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普安银鲫胚胎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人工催产、人工授精获得普安银鲫受精卵,对其胚胎发育过程和各发育时期外部形态特征进行了连续观察,并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其胚胎发育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普安银鲫受精卵近似圆球形,淡灰色,沉性卵,强粘性;卵径1.50mm,吸水后1.88mm;受精后开始形成卵间隙,且植物极的卵间隙大于动物极的;卵间隙形成过程中卵黄收缩,略变小。普安银鲫胚胎发育过程可分为23个发育期,水温18℃时需98.72h出膜,水温24℃和26℃时分别需要56.48h、48.2h出膜。不同温度条件下,普安银鲫胚胎发育早期(胚盘~原肠胚)在18℃恒定水温条件下存活率最高,发育后期阶段(神经胚~出膜)在24℃恒定水温条件下存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在水温24℃下,研究了普安银鲫(Carassius auratus)胚胎发育过程中脂蛋白脂酶(LPL)、肝脂酶(HL)和总脂酶(GE)活性的变化特点及维生素C溶液浸泡对其影响。结果显示:(1)胚胎中LPL、HL和GE的比活力与全活力比成熟卵中高。(2)随胚胎发育,LPL、HL和GE比活力与全活力上升,自原肠中期始,LPL和HL的活性显著升高(P<0.05),出膜前期达最高。(3)30mg/L维生素C溶液浸泡促使普安银鲫胚胎发育过程中LPL、HL和GE比活力与全活力升高。合子中LPL和HL基因可能在原肠期开始表达,合成脂质水解酶分解脂质,为胚胎发育提供能量。在水体中添加适宜水平的维生素C能促进普安银鲫胚胎发育,维持机体内脂质的正常代谢。  相似文献   

3.
洞庭青鲫的生活习性与彭泽鲫、银鲫等相似.都属底栖鱼类,对环境有极强的适应能力。适应池塘、湖泊、水库、网围、网箱等养殖与增殖。并可与各种鱼类混养.更适合于在鲢、鳙、草、团头鲂等鱼类混养的肥水池塘中养殖;喜栖息在底质肥沃、水草茂盛的浅水区。能适应各种环境条件,对水温的适应范围广。我国的南北方都能生长,最适温度在20~25℃,水温8℃左右时.  相似文献   

4.
松浦银鲫主要形态学性状:体高/体长比为42.6%,头长/ 体长比为26.7%,体厚/体长比为20.3%,尾柄长/体长比为12.7%,尾柄高/体长比为16.8%,背吻距/体长比为49.9%,背尾距/体长比为56.2%,体厚/头长比为76.4%。侧线鳞数和侧线至背鳍基部及侧线至腹鳍基部的鳞片数为327/7,第一鳃弓左鳃耙数为50.5个,体背部青灰色,体侧淡绿色,腹部姜黄色。上述指数除头长/体长比外,都与方正银鲫明显不同,而细胞遗传学特征与方正银鲫相同,群体中雄性极少,为雌核发育群体。松浦银鲫个体较大,生长较快,一龄鱼稍快于方正银鲫,体重30克以上;二龄鱼体重约160克。群体生产力,在与鲤、链等鱼混养情况下,亩产30-45公斤。由于松浦银鲫体高较高,1-3龄鱼的肥满系数明显高于方正银鲫,鱼肉营养成份中,粗脂肪在鲜肉(3.6%)和干肉(14.8%)中都明显低于正方银鲫, 这是松浦银鲫的一个极有价值的指标。松浦银鲫和方正银鲫一样繁殖力极强,2龄极能成熟和繁殖,因此其生产能力很大。  相似文献   

5.
同水体银鲫与普通鲫遗传多样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采样,用20对具有稳定扩增的银鲫微卫星引物对样品进行扩增,结果如下:2003年样品三倍体银鲫与二倍体鲫的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5885、0.6066;2004年样品两者的平均杂合度为0.5946、0.6091。2003年样品三倍体银鲫与二倍体鲫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6331,两者的遗传距离为0.3669;2004年样品两者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6173,遗传距离为0.3827。两年测定的结果显示三倍体银鲫的杂合度略低于二倍体鲫,两者的遗传距离较近,在所扩增的大部分微卫星位点上基因型相同或相似,其差异为种内差异,三倍体银鲫是鲫的一个特殊种群,在进化上,三倍体银鲫可能是从鲫分化而来的,是其在特殊的环境下的一种适应。  相似文献   

6.
在水温24℃下测定了普安银鲫胚胎发育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在成熟卵中具有活性,分别为(10.213±0.458) U/mg、(8.701±0.371) U/mg和(55.485±4.896) U/mg ,属母源性抗氧化酶。对照组从成熟卵发育至出膜前期,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逐渐升高,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呈“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在心跳期降到最低,为(6.175±0.532) U/m g ,随后其活性开始上升。30 m g/L的维生素C组,普安银鲫胚胎从受精卵至出膜前期,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总体上高于对照组。胚胎发育过程中母源性抗氧化酶发挥重要作用;孵化水体中适宜质量浓度的维生素C提高了胚胎期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南方大口鲶胚胎发育及温度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描述了南方大口鲶在水温23.1-25.8℃时的胚胎发育的过程,研究了不同水温下胚胎发育的孵化时数,并对其胚胎发育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南方大口鲶胚胎发育的最适水温为20-25℃,其发育的生物学零点为8.6℃。  相似文献   

8.
以红鲫为父本,芙蓉鲤为母本的杂交组合形成芙蓉鲫。对芙蓉鲫受精卵进行胚胎发育观察和摄影,同时记录胚胎发育时序和测量性状。芙蓉鲫母本成熟卵子成黄色,圆形,有粘性,卵质分布均匀。水温21℃ ̄23℃,受精后50min,细胞动物极出现卵裂,10h进入原肠期;15h进入神经胚胎期;19h30min进入器官形成期,65h开始出膜。  相似文献   

9.
温度、盐度对大银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银鱼胚胎发育的温度、盐度生态幅较宽,适温范围为0.9~1.52℃.孵化过程中昼夜温差不宜超出1~3℃。胚胎发育的盐度上限为18%,仔鱼在4.3%以下可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10.
将人工催产自然产出的乌鳢受精卵置于不同水温条件下进行胚胎发育观察,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范围内,乌鳢胚胎发育所需的时间与水温呈负相关关系,表达式为:y=273.42e^-0.07x。胚胎发育适宜温度范围为23-28℃,最适温度为25℃。  相似文献   

11.
华丰高背鲫、扬子大鲫是我基地科研人员与美国、德国、匈牙利科学家合作,一反传统的育种思路,采用全新的多倍体诱导、杂交等生物技术培育出的2种鲫鱼新品种。这2种鲫鱼均具有肉味美、产量高、易饲养等特点,比目前我国正在推广的其它优良鲫鱼生长还快25%~30%。l生物学特性1.1生活习性 华丰高背鲫和扬子大鲫均为广温性鱼类,适温0~42℃,华丰高背鲫最适生长温度20~28℃,扬子大鲫为24~30℃;均行底栖生活,喜在底质肥沃且水草繁茂的浅水区栖息和摄食。冬季则集群到深水处越冬。1.2食性 华丰高背鲫和扬子大鲫…  相似文献   

12.
我县于1995年引进试养异育银鲫,在进行配养和二龄养成取得理想效果后,1997年又在县鱼种场3.1亩坑塘中进行了主养异育银鲫当年育成商品鱼试验,该试验自1月20日放苗至10月12日结束。经干塘测产,总产银鲫967.2kg.家鱼603.5kg;亩产银鲫312kg,家鱼195Kg.银鲫平均个体重203g。主要技术要点如下;1.放养早繁苗种。利用早繁苗种延长其生长期是当年养成取得理想规格的关键措施,我局于1997年4月20日从省淡水所购进第一批早繁银鲫乌仔,规格1~1.5cm。比养殖常温苗种提前放苗20天左右,保证银鲫有较长的生长时间。2.肥水下塘。银鲫食性…  相似文献   

13.
匙吻鲟大规格鱼种的池塘培育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小平 《水利渔业》2004,24(6):40-40
匙吻鲟是一种纯淡水鱼类,能常年生活在内陆江河、湖库及池塘中,适温范围为0~37℃,最适生长温度22~30℃,食性以浮游动物为主,人工驯化可食颗粒饲料,性情温和,习性与花鲢相似,易捕捞。我单位渔场于2003年5月4日引进匙吻鲟水花1万尾,经暂养池饲养达寸片后转入鱼种池主养,并搭配银鲫套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有关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渤海南部黄鲫幼鱼的季节分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渤海南部黄鲫幼鱼随水温上升,迅速向外海回游,遍及整个渤海湾及莱州湾西部,随水温下降,幼鱼又向近岸回游,活动范围缩小。7-9月黄鲫幼鱼适宜水温为22.2-29.0℃,盐度12.96-33.31。数量分布与温度间呈密切负相关,与盐度呈抛物线相关。  相似文献   

15.
影响导育银鲫集群浮水摄食的原因及对策和鲤鱼一样,异育银鲫(以下简称银鲫)集群浮水摄食需要人工驯化。而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大多有这样的体会:银鲫不象鲤鱼那么容易驯化,难以养成集群浮水摄食的习惯。其原因及相应的对策,大致有以下几种。1.银鲫数量不足以形成集...  相似文献   

16.
漫话银鲫     
漫话银鲫银鲫是鲫鱼的一个亚种,外形与鲫相近,但在体型、侧线鳞、红血球、肝组织、染色体等多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最简单直观的鉴别方法是以侧线鳞数30为界,多于30者归为银鲫,少于30者归为鲫。银鲫不仅具有普通鲫鱼味道鲜美、适应性广、食性杂、繁殖快的优...  相似文献   

17.
本文查明了水温极限对两个种群的银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isutch胚胎及仔鱼发育率的影响,以及孵化温度的上限和下限。在稳定的孵化温度下,胚胎能经受1.3~12.4℃的温度范围,在14℃以上或1.3℃以下几乎100%死亡。最大的死亡率发生在胚胎发育早朝,尤其是在胚孔封闭前。除了在最高孵化温度(10.2℃)下,一时性的温度突然变化时间持续8小时,变幅从增加8.4℃到减少6.2℃(包括下降到0.1℃)其胚胎死亡率很少增加甚至不增加。温度对发育时间的影响不是呈直线相关的,有时温度微小的变动会导致发育率明显的变化,尤其在孵化温度的上限和下限时。文中列出的一组公式表明温度与达到50%孵化率和完成100%卵黄吸收所需积温的相关关系;男一组公式则表明温度与达到50%孵化率和100%卵黄吸收的天数之问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气相色谱分析法,对野生银鲫背部肌肉脂类脂肪酸的组成和人工养殖银鲫、白鲫相比较。野生银鲫和人工养殖银鲫、白鲫背部肌肉脂类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基本相同,野生银鲫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24.55~27.30%,人工养殖银鲫为23.35~23.97%,白鲫为23.73%;—烯酸的含量野生银鲫比人工养殖银鲫、白鲫低,野生银鲫—烯酸的含量为23.97~29.53%,人工养殖银鲫为41.81~42.52%,白鲫为46.53%;多烯酸的含量野生银鲫比人工养殖银鲫、白鲫高,野生银鲫多烯酸的含量为41.53~46.77%,人工养殖银鲫为28.91~32.58%,白鲫为27.46%;其中ω_3族脂肪酸的含量野生银鲫亦比人工养殖银鲫、白鲫高,野生银鲫ω_3族脂肪酸的含量为25.74~27.99%,人工养殖银鲫为11.86~12.99%,白鲫为6.43%,而且ω_3/ω_6族脂肪酸的比率,野生银鲫也同样大于人工养殖银鲫、白鲫;野生银鲫ω_2/ω_6族脂肪酸的比率为1.37~1.74.人工养殖银鲫为0.60~0.87,白鲫为0.31.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导了1996年对松浦银鲫进行强化培育,采用LRH-A与鲫鱼脑垂体混合剂给松银鲫催产,利用鲤鱼雄性,通过网箱催产,人工干法授精。网箱孵2化,获产率75%,受精率75%.孵化率67%。本文还就松浦银鲫人工繁殖中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冷休克诱导天然雌核发育银鲫♀×鲤鱼♂四倍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天然雌核发育方正银鲫四倍体杂种的初步研究。1984年,银鲫♀×鲤鱼♂授精2分钟后的受精卵在0~1.5℃的水中冷处理20分钟,获得四倍体杂种。1986~1990年,杂种子1代和它的回交杂种(F_1和第1~4次的回交杂种雌鱼)与雄鲤进行了回交。它们的染色体数目约为200±,红细胞核体积约为银鲫的1.3倍。1987年同池饲养的四倍体回交子代的体重是三倍体银鲫的1.47倍。四倍体杂种基本上保持了银鲫的性状与习性,而且相当稳定,同时它们也能够繁殖。因此,它们可作为水产养殖的鲫鱼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