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丁香叶水提物对猪链球菌生物被膜干预与消除作用的研究,为猪链球菌生物被膜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分别通过结晶紫染色(CV)和扫描电镜(SEM)的方法研究了丁香叶水提物对猪链球菌生物被膜的作用及生物被膜的形态变化。结果显示,1/2 MIC时,丁香叶水提物对猪链球菌生物被膜的干预、消除作用影响极显著(P<0.01)。表明丁香叶水提物不仅对猪链球菌生物被膜形成有抑制作用,而且对成熟的生物被膜有消除作用。  相似文献   

2.
猪链球菌耐药性与生物被膜的形成有关,本试验选取常用的20味清热解毒的中药,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20味中药水提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采用卡尔加里生物被膜装置和平板稀释法测定20味中药在亚MIC(1/2 MIC)药物浓度下对生物被膜的干预作用,结果表明:丁香叶、金银花、黄芩、穿心莲、黄柏和鱼腥草等中药水提物干预生物被膜效果显著(P0.05)大黄、黄连水提物干预生物被膜效果极显著(P0.01),通过细菌计数发现,0~72h,1/2MIC中药提取物对猪链球菌数量影,响不显著(P0.05)。丁香叶、大黄和黄连水提物对生物被膜中的猪链球菌具有很好的杀灭作用(P0.05)。  相似文献   

3.
通过微量稀释法、结晶紫染色法、生物被膜内活菌计数及生物被膜的形态学观察,探讨黄连水提物、盐酸小檗碱及黄连碱对猪链球菌生物被膜的体外干预作用。结果显示,黄连水提物、盐酸小檗碱、黄连碱对猪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00μg/mL、62.5μg/mL、62.5μg/mL。亚抑菌浓度的黄连水提物、盐酸小檗碱和黄连碱均可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盐酸小檗碱作用后生物被膜内活菌数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电镜观察可见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黄连水提物、盐酸小檗碱和黄连碱试验组生物被膜结构被破坏,菌量明显减少。研究表明,50μg/mL黄连水提物、31.25μg/mL盐酸小檗碱和31.25μg/mL黄连碱对猪链球菌体外生物被膜的形成具有显著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4.
旨在观察蒲公英水提物对猪链球菌的抑菌作用及其对生物被膜形成的干预作用。通过水提法提取蒲公英的活性成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蒲公英水提物中绿原酸的含量。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测定蒲公英水提物和绿原酸对猪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利用结晶紫染色(CV)和扫描电镜(SEM)检测蒲公英水提物和绿原酸对猪链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蒲公英水提物中绿原酸含量为5.833mg·mL-1;蒲公英水提物对猪链球菌的MIC和MBC分别为62.5和250mg·mL-1;绿原酸对猪链球菌MIC和MBC分别为2.5和10mg·mL-1。扫描电镜观察可见阴性对照组细菌镶嵌于生物被膜中,细菌周围有厚厚的黏液层,而蒲公英水提物和绿原酸均能使细菌生物被膜中的细菌数量和生物被膜的形态发生明显变化,细菌数量明显减少,未见有黏液成分和胞外基质,二者对猪链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均有抑制作用,均呈剂量依赖性。结果提示,蒲公英水提物对体外猪链球菌生物被膜形成具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蒲公英水提物对体外猪链球菌生物被膜形成抑制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绿原酸。  相似文献   

5.
红蓼提取物杀虫活性及其对粘虫的作用方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虫体浸渍法和夹毒叶碟法等方法研究红蓼(Polygonum orientale L.)提取物杀虫活性及其对粘虫的作用方式,为利用该植物研制新型植物源杀虫剂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红蓼的最高杀虫活性部位是种子和秋季茎秆,甲醇提取物稀释5倍液对粘虫(Mythi mnaseparate Walker)5龄幼虫的触杀死亡率分别为21.18%和20.29%。种子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的触杀作用以乙醇最强,校正死亡率可达41.97%;秋季茎秆则以甲醇最强,校正死亡率为20.29%。种子和秋季茎秆乙酸乙酯萃取物的触杀死亡率分别为88.89%和59.20%,二者的LC50值分别为8.6466 g(浸膏)/L和29.0484 g(浸膏)/L。种子和秋季茎秆乙酸乙酯萃取物稀释10倍液对菜粉蝶(Pieris rapae L.)4龄幼虫的触杀死亡率均达100%,种子乙酸乙酯萃取物稀释5倍液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3龄幼虫、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bner)和甘蓝夜蛾(Mamestra brassicae L.)5龄幼虫的触杀死亡率分别为70.27%、87.50%和90.00%。种子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粘虫3龄幼虫的胃毒死亡率可达57.14%,秋季茎秆乙酸乙酯萃取物对3龄幼虫的生长发育抑制率为30.45%。  相似文献   

6.
为了考察大黄水提物对2型猪链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探索大黄水提物干预猪链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作用机制,试验利用iTRQA技术测定亚抑菌浓度的大黄水提物干预2型猪链球菌生物被膜形成中蛋白质的表达,从参与细胞代谢活动和分子功能的角度分析细菌不同部位的差异蛋白,并对差异蛋白间的作用关系进行String分析。结果表明:药物对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57个蛋白表达产生影响,其中上调蛋白34个、下调蛋白23个。这些差异蛋白主要参与代谢、催化、RNA结合及蛋白质合成等活动。核糖体差异表达蛋白间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主要为50S核糖体蛋白和30S核糖体蛋白。说明大黄水提物可能是通过干扰QS系统、细菌的黏附及蛋白质表达来抑制2型猪链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通过细胞培养板法研究了猪链球菌2型生物被膜的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大部分猪链球菌均具有不同程度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其中3株(3/15)形成能力较强;猪链球菌生物被膜的成熟约需60 h,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是影响生物被膜形成的重要因素;生物被膜中的多糖含量显著高于浮游菌;氨苄青霉素钠和阿莫西林对这3株猪链球菌生物被膜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均高于游离菌约2 500倍;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生物被膜内猪链球菌彼此黏连,形成致密的三维立体结构。对猪链球菌生物被膜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为进一步揭示生物被膜的形成机制、耐药机理,以及清除生物被膜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穿心莲内酯影响猪链球菌生物被膜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探究穿心莲内酯对猪链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为猪链球菌病的耐药性提供替代疗法。试验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穿心莲内酯对猪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利用结晶紫染色(CV)和扫描电镜(SEM)检测穿心莲内酯对猪链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穿心莲内酯对猪链球菌的MIC和MBC分别为0.25和0.5mg·mL~(-1);2)扫描电镜观察可见阴性对照组细菌镶嵌于生物被膜中,而穿心莲内酯在亚抑菌浓度下(1/2MIC、1/4MIC、1/8MIC)能使细菌生物被膜中的细菌数量和生物被膜形成量均减少,并呈剂量依赖性;3)luxS基因和毒力基因的RT-PCR检测显示亚抑菌浓度(1/2MIC、1/4MIC)的穿心莲内酯明显降低gapdh、sly、fbps、ef和luxS基因的转录,显著增加cps2J、mrp和gdh基因的转录;4)哈维氏弧菌生物发光法测定细菌培养液显示穿心莲内酯在亚抑菌浓度下(1/2MIC、1/4MIC、1/8MIC)对猪链球菌AI-2信号分子的产生有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穿心莲内酯亚抑菌浓度的干预可抑制猪链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并且可致毒力基因表达水平差异。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的大蒜素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试验采用XTT法检测了不同浓度大蒜素(512,256,128,64,32,16,8,4,2,1μg/m L)处理对不同生长时间的金黄色葡萄球菌N2分离株生物被膜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素浓度与OD450值呈反比。512μg/m L浓度大蒜素作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N2菌株后测得的OD450值均0. 1,表现为对生物被膜的强烈抑制作用;256,128,64,32,16,8,4μg/m L浓度大蒜素作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N2菌株后测得的OD450值均≥0. 1~≤0. 4,表现为对生物被膜的明显抑制作用;2,1μg/m L浓度的大蒜素作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N2菌株后测得的OD450值均0. 4,表现为对生物被膜的微弱抑制作用。说明大蒜素浓度是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N2分离菌生物被膜的主要因素,大蒜素浓度为512μg/m L时呈现明显的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抗菌肽Temprine-La(S)(T-La(S))、Temprine-La(FS)(T-La(FS))、RGD-T-La(S)和RGD-T-La(FS)对2型猪链球菌(SS2)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通过结晶紫染色法(CV)检测SS2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微量稀释法测定抗菌肽对SS2生物被膜的最小生物被膜抑菌浓度(MBIC)和最小生物被膜杀菌浓度(MBEC);结晶紫染色法和扫描电镜(SEM)检测抗菌肽对SS2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XTT法检测抗菌肽对SS2生物被膜代谢活性的影响;苯酚硫酸法检测抗菌肽对SS2生物被膜胞外多糖含量的影响;建立猪链球菌-斑马鱼感染模型,HE染色法观察T-La(FS)对斑马鱼脑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抗菌肽对SS2生物被膜相关基因及对斑马鱼炎性细胞因子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SS2具有良好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T-La(S)、RGD-T-La(S)、T-La(FS)和RGD-T-La(FS)对SS2生物被膜的MBIC分别为31.3、15.6、7.8和15.6μg/mL;MBEC分别为62.6、31.2、15.6和31.2μg/mL;结晶紫染色结果表明,抗菌肽对SS2生物被膜的形成有抑制作用;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抗菌肽使SS2生物被膜中的细菌数量和生物被膜的形态发生明显变化,细胞外基质大量减少;XTT法结果显示,抗菌肽可显著降低SS2生物被膜的代谢活性;苯酚硫酸法结果显示,抗菌肽能有效抑制SS2生物被膜合成胞外多糖;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抗菌肽作用后降低了SS2生物被膜基因的转录水平;T-La(FS)作用后TLR2、MyD88及促炎性细胞因子基因的转录水平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抗炎性细胞因子基因的转录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抗菌肽主要通过影响生物被膜相关基因转录水平和阻断胞外多糖的合成与分泌来抑制SS2生物被膜的形成,其中T-La(FS)可能通过抑制TLR2信号通路中TLR2和MyD88分子表达,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减轻脑膜炎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1.
研究鱼腥草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干预作用。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鱼腥草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的最低抑菌浓度;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扫描电镜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评估鱼腥草水提物对CMCC(B)26003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最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鱼腥草水提物对O-乙酰丝氨酸硫化氢裂解酶B(O-acetylserine sulfhydrylase-B)cysM基因转录的影响。结果显示,鱼腥草水提物在12.500 mg/mL、6.250 mg/mL、3.125 mg/mL质量浓度下均可以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在12.500 mg/mL质量浓度下可下调cysM基因的表达。鱼腥草可能通过下调cysM基因的表达而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从桑枝皮醇提物萃取的不同组分及其体外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桑枝皮中获取有效的药用功能性成分,以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进一步萃取并分离桑枝皮醇提物(MBBEE)中的活性成分,获得的正丁醇萃取组分(n-BuOH)和剩余水相组分(Res)占MBBEE总量的94.26%(其中Res组分得率达73.72%,n-BuOH组分得率为20.54%),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3种萃取组分的得率总共不足2%。对各种样品的活性成分检测表明,MBBEE中含有的总黄酮、总多酚和总糖3种活性成分分别为39.99、56.24和16.37mg/g,而以上3种活性成分在n-BuOH组分中分别为74.25、107.49和14.21mg/g,在Res组分中分别为262.16、118.70和75.88mg/g。对各种样品的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游离氨基酸含量为n-BuOH组分>MBBEE>Res组分。各种样品的体外生物活性试验显示,MBBEE、n-BuOH组分和Res组分均具有很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以及对酪氨酸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其中:对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以Res组分最强,抑制中值(IC50)为100μg/mL;对酪氨酸酶抑制活性以n-BuOH组分最高,IC50为5.2μg/mL;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以Res组分最高,IC50为2.8μg/mL。试验结果表明,从桑枝皮醇提物中萃取的n-BuOH组分和Res组分是降血糖以及抗氧化、抗衰老、美白的功能性成分。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甘草多糖对副猪嗜血杆菌在体内外生长的影响,本研究首先利用平板计数法和分光光度法分别分析甘草多糖在体外对副猪嗜血杆菌生长速度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然后将100 LD_50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小鼠,观察甘草多糖对小鼠的保护力。最后将0.01 LD_50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小鼠,迫杀小鼠后检测副猪嗜血杆菌在脾脏、肝脏、肺脏和心血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在低浓度时(10μg/m L、20μg/m L和50μg/m L),甘草多糖随着浓度的增加对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12(HS1075)的生长速度和生物被膜形成呈逐渐促进趋势,但高浓度时(100μg/m L和200μg/m L),生长速度与50μg/m L相比并无明显区别,但仍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而对副猪嗜血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副猪嗜血杆菌口服感染小鼠的LD_50为2.00×10~7 cfu。高剂量(100 mg/kg)甘草多糖对于100 LD_50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可提供60%的保护力。0.01 LD_50副猪嗜血杆菌攻毒小鼠,随着甘草多糖浓度增加小鼠脾脏、肝脏、肺脏和心血的细菌量逐渐减少。结果表明,在体内甘草多糖可以提高小鼠抵抗副猪嗜血杆菌的感染,对甘草多糖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畜牧与兽医》2015,(1):106-108
采用结晶紫染色半定量法对实验室分离的15株猪链球菌进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分离的15株菌中有1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中等,8株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较弱,6株菌没有形成生物被膜;采用试管两倍稀释法检测中草药(金银花、马齿苋、罗布麻)水提取物对形成生物被膜能力不同猪链球菌进行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测定,在低于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下对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中等的1株链球菌进行中草药对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显示:形成生物被膜能力越强,测得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值就越大,不同药物浓度对猪链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不同。该研究为猪链球菌病防治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血根碱体外抑菌作用及其对细菌生物被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了解血根碱的体外抑菌能力及对细菌生物被膜的作用。通过管碟法测定不同浓度的血根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凝结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能力,并与国家允许添加的饲用抗生素盐酸金霉素比较;构建3种致病菌的细菌生物被膜;研究血根碱对其作用效果。结果表明:0.32 g/L的血根碱抑菌效果明显,并且优于盐酸金霉素;采用刚果红平板法及银染法鉴定细菌生物被膜;通过菌落计数发现,0.16 g/L血根碱可以清除细菌生物被膜。血根碱具有较强的体外抑菌能力,又能有效清除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形成的细菌生物被膜。  相似文献   

16.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木糖发酵液中乙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GC)联用测定木糖发酵液中乙醇的方法。针对目标组分详细研究了萃取头的种类、萃取时间、萃取温度、pH值、离子强度及解吸条件对HS-SPME的影响。GC载气(高纯氮气)流速为4.0mL/min,色谱柱为DB-ALC2毛细管柱(30m×0.53mm,2μm),柱温:40℃;在优化的条件下,以叔丁醇为内标物,内标法-校准曲线法定量,测定乙醇的线性范围为50~300μg/L;检出限(3倍噪声)为4.19μg/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回收率为91.01%~97.90%。该方法用于木糖发酵液中乙醇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畜禽肉中泰妙菌素残留的分析方法。试样经磷酸盐缓冲液(pH=8.0)-乙酸乙酯混合提取,经水饱和正己烷除脂后,过MCX固相萃取小柱净化,采用LC-MS/MS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外标法定量。泰妙菌素在0.5~50μg/L的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大于0.999。其检出限为0.25μg/kg,定量限为0.5μg/kg。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鸡肉中泰妙菌素残留的分析方法。试样经磷酸盐缓冲液(pH8.0)-乙酸乙酯混合提取,经水饱和正己烷除脂后,过MCX固相萃取小柱净化,采用HPLC-MS/MS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内标法定量。泰妙菌素在0.5~50μg/L的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大于0.999。其检测限为0.25μg/kg,定量限为0.5μg/kg。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inlK基因对Lm90SB2菌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及其生物被膜与消毒剂抗力的关系,以期为有效防控单增李斯特菌污染提供参考。【方法】 以单增李斯特菌Lm90SB2为试验菌,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单增李斯特菌F2365 inlK基因序列(登录号:AE017262),应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用于扩增inlK基因上、下游同源臂片段及验证缺失株的特异性引物,以同源重组技术构建inlK基因缺失株,并通过旁外侧引物运用PCR方法进行缺失株检测。将标准菌株Lm90SB2和构建的缺失株分别培养8、12、24、48 h后进行结晶紫染色,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形态变化,并用酶标仪测定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用含3 g/L卵磷脂+3 g/L吐温80的PBS溶液和含10 g/L卵磷脂+20 g/L吐温80的PBS溶液作为新洁尔灭消毒剂的中和剂,含5 g/L硫代硫酸钠+5 g/L卵磷脂+20 g/L吐温80的PBS溶液和含10 g/L硫代硫酸钠+30 g/L卵磷脂+20 g/L吐温80的PBS溶液84消毒剂的中和剂,设消毒剂+菌悬液、消毒剂+菌悬液+中和剂、中和剂+菌悬液、消毒剂+中和剂+菌悬液、稀释液+菌悬液(阳性对照)、稀释液+中和剂+培养基(阴性对照)6个试验组,进行中和剂的筛选,并检测不同浓度新洁尔灭(1∶15、1∶30)和84消毒剂(1∶50、1∶100)分别作用1、5、10、20 min时对2株菌的灭菌率。【结果】 PCR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缺失株Lm90SB2ΔinlK,且inlK基因的缺失导致Lm90SB2菌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P<0.01);含3 g/L卵磷脂+3 g/L吐温80的PBS溶液构成的中和剂可有效中和新洁尔灭消毒剂,5 g/L硫代硫酸钠+5 g/L卵磷脂+20 g/L吐温80的PBS溶液可有效中和84消毒剂。不同比例的新洁尔灭(1∶15、1∶30)和84消毒剂(1∶50、1∶100)消毒剂在1、5、10 min对Lm90SB2ΔinlK株的灭菌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Lm90SB2株(P<0.05;P<0.01),且在20 min时灭菌率均为100%。【结论】 inlK基因的缺失导致Lm90SB2菌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下降,且对消毒剂抗力减弱。  相似文献   

20.
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月桂酸单甘油酯(GML)对致病性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FC),利用时间-抑菌曲线分析GML对念珠菌的动态抑菌作用;通过XTT法测定GML对生物被膜形成早期1~4 h黏附阶段以及成熟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采用Sport assay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其对念珠菌生物被膜细胞活性和形态结构的影响,进而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GML作用不同时间抑制菌丝和芽管生成的程度,以及对生物被膜细胞表面疏水性的影响;最后用分子生物学qRT-PCR检测白色念珠菌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ALS3、HWP1、ECE1、ERG11及克柔念珠菌ERG11在不同处理组中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GML对克柔念珠菌的MIC为15.625 mg/L,MFC为31.25 mg/L,对白色念珠菌的MIC为250 mg/L,MFC为500 mg/L;GML作用有效延长了真菌生长的延滞期;对不同生长阶段(前、中、成熟期)生物被膜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克柔念珠菌生物被膜的最低黏附抑菌质量浓度(SMIC_(50))为62.5 mg/L,白色念珠菌SMIC_(50)1 000 mg/L;GML不仅可以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还可以破坏成熟生物被膜的维持,有效降低生物被膜的厚度和活力;并且对菌丝的形成及芽管长度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显著降低生物被膜细胞表面疏水性;白色念株菌ALS3、HWP1、ECE1、ERG11和克柔念珠菌ERG11基因均出现了不同倍数的下调趋势。结果表明,GML对浮游态和生物被膜态白色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尤其对克柔念珠菌抑菌效果明显。GML可以通过降低黏附、形态转换和杀真菌作用来抑制致病性念珠菌生物被膜的形成,还可以破坏成熟生物被膜的维持,有效降低生物被膜的厚度和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