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研究了雌雄藏獒从出生到8月龄体重及各体尺的发育规律。结果表明:雌雄藏獒在4月龄前体重、体高差异不显著;雄性藏獒体重从4月龄开始显著大于雌性犬(P<0.05);体高在4月龄以后雄性犬显著大于雌性犬(P<0.05);胸围和管围在3月龄以后雌雄之间差异显著(P<0.05);耳长只在3、4、5月龄时雄性犬显著高于雌性犬(P<0.05);雌雄藏獒的体长、管围指数和尾长在0~8月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管围指数随月龄增加而下降。雌雄犬的体重平均日增长量高峰分别在5月龄和4月龄,体高平均日增长量高峰分别在2月龄和3月龄,体长平均日增长量高峰都在4月龄,胸围平均日增长量高峰分别在4月龄和3月龄,管围平均日增长量高峰分别在2月龄和3月龄,耳长平均日增长量高峰都在2月龄,尾长平均日增长量高峰分别在4月龄和3月龄。本研究建立了雌雄犬日龄与体重及各体尺的一元二次方程,根据日龄可预测雌雄犬的生长发育规律。  相似文献   

2.
平胸龟年龄与生长及雌雄差异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野生平胸龟年龄与生长及雌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体质量、背甲长、背甲宽、腹甲长、腹甲宽、体高均随其年龄的增长而增加,3~4龄时增长速度最快,4~5龄时增长较慢,体质量与年龄的生长方程为m=20.346e0.661 2t.体质量与背甲长、背甲宽、腹甲长、腹甲宽、体高,背甲宽与背甲长、腹甲宽与腹甲长,背甲长与腹甲长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雌雄性比约为1:1,1、2龄雌雄无显著差异,3龄时雌雄的背甲宽与背甲长比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雌性偏圆形,雄性偏椭圆形;5龄时雌雄头甲宽与背甲长的比例有显著差异(P<0.05),雌性大于雄性.雌雄在生长方面存在差异,0~1龄时雌雄性生长相当,2、3龄时雄性生长快于雌性,雄性体质量大于雌性,但在4~5龄时雌性生长加快,雌性的体质量是雄性体质量的1.12倍.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中华鳑(鱼皮)(Rhodeus sinensis)繁殖期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和雌性成体生育力.结果表明:雄性成体的体长和体重均显著大于雌性成体(P<0.05);雌性成体的平均成熟系数极显著大于雄性成体(P<0.01),而雌性成体的平均肥满度则显著小于雄性成体(P<0.05);体重/体长、头宽/体长、背鳍基长/体长、胸鳍腹鳍间距/体长和消化道长/体长的比值在雌性成体和雄性成体之间差异显著(P<0.05);体侧中央纵带长/体侧中央纵带宽的比值在雌性成体与雄性成体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雌性成体平均每尾绝对怀卵量为127粒(74 ~238粒),平均每尾怀有6粒(3~9粒)成熟卵,成熟卵的直径为0.14 cm.中华鳑(鱼皮)雌性成体的怀卵数量与其体长和体重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雌性通过个体大小特别是体重的增长以及体长的增加来提高个体生育力,增加繁殖输出.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新疆褐牛(肉用类型)生产性能测定与选育,为培育新疆褐牛肉用新类型提供依据。【方法】在新疆褐牛核心育种场对290头新疆褐牛肉用新类型进行体尺测定和B超检测。【结果】5岁以上新疆褐牛体重、体高、胸围、管围、胸深、胸宽、腰角宽、髋宽均显著高于2014年测定结果(P<0.05);4岁新疆褐牛的体重、体高、胸围、管围、胸深、胸宽、腰角宽、尻长、髋宽均显著高于2014年(P<0.05);3岁新疆褐牛体重、体高显著高于2014年(P<0.05);24月龄新疆褐牛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胸深、后腿围、尻长均显著高于2014年(P<0.05);18月龄新疆褐牛体斜长、管围显著高于2014年(P<0.05);12月龄及6月龄体尺鉴定指标均有高于2014年的趋势,差异不显著(P>0.05)。2019年5岁以上、4岁、3岁新疆褐牛眼肌高度、眼肌面积、肌间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2014年测定值(P<0.05);2019年24月龄、18月龄、12月龄新疆褐牛眼肌高度和眼肌面积均显著高于2014年的测定值(P<0.05)。【结论】2019年新疆褐牛各个年龄阶段的体尺测定指标与2014年测定的记录相比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鳜(Siniperca chuatsi)雌雄性别表型差异,测量120日龄养殖鳜的体重及主要形态性状,雄性平均体质量(396.52±74.81)g,雌性平均体质量(442.17±54.02)g,雌性比雄性增长快10.32%;雄性头长/头高比显著大于雌性;雌性体长/体高比极显著大于雄性。通过组织学观察孵化后5~60日龄鳜性腺发育分化过程,25日龄前,性腺未分化,30日龄精巢分化,40日龄卵巢分化,精巢分化早于卵巢。利用AFLP技术筛选鳜雌雄性别相关分子标记,在4个引物组合E5M8、E1M8、E6M7、E7M3中筛选出5个雌雄差异位点,其中,E5M8-480在雄性中扩增比例为91.67%,E1M8-440和E5M8-370在雌性中比例分别为91.67%和83.33%,E6M7-280和E7M3-380为雌性特有条带。研究结果为鳜雌雄性别异形与性别鉴定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额牛(Bos frontalis)与黄牛(Bos taurus)种间杂交利用及杂交育种前景。【方法】以云南黄牛(大理黄牛、德宏黄牛,n=379)和西本杂(西门塔尔牛♂×云南黄牛♀,n=136)为母本,大额牛为父本,采用人工授精进行种间杂交。母牛在输精后约60 d,通过直肠检查进行妊娠诊断,并对妊娠母牛进行跟踪调查,统计产犊数,测定云南黄牛及杂种牛的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和24月龄体重、体尺,观察调查杂种牛的主要外貌特征。【结果】①用大额牛冷冻精液累计输精515头母牛,平均受胎率和产犊率分别达73.98%和92.13%,其中黄牛母本的平均受胎率和产犊率分别为68.87%和90.81%,西本杂母本的受胎率和产犊率分别达88.24%和95.00%。②大西本杂(大额牛♂×西本杂♀)的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和24月龄体重分别为22.86、103.86、142.40、176.21和243.25 kg,比云南黄牛的11.73、82.42、108.37、124.60和132.10 kg提高94.89%(P<0.01)、26.01%(P<0.01)、31.40%(P<0.01)、41.42%(P<0.01)和84.14%(P<0.01),比大本杂(大额牛♂×云南黄牛♀)的17.70、102.19 、134.81、161.43和201.91 kg提高29.15%(P<0.01)、1.63%(P>0.05)、5.63%(P>0.05)、9.16%(P<0.05)和20.47%(P<0.01);大本杂的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和24月龄体重亦分别比云南黄牛提高50.90%(P<0.05)、23.99%(P<0.01)、24.40%(P<0.01)、29.56%(P<0.01)和52.85%(P<0.01);大西本杂初生到24月龄的平均日增重为301.90 g,极显著高于大本杂的264.67 g和黄牛的164.89 g(P<0.01),大本杂平均日增重亦极显著高于云南黄牛 (P<0.01);大本杂的初生、12月龄和24月龄体重的杂种优势率分别为28.21%、3.87%和4.20%,以初生重的杂种优势率最高。③初生时,大西本杂的体高和胸围分别比同龄云南黄牛提高8.38%(P<0.05)和8.34%(P<0.05),大本杂的体高和胸围分别比云南黄牛提高11.48%(P<0.05)和7.23%(P<0.05)。在6月龄,大西本杂的体高、胸围、腹围和管围分别比云南黄牛提高25.88%(P<0.05)、16.50%(P<0.05)、9.81%(P<0.05)和29.48%(P<0.05);大本杂的胸围、腹围和管围分别比云南黄牛提高10.89%(P<0.05)、11.10%(P<0.05)和21.23%(P<0.05)。在12月龄,大西本杂的体斜长、体高、胸围、腹围和管围分别比云南黄牛提高33.82%(P<0.05)、30.64%(P<0.05)、31.16%(P<0.01)、29.95%(P<0.01)和26.63%(P<0.05);大本杂的胸围、腹围和管围分别比云南黄牛提高11.41%(P<0.05)、13.34%(P<0.01)和21.86%(P<0.05);大西本杂的体斜长、体高、胸围、腹围分别比大本杂提高33.20%(P<0.05)、31.43%(P<0.05)、17.72%(P<0.01)和14.65%(P<0.01);在24月龄,大西本杂的体斜长、体高、胸围、腹围和管围分别比云南黄牛提高33.30%(P<0.01)、31.69%(P<0.01)、38.83%(P<0.01)、32.12%(P<0.01)和41.60%(P<0.05);大本杂的胸围、腹围和管围分别比云南黄牛提高22.69%(P<0.01)、24.42%(P<0.01)和40.92%(P<0.05);大西本杂的体斜长、体高、胸围分别比大本杂的明显提高38.72%(P<0.01)、27.83%(P<0.01)和13.16%(P<0.01)。表明杂种牛在初生时体高和胸围优势明显,6月龄以后以胸围、腹围和管围生长较为明显;特别是三元杂的体斜长、体高和胸围生长从12月龄开始明显地超过二元杂。④大额牛与大理黄牛杂交F1的初生体重显著高于大额牛与德宏黄牛杂交F1(P<0.05),但两者的各体尺指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表明大额牛与两地黄牛杂交效果基本一致。⑤成年杂种的外貌特征和主要习性与大额牛的非常相近。【结论】大额牛和云南黄牛种间杂交可行,杂种生长发育快,适应性强,杂种优势明显,且三元杂优于二元杂;F1代母牛可育,但公牛可能不育;大额牛与黄牛杂交利用潜力大,推广应用前景好。  相似文献   

7.
选用健康断奶藏獒(45日龄)32只,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饲喂4种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日粮,研究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断奶到4月龄藏獒生长发育、营养物质消化率及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均日采食量随能量水平降低而增加,料重比随蛋白水平升高而降低;能量和蛋白水平对体重、管围、耳长和尾长有显著影响(P0.05);日粮能量水平对钙消化率有显著影响,能量水平低时钙消化率高;能量水平相同时,可消化蛋白质和尿能随蛋白水平升高而升高;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藏獒血清胆固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清蛋白质、血糖及碱性磷酸酶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研究结果表明,断奶到4月龄藏獒适宜的代谢能水平为16.50 MJ/kg,蛋白质水平为25.62%。  相似文献   

8.
河曲藏獒生长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对河曲藏獒初生、断奶、3月龄、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体质量和体尺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河曲藏獒公犬体质量从3月龄开始极显著地大于母犬(P<0.01),体高从12月龄开始极显著地大于母犬(P<0.01),胸围只在6月龄极显著大于母犬(P<0.01)。在其它生长阶段中,公母犬间无明显差异(P>0.05)。河曲藏獒有较高的平均日增重,公、母犬最大日增重分别为220.66 g,193.66 g,12月龄体质量分别为48.80 kg,44.65 kg。在断奶到6月龄期间加强对藏獒幼犬培育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育肥时间对延黄牛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育肥时间对延黄牛的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测量了延黄牛(阉牛)6,12,18,24,36月龄体重及体尺指标,比较了24月龄和36月龄的肉质性状。结果表明:随着育肥时间的延长,延黄牛体重、体高、体长、坐骨端宽和管围等体尺指标逐步提高,但体高、体长的增长幅度逐渐降低,体重、胸围、坐骨端宽、管围的最快增长期分别为18~24,6~12,12~18,6~12月龄。与24月龄延黄牛相比,36月龄个体眼肌面积显著增加(P0.05),大理石花纹等级显著提高(P0.05),背膘厚、粗脂肪含量、脂肪酸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精氨酸、甘氨酸、异亮氨酸、组氨酸、苯丙氨酸含量显著高于24月龄(P0.05),赖氨酸和脯氨酸含量极显著高于24月龄(P0.01)。不同育肥时间对延黄牛体重、体尺、产肉性能、肌肉品质和营养价值具有显著影响,延黄牛育肥至36月龄其牛肉品质更优、营养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0.
独龙牛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3月龄到132月龄87头独龙牛体重及主要体尺指标进行观测,构建了不同体尺性状与体重间的回归关系,分析了不同类型牛的体尺指数。结果显示,独龙牛的早期生长速率最快,随着年龄增加,生长速率下降,到40~60月龄后生长基本停止,达到体成熟,整个生长期体重增长速率比其它指标快,成年公牛体重可达400 kg,母牛可达350 kg;成年公、母牛体高、十字高、体斜长、胸宽、胸围、髋宽、坐骨宽差异不显著(P0.05),额大宽、管围差异极显著(P0.01);早期独龙牛的体高较大,随着年龄的增加,体长的生长速度超过了体高,成年时体长大于体高;独龙牛具有较为典型的肉用和役用特征。  相似文献   

11.
洞庭湖区黄鳝性别与体长及体重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2年6月至2003年5月,对洞庭湖周边水域不同季节1 183尾野生黄鳝进行体重、体长测量及性腺观察鉴定.统计分析结果:黄鳝体长29 cm左右为I龄组,42 cm左右为Ⅱ龄组,49 cm左右为Ⅲ龄组,56 cm左右为Ⅳ龄组;雄性频率最高了,出现在5月(20.0%),其次为8月(16.7%),再次为4月05.4%)和3月15.3%);雌性平均体长为(28.4±5.9)cm,间性平均体长为(35.6±6.3)cm,雄性平均体长为(39.8±8.1)cm;体长25~30 cm的雌性与间性比为l:0.034,初步认为体长30 cm左右为性逆转的起点;体长30~50 cm是雌雄间体出现的高峰,50~60 cm是雄鳝出现的高峰;体长40 cm以下雌性占多数,50 cm以上雄性占多数,体重15 g以下几乎全为雌性(占99.2%),但有极个别的雌雄间体和雄性出现,体重15~25 g的雌性与间性比为l:O.067,初步认为体重25 g左右为性逆转的起点;体重25~55 g是雌雄间体出现的高峰,体重150 g以上仍有部分雌性个体;黄鳝人工繁殖选择野生黄鳝体重65 g以下,体长40 cm以下,可基本保证雌鳝占大部分;黄鳝体重65 g以上,体长50 cm以上,可基本保证雄鳝占大部分.  相似文献   

12.
瓯江彩鲤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和雌性个体生育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瓯江彩鲤(Cyprinus carpio var.color)体重和形态特征等19个参数的两性异形及雌性个体生育力.结果表明:除特定体长1龄雌性个体的体高和体重显著小于雄性个体外,其它17个性状不存在显著的雌雄两性异型.在2龄鱼中,雌性个体的头长、头宽、头高、眼后头长、眼间距、尾鳍长、体重和躯干重显著大于雄性个体,而体高却显著小于雄性个体,其它性状也不存在显著的雌雄两性异型;对这9个差异显著的形态特征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第一和第二主成分共解释67.6%的变异,体高、体重和躯干重在第一主成分有较高的正负载系数(解释42.9%变异),头宽和眼间距在第二主成分有较高的正负载系数(解释24.7%变异).以年龄、性别为固定效应的两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显示,1龄鱼第一主成分的分值显著小于2龄鱼,雌性第二主成分的分值显著大于雄性,其它主成分的年龄、性别间无显著差异,两因素交互作片{对第一、第二主成分的分值亦无显著影响.雌性个体的生育力结果表明,瓯江彩鲤的怀卵数量与体长和体重回归关系显著.偏相关分析表明,雌性怀卵数量与体重呈显著的正相关(P<0.004),而与体长的相关不显著(P=0.502).生育力选择是瓯江彩鲤个体大小和局部特征两性异形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黑毛和牛与延边牛杂交的效果。[方法]对不同阶段(6、12、18、24月龄)F1、F2代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F2代公牛6、12、18、24月龄体重均显著高于F1代(P<0.05),不同月龄F2代母牛体重与F1代无显著差异;18月龄F2代公牛体斜长显著高于F1代(P<0.05);不同月龄F2代无论公牛还是母牛胸围均显著高于F1代(P<0.05);F2代公牛腹围在6月龄、12月龄、18月龄均显著高于F1代(P<0.05);F2代母牛各月龄腹围均显著高于F1代(P<0.05);F2代公牛6月龄十字部高、24月龄管围显著高于F1代(P<0.05);F2  相似文献   

14.
应用DF-REML法估计牙鲆性状遗传参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单性状无重复模型,利用非求导约束最大似然法(DF-REML),对牙鲆在185、235、345、465日龄下的体长、体高、体重、肥满度等性状遗传参数进行估计。结果表明,以上指标各日龄下遗传力范围分别是0.23~0.3、0.2~0.29、0.22~0.32、0.19~0.26;性状表型方差中遗传方差所占比重较小,环境方差较大,性状表型值受环境影响较大;各日龄下的体长、体高、体重间表型相关极显著(P≤0.01),体长、体高与肥满度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体重与肥满度表现为显著正相关(P≤0.05);遗传相关性表现趋势与表型相关性一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自繁纯血马马驹0~12月各月龄段马驹体重、体尺生长情况,测定、分析体重、体尺生长和增长的变化,为自繁纯血马马驹科学饲养及科学日粮配方提供数据依据。【方法】 选择2019年3月出生,平均体重(51.00±6.27) kg的纯血马马驹40匹,公母各20匹,按照性别分为公驹组和母驹组,进行为期12个月的饲养监测试验。所有试验马驹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进行,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一致,按期测定马驹体重和体尺指标,并利用Logistic非线性生长曲线模型对0~12月龄纯血马驹体尺、体重数据进行拟合和分析。【结果】 (1)随着月龄的增长,马驹的体重、体尺均呈极显著性增加。公驹体重、体斜长和胸围极显著高于母驹,分别比母驹提高了6.59%(P<0.01)、2.62%(P<0.01)和2.28%(P<0.01),体高和管围显著高于母驹,分别比母驹提高了1.05%(P<0.05)和1.22%(P<0.05);(2)体重、体高、胸围及管围各阶段总增长和平均日增长公驹与母驹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体斜长0~6月龄阶段公驹总增长和平均日增长极显著高于母驹,分别比母驹提高了29.02%(P<0.01)和27.78%(P<0.01),在整个试验期间,公驹体斜长总增长和平均日增长均要高于母驹;(3)马驹的体重、体尺生长曲线拟合度均在0.93以上,尤其是体重、体高和胸围的拟合度,公驹和母驹分别达到了0.973 3、0.982 4,0.970 2和0.963 3、0.970 1、0.981 6,生长曲线模型拟合度较好。【结论】 马驹随着月龄的增加在增长,公驹的体重、体尺较母驹生长快,且在断奶前增长更明显。Logistic模型能较好的拟合0~12月龄纯血马驹体重、体尺的生长曲线。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血液生理生化方面研究和田羊品种的特性,探讨和田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与体重体尺性状的关系。【方法】测定7月龄、10月龄和田羊体重体尺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研究表明,和田羊7月龄与10月龄时,体高与体重,体高与胸围呈显著正相关(P0.05)。性别、年龄对某些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显著,7月龄、10月龄公羊的红细胞压积(HCT)均显著高于母羊(P0.05),7月龄与10月龄公羊的碱性磷酸酶(ALP)均高于母羊,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10月龄时,体重与总胆固醇(TC)、体高与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C)呈显著正相关(P0.05),管围与甘油三酯(TG)、碱性磷酸酶(ALP)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和田羊体重、体尺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为和田羊饲养管理及早期选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移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荷斯坦公犊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究移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荷斯坦公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方法】2013年7~12月选取年龄相近、体重差异不显著荷斯坦公犊28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将培养成功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按公犊体重×105个/kg干细胞稀释至8 m L颈静脉注射至其体内,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空腹测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和腰角宽,采血3 500 r/min离心15 min保存血清待检,共6次。【结果】培养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4、5、6月龄时,试验组平均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月龄时,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月龄时,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各项体尺指标在公犊生长发育高峰期时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血清中P含量在3、4、6月龄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清中Ca含量在5、6月龄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够显著增加荷斯坦公犊牛的发育速度,有效的增加其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补饲对放牧条件下断奶前马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试验动物选择品种、年龄、体重相近的3月龄健康伊犁马哺乳期马驹72匹,其中公马驹38匹,母马驹34匹,将公母驹随机混合分为2个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进行为期90 d的补饲试验,分别在试验第0、30、60、90天称量马驹体重,测量马驹体尺指标,并统计马驹体重和体尺的变化情况。[结果]3~6月龄补饲提高了母驹体重、体尺指标,但差异不显著;3~6月龄补饲也提高了公驹的体重和体尺指标。整体来看,3~4月龄马驹的各项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补饲能够提高母马驹的体高和体斜长,极显著提高公马驹体斜长的总增长和日增长,显著提高马驹体重和体高的总增长和日增长。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吉林芦花鸡的早期品种选育效果,采用Logistic、Gompertz 和 Bertalanffy 3种非线性生长模型对吉林芦花鸡 0~21周龄体重指标进行曲线拟合,并对120日龄的体重与体尺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种非线性生长曲线的拟合度较高,R2均超过0.99,均能拟合吉林芦花鸡生长曲线,其中,Gompertz 模型的拟合度最高,拟合效果最好。120日龄吉林芦花鸡的体重与体尺间存在相关性,其中,公鸡体重与胫长、胸深、胫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龙骨长、骨盆宽呈显著正相关(P<0.05);母鸡体重与体斜长、胫长、龙骨长和胸深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骨盆宽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20.
[目的]2012年5 ~10月于昭苏新疆大明畜牧公司育肥场放牧补饲育肥新疆褐牛公犊.[方法]选取10月龄新疆褐牛公犊70头,分为对照组(放牧)和试验组(放牧加补饲).分别于5、6、7、8和9月测定公犊体重和体尺,采集血样、牧草.[结果]暖季放牧加补饲能显著提高公犊的体重和日增重(P<0.01),试验组全期平均日增重956.94 g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3.61 g,提高了66.83;;补饲显著提高了公犊血清中磷的含量(P<0.01),从6到9月试验组试验组公犊血清磷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高出18.85;、31.28;、17.36;和6.58;,补饲对放牧公犊血清钙含量影响不大,两组血清钙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补饲使试验组公犊的体高、胸围、管围等体尺的变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说明暖季放牧补饲能显著提高公犊的日增重,同时还能加快其体高、胸围、体长等体尺的生长,暖季放牧中补饲适量的磷意义远大于补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