养殖南美白对虾部分区域也相继暴发桃拉病毒…  相似文献   

14.
南美白对虾桃拉病与亚硝酸盐中毒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入秋以来,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出现了较严重的病害,特别是在珠江三角洲一带陆续出现较大规模的病害情况,据笔者调查,造成大面积死虾的主要原因是桃拉病毒综合症和亚硝酸盐中毒症。特别是冬棚虾,亚硝酸盐中毒个案为数不少,轻则食欲减退、生长缓慢,重则引起大批死亡。由于两者的表观症状较为相似,难以区别,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会导致更大的损失。现结合本人的工作经验,对南美白对虾的桃拉病毒病和亚硝酸盐中毒症作如下总结,以供参考。一、桃拉病毒症与亚硝酸盐中毒症的主要区别1.表观症状的区别桃拉病毒综合症(…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南美白对虾病害日趋严重,养殖效益不稳定,以桃拉病毒病、红体病和白斑病等为主的对虾流行病的暴发已经成为发展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制约因素。南美白对虾病害的防控是近年来国家虾产业体系的重点任务之一。连云港市对虾综合试验站根据国家虾产业体系的有关要求,吸取别人的经验[1,2],在试验示范基地开展了多项生物防控南美白对虾病害试验[3,5-7],本文主要介绍内容是在南美白对虾混养池塘内投放不同规格的黄金鲫苗种,对池塘的养殖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正南美白对虾,亦称为白虾或白对虾,具有生长快、适应力强等特点,引入我国养殖近30年,为养殖户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在白斑病毒病、桃拉病毒病、对虾早期死亡综合症和对虾肝肠胞虫等几种重要病害的侵袭下,养殖成功率大幅降低,养殖户损失惨重。随着对虾养殖技术及养殖观念的不断进步,人们在如何生态养殖南美白对虾方面做了许多尝试,主要养殖技术包括鱼虾混养、鱼虾贝混养、鱼虾蟹贝混养和虾蟹混养等,但虾蟹草混养的试验较少。现于2020年下半年在钦州市犀牛脚镇竹排村进行南美白对虾虾蟹草生态养殖试验。  相似文献   

17.
章秋虎 《科学养鱼》2004,(10):48-49
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方式日趋普及。然而在大力发展的同时,养殖环境也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导致因环境恶化造成对虾发病死亡的现象不断发生。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危害较大的主要病害除了由桃拉病毒和杆状病毒引起的红体病和白斑  相似文献   

18.
团头鲂和南美白对虾生态养殖是指在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内混养一定数量的团头鲂,利用鱼类的生活习性,清除南美白对虾的残饵、排泄物及病死虾,改善养殖水环境和对虾养殖池底质条件,维持生态平衡,同时在养殖期间利用非特异性免疫制剂提高鱼虾自身免疫力,减少细菌病的发生和抑制对虾病毒病的暴发和流行。天津市武清区水产养殖模式主要是精养鲤鱼以及鲤和南美白对虾混养,近年天津地区养殖鲤鱼频发病毒性疾病,南美白对虾的急性肝胰腺坏死病也较为严重,再加上鲤鱼市场价格较低,导致养殖鲤和南美白对虾经济效益较差。为了突破养殖困境,我们在天津市武清区开展了团头鲂和南美白对虾生态养殖试验,为解决武清区水产养殖面临的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海洋与渔业》2009,(5):36-36
病名:对虾桃拉病毒病 病原:桃拉病毒(TSV) 流行:该病在广东、福建、山东、海南等省区沿海海水养殖南美白对虾密集区中均有发现,通常在气温剧变后1~2天,特别是水温升至28℃以后易发病;发病对虾规格在6-9cm;发病对虾养殖时间约在30-60天;发病虾池水色浓,透明度低,仅在20cm以内,pH值高于9.0,氨氮含量则在0.5mg/L以上。  相似文献   

20.
信息走廊     
海南召开南美白对虾桃拉 综合症病害控制技术研讨会 当前,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生产发展迅速,群众养虾积极性高涨,形势很好。在海南省由于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发展更快,今年的养殖面积和养殖单产都有大幅度提高。但在发展中也出现和存在着南美白对虾的病害,特别是桃拉(TAURA)综合症的危害,且有扩大的可能。有鉴于此,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于2001年10月26日专门组织召开了一次南美白对虾桃拉综合症病害控制技术研讨会,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以及海南大学等单位的有关专家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