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免疫荧光法、使用流式细胞检测仪对经H9亚型禽流感病毒人工感染SPF鸡、H9亚型禽流感油乳剂灭活苗免疫SPF鸡以及经免疫后使用H9亚型禽流感病毒攻毒后的SPF鸡外周血、脾脏、胸腺中T细胞表型亚类(CD4+、CD8+、TCR1+)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H9亚型禽流感油乳剂灭活苗免疫后抗原的缓慢释放可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机体的细胞免疫应答,使免疫活性T淋巴细胞得到活化,免疫后鸡体外周血中CD4+、CD8+和TCR1+T细胞的数量呈现出一明显升高的过程;同时,人工感染免疫鸡后,脾脏和胸腺TCR1+T细胞的数量上升,外周血CD4+、CD8+和TCR1+T细胞的数量少量降低或维持不变,随后短期即恢复正常;而人工感染SPF对照鸡后,外周血CD4+、CD8+和TCR1+T细胞的数量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为验证一株禽流感病毒(AIV)核蛋白(NP)中的3条T细胞表位候选肽NP89-97(PKKTGGPIY)、NP198-206(KRGINDRNF)和NP64-71(ERMVLSAF)的免疫原性,本研究构建了含有NP基因的重组质粒pCAGGS-NP,将其转染293T细胞,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表明NP蛋白在293T细胞中获得表达.重组质粒免疫鸡后,用间接酶联免疫实验检测发现重组质粒在鸡体内能诱导产生相应的抗体.将多肽NP89-97、NP198-206、NP64-71和不相关肽N71-78(WRRQARYK)在体外刺激免疫后鸡的脾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CD8+T淋巴细胞增殖分别为13.7%、11.9%、0.6%和0.4%;ELISA检测结果显示多肽NP89-97、NP198-206刺激后的淋巴细胞中IFN-γ的分泌量明显增加.本实验表明多肽NP89-97和NP198-206能在体外诱导活化的鸡淋巴细胞产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反应,为AIV NP的T 细胞表位.该研究结果对研究禽类抗流感病毒的免疫机制及抗流感疫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CD8~+T细胞表位通过MHCⅠ分子呈递到细胞表面,激活CTL细胞从而介导并调节机体抗内源性抗原的免疫应答。MHC-peptide稳定性试验通过TAP缺陷的RMAS细胞转染克隆在细胞水平鉴定CD8~+T细胞表位与MHCⅠ分子的亲和力;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通过检测IFN-γ的分泌水平评估抗原免疫后机体的细胞免疫应答能力,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高效性。四聚体技术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的表型和功能特征。论文介绍了CD8~+T细胞表位的特征和上述3种表位鉴定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研究进展,为CD8~+T细胞表位的鉴定和表位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重组鸡白细胞介素-2(IL-2)对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苗的免疫效果,将重组IL-2蛋白和禽流感灭活疫苗联合免疫14日龄SPF鸡,免疫后每周测定一次血清抗体效价﹑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最后计算攻毒保护率。试验结果表明:重组IL-2蛋白具有增强禽流感疫苗免疫效果的作用,提高了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增加了脾脏T淋巴细胞CD4+﹑CD8+亚群数量。  相似文献   

5.
自1997年以来,发现H5 N1、H9N2、H7N7亚型的禽流感病毒都能感染人。通常认为禽流感病毒在人体内复制受细胞受体和呼吸道细胞外抑制物的限制,但其确切机制却还不清楚。最近,科学家通过体外培养不同的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发现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分别感染不同的靶细胞。在单周期感染(single- cycle infection)过程中,人流感病毒主要感染无纤毛细胞(non-ciliated cells) ,而禽流感病毒和在鸡胚适应的具有禽流感病毒样受体特异性的人流感病毒主要感染有纤毛的细胞,这与无纤毛细胞上主要有人流感病毒受体(2 - 6位交联的唾液酸) ,有纤毛细胞上…  相似文献   

6.
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表达的菌体表面纤连蛋白结合蛋白A(FnbpA)在感染早期与宿主细胞粘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将其免疫小鼠后能够诱导机体产生强烈的Th1和Th17反应。但FnbpA诱导Th1和Th17反应的CD4~+ T细胞表位尚不清楚。本研究根据FnbpA二级结构及其与MHCⅡ分子的结合能力对CD4~+ T细胞表位进行预测与分析,选择并合成7个候选CD4~+ T细胞表位肽。将每个表位肽分别对FnbpA免疫的C57BL/6小鼠CD4~+ T细胞进行体外刺激,通过检测CD4~+ T细胞增殖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对免疫优势表位进行初步鉴定。再以初步鉴定的优势表位肽段免疫小鼠,并检测其诱导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水平。结果表明,表位肽F5(FnbpA488-505)能够显著诱导CD4~+ T细胞增殖并分泌高水平IFN-γ和IL-17A,而且F5在不同S.aureus菌株中高度保守。表明FnbpA_(488-505)是诱导CD4~+ T细胞分化为Th1/Th17的T细胞表位。本研究为S.aureus的FnbpA表位肽疫苗的进一步设计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有证据表明,TCR系统的多样性能促进CD8+T细胞群对突变的病毒肽链的识别,因此能防止病毒逃逸免疫,起到保护机体的作用。然而,TCR系统多样性对CD8+T细胞识别同源肽-MHC class I复合物(pMHC)功能的影响尚不清楚。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比较了3种A型流感病毒的表位特异性CD8+T细胞上的TCRβ链系统在C57BL/6(B6)小鼠中的作用,这3种TCRβ链系统分别是DbNP366-374、DbPA224-233和DbPB1-F262,DbPB1-F262是最近被研究出来的来源于流感病毒聚合酶B亚基(62~72个残基)+1阅读框的表位。与不同的pMHCs抗原性相关,与显著残基的位置无关,DbPA224-233和DbPB1-F262的特异性系统有类似差异,然而DbNP366-374群的差异却很小。更为重要的是,对3种表位特异性反应的反应量级、细胞毒素、TCR亲和力和细胞因子产物的平行分析表明,增加T细胞系统的多样性对反应并没有明显功能性的影响。因此,虽然不同的TCR系统对于识别突变表位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它在识别同源pMHC中的影响相当小。  相似文献   

8.
鸡脾脏中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免疫组化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研究鸡不同生长发育阶段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在脾脏中的发育过程。研究发现,CD3+和CD8+T淋巴细胞最早出现在18日龄鸡胚,CD4+细胞出现在20日龄鸡胚。随着日龄增长,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数量均呈上升趋势,在21日龄雏鸡脾脏中达到稳定。CD3+和CD8+细胞在动脉周围淋巴鞘和红髓中大量分布,而CD4+细胞主要分布在动脉周围淋巴鞘中。脾小体中也存在CD4+细胞,但不存在CD8+细胞。CD4+细胞数量始终少于CD8+细胞,两者的比值基本维持在0.3~0.5。结果表明,鸡出壳后初期,脾脏的细胞免疫功能迅速增强,并在21日龄时达到成熟水平。  相似文献   

9.
利用生物结构技术预测传染性支气管炎S1蛋白的1条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并合成相应的候选多肽(Sp6)。为了确定S1蛋白中确实存在该T细胞表位,并鉴定这条T细胞表位的正确性,构建了含有S1基因的重组质粒pCAGGS-S1,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确定该重组质粒可以在真核细胞表达后,将该重组质粒免疫SPF鸡,间接ELISA检测血清中的抗体。采集免疫鸡的脾淋巴细胞并用合成的候选多肽刺激,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脾淋巴细胞中IFN-γ的分泌量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CD8+T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初步确定该候选肽的正确性。间接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和间接ELISA试验结果表明,S1蛋白能够在293T细胞中获得表达并能够引起机体的体液免疫,说明S1蛋白具有反应原性,为进一步验证T细胞表位打下了基础;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Sp6刺激后的鸡的脾淋巴细胞中IFN-γ的分泌量明显增加;流式细胞检测发现经Sp6和不相关多肽NP89-97刺激后及空白对照,CD8+T淋巴细胞增殖分别为34.8%、2.6%、0。以上结果表明,多肽Sp6能在体外诱导活化的鸡淋巴细胞产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反应,是IBV S1的CTL表位。该研究结果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免疫机制和通用疫苗研究具有借鉴意义。此次研究结果表明多肽Sp6能在体外诱导活化的鸡淋巴细胞产生CTL,是IBV S1的CTL表位。该研究结果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免疫机制和通用疫苗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将H8N4亚型流感病毒的HA和NA基因插入双向转录/表达载体pHW2000中,并与本实验室保留的适应毒株A/PR/8/34(H1N1)的6个质粒pHW2000-PB2、pHW2000-PB1、pHW2000-PA、pHW2000-NP、pHW2000-M、pHW2000-NS共转染293T和MDCK混养细胞,在细胞内部完成病毒粒子的组装,然后接种SPF鸡胚,经3代扩毒后,成功拯救了H8N4亚型重组流感病毒,并对其进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本研究结果为该亚型禽流感病毒变异机理研究及疫苗的研制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鉴定禽流感病毒核蛋白(NP)中的T细胞表位,本研究根据蛋白结构预测技术预测了4个潜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NP120-128、NP163-172、NP85-92、NP67-74),并合成相应的候选短肽。构建了含有NP基因的重组质粒p CAGGS-NP,将其转染293T细胞。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NP蛋白能够在293T细胞中获得表达。重组质粒免疫SPF鸡后能够诱导鸡体产生特异的NP抗体。在合成的4条短肽中,NP67-74体外刺激免疫过p CAGGS-NP的鸡脾淋巴细胞可以显著提高脾淋巴细胞IFN-γ的分泌量,提示短肽NP67-74能够在体外诱导活化鸡淋巴细胞产生CTL,可能是AIV NP的CTL表位。该研究结果对流感病毒免疫机制和通用疫苗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选择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血凝素(HA)的两个保守T细胞表位基因和M2基因胞外保守序列(M2e),经人工合成并通过PCR扩增获得HA-M2融合表位基因,与载体p Fast Bac HTA连接,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 Fast HTA-HA-M2。阳性重组质粒转化DH10Bac感受态细胞,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含HA-M2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重组杆状病毒感染Sf9细胞72 h后,进行SDS-PAGE、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Western blot鉴定。利用目的蛋白免疫3周龄SPF鸡,采用ELISA测定抗体滴度,MTT试验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结果显示,目的蛋白HA-M2在昆虫细胞中有特异性表达,能被H9亚型AIV免疫阳性血清所识别,可诱导高滴度的AIV特异性抗体。试验结果为新型禽流感通用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H5N1禽流感病毒(AIV)感染对SPF雏鸡免疫器官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以7日龄SPF雏鸡为研究对象,应用组织化学技术结合病理学方法,通过T细胞数量、增殖功能、CD4~+和CD8~+亚型数量及其比值变化的检测,对H5N1亚型AIV感染SPF雏鸡后,免疫器官细胞免疫变化进行了较系统研究。结果发现,H5N1亚型AIV感染SPF雏鸡后3~7 d,其胸腺、脾脏、腔上囊无论是T细胞数量还是胸腺和脾脏T细胞对Con A的增殖功能,以及CD4~+和CD8~+T细胞数均显著低于对照雏鸡。病毒感染雏鸡后1~5 d,CD4~+/CD8~+T细胞比值也显著低于对照雏鸡;AIV感染雏鸡全部发病,呈现典型AIV感染症状,死亡率为40%。表明AIV感染所致雏鸡免疫器官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是AIV免疫致病机制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中药对柔嫩艾美尔球虫感染鸡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中药对柔嫩艾美尔球虫感染鸡免疫水平的影响,本实验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柔嫩艾美尔球虫感染鸡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以及CD8+T细胞亚群数目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接种球虫后,感染给中药组鸡CD4+、CD8+T细胞亚群数目及百分比(CD4+T/CD8+T)均高于感染不给药组,9d时,感染给中药组最高,分别为9.77和7.53,与感染不给药组差异显著(p0.05)。感染球虫组CD4+T/CD8+T比值均低于不感染组,感染给中药组在接种后第6d和第9d均高于感染不给药组。感染给中药组、不感染给中药组和不感染不给药组CD4+T/CD8+T平均值均在2-1之间,分别为1.11、1.33和1.25,而感染不给药组仅为0.93。  相似文献   

15.
为探寻鸡回肠中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发育规律,本试验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应用CD3、CD4和CD8单克隆抗体研究鸡回肠中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出现、迁移、定位分布及数量变化过程.结果显示,CD3+、CD8+T淋巴细胞最初于18胚龄时出现,CD4+T淋巴细胞于出壳后1日龄时出现.在定位分布上,CD3+细胞在黏膜上皮内以及固有层中均匀分布,CD4+细胞以固有层中的分布为主,黏膜上皮内的分布较少.CD8+细胞最初主要分布在黏膜固有层中;随后,CD8+细胞逐渐向上皮内迁移;最终,黏膜上皮内出现广泛的CD8+细胞浸润.在数量变化上,CD3+、CD4+及CD8+整体呈逐渐增加趋势,第2周时阳性细胞数量稍有下降,21日龄时显著增加到达较高水平后保持稳定.结果表明,鸡出壳后,回肠的细胞免疫功能逐渐增强,并在21日龄时到达成熟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鸡肺脏不同时期的免疫状态,选择不同日龄海兰白鸡的肺脏组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出现、定位分布及数量变化过程。结果显示,CD8~+细胞最初于18 d胚胎中出现,而CD4~+T淋巴细胞于孵化后1日龄雏鸡中出现。4日龄时,在初级支气管与次级支气管交汇处有淋巴细胞的聚集物,即形成了明显的支气管相关性淋巴组织(BALT)。在定位分布上,各日龄CD4~+T淋巴细胞主要占据BALT的中央区域,而CD8~+T淋巴细胞主要环绕在外周。从56日龄开始,CD8~+T细胞较CD4~+T细胞分布范围更为广泛,在三级支气管气道内壁中、房间隔中、气体交换区和小叶间结缔组织中均有分布,散布在整个肺脏中。在数量变化上,随着日龄增长,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数量均逐渐增加,且35日龄之前CD4~+T细胞数量多于CD8~+T细胞,而此后各日龄CD8~+T细胞的数量均显著多于CD4~+细胞。以上结果表明,鸡肺脏中CD4~+和CD8~+ T淋巴细胞的分布和数量均呈日龄相关性变化,且该变化说明鸡35日龄之前肺脏以体液免疫为主,而之后则倾向于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17.
通过SPF鸡服用某复方中药后,了解免疫器官指数、外周血液中CD 3、CD 4、CD 8及TCR 1T淋巴细胞百分比含量及IgG的变化,探索某复方中药对禽流感病毒作用的免疫机理.结果表明:给药组免疫器官指数、外周血液中CD 3、CD 4、CD 8及TCR 1 T淋巴细胞百分比含量及IgG均比对照组高.所以,该复方中药可促进SPF雏鸡免疫器官的发育和迅速成熟,提高SPF鸡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鸭源禽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湖北某鸭场采集泄殖腔棉拭子20份,通过传统的禽流感病毒分离方法即鸡胚尿囊腔接种法分离到1株鸭源禽流感病毒(AIV).血清学试验表明,该病毒分离株为A型流感病毒,经血凝素亚型鉴定为H9型,与禽流感病毒H9亚型标准阳性血清的血凝抑制(HI)价为8 log2,电镜负染拍照后,可清楚观察到典型的流感病毒粒子形态;致病性试验表明,该流感病毒对鸡表现为较低的致病力.研究表明,水禽,特别是鸭,正日益成为禽流感的高度易感动物,是AIV生态循环中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9.
通过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特异性肽PRRSV-GP5(GP5aa96-104)、PRRSV-N(Naa49-57)刺激PRRS免疫后的仔猪骨髓、脾脏、胸腺、肺门淋巴结,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表型的变化。结果显示:(1)骨髓和脾脏T细胞受到刺激时,首先转化为以CD4~+ T细胞为主,而胸腺和肺门淋巴结主要转化为以CD8~+ T细胞为主,并产生CD4~+ CD8~+ T细胞。其中,胸腺和肺门淋巴结中CD4的降低为一过性降低。(2)N特异性肽对骨髓CD3~+ 和CD4~+ CD8~+ T细胞有抑制作用,对脾脏和肺门淋巴结中的CD3~+ T细胞有促进作用,该抑制作用在48h后得以改善。(3)胸腺中T淋巴细胞转化能力最持久。(4)骨髓中T淋巴细胞开始以CD4~+ T细胞为主,后转为以CD8~+ T细胞为主。这为进一步研究有效防制PRRS的途径提供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20.
旨在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H120株S1蛋白的B细胞及T细胞可能的表位进行预测并合成相应的多肽,然后免疫小鼠,并分析其免疫效果,以验证候选表位多肽的免疫原性。利用表位预测软件筛选并化学合成针对IBV H120株S1蛋白的5条表位多肽,然后免疫小鼠,通过间接ELISA、中和试验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表位多肽诱导的特异性抗体、中和抗体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ELISA检测结果显示,5条表位多肽均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免疫小鼠的血清效价高低顺序依次为Pep76-106 > Pep240-257 > Pep511-537 > Pep403-421 > Pep135-172;中和试验结果表明,5条多肽免疫小鼠的血清中和滴度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其高低顺序依次为Pep240-257=Pep403-421=Pep511-537>Pep76-106=Pep135-172;流式检测结果表明,5条多肽免疫小鼠在CD3+、CD4+CD8-、CD8+CD4- T淋巴细胞水平上均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CD3+T及CD4+CD8-T淋巴细胞数大小顺序依次为Pep403-421 > Pep240-257 > Pep76-106 > Pep511-537 > Pep135-172,CD8+CD4-T淋巴细胞数大小顺序依次为Pep403-421 > Pep76-106 > Pep511-537 > Pep240-257 > Pep135-172。合成的5条表位多肽中,Pep240-257、Pep76-106和Pep403-421可以诱导体液免疫,Pep403-421可以诱导细胞免疫,其中,Pep403-421可以同时诱导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本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S1蛋白的免疫学特性以及研发诊断试剂和有效表位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